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开张 ...

  •   秦瑞就这样成了谢家正式的一员。

      刚开始的几日里,秦瑞还有些拘束,谢逸和青娘也总是偶尔又把他当做了客人,看到他做事情便上去帮手。但毕竟相处的日子日渐加长,再加上秦瑞每日都自觉地按时起床,和谢逸一起打扫庭院、帮青娘一起做饭、叫青山起床并帮他擦脸擦手……渐渐的,他真正的融入了这个家庭。

      其间,谢述又来过几次,除了一次是特地来劝秦瑞去读书,一次是带秦瑞去看了知县大人分给他的那块荒地,其它便都是来与谢逸商议关于是否重新开办柴炭行事宜的。

      谢逸过去开柴行是在谢述十三、四岁时的事情,那时谢逸的两个妹妹相继出嫁,给她们准备嫁妆已是把他和妻子几年来的打拼减去大半。当时眼见着谢述就要到了参加乡试的年纪,夫妻俩很是焦急的思索着挣钱的办法,便在这时,回家探亲的二妹谢莺娘给谢逸出了个主意,开间柴行。

      谢莺娘十七岁时出嫁,当时已经二十,是两个男孩的母亲了。她的夫家不在安阳县,而是在邻近安阳的磁县,姓申。申家也算是磁县的大户了,他们祖辈便是做瓷器的,嫡系的那一支如今掌着磁县最大的民窑,方圆几百里的百姓家用的瓷器都是他们家窑里烧出来的。

      不过谢莺娘嫁的并不是申家的嫡系,只是申姓大族的一支旁支,家里也不做瓷器生意,而是开着几间小铺子,有卖糕点的、卖针线的,还有卖薪柴的。

      谢莺娘也曾留心去申家的柴铺里瞧过,却也并未瞧出什么门道,虽然她也给谢逸支了一两招有用的,但最终还是谢逸夫妻两个慢慢摸索,找到了一些门道,才把生意做的有声有色起来。

      谢逸和妻子一向勤劳,几年的日夜辛苦,自然也得到了回报。开了柴行前后正好十年,他们不仅挣出了谢述读书考试的费用,还将那处租赁的房子也盘了下来,此外还有了为数不多的一点积蓄。

      不过因为谢逸和妻子也并不求什么富贵,是以后来谢述成家之后,谢逸的妻子又好不容易有了身孕,谢逸便连忙把店铺连同后面的宅院一起租给了别人,自己则和妻子搬回了老宅,安心待产,后又专心养起了孩子。

      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家里多了个秦瑞,再加上租赁了谢逸铺面的那家外乡人如今的生意越做越不好,早有打算明年便回乡去,谢逸才又生起了重开柴行的想法。

      起初谢述并不同意,因为谢逸毕竟已是不惑之年,照顾儿女虽无法省心,但也还算轻松,但若是开家铺子那就实在辛劳得多了。谢述不想谢逸劳累,便始终不肯松口答应,说是与谢逸商量开铺子的事情,实则是想方设法的劝他放弃。

      谢述从心里觉得,即便他与素芸更加辛苦些,多做些其它活计,省吃俭用帮着谢逸抚养三个孩子都好,就是不能再让谢逸操劳。沈素芸也明白谢述对谢逸的深厚情感,也很是尊重丈夫这种做法,不论他的什么决定她也都是赞同的,因而也帮着谢述想办法劝阻谢逸。

      谢述多次的反对,似乎让局面陷入僵局。谢青娘早已有打算重开柴行改善家庭现状的想法,因而尤为关注,可惜就是为了符合年龄状态,她并不在谢述面前发表什么意见,每每只是认真聆听,从不插话。

      当然,谢青娘不作为的原因,也并非只是因为不想做出和年龄不符的举动,还有一个便是因为她也不想谢逸过于操劳。娘的前车之鉴还在,谢青娘不得不很是担忧曾经同样辛劳的谢逸的身体。所以就算真要开柴行,谢青娘也觉得等她年纪再大一些更好,那样她就可以多做一些事情,让谢逸不必太忙。

