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47章 ...

  •   青州大部分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从高山到平原,洪灾过后,山边还引发了几次泥石流。

      听着赵老伯与夫人的对话,沈楚与苏若安才大概了解了青州城的情况。

      青州刺史从暴雨开始,就带着青州的壮年男子一直守在最前线,又派人转移了一些老弱病残,可很多百姓宁愿死,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好不容易做好了这些人的工作,就在这时,大坝被洪水冲坍塌,两岸决堤,洪水没过农作物良田,城中的百姓死伤无数,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洪水带走了生命与希望,留下了的是活着人心中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百姓们跪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老天保佑,天灾快些过去,一切都快些好起来吧。”

      他们以为洪水是这一切灾难的终点,但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污染的水源碰到伤口,或者流入井水,在被人喝进肚子里,会引发大面积的瘟疫,这会比洪水还要可怕,沈楚不敢掉以轻心,拉着苏若安不让她乱碰。

      “醒一醒,娘,醒一醒,把药喝了。”此时,不远处一个孩童正在拍着女子的脸部,试图唤醒女子。

      闻声,苏若安与沈楚相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涛骇浪。

      苏若安用手帕绑在口鼻处,借着昏黄的烛光,走上前为女子把脉,半盏茶的功夫,她起身看向沈楚,凝重的表情不用她多说,沈楚也知道情况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该女子已神志不清,再不救治,极易病死,这种状况已经是疫症的后期,说明三天前就有发病的症状,苏若安连忙又检查了女子身边的孩童,身上出现皮疹,从颈部开始,这孩子也染上了瘟疫。

      她又去检查身边的几个人,几乎都是这个症状,还有咽痛畏寒等症状,都是病发的初期,甚至连赵老伯的夫人与幼子也感染了瘟疫。

      大坝上的人应该都是被隔离出来的老百姓。

      坏了,她们误入了隔离区。

      她急忙拉着赵老农与沈楚离开人群中间,就在这时,她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丫头,你们来了。”

      闻声,苏若安转身,满眼柔光,“师傅,你何时到的?这些人是你安排在这里隔离的吧?我还想着一会儿去找你呢!”

      “师傅。”待人走进,沈楚看清后,才躬身行礼。

      杨柳背着药箱走上前,与两人保持着几步的距离,生怕把病菌传染给两人,先是跟惊讶地沈楚额首,才笑着回道:“我三日前来的,这些人已经发病了。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到?”

      苏若安脸色一下子沉重起来,拉着杨柳走向一旁无人的区域,诉说了两人这几天的遭遇,本以为地方官员会有些阴奉阳违,没想到却胆大包天的要她们的命。

      杨柳是苏若安亲自请出山的,离京之前,苏若安就猜测此行并不会太顺畅,便请杨柳带着秦老将军赠予她的二十个护卫以及购置的粮食与药材,悄无声息地走水路到青州,以防有心人使坏,在途中对粮草与药材做手脚。

      汛期走水路有一定的风险,但比陆路能快上一到两日的行程,这样能争取到在她与沈楚来之前,先暗中了解清楚青州的真实状况,若是有伤员,也能帮着城中的大夫尽快的治疗百姓,没想到杨柳到了青州就有了瘟疫,便一直忙着救治城中受伤以及染病的百姓。

      杨柳也是苏若安离京之前的那日,才得知苏若安的身份,丞相嫡女,东平王之妻。

      从杨柳那里得知,青州的百姓,除了转移的人,留下的百姓,活下来的不足一成,那些暂时没有染上瘟疫的人,被青州刺史安排在另一边的城墙上暂住。

      既然这面有杨柳照看,苏若安就放心地随着沈楚来到另一处安置的地方,城墙上,这里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就这样席地而躺,以天为庐,以地为席。

      在这里,她们见到了青州刺史李大人。

      沈楚主动上前跟李大人打招呼,天色昏暗,她手里的东平王府的玉佩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显。

      见状,李大人立马要跪下行李,沈楚托住他的胳膊,沉默地向他摇首拒绝。幸好此刻天色深,百姓们都在休息,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李大人立刻明白沈楚的意思,引着他走到无人的地方,着重说了一下青州城近一个月的状况,以及百姓们的遭遇,又简单地说了几句客套的话。

      在前来赈灾的时候,沈楚也暗中调查了这位李大人,尽忠职守,清廉公正,是个难得竭诚为民的好官。

      “李大人不必在意那些礼数,本王也从百姓口中得知了许多李大人爱民的举动,才敢这般亮出身份,想必李大人也会好奇,本王明明是钦差大臣,为何没有人通报你,也未见赈灾的粮食与药材。”沈楚目光深深,语气却冰冷彻骨,“此刻,本王的队伍还被堵在禹州城外。”

      李大人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禹州刺史与他同级别,偶尔也会有所联系,也听闻过一些传言,毕竟暴雨初降时,他也求助过禹州刺史,可人家紧闭城门,不予理睬。

