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23、
      众人来到外面,何进带着刘辩也已经走进来了。
      大皇子刘辩今年才十岁,稚气未脱,身穿华服,后面跟了一大群仆人、侍卫,众星捧月一般,被何进牵着手走了进来。何进则身材魁伟,络腮胡,高鼻梁,大眼睛,长相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般凶恶。见到王允出来,大笑:“王司徒,为国家拔擢贤才,真是辛苦了!”
      “拜见皇子,大将军。”王允笑道:“大将军今日怎么有空到此?”
      “特来看看士子们,也领大皇子来见见世面。”何进的语气里有抑制不住的骄矜,这个皇子是他的亲外甥,将来若登基即位,他就是全权摄政。而灵帝别出心裁想的这个论辩大会,其实对他有利,因只要是读书人,多少都对阉党宦官不满,讨论的结果必定是倾向于他的。
      因此,他愈发要加薪添柴,把刘辩多带出来亮亮相,也让这些读书人看清楚,刘辩有他撑腰,必要登上帝位。
      何进扫视了一圈这些或高或矮,或精明或萎靡的士子,满意地见他们都神态恭谨,无不敬的神色,便清了清嗓子道:“诸位。”
      “诸位大概也听了些传言,陛下特开恩典,召集众位举行论辩大会,乃是为了立国储之事。”何进顿了顿,断然道,“但各位都是读书人,必定知道国家立储有定制,当立嫡长。妄加改易,必招不详。何某不才,愿与诸君一同敬奉大皇子,也望诸君切勿生出二心。”
      “谨遵大将军教诲。”不管各人心里怎么想的,这个时候都是齐齐答应。
      何进低头,对刘辩说道:“大皇子,您也说几句话吧?”
      刘辩闻声,睁着眼睛茫然看过去。他一个十岁孩子,因为不得灵帝喜欢,连太傅也不曾请,勉强读过几本书,却也似懂非懂。跟太监稍微亲近就会被大将军责骂,玩伴也是没有的,因而养成了极内向的性格。平常灵帝不上朝,他也没机会见大臣,今日被叫来,见这一群大人都炯炯地盯着自己,心先怯了。听得何进叫他说,预先背的话顿时忘了个精光,张了张嘴:“我……”
      “我……那个……”
      感到头顶何进正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催迫他快说。刘辩只觉得芒刺在背,脑袋发木,口干舌燥,支吾了好半天,溜出一句:“众卿……国之栋梁,赏!”
      ……
      实在是不能怪他,何进与张让只顾争斗,根本顾不上皇子的教育,这孩子在奏对上唯一能学会的就是赏赐东西,这话好歹没出大圈儿,没丢大脸。
      但士子们见这位大皇子如此谈吐,脸上都一阵诡异的抽动,用力憋着笑。何进眉头一拧,气得眼里快要喷出火来。
      许攸这人最是嘴贱,当即笑道:“谢赏!但不知大皇子要赏我们什么?”
      这句果然把刘辩难为住了,不敢看何进,慌乱地顾盼周围,却全都是陌生的面孔,越是急切,越是晕头涨脑想不起话,忽然见人群中最靠前的一个很好看的长兄,温和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没有别人眼里的嘲讽和疏离。刘辩猛地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不由得跨前一步,伸出了手。
      他伸出手,五个指头在空中抓了一下,又畏缩地拳起。他也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也许只是想让那人说句话,打破这难堪的沉默。也许只是小孩子看见了亲切的大人,奶声奶气地要求抱抱。也许只是想要被解救,从这他看不懂,却又无人来指点的世界里,这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的世界里,被引领,被解救。
      他的动作让众人都愣了,一时不知该做什么反应。
      荀彧却很自然地伸手握住了刘辩的手,顺着向他走了一步,道:“大皇子?”
      刘辩咬紧下唇,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乱响,全身都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叫荀彧。”
      荀彧吗?刘辩鼓起勇气,抬头对上那柔和的视线。
      “大皇子是问我想要什么赏赐?”双眉弯曲着好看的曲线,清朗声音如此悦耳动听,“荀某斗胆,求皇子赏赐绸缎一匹,古籍一卷。”
      “……就依荀卿。”
      被解救了。那长兄一般的人替他解了围。刘辩感激地看着他,终于敢提高了声音:“其他众卿,每人赏赐绸缎一匹,古籍一卷。”
      “谢大皇子!”众人齐齐拜下去。

      何进领着刘辩在司徒府里转悠了一圈,又嘱咐王允,皇上龙体违和,这论辩大会务必要尽快举行。设在半月后?虽然仍嫌晚了,远道的士子们要赶路,也只好如此。
      出府的时候,刘辩仍频频回顾,对荀彧依依不舍。何进也不由得回头多看了几眼,道:“荀先生哪时有空,赏光到我将军府一饮吧。”
      何进有什么打算,荀彧一清二楚,却只是答道:“大将军日理万机,荀某不便叨扰。”
      客气的拒绝。何进笑意顿时敛了,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恩。”拉着刘辩出去。

