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说乡 ...

  •   这篇文章,是我为创作《红绡帕》写的序言,但是我觉得放在这本散文集里也很合适,而且,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使得我获取一些背景资料比较困难,所以何时能真正创作出来我满意的《红绡帕》有些遥遥无期,所以就提前发表了。

      原谅我这样做,因为我实在藏不住字,只要创作出来,总是迫不及待地就要发表。这也算是个弱点,导致我可能由于急切,写出不好的内容,这一点,我是得好好改正了。因此,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存稿,稍微透露一下,有一本书,已经存了十万多了。

      其实我很遗憾,我总是跟诸君说,我下一本要写什么,结果我总是变卦,这是我写文最大的缺陷,不过,我在慢慢改进自己这个缺点。

      但是,放心,《红绡帕》不是这样,我的心思还在上面,只不过是因为目前没办法获得一些资料,暂时创作其他来偶尔释放一下写字的快感而已,若是一朝有了资料,我还是会立刻全身心投入到《红绡帕》的创作中的。

      《说乡》正文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我的家被一些著名的山环绕,所以,我是一个“山里人”,远离沿海地区,从小就和泥土打交道,以至于现在我总是对泥土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因此,我不大喜欢城市,虽然我现在住在城市,可很多时候,我抬起头看天,还有那些阻塞的高楼,我总觉得头会发晕。

      我不是一个地道的城市人,所以我总是很喜欢田园,大概我生来便带着某些东西,或者宿命里便和田园有关,以至于我总是喜欢写一些同田园有关的故事。文艺些是“田园”,直白些便是“乡下”。

      我很喜欢“乡下”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自然地便有一股清新的味道,因为每每看见这两个字,我的脑子里总是会浮现出很多很多东西,它们是一些原始的风景,一些原始的词语,一些原始的句子。风景,就比如,青山流水,花草虫鱼,风花雨露,词语,就比如,山岚,雾霭,蛙鸣,稻香,夏夜……

      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渐渐长大,身边的田园变成了习以为常的东西,我开始憧憬起别的田园。有时候,我感谢自己是一个华夏的人。中国的国土面积大,历史也悠久得很,所以,中国有很多种的田园。东西南北中,每一种田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积淀,它们的差异很大,可是于我而言,没有喜欢,只有更喜欢。

      东北的田园,是雪乡。我喜欢雪,大概很多人都是喜欢雪的。我总觉得一个人喜欢某些东西,一定是因为心里面有一个喜欢的故事,人,或者回忆,这些曾经的东西在心里的记忆是美好的,它们和某个东西有关,所以一个人才总是对这样一个东西保持着一份欣喜,就比如雪。所以,我喜欢雪,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雪很漂亮,更多的是因为有很多同雪有关的东西,这些东西,连我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只是每当提起雪的时候,脑子里就有许多模模糊糊的景象,比如:婚纱,火炉子,旧北京,童年,除夕,北欧小镇……这些景象,有许多是我的生命体验留下来的,也有许多,是文字告诉我的。

      雪是白色的,只有那几种形状,不过,我心里的雪却有许多种颜色。这些通过文字在我心里面留下的颜色,同我的心情是互相影响的。有时候,单单的一场雪,连同着雪里的城和人还有故事,就唤起了同它相称的一种雪,而有时候,一份心情,便决定了我眼睛里看到的一场雪,决定了我此时看到的这座城,城里的人还有故事。

      东北的雪乡,我没有去过,我写下的文字也不是真实的,只是我因了自己的经历,自己看过的书,心里面生发出来的那一种东北雪乡,断然不能作为参考的。

      一年当中,东北有一半多的时间都是冷的,也总是下雪。东北的雪很厚,也总是经久不化,因此,东北的很多地方,可以说是一个“雪城”了。对了,这里说些题外的话,其实提起“雪·”这样的词,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来“雪国”,想起来“雪国”,就想起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有很多人都知道,而且是世界上的人,不单单日本。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感谢他写了这样的雪,还有一份同雪联系在一起的忧伤的爱情。不过我总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或者喜欢文字的人,写一些生活着的中国的地方,不论哪里,总要像川端康成那样,让更多人知道,这一点,我便很佩服沈从文先生。中国有很多好的地方,好的乡下,却很少人知道,甚至是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一点,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南方的雪总是吝啬的,人们求神拜佛,小孩子们望穿了眼睛,也总是不肯给的。雪乡就不一样了,像是享受了上天专宠的孩子,给多少雪,都还是觉得不够的,简直要把“南孩子”一辈子的雪都给完了,也还不能够。所以雪乡的雪总是论斤算,按米量的。

