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中秋 ...

  •   虽然不知道太后母子二人当晚谈了什么内容,但他们的关系肉眼可见地缓和起来。皇上甚至将中秋夜宴的地点定在了甘泉宫,并且大发慈悲地允许逍遥王及其家眷参宴。

      逍遥王乃前朝四皇子,先帝带兵入宫时其手捧印玺两股战战地迎接,自述末帝昏庸,请贤者掌国。先帝见他识时务,又因前朝太子被宦官秘密带出宫行踪不知,便在称帝后将他封为逍遥王,连同家眷囚禁在京郊别苑,以示仁心。

      纪望舒跟随圣驾回了禁宫,而莫皎皎则因要等师姐手下的暗卫提供九龙珠线索,留在甘泉宫中。

      半月时间倏然而过,转眼已是中秋佳节。

      因今年夜宴在京郊麓山的甘泉宫举办,皇上带着宫妃、大臣等一众人浩浩荡荡而来,一向冷清的行宫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皇后一至行宫,便带着霍旭的十几个妃嫔前来拜见太后。

      莫皎皎身着宫女服饰站在夏芸身后不起眼的角落,偷偷打量这一屋的莺莺燕燕。

      皇后站在最前方,一身正红色凤纹纱缎宫装显得她雍容华贵,下拜时礼仪标准,便是发间的九尾赤金凤步摇都没有颤动,端庄秀丽的面容略显严肃。

      而她身后有一位双瞳剪水的佳人削肩素腰,相貌在一众佳丽中不是特别出众,却独有一种温婉娴静的感觉,如天山雪莲在千姿百态的花朵中别具一格。

      莫皎皎这些日子在行宫中常与小宫女们嗑瓜子、聊八卦,听到了不少霍旭与众妃嫔的故事。她用眼睛扫了一圈,便猜出那雪莲花一般的女子该是皇上最宠爱的宸妃。

      为稳固新政,霍旭的后宫都是来自建国的功臣之家或是高门贵族之女。皇后出身琅琊王氏,其父乃是帝师,为人最重理教。皇上对其尊重有加,可夫妻感情却是平平。

      据说帝师也是严肃的性子,想来皇上看到和老师性格相似的皇后,难以生出绮丽之心。

      莫皎皎看着她那略略下垂的嘴角,心中不禁生出同情之感。

      其实皇后少时便有才名,有人玩笑说若是身为男子怕是状元之才。可惜一入深宫深似海,她的那些才华全都束之高阁。

      还是行走江湖无拘无束啊!莫皎皎如是想到。

      而宸妃是右相卢恒的幼女,似水温柔。皇上有一半的时间都留宿在她的宫里,使得她越过皇后产下了大皇子。好在皇后品性高洁,她又安守本分,才能继续安享圣恩。

      待太后午休,莫皎皎与夏芸咬耳:“皇上不过二十岁,就有这么多妃嫔呀?”

      “放肆,陛下的事情岂是你能议论的?”夏芸板着脸瞪她一眼,低声说,“皇上励精图治,后宫并不充盈。前朝那个废帝,才真真是有佳丽三千。”

      莫皎皎吐了吐舌头,忧虑地开口:“宫里有什么好,那么多人分一个丈夫。姐姐,你久居宫中,可千万别和那些皇族扯上关系。”

      夏芸闻言似笑非笑地打量起她,“没想到,昔日跟在我身后的小鬼头如今也知道情事了。”

      “人家好心给你忠告,你就知道打趣我!”莫皎皎嘟起嘴,两颊染霞。

      “好好好,不打趣。”夏芸亲昵地拉住她的手,笑着说,“你认真说说,往后想找个怎样的郎君?”

      莫皎皎性情活泼,此刻也不再扭捏,不假思索道:“我的郎君,必然是英武豁达,且只喜欢我一个。姐姐,若真有这样一个人携手江湖,岂不快哉?”

      看着她憧憬的眼神和桃花般的面颊,夏芸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张熟悉的笑脸,明亮的眼睛如同阳光一样灿烂,嘴角噙着无所畏惧的微笑。

      毕竟是把皎皎从死人堆里带回来的人,也难怪她始终念念不忘。

      夏芸但笑不语,伸手揽过莫皎皎的肩膀,像幼时那样轻轻地拍了拍她,“好,我们皎皎一定会得偿所愿,寻得如意郎君!”

      中秋当夜,甘泉宫内灯火通明,宴饮不绝。身着彩衣的舞女如同仙子般在大殿穿梭,一道道精美佳肴被端上桌案。

      酒过三巡,恰逢明月东升。

      紫微殿外早已备好供桌,正中摆着印有桂花玉兔的硕大月饼,四周围着九节藕、莲瓣瓜等应时鲜果,又有香炉、烛台和酒、茶数盏。

      皇帝和皇后焚香拜月,然后由司膳房将大月饼切成小块儿,连同鲜果分给在场的妃嫔、大臣。

      皇上亲自将第一块月饼递给了太后,宴席上母慈子孝,其乐融融。

      见气氛甚好,坐于末席的逍遥王起身行至大殿中间,躬身道:“陛下,微臣感怀圣恩,近日画得一副海晏河清图,并由臣妻制成绣品献上。愿天佑我主,大兴永安!”