      而就在谢述一次次的反对,谢青娘觉得这事儿大概就要搁浅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那日是因为安阳县里新开了一家书院,是武大人为了安阳县的孩子们能有个好先生,特意从应天府书院请来的大儒,乃是他的故交。谢述一早把谢柯送到了书院里去读书后,便又来到清流镇,劝秦瑞也去那里读书。只是秦瑞却异常坚决,坚持不肯读书,却下定了决心要帮谢逸一起开柴行。

      谢述看看秦瑞,想到有他帮忙,谢逸便可以少做一些力气活;再则不要两三年,柴行的生意便可以上道了,秦瑞到时也算是小大人一个,谢逸就可以半撒手把一切交给秦瑞来做。到时谢逸家的拮据状况会有所改变,谢逸也再不用辛苦,真是两全其美。

      这样一想,谢述当下便改变了主意,松口同意谢逸重开柴行,并帮谢逸谋划了起来。

      这兄弟两人,谢逸年纪大,谢述出息大,看着好像有时哥哥管着弟弟,有时弟弟却又来管哥哥,好似不懂规矩,但却实在都是因为那拳拳的兄弟情谊。而在外面,谢述则是永远听从谢逸的任何言语的。

      重开柴行的决定定下来之后,具体操办事宜两兄弟倒没急着商议。本来谢逸是打算慢慢准备的,毕竟那租赁谢家房子的李大郎还要过年的时候才会退租。眼看着这时已经渐渐入冬,到了薪柴买卖的旺季了,谢逸悠闲的关注着多年不曾关注的行市,也算心里有个数儿,但要重开柴行的消息,却并未对任何人讲起。

      就这么慢慢得思索着来年要准备的一切时,谢逸竟出乎意料的收到了李大郎托人捎的话,说是五日后便要退房回乡,明年便不回来了。这突如其来的退租,顿时给了谢逸一个措手不及。

      谢逸顿时便觉得这是个好时机,一定要把握住;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还什么都没准备好,贸然开张实在是难有底气,便又当场犹豫了起来。

      谢青娘虽没有做买卖的经验,但也着实觉得这是个开张的好时机,可她因为顾虑自己的年龄身份是以不敢多提建议,便只好看着谢逸的举棋不定干着急,倒是没想到最后让谢逸打定主意的,竟是秦瑞。

      秦瑞也没有对谢逸多说什么,只是得到消息的当天午后,哄青山睡着之后,他跑去找了谢逸。秦瑞大概也觉得自己有些鲁莽,是以站到谢逸面前后,犹豫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谢逸在正屋坐着看书,见秦瑞进门后便等着他说话,等了许久见他仍是未言,终于有些奇怪的抬起头来看他:“怎么了,有什么话就说。”

      秦瑞咧了咧嘴,声音有些小:“其实也没什么事……”

      谢逸微微笑了笑,斜了秦瑞一眼:“没什么事你会到我这来干站着?说吧。”如今谢逸把秦瑞当了自家人,再也不会如之前一般只是客客气气的,有时看着不好了会训斥不说,平常说话也随意的多了。

      “那我就说了,大叔。”被谢逸斜了一眼,秦瑞倒放松似地笑了笑。

      谢逸现在时常对秦瑞很是严肃,他严肃的时候,秦瑞也难免会有些怕他,但他却完全没有因为这些越来越多的严肃而觉得和谢逸关系疏远了。相反,他能清楚的感觉到谢逸越来越把他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看待,对待他的要求、教育、看他的眼神,都和对青山一模一样。

      谢逸的一视同仁,等同的也换来了秦瑞的尽心尽力,做家事、照顾青山,陪伴青娘,每件事他都尽自己所能,也包括谢逸要重开柴行的事。

      秦瑞父亲的笔记记载了很多杂乱的东西,如有一些有经验之人关于石炭坑周围情况的叙述、开采石炭坑的技术、贩卖石炭的心得等等。虽然这些笔记有点乱,但是秦瑞一直认真阅读,在听说谢逸想要开柴行后,他立刻便去翻了好多贩卖石炭的经验拿去了给谢逸看。