      东北的雪,在我的想象里,或者在我的文字里,总是和红色的灯笼相关,我常这样子做想:除夕夜,苍穹是黑色高悬的,一望无际的雪原里,有一片木屋,同木屋交织在一起的,是弥漫着的红色光晕。空气中,鞭炮声此起彼伏,雪地上洒满红色的残渣子,被人不小心踩一脚,还阴红了雪。不知是谁家放的烟火,“咻——咻——咻”,升到高空,像是在天空里开了一朵花,然后凋零了。穿着红棉袄的小孩子们跑到院子里,捂着耳朵仰起头来看那些光珠子。烟火点亮他们的眼睛,从此就成了眼里的一道风景,再也忘不了的。

      我总觉得雪同红色是再相称不过了,比如“白雪红梅”,便是其它的花所不能比拟的,而雪同灯笼的红色相和,这也是一种至上的风景,只不过,这风景多少有些怀旧的感觉了,总是会让人觉出些历史的沧桑感,一些童年旧事来。

      雪是单纯的,圣洁的,甚至就像是婚礼上的白色婚纱一样,像是做了一个要出嫁的新娘子,总是浪漫梦幻的,可是雪在我心里竟是多少有些“年岁”的感受。这是同我的过去分不开的。不论是住过的,还是看过的,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了我。

      最直接的影响是同一个电视剧有关,是我小时候看的,是赵本山老师的《刘老根》,其实我也不能算是看过,只不过是那时候年纪小,跟着家里的老人偶尔看过些零散的片段。我记得有一个情节,是赵本山老师演的那个角色,好像是病了,总是拿着剪刀剪来剪去,那时候的背景里,便是雪,便是红色。

      另一个直接的影响,是我小学时候看过的一个综艺:《爸爸去哪儿》。这个综艺第一季的最后一集,他们便是在东北的雪乡。我还记得他们如何用雪堆出村长指定的物品,如何坐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拿雪坡上的食材,第二天一早,还要蹚过一段齐腿高的雪,拿早已经冷了的早餐,这些都是很有趣的。那样多的故事里,我记得最深的,也还是所有的爸爸和孩子在小木屋里度过的那一个晚上,他们一起包饺子,一起睡大通铺,外面小孩子们在打闹,屋子里黄色的灯光下,爸爸们留下眼泪。现在,提起雪来,我总是会无端地幻想出一片雪地,雪地里有一个温暖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淌着温暖的光,光里坐着一个老奶奶,在煮饺子,我躺在小木屋的床上面,盖着老奶奶缝的小红花被子,看着咕嘟嘟冒着热气的火炉子,我用窗户上凝下的水汽,画下好多鬼画符,我努力瞪大眼睛想要看一看外面,可是除了一片黑,便再也没有了。

      这是我心里面深种的雪乡的田园风光,我不知道事实上它是怎样的,也许是会失望的,因为幻想里,一切的人都是美好的样子,可现实里的人,也会偶尔有许多我理解不了的丑陋的地方,我最害怕一个人这样子的面目了,所以我才有那样多的幻想,幻想总是可以躲避起现实,不过却是欺骗了自己,久而久之,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可目前,我没有别的办法。

      西北的田园,我自然也没有去过,仍然只是一些记得的片段,留下了深印象,或者是憧憬当中的样子。

      小时候看凤凰传奇的那首“自由飞翔”的MV,女主人站在敞篷跑车里,张开双臂迎着风,我便觉得西北也是这样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再长大以后看《远方的家》,那时候看到西北许多异域的风情,我总是想一笔一画地将那美好的风土人情写下来,可遗憾地是,一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二则是我没有亲身体验过,我不能像沈从文先生写湘西那样写得那样贴切,传神,我总觉得可惜。可我还是要用这匮乏的文字,拣着我知道的,像小孩子的素描一样,简单勾勒出来。

      从那以后,异域风情在我的心里扎根,它同一件夏天穿的异域的裙子有关,同许多五彩的珠子串成的项链有关,同许多不认识的乐器和花纹有关。

      往常,我不喜欢晴天,我喜欢下雨天。可是天气的阴晴,总要同风景相衬,才是最好的安排。如西北的异域田园,断然不能像江南一样下起雨来,必定是要配了大理苍山洱海的晴日,在空气里都泛起透明的晴朗来,才是最适宜的。

