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元宵惊魂(中) ...

  •   元宵宴上。
      孝武皇帝的御座向南正中,陈缙云以帝师身份坐在左列第一,右列第一的是皇贵妃王氏。诸皇子均坐于左列,依照长幼排序,左列第二、第三分别是肃王刘璟禹和裕王刘璟钦,宸王和仪王分别坐在左列第四和第七,夹在他们中间的是永王刘璟焱和端王刘璟桓。陈岱坐在左二列第五,而陈素则坐在右一列第七,正对着刘璟宁。
      刘璟宁在元宵宴开始前得知陈素将于节后进宫当各位皇子的伴读,他思考着如何说服孝武皇帝允许自己入宫读书而不是留在太学院进修。刘璟宁没有像往常那样频繁动筷,也没有与坐在自己右侧的九皇子刘璟兴和十皇子刘璟城闲聊。
      席间孝武皇帝出了一上联,三皇子和四皇子分别对出了下联,工整对仗程度不相上下,只是刘璟行的意境更为高远,这不仅博得了孝武皇帝的微笑赞许,也使陈素的眼角晕开倾慕的笑意。
      看着陈素如此温情地望向自己的四哥,刘璟宁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他颇有些失落,又不好发作,只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坐在斜对面的贤妃杨氏察觉出了刘璟宁的异样,但她此时没有心情顾及自己的小儿子,而是一门心思考虑大儿子白天那番话的意义。
      杨氏好几次不安的望向宸王刘璟行,而刘璟行却气定神闲,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大事降临的表情。

      歌舞行至一半,大殿的门突然被打开了,肃杀的北风夹杂着粒粒尘土吹了进来,迷糊了众人的双眼。
      刘璟宁抬手挡风,努力眨了好几下眼睛,才让自己的视力恢复正常。他与其他在场的人一样,将头转向殿门,想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见一个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的三十岁左右男子趔趄地走进大殿,浓重的酒气扑面而来,周身散发着一种从地狱走一遭归来的颓废和无望,口中还念念有词。
      来人是废太子刘璟嗣,孝武皇帝唯一的嫡子,因皇后徐氏谋逆案受到牵连。
      孝武皇帝废了刘璟嗣的太子位,将其软禁于皇城的思过殿中。按理说被软禁之人绝无可能离开住所,不知是人为故意还是看守者过失,废太子竟然从思过殿里溜了出来,还闯进了正在举行宴会的大殿。

      孝武皇帝看清向自己走来的是刘璟嗣,便大喝一声,“孽障东西,跪下!”
      刘璟嗣听得父亲怒吼,微微一怔,并没有停止向御前走去,一边走一边从胸口摸出一张沾满了血迹的白绸。
      直到孝武皇帝的近身侍卫持械从御座两侧跑下来,挡在刘璟嗣面前,刘璟嗣才停下脚步。
      刘璟嗣扑通一声,重重的跪在地上,双手奉着白绸,歇斯底里地向孝武皇帝喊道:“父皇,儿臣自知不久于人世,死前只想请父皇看一眼母后的遗书!”