      谢逸对于秦瑞丝毫不藏私的慷慨很是感慨,只是也据实告诉了秦瑞,在相州,石炭只能官中支卖,民间是不可以私自贩卖的;而他要开的柴炭行,虽说名字带着炭字,却和石炭没有多少关系的。不过尽管如此,谢逸还是好好的研究了秦瑞父亲的笔记,毕竟石炭和薪柴本就是一个作用的东西。

      谢逸当时的高兴秦瑞是看得出的,从那以后,秦瑞对于开柴行便更加上心了,而这次考虑了各方面的情况后,他便忍不住要对谢逸提出建议了:“叔,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咱们面对的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一定不该放掉。咱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开张!”

      “哦,为什么?”谢逸这会仍在权衡,倒是很有兴趣听听秦瑞的意见,便放下书认真的看向了秦瑞。

      谢青娘本来正在房里打扫擦拭桌椅,听到秦瑞的话,也放慢了动作,饶有兴趣的仔细听着,不过也倒并未引起那两人的注意。

      秦瑞深吸了口气,继续道:“马上就是寒冬了,正是薪柴的旺季,这几年冬天都很冷,我以前就听我爹说,河北一向缺薪柴,所以趁着初冬开业,绝对是一个绝佳的时机。而且,现在这家老店关门大吉,头几日里,街上的邻居们、来来往往的乡亲们见了奇怪,便肯定都会去关注。趁这时咱们换上招牌重开,不用怎么热闹,就会有很多人来瞧了。有客上门,我们便也不愁没生意了。”

      “你说的都对,”谢逸不住的点头。这些原因他也都明白,好处当然也远不止这些,不过才十岁的秦瑞能想到这么几点,却是着实不易。只是谢逸之所以犹豫,却有着很重要的原因:“可是有一点尤为重要,你得考虑进去。那就是,若是我们开了张,却没柴可卖,当如何是好?”

      这问题够尖锐,却并没有把秦瑞问倒,他的回答从容不迫:“叔,如今我们至少还有好几日的时间,这几日里,要想弄到一批薪柴,却也不难!”

      “哦?”谢逸越发来了精神,“你凭什么这么肯定,你说,货从哪来?”

      秦瑞的自信,让谢青娘也极为好奇,忍不住放眼看了过去,但见只十岁的男孩昂首立在端坐的中年男人面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令人赞叹的自信气息,竟也十分令人信服。

      果然,秦瑞的自信并非盲目自大,他答得铿锵有力:“货此刻不就已经在咱们铺子的仓库里放着么,叔!”

      秦瑞愣了,片刻又反应了过来,问秦瑞道:“你是说,那柴铺里如今还有存货?你如何知道?”

      秦瑞咧开嘴笑了笑:“叔,今早我去买菜,经过咱们那铺子的时候特意多看了几眼,竟无意中听到那店里伙计说话。原是李大叔家老夫人病倒了,他才着急回去的。如今李大叔忙着打理东西和一家妻小回乡,铺子里的事情便还没来得及管,我想着他为了过冬,定是准备了足够的存货的,如今我们只要直接接手过来不就好了!”

      谢逸听到这里,已是喜上眉梢:“若果真如你所说,那真是大大的好!”

      “就算那铺子里没有,咱们也可以尽早到别处去买,七八日的时间,定是可以买到的!”秦瑞充满信心。

      谢逸也这样一想,秦瑞说的一点也没错,顿时便下定了决心:“我这就叫人去做个牌匾,待李大郎走了再去重新整理一下布置。至于薪柴,除了去和李大郎谈,我再写封信叫人给你们二姑送去,让她也送些薪柴过来,这便保险了。”

      谢逸一面说着,一面便起身准备去办事了。

      秦瑞说完了要说的话,也一身轻松,便一路小跑送谢逸出了门,房内顿时只剩了谢青娘,对着十岁的秦瑞的背影佩服的五体投地。

      八天后,谢家柴炭行便顺利开张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开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