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找房 ...

  •   第七章

      不知是吃了两个鸡蛋真补充了体力,还是因为马上有肉吃了,让人有了干劲儿。
      当天下午,李重润再走出知青大院时,已不是早上脚步虚浮的样子。

      沅溪大队,其实就是沅溪村。这是个大村落,整个村子有八百八十多人,冯、魏、田三姓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村子座落在落云山脚下,沅溪河从山里流出,环绕半个村子后,向东继续流去。这是个镶嵌在青山碧水间的美丽村落。
      这里地处中原少许偏南的地方,气候没有北地那么寒冷,又不似南方潮湿闷热,很宜居。

      李重润也不往村里走,只是沿着村子外围慢慢寻找着。
      村子也大,然后外围的房子很多都已残破不堪,比知青点他现在住的那间还糟糕。
      不想再跟蟑螂虫鼠为伍,李重润想找个条件稍好些的房子。

      可惜,现实很骨感,走了多半个村子,他也没见到有合适的房子。
      最后只剩下村北一带,落云山脚下没去了。

      村里的田都在山脚下,村子西北角河滩一带。李重润不想遇到村里或是知青点的人,他就朝另一边儿,村子的东北角儿去了。

      那里山势险峻些,他记得,好像有位姓赵的孤僻老头住在那里,他记忆里只见过老头两次。
      赵老头从来不出工,却不愁没粮吃。听说是有一手好接骨整骨的手法,附近的乡村没有不知道的,很多人会慕名来找他求治。
      虽然中医都被批斗下放了,但赵老头根本不承认自己懂中医,只说自己是家传的整骨手艺,跟中医不搭边儿。
      乡下人天天抡锄头,谁家没个伤筋动骨的时候,这样的人可不好得罪。所以,这十里八乡的,从上到下都知道有这么个人,却从不在外多嘴提起。
      赵老头又一个人住在上脚下,没求治需求,还真没人想起他。
      李重润也是往那边去,才想起有这么个人在。

      本来是不死心来碰碰运气,到了地儿才发现这里真有好房子。
      远远望去,有两栋石头房,左右相隔不过数米,只一眼,李重润就相中了。

      走到这里,他本已力疲气喘,可看到这处房子,脚步都轻快起来。
      等走近了再看,他不免泄了气。

      房子比他预想中的还好,房前还有一道浅溪流过,很有点后世的原生态度假小屋的感觉。
      可房门上的锁,还有一处院子里晾晒着草药,都在告诉他,这房子有主人。
      主人很可能就是那位赵老头。
      本来他还寄希望另一栋屋子可以住,可顺着浅溪往那边走时,才反现这道溪根本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从山后引水,人工挖凿出来的。
      十多米的人工溪流,还是从晒草药那处院子顺过来的,这要不是自己的,谁费那么大劲儿呢。

      李重润略带遗憾地摇摇头,决定打道回去。
      实在没有,只能还回村里,在外围挑一处破房,花钱修修,反正只住一年多,将就下也能过了。
      和吃肉的刚需比起来,住房条件差就差点儿吧。

      “谁家小子,来做什么?”无声无息的,突然冒出这么一道声音,李重润也惊到了,寻着声音急转身。
      斜后侧不远是那个赵老头,一身利落短打样的袄裤,背着个藤筐,刚从山上下来的模样。

      “你不是村里后生,是知青?”老头眼现厉色,盯着他不放。

      贸然跑人家里乱打量,确实是自己无礼,“赵大爷,我是村里的知青,无意冒犯,我这就走。”李重润恭身说完,迈脚就要往回走。

      小白脸一样的知青,胆气倒不小,在自己的目光威压下一丝怯意也没露,赵老头不由缓和了脸色,看着人走了。

      ——

      李重润回到知青院儿时,已经下午四点半了,再半个小时就收工了。
      绕村走了大半圈,却一无所获。
      出生即罗马,一切琐事都有专人打理,这回是他人生中头一次,亲力亲为做这些。也才体会到生活不易。
      腿上跟灌了铅一样,回屋倒在被褥上,多一步都不想走了。
      蟑螂都被他遗忘了。

      虽然冯莱莱说她那里还有半盒曲奇,可为表诚意,他还是把那包老蛋糕让她带回去了。
      晚上,他只能接着吃杂粮饼子配水煮白菜。
      这次他没有端饭回屋吃,而是和别的知青一起,在厨房一起吃的。
      虽然就要搬出去了,他却不准备和知青点的人太生分了。
      后续,他还有计划需要这些人配合呢。