      西北的田园自然也有许多,这样的异域风情便是属于浪漫的一派,是不可多得的,可是对于我来说,那样的地方里,还有一类的田园。如果说前者必得是配了晴日才好,那也是冬春日里晨起的晴日,阳光是温柔的惬意的。而后者的阳光,我给它以夏秋季午后的日头,是毒辣的,同生活和现实联系起来,便只有些落日,风沙,皮毛衣,牛羊,同马头琴……

      我也总是这样子做想起来:秋天里,落日下,草原上,爸爸慢吞吞地赶着牛羊,妈妈温柔地挤着羊儿的奶,哥哥在帐篷外拉好听的马头琴,我在草原上追赶牛羊玩……

      中国真是一个好地方,旁人都说,祖国的山山水水,既有胡笳琵琶般的豪迈,萧鼓的浑厚,也有筝弦箜篌的细腻。江南的田园,便似筝,似切切私语的琵琶,于我永远都像是一场好的睡梦。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江南里的一切,像梦一样摸不着,见不到,可我没有一刻不念着她,想着她的。我真真的觉得伤心难过,这一切竟然因为某些原因这样吊胃口,这般想着,却就是没办法得到,我今个才明白《蒹葭》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样的滋味,果真不好受。甚至有时候,竟然无端地想发起脾气来,埋怨起现实里的一切,使我不能接近。

      说起“江南”,我可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也正因为这样,我一肚子的话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我总想要,也太想要将她好好地写下来,说出来,结果,便是不能找到一些好的词语跟好的句子,将她描画出来。只是一个景罢了,有那般难吗?我觉得,其实难的倒也不是江南的景,难的是我心里面真正的情绪,景里面添了我的许多情绪,这样的景便不是原来的景,如此,便很难描述了。我总觉得找不到一个真正懂我如此心情的人,所以才有了这些拙劣的文字,仅此而已。

      我看吴冠中老师的那期《可凡倾听》,我很认同吴冠中老师说的那句话:一百个,一千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吴老当然指的不是艺术上的成就,而是在教化的社会功能上,美术是达不到文学的深度的,可反过来,亦是成立的,吴老也说,在描绘方面,文字是永远敌不上美术的。我是再认同不过了。我深深地沉醉于江南的景,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桥楼”,郑愁予的“江南”……常常,我的脑海里幻想出一个美丽的这样的图景,可是当我用霎时间的文字灵感想要捕捉这些“江南烟雨”时,一个一个的文字,组合成的一串一串的话,那些描绘出的影像,总是不能将我那些想象完美地呈现,我多希望能够毫无差别将我心里的幻想同读者分享,获得许多的共鸣和知己,可总是不能够。我知道,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文字的鸿沟是没办法消弭的。

      当我看到辛柏青和董洁的《早春二月》,我的心简直要跳出来,那种突然之间有了共鸣的感觉,我无法用文字描述的景象,就是那样的:悠长雨巷,旗袍红伞,烟雨霏霏,杏花春雨……我梦里的,想象里的江南,便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啊!

      我喜欢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爱情和遇见,也许用现在的文字写来难免落了俗套,可是我没办法,我总要写一写,所以我会把这样的遇见,写在这篇小说里。我知道,文化的浸养是深远的,即使在这样一个21世纪,中国式的文化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应该还是会有许多许多的人,钟情于这样的江南,钟情于这样古典的爱情和遇见的。

      我是如此地偏爱于江南,江南有许多我的情绪,就拿一场雨来说吧。单单的一场雨,便有浪漫,哀怨,忧愁,想念……来。我不知道这样的许多思绪从何来,大概就像冯延巳那样,“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便真如这样,我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幸的是,我变得这样多愁善感,因此我总有许多好的文字,不幸的是,我变得这样多愁善感,便再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简简单单地快乐了。

      所以我总是很喜欢两个极端了,觉得好时,脑子里只是想起来周杰伦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觉得不好时,脑子里便只是些无谓的强说愁,想起来雨巷里丁香一样的女人,想起来“娘要嫁人”……

      中原(中部)也是有田园的,只不过常被人忽略,疑似那不是真正的田园,总觉得田园是江南里陶渊明那般一样,因为北方的田园总是同一些黄土,贫穷……联系。田园是主动的,是明朗的,而这些是被动的,是昏黄的,将这样的现实同田园结合,总是觉得生硬,不协调。

      可是于我来说,江南的田园与中原(中部)的虽然是两个类来,我却都是喜欢的,并不能分出个高下。一则是我生在北方,从小便是有感情的,抛开这层亲密关系,真正的原因是我览过的那些个文字。