      禹州刺史什么样的为人,不用沈楚说,他也自是知晓几分,没想到在这人命关天的紧要关头,竟为了一己私利置这些百姓不顾。

      朝廷里结党营私,贪婪成风,不成想在这般紧要关口,他们还耗损心神来加害于人,真是触目惊心。

      为官者,当可为,当不可为。

      “沈公子,青州的粮食本官安置在府衙,未成想今年的洪水太过迅猛,把府衙也淹没了,本官未能保住,借来粮食昨日就已没有了,若是赈灾粮食再不到,城中百姓将……本官实在有愧于百姓啊。”李大人是聪明之人,此话也在告诉沈楚,他并不知道来人是钦差大人,只当时路过的沈公子,自然也不会对别人提起。

      现在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赶紧解决百姓的喂饱问题,并且要用最快的速度重建安居乐业的青州,还百姓一个美好和平的家乡。

      沈楚略一沉吟,心下已有了决定,招手喊来苏若安,同她介绍道:“这是青州刺史,李大人。”

      又转头对李大人说道:“这是在下的夫人,秦安。”

      “见过李大人。”

      “见过沈夫人。”

      闻言,苏若安挑了挑眉,转头对沈楚一笑,那一笑暗藏了太多的含义。

      沈楚沉声问道:“你让师傅提前来,不止带了药材,应该也准备了粮食吧?”

      “是,师傅这两日忙着救人,估计把粮食给忘了。”

      听着两人的对话,李大人才知晓,这几日帮着青州百姓看病的蒙面女子竟然是东平王妃的师傅,近来京中的传闻他也知晓一二,看来并不是空穴来风。

      “城中已没有粮食,让人去分发下去,估计再坚持个三五日,蓝筱与另一批人也会到了。”沈楚脸色微沉,思及百姓疾苦,心中悲伤。

      苏若安紧皱眉头,扶着有些虚弱的沈楚,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担忧道:“天还有一个多时辰才能亮,你先找个地方闭目休息会儿,你身子虚,小心着凉了,现在瘟疫又起,你自己注意一些,粮食的事情我来处理,你就别操心了。”

      沈楚勉强地露出一丝笑意,摇了摇头让她别担心,表示自己没事。

      知她心中惦记城中百姓,必然不会听话,苏若安瞪了她一眼,转头吩咐刺史,“还劳烦李大人找几个力气大的人跟着我去,把食物等份发下去。”

      “青州的男子因对抗洪水,已死了大半,剩下的一些不是受了伤,就是……”李大人指了指城墙边的男子,虚弱的躺在地上,“粮食不多,多照顾着妇女儿童,很多人已多日未进食。”

      苏若安愣了半响,忽然想到那二十个护卫,眼睛一亮,“我想到找谁了,这事就不劳李大人费心了,您只要统计好人员数量就好。”

      待李大人应承后,命人去统计人数,苏若安又叮嘱了一番沈楚,也转身消失在黑夜中。

      很快,苏若安找到杨柳,寻问了粮食安置的问题,又要了八个护卫,前去把粮食搬了回来,饼看起来买了不少,但条件有限,生米只能简单地煮了粥,还要顾及着后面几日的口粮,米也不敢放太多,唯恐不够,又担心百姓吃不饱,也不能放太少。

      几个人忙活了许久,终于在天亮的时候搭好粥棚,苏若安派了四个护卫去给隔离区的病人送饭,又亲自去通知刺史,让百姓们排好队来领粥与饼。

      不一会儿功夫,粥棚前就排了好长的一条队伍,苏若安亲自给百姓们发饼子,看着几个男子几口就把热乎乎的米粥喝进肚子里,却对着饼子咽了咽口水,小心地包好放进袖子里,许是准备留给家里人食用。

      苏若安看着有些动容,高门注重权势利益,在危难之际,甭说是结发夫妻,连亲生骨肉都可以舍弃,可这寻常百姓之家,却有着真挚的感情。

      想到原身悲惨的命运,被所谓的父亲‘廉价出售’,被庶妹出卖,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这一切不过是给男女主角夺位做了基石。

      生而为人,何以为人,常常令人深思。

      “大家放心吃,每个人都会有份,若是有家人身体不好的,不能前来,可到刺史那里登记,再领一份。”苏若安忍不住开口,同时看向身旁的沈楚。

      沈楚回她一笑,显然与她有同样的想法。

      青州的百姓激动地点了点头,暴雨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刺史多次上书给朝廷请求支援,甚至派人去临近州城去借存粮,可惜对他们都弃之不顾,最后他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本以为朝廷不会管他们了,可现在竟然有人给她们分发粮食,那种又有盼头的感觉让他们险些以为在做梦。

      青州的百姓们也在打量着突然出现的一对男女,听闻前两日来的杨大夫也是这两人派来的,对于她们此番的善举,青州百姓们甚是感激。虽然穿的素衣麻布,但高贵的气质与威严怎么也掩饰不掉,不难猜测出她们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

      沈楚与苏若安都不是挑剔的人,大家吃什么,她们就跟着吃什么,和大家一样,捧着一碗粥,拿着一块饼,席地而坐。

      刺史坐在两人身边,看着两人不拘小节的模样,震惊之余不免有些感叹,传言东平王体弱是个将死之人,王妃更是废柴。

      仅仅一夜的功夫,他所了解的这位异姓王爷,处事不惊,深谋重虑,对待老百姓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而王妃遇事不乱,思路清晰,从发放粮食这点小事就可以看出,是个悲天悯人的心善之人。

      两人之间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明白人间冷暖,对世间百态更多的是包容,是大宁王朝这些年来,难得出现的一股正能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第47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