      吃了饭,李重润直接去了周红兵和梁晓敏的家。
      等听到他说明来意,周红兵夫妻却没有意外。
      两人脸上都带着深深的同情。
      周红兵先说:“重润呐,既然躲不过去,主动上门还能占点先机,明天我和晓敏一起陪你去。唉,倒霉事叫你赶上了,这也是没办法。”
      梁晓敏也跟着不住叹气。

      李重润不动声色,“那天的事儿传出来了吗?”
      夫妻俩这才觉出不对,几乎是同时问出,“你没听说?”
      两人随即醒起,他们也是回家后听邻居说起的。

      ——

      冯家大院里,冯大锤大发雷霆,除了躲自己屋的冯莱莱,全被扫到,晚饭都没吃好。
      看到回来的三房四口人全是一脸忧心忡忡,冯莱莱才知,村里传开了她的闲话。
      却不是她和李重润的,而是她和魏冬生的。
      准确点儿说,对魏冬生倒没什么不利。

      总结起来就是,她被魏冬生抛弃,早都不值钱了,有人相看就该偷着乐了,哪还有挑三拣四的资格。她这样眼长头顶的姑娘,娶回家也会是搅家精,根本不值当娶……
      还有魏干事也不是无情的人,为啥那几年的情份都不顾了,转头找了冯英英,必是冯莱莱有大毛病,不说出来,是人魏干事厚道念情呢。

      若只是传点闲话倒也不值当冯大锤发那么大火,最主要是那几个嚼舌根的妇女竟联合起来,挨家上门跟人这样一通说。
      三人成虎,整个沅溪村的妇女们都不想让自家儿子和冯莱莱相看了。
      就连之前张秀娥说好的人家,也都找过来推了。

      踩着她还要抬高魏冬生?这怎么看都有针对的意思在。

      一问,果然跟大伯娘田凤花有关,闲话的源头,就是她娘家嫂子先给传出来的。
      田凤花给冯莱莱说的相看人选里,头一个就是她娘家嫂子的娘家侄子。以为必成的,却在赵水柳这里连个过场都没有就给否了。
      她娘家嫂子心眼不大,东家西家一窜,更有怕家里儿子惦记冯莱莱的妇女跟着摇旗呐喊,就成了如今的局面。
      始作俑者——田凤花娘家嫂子都傻眼了,她本只是想撒个气的。

      冯大锤只四个儿子,没有闺女一直是他的憾事。
      倒不是他多喜欢女娃,而是看到人家闺女养好了再嫁得好,对娘家的助力不是一般大。
      家里的四个孙女,他从小就要求几个儿子好好养,也跟孙子们一样给上学。
      除了二房最小的冯芽芽自己死活不想上,上头三个大的,大房冯英英,三房冯莱莱,二房大的冯芹芹都是初中毕业,这在村里是绝无仅有的。

      村里好些人都不理解他,对将来要泼出去的孙女舍这么大本做什么?
      可冯大锤却一直坚持不动摇,特别是随着冯莱莱越长越出挑,引来了全村最出息的青年魏冬生后,冯大锤就更有谱了。
      那会儿冯莱莱就是他心中的孙女第一人。

      就算前几天换成了冯英英跟魏冬生好了,冯大锤也没对冯莱莱就此放弃。
      全因冯莱莱长得太好,就是再找不到魏冬生那样的,可次一些的肯定还是挑着找。
      二房的两个孙女肯定是远不如她的。
      所以除了第一天气头上他没给好脸,,后头冯莱莱置气不来前头吃饭,他也都由着了。
      这在冯家是从来没有过的待遇。

      冯大锤还等着冯莱莱嫁人拉拔娘家,当然不会让她带着怨气走。
      冯英英的事家里对不住她,他还想着在嫁妆上让刘金妹悄悄多给她些的。
      他自觉再缓几天就差不多了,后头还要接着给冯莱莱相看。
      说找不到就让她嫁给李知青的话,是他吓唬三房的,好叫他们别拖拉。
      结了仇的婚事他根本不看好。

      冯大锤就是再看重大房,可这是事关冯家利益的事儿,是他下本谋算了多少年的。
      现在鸡飞蛋打,冯莱莱这里是废了,他还管谁的面子?
      田凤花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老头一点脸都不给她,直接揭破,她找的那几个相亲的后生根本不行,要不是赵水柳先拒了,就他也要给推了的。
      问她安得是什么心,想败冯家,他还在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找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