      我印象里最早的,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面有一篇,叫作《冬阳·童年·骆驼队》,书里写:冬日的北京胡同,骆驼队走很远的路来家里送煤,我则在门外面学着骆驼咀嚼。文章很短的,可是就像中国画那样,留了许多的白,却不使人觉得短小,反而余韵悠长。

      从此,北京在我心里,便总是旧北京了。后来,我又在书本里,在课本外,看过些写旧北京的文章,有些写旧北京各种叫卖的声音(好像是初中课本里的),有些写旧北京的春节(我记得是梁实秋先生的)……我是这样喜欢,想看一看,可是这样的春节,新年,随时间永远消失了,我再也去不了了。其实,我曾经是见过的,是在我的童年和小的县城里,只不过,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一切总觉得不似那般纯粹和真诚了,可能是外境变了,可我想,真正变的,应该是我自己的心境。就算还有那样的古老的地方来,古老的新年仪式和气氛,古老的各式的玩意儿,我也回不去了,也不能真正高兴起来了。我所经历过的,到底最后改变了我,使我看起一切来,总是那般哀,那般忍不住想要流泪,不能单纯地享受一场快乐。

      城墙,四合院,老槐树,天桥……这是老北京了。可是中原里,还有一种来。提起他,使人想起紫禁城,想起来一些凄美的话,比如“这高的围墙里,从古而来,困住了多少的女子,她们是那样聪慧,美丽,却在这见不得外面的天地里,忍受家庭伦理,忍受三妻四妾,忍受秋风画扇……明明她们是那样美艳动人,那样聪颖良善啊。”若不是那个社会里,她们应该会长成一株木棉,可她们生在那样的地方和历史里,就成为了攀缘的凌霄花。

      之前很早的时候,看《大宅院里的女人》,那时候年纪小,觉得几个女人斗起来真有意思,便喜欢看。从此就没有了印象,不过他到底给我留下了痕迹,比如,现在每当听到,看到“古代·女子·红颜……”之类的字眼,我总是无端地叹息,止不住地叹息,觉得遗憾,深深地遗憾呐,哀愁到心痛。后来我看到《乔家大院》,第一次见到了晋中地区的民居,便再也没办法忘记。

      重重叠叠的院落,灰色冷淡的砖墙,立起一层又一层的高,堂屋,西厢房,东厢房……高堂,长子,次子……大媳妇,二媳妇……这些,同那样的民居,我总觉得是再相称不过了。对了,后来,我读苏童老师的《妻妾成群》,看张艺谋老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便觉得,大门外面,再挂上两盏红灯笼,与这些房子,真的是再相宜不过了。我觉得张艺谋老师真的厉害,取这样一个名字,也真的是精辟至极了。

      我总觉得红灯笼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仿佛有灵魂一样。灯笼有许多,一种是纱灯。不过,我觉得这是现代的东西,可是也载着许多的故事,常使我想起自己的童年来。另一种,便是似圆筒形的纸灯笼,这是最最典型的了。这样的纸灯笼,常让人幻想出许多的情景来。惊悚些的,想象一个密林深处,一所破败的老宅,门梁上,悬着两盏幽红的灯,红色的光忽明忽暗,像一个没有形体的虚无魂灵,过路人总说老宅里会隐隐传出些低低的泣声……哀怨凄婉些的,想象一个女人红颜早逝,黄泉路上,奈何桥边,桥端,一座牌坊,两盏红灯笼,一个佝偻老婆婆和一碗汤……她将要渡桥,忘记自己的意中人,投胎转世,爱上别的人……热闹些的,则想象黄昏天下,木柱上红色楹联,木梁上红色灯笼,门外敲锣打鼓,处处笙歌,屋内厅堂上高悬红灯笼,案前龙凤花烛,香烟缭绕,有花生桂圆红枣……这些,我是都未经历过的,唯一经历过的,是另一种,那应该是属于温馨的,谈起他,就想起冷冷的天,白白的雪,想起来烟花爆竹,火红炉子,想起来热气腾腾的火锅……

      我总认为自己的文思匮乏,相比起中国那样多的田园,要匮乏许多。我所思想的这些田园,仅仅是“冰山一角”,是个简笔的素描。具体到每一个城,每一个乡下,又有很多不同的田园,比如那些散布着窑洞的黄土地,比如无锡高深的白墙黑瓦,福建的承启围楼,还有西南那些少数民族的或是佛教的,或是传统的民居……

      这一部小说,我便打算从西南入手,写一个四川农村的故事,那些民居,则是依山,依水而居的吊脚楼。吊脚楼的环境很小,因为穿流而过的是花溪河,并不是什么江之类……

      连我也说不清楚自己缘何选择四川。如果定要仔细想想,那也是有许多原因。

      提起四川,就想起西南,我总觉得“西南”是一个有神秘气息的地方,从古便是。神秘便兼具原始,那些原始的,不论思想,还是方术,总是同乡土,同自然所联系,而这便是最吸引和打动我的东西。