      逍遥王一直被囚禁在京郊别院,非诏不得外出。他终日惶惶然,生怕皇帝哪天觉得他这个吉祥物没了用处派人将他处死,因此总是想表表忠心。

      霍旭看到昔日的前朝皇子恭敬地俯首称臣,面露微笑道:“逍遥王有心了,呈上吧。”

      听到皇上的肯定,逍遥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连忙回身示意王妃将图呈上。

      王妃亲手捧着卷轴走上前来,和侍女一起将绣品展开。只见其上月照千里,江潮连海,渔船在风平浪静中飘荡,自然隽永。

      皇上的眼中露出满意的目光,吩咐太监好好收起。

      一时间大殿之上更是热闹,文武大臣均高呼“天佑我主,大兴永安!”

      谁也没有注意,随王妃展示海晏河清图的侍女看着居于高位的宸妃目露疑惑。

      似乎是察觉到一直盯着自己的视线,宸妃突然向她看来。侍女一个激灵匆忙低下头,心中又惊又惧。

      直到跟着王妃回到角落,她才敢偷偷抬眼。确认宸妃面容温婉该是没有注意到自己,她擦了擦额间冷汗,不断告诉自己莫要疑神疑鬼。

      宴毕,皇上依礼当去皇后宫中。他看了看垂眸不语的宸妃略一迟疑,对皇后说:“朕想陪母后花园赏月,梓潼先回去吧。”

      皇后端庄行礼,并未表现出一丝不悦,带着一众妃嫔先行告退。

      太后看出皇上的心思,低声劝道:“皇后母仪天下,皇上还是该顾全大局。”

      霍旭不自然地扯扯嘴角,道:“儿臣醒的。”

      太后不再多说,与他一起步出紫微殿,在花园中闲庭信步。

      紫微殿外,脸遮面具的纪望舒目送最后几个大臣离开,准备去御花园看看。虽然皇上屏退侍卫,说要陪着太后安静赏月,但他的心中没来由地有些不安。

      月华似水,给宫中罩上了一层银纱。因今夜是中秋佳节,宫中允许宫女太监们拜月、赏灯,各宫殿内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但御花园附近却因为怕打扰圣驾一片静谧。

      走在花间小径之上,葳蕤树木在地面投下影影幢幢的影子。晚风拂过,挂于树间的花灯晃晃悠悠,那些影子便如活过来一般。

      纪望舒一路走来并未见到圣驾身影,直到走至曲明湖畔,看到泛着微波的水面上河灯忽明忽暗,不禁停下脚步。

      就在此时,一阵疾风从后而来。黑暗中有人竟然偷袭!

      纪望舒不动声色灵巧转身,抽出腰间长刀劈下,却在看清对方真容时猛然收手。

      月光下,琥珀色的眼眸犹如蜜糖,一双杏眼略带恼意地看着他,“不过是想和纪郎将打个招呼,纪郎将竟然毫不知怜香惜玉,真真伤人!”

      收刀回鞘,纪望舒语气淡然:“莫姑娘这个打招呼的方式真是与众不同。”

      无人知晓,脑海中浮现的身影就这么出现在眼前,让他的内心泛起了欢喜。

      莫皎皎狡黠一笑,歪着头道:“待以后我多与你‘招呼’几次,习惯便好。”

      看着她那笑嘻嘻的模样,纪望舒奇怪自己从前怎么会厌恶她不够端庄,眉眼弯弯的女子明明如此让人赏心悦目。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温和起来:“莫姑娘怎会在此,不知太后娘娘又在何处?”

      “娘娘母子要说几句贴己话,让我们不要跟着。姐姐带了几个宫女远远等候,我觉得无聊就随便逛逛。”

      说完,她用纱袖半遮着面,眼波流转地说:“妾行至曲明湖附近,想起与郎将大人初次见面的场景,不由自主便走过来了。见到故人在此正心生欢喜,谁知不过是动作快了点,就惹得郎将拔刀相见,真是让人伤心……”

      那双杏核眼如泣如诉,仿佛心中有无限委屈。

      虽然明明知道这个小骗子又在信口开河,可纪望舒平时波澜不兴的心河却像投入了一块石子般。他深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来。

      莫皎皎看他不接招,老大无趣地放下袖子,撇撇嘴说:“唉,我倒是有些怀念京城纨绔纪三郎了。”

      纪望舒顿感哭笑不得,硬着头皮把话题拉回正轨,“莫姑娘可否带我去圣驾停驻处?”

      莫皎皎自然不会拒绝,两人并肩同行。一路上虽然脚步不停,但她左顾右盼看着零星挂起的花灯,樱唇翘起,看得出心情不错。

      纪望舒虽然一言不发,却时不时将视线移到身边人的面上。看着她明艳活泼的笑容,只觉得内心一片柔情,突然生出一个想法,希望这段路可以再长一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中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