      刘璟宁看着眼前这一幕,回想起八年前孝武皇帝下旨废后废太子的情形。皇后徐氏竟能以一己之力冲破侍卫阻拦,跑进大殿,以头抢地,大喊冤枉,申诉自己和安国公并未参与李广平和楚先揭发的谋逆案。皇后徐氏额头的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浸湿了华服的衣领和前襟,孝武皇帝不为所动,而是等着徐氏精疲力竭,之后再大喝一声:你和徐文藻犯下的罪,铁证如山,滚下去吧。徐氏坚持不走,最后被内侍拖了出去。
      说起皇后和安国公的谋逆案,起因是孝武皇帝觉得太子刘璟嗣天资不足、仁慈有余,不适合继续自己的宏图大业,所以有意换掉皇位继承人。他总觉得裕王像自己,英武坚定,堪当大任,可以作为下一任皇帝来培养。
      废嫡立贤的想法不久就传到了皇后徐氏耳朵里,她很是焦急,就请自己的父亲入宫商议对策。
      安国公徐文藻年少成名,二十二岁便高中状元,入选翰林院,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太子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徐文藻本人并不喜欢孝武皇帝,总觉得他疑心重、杀心也重,并非仁主。奈何自己的大女儿却对年轻的晋王也就是后来的孝武皇帝一见倾心,硬是求着父亲为自己讨得一张赐婚的圣旨。出嫁前一天,徐文藻走进徐氏的闺房,语重心长地叮嘱女儿,若是来日晋王登基,徐氏一定不能干预朝政,尤其是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也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孝武皇帝登基后立徐氏为皇后,并遵循立嫡立长的传统册封刘璟嗣为太子。
      刘璟嗣五岁能诵经典,七岁能作诗,一度被孝武皇帝视为神童。刘璟嗣十一岁起,孝武皇帝就带着他在勤政殿里学习政务,教他读、批奏折。刘璟嗣天性善良,待人宽厚,对孝武皇帝利用酷吏和密奏制度控制打压群臣以及穷兵黩武的政策颇为不满。
      本朝惯例,皇帝与中央大臣讨论后对奏折作出大致处理意见后,由门下省与中书省拟制审核后发布命令。孝武皇帝认为以上公开讨论奏折的程序削弱了皇权,就授意六部长官和地方大员写密折报告重要事件,并逐渐成为定制。
      密折奏报的内容往往涉及边疆事务和地方民情及工程建设,孝武皇帝通过密折达到排除异见、在政治蓝图上贯彻自己意志的目的。太平五年之后的南梁的各项改革基本都与密折有关,孝武皇帝择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密折,加以批示后直接发回奏报者并责令其他部门配合。
      刘璟嗣认识到孝武皇帝推行的这一套制度有其高效之处,但也造成了皇帝一人乾纲独断的不良后果。圣上的意志成为整个王朝独一无二的意志,圣上一句话,十万男儿背井离乡,南方各省万顷农田改为牧场,米价腾飞民不聊生,几十名谏臣和太学生一夜之间被治下狱。
      代价太大了,刘璟嗣在学着父皇御批奏折时连连感慨,
      孝武皇帝心思缜密,他察觉出太子的不满。有一天,孝武皇帝问刘璟嗣,何以为君。刘璟嗣回答,施仁政而后为君。孝武皇帝继续问道,何为仁政。刘璟嗣回答,四邻耕钓,千里烟花,狡吏尽除,海清河晏。自此之后,孝武皇帝再也没让刘璟嗣陪着处理政务。再之后,孝武皇帝宣三皇子入勤政殿。

      安国公徐文藻进宫见到皇后徐氏的第一句话是,陛下心意已决,你们母子俩做好准备吧。
      徐氏跪下来求父亲想想办法,“嗣儿仁厚,废去太子位后,真不知道他将来怎样面对兄弟们的屠刀?”
      徐氏一番话说动了徐文藻,徐文藻认为自己的外孙品行端正,的确没有废太子的理由。于是他写信给远在北齐执行出使任务的靖北侯严鉴常,希望他能够以帝师的身份劝一劝孝武皇帝。可不知怎么的,这封密信居然被李广平的手下截获。
      李广平和楚先早就对太子的性格有所耳闻,刘璟嗣来日若登基,肯定会下令裁减边防驻军的人数和供给,威胁到自己边疆土皇帝的地位。于是两人合谋伪造了几封函件,捏造徐文藻里通外国、勾结权臣的事实,并通过密折向孝武皇帝奏报。
      孝武皇帝乐得有人替自己找到废掉太子的理由,一道圣旨就收回了皇后和太子的宝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下旨的当天夜里,安国公府上的小厮听到重物落入水中的声音,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小湖边发现了徐文藻的尸体。一代名臣就此陨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