      我的家乡很小,与另一个村子相望,每当夜幕降临或是春节元宵,天暗下来的时候,远处的天上飘出五彩的霞,显出墨蓝色和密密的星星,对面的村子,就陷入一片漆黑,这时候,便能看到无数亮起来的灯,不论是屋子的灯,还是闪烁的彩灯,或是红红的灯笼,总之,那些星星点点的灯,就永远地印入了我的脑海里,难以忘却,成为我的乡愁。所以,这便是为什么我总是喜欢晚上,喜欢抬头看星星,喜欢看远处的微小的灯光,喜欢“点点渔火”,喜欢“枫桥夜泊”……这样的字眼。因为这样的记忆,我选择写一河花溪,写一片吊脚楼,站在河西岸的暮色里,便能看到河东岸的暗影里那些星星点点的煤油灯光,这是很温馨的景色,也很自然,很乡土。

      我始终相信虽我是一个北方的人,可我宿命里多少和南方是有缘分的。不然,缘何我那样喜欢南方,每当想到时,便像渴求珍宝似的,恨不得立刻倾身前往。南方吸引我的,除了那些秀丽的景色,还有那些雨巷里才子与佳人偶遇的浪漫故事,那些吴侬软语的语气和那些温婉,细水长流的生活……所以,我有这根笔杆子,总是要写一写的,把我心里的美好的想法和愿望写出来。如今写了四川的吊脚楼,这是同泥土联系得很近,同自然联系得很紧的,往后,我还想要用这枝笔,写我最爱恋的马头墙,写我最向往的才子和佳人,马头墙,使我想起来那些遗落在青砖石上的手帕,被梅雨打湿,像庭院深深里的泣妇,而才子和佳人则是那般贴近于浪漫与历史的江南,常使我神往起那个有着张岱,唐寅,冒辟疆,董小宛,卞玉京的时代来……

      我是传统的人,便是那样喜欢传统,中国有无数传统的东西,除却吊脚楼的建筑,还有人,故事,食物,手艺,节日,民俗……而将这些结合得那样融洽的地方,如今,是很难寻到了。我常作遗憾,不能寻到一片桃源,那么我便写下一片桃源,也不是不可以。这片桃源,除了有十里的桃林和桃花香,还有我喜欢的那些传统的或是人或东西……而这些,最恰当的背景,是淳朴的乡下来。

      谈起这篇小说,我总不得不给各位一点提醒,因我喜欢汪曾祺老师,喜欢沈从文先生,喜欢张岱……他们有有趣的文人气息,有有趣的灵魂……所以,我便不自量力地借鉴了这些前辈的文字。二来,我总是很喜欢散文,游记之类的文字,这些文字,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是广阔的,可以包容世间万物,这一点是小说无法比的。

      小说描写许多风情,物件……总要像惜墨如金般,寥寥几笔带过,不然,便使读者觉得突兀,跳脱,掉了书袋,可是散文,游记不一样,最好是像泼墨山水画一样,恨不得似绘画般,一桌一椅,一皱一纹……都细细雕刻出来。而且,散文,游记里,始终有一个“我”,每当翻开书页,看到这些“我”字,或是那些间接的,通过许多情感流露出的文字呈现出的“我”来时,便觉得很温馨,我喜欢这样温馨的,充满体验感以及同作者随时可以有交流般的文字,而小说,我总觉得太遥远了些,难以亲近。这样的文字特征,搭配着我想要描写的那个烟雨中的吊脚楼,灯火里的吊脚楼,星光下的吊脚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于我来说,是再相宜不过了。所以我便起了这样的打算:写一个一个的零散的,散布在记忆里的那些可亲可近的故事。看似是散落的一盘遗珠,实则可以用五色的丝线,串起来五彩的手串。每当这样子作想,我总在问,不知张岱写作前尘往事,明朝遗迹时是怎样的心情,而沈从文先生写作湘西凤凰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其中,最快乐的,大概只有汪老了。总之是很复杂的,很复杂的了,让人慨叹……

      对了,在此需要再啰嗦一句:“红绡帕”,是一篇散失戏曲《张资鸳鸯灯》里的一个信物,我起这样一个名字,一来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是美的,很有中国意味,很有江南同古典气息,很符合我心之所想,二来,我也将它引入了这个小说里,起这个名字,也是贴切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