      如此折腾一番,便过去了两个多时辰。荀彧又与士子们交谈了几句,还约定过几天再举行聚会。便辞别了王允,匆匆出来。
      与士子们周旋,本是他最擅长不过的事,但今天出得门来,却由衷有松了口气的感觉。不知是否这半年行伍生活,让他对原本置身的阶层有所陌生。
      看看天色,打算随便找个地方吃午饭,然后回营。算来将近一个月没见营里众人了,着实惦念。
      刚拉过马,忽而远远地一声女子尖叫,接着大街上如开了锅的水,喧哗吵嚷起来。
      荀彧忙回头,正见几匹马迎面疾驰而来,当先骑手用红缎横裹着一名少女,手里的琵琶跌在地上,挥舞着手臂尖声哭叫。
      荀彧尚未弄清缘由,马已冲至切近,不得已向旁边退开。忽而对面一座小楼二层窗户“啪”地一响,一条人影从窗口落下,剑风锐啸,如凤鸣龙吟,卷起满地积雪。正不知他如何动作,便见马儿一声惨叫,四蹄软倒。
      马倒下的瞬间,那人右腕斜挑,剑锋擦着马鞍横掠去,刚好将裹着少女的锦缎削断,左手顺势揽住少女的腰,向后一带,撤步闪身,轻轻巧巧将少女夺了过来。
      马肚子上的血随着他后退“噗”地喷了出来,直溅三尺多远。
      电光火石间,此人跃下楼,冲到马腹侧,出剑,夺人,后退,抬脚以鞋底擦剑,动作一气呵成,准确干净。眨眼马尸横地,骑手连雪带泥滚出去好几丈,身后人们的惊呼声才次第响起。
      荀彧一看,这位还真认识,正是方才在王允府里对众人不屑一顾的刘晔,刘子扬。
      刘晔将怀中少女放下,一手负剑,对那群纷纷勒住马的骑手喝道:“这是洛阳,天子脚下,王法之地!抢夺民女,你们嫌活得太长了?”
      “你是什么人,别管闲事!”还骑在马上的一人气汹汹吼道。
      “哦?”刘晔扬眉,伸指在剑上一弹,“嗡嗡”震响,“不管闲事,那就杀闲人好了!”

      话音落,人影动,马嘶人喊,艳红染了雪白。说话的骑手眼前一花,寒光凛凛的剑锋已经横在了脖子上。
      “当啷”,骑手刚来得及拔出鞘的剑落地,两眼直勾勾盯着剑锋,哆嗦着嘴唇道:“大大大大爷!……哦不不先先先生!饶饶饶饶命!”
      刘晔看着他光溜溜的下颔,皱了皱眉头:“你是阉人?”
      “是是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姑娘怎么样,先生……”
      “谁的手下?”
      “张张张常侍……”这个太监似乎想起了张让的权柄,声音不抖了,陪笑道:“我们下次不敢了,先生,您就看在张常侍的面子上,饶了我们吧。”
      话未说完,剑锋便横掠过颈子,那太监只来得及睁大了眼睛,看见自己的脑袋从胸腔上掉落下去。
      “全天下的人都想手刃太监,你不知道?”刘晔在血喷出来之前一脚将尸体踹倒。一转身,见先前那摔下马来的人还在地上哼哼,手起一剑,当即了断。
      “子扬!”荀彧忍不住出声制止。没想到刘晔真敢杀人,张让权势熏天,事情闹大就不好办了。
      刘晔却全不理会荀彧,见还有两个太监打马要逃,赶上去一剑一个,全都结果。四颗头颅咕噜噜滚动,一路粘腻的血腥。周围的人全吓傻了,那被救少女吓得面无人色,背转了脸只是发抖。
      刘晔却无动于衷,只冷笑道:“今日出一口恶气。”将剑还鞘,牵过一匹还完好的马来,翻身骑上,拨马刚要走,忽而又停下,看一眼那少女,道:“你可愿随我来?”
      少女惊魂未定,嗫嚅道:“多谢恩公救我性命,但孤男寡女……”
      “你误会了。”刘晔摇头,“这样吧,不远就是司徒府,你去扣府门禀明此事,王司徒定会收留你的。”说完了,一甩鞭子,大剌剌逃命去也。

      他来去一阵风,走得轻巧,留下这满街尸体,与众人死眼瞪活眼。被救的少女怔了一刻,灵醒过来,抹着脸上泪痕跌跌撞撞跑向司徒府。司徒府上的门卫把变故从头到尾都看得清楚,却直到这时才敢动弹,一个人领着少女进了府,另外几个扎煞着手过来,挨个检看地上的尸体,啧啧咋舌。
      “好狠的先生!”
      “张常侍知道了,还不得阴死他?我看他聪明,逃命得快,什么辩论大会,趁早罢咧!”
      “散了散了!”一个门卫驱赶着人群:“看什么热闹!都回去!不回去的马上抓起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