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论红诗的审美价值 ...

  •   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对《红楼梦》的研究,从它成书之日起就拉开序幕(脂砚斋评),迄今已持续两百多年,以至诞生一门专门学问“红学”。《红楼梦》几乎包罗整个晚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触角遍及社会生活各层面各领域,这一切都通过作者令人难以置信艺术才华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世学者专家从思想、艺术、历史学、民俗学、考据学等多方面加以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不同流派。
      毫无疑问,红楼梦主要成就在于它的巨大文学艺术成就。
      我国是个具有古老诗歌传统的国家,上溯诗歌起源当远从周以前算起,即使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距今也有两千多年历史,小说形成虽然稍后,但是刘义庆的已具备小说雏形《世说新语》问世至今也有一千五百多年。小说发展当以红楼梦为颠峰。能够如此完美和谐将诗歌与小说融合一道,如此娴熟地运用诗歌这一古老文学样式为小说艺术展现人物形象、巧妙结构故事情节、生动渲染环境气氛服务,这在红楼梦之前从末有过,在红楼梦之后再也不曾出现过。
      本文拟从红诗是《红楼梦》小说所创造的完整艺术形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独特性表现在它有机地熔铸于这部伟大现实主义鸿篇巨制整体之中这一观点出发,从人物形象与小说结构入手,分析曹雪芹所作的《红楼梦》中前八十回诗歌,探究红诗审美价值。

      诗歌――人物个性的凸现
      对《红楼梦》,聂绀弩先生评价它是一部“人书”⑴。曹雪芹生活在所谓乾隆盛世,这时期社会表面上相安无事,骨子里却是各种社会矛盾加剧激化,中国封建王朝正经历由盛而衰的深刻变化。小说围绕作为封建王朝支柱与缩影的贾氏贵族大家族荣与衰演变过程,刻划出众多与贾府命运倏关人物命运遭际,反映处于分崩离析前夜的中国封建社会动荡不宁生活。特别有价值的是,作者以细腻生动笔触成功地展现了一群在这个社会时期生活的秉性各异的贵族青年形象,清晰而又准确地反映这个阶层的日趋没落与惶惶不安状态,以及这个阶层的分化瓦解与逐渐滋长的离经叛道意识。
      恩格斯在阐述现实主义的含义时这样说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⑵。”我们知道,所谓典型人物,就是人物性格本质化与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和谐统一。对作家而言,人物性格本质化较易把握,而人物个性化亦不易把握。人物性格个性化,简单解释就是区分出“这一个”与“那一个”之间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彼此完全一样的人物是不存在的,即使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同一类型的人们,由于各人的环境、经历、教养不同,他们的性格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个性⑶。”准确把握人物个性,是作家最值得称道与最困难的工作。
      作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家,曹雪芹擅长于把握人物的本质个性,体现于作家庞大艺术构想之中的人物诗,也没有一首不是抓住了人物的本质个性,为人物整体形象的塑造而服务。
      红楼梦里人物个性反差最大,形象最为鲜明的莫如林黛玉与薛宝钗了,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这样评价她俩:“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双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上下⑷。”这里俞先生以诗意化语言生动准确地概括了这两个贵族小姐之间巨大个性反差。我们分析比较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人物诗:

      世外仙源 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宫宠,宫车过往频。

      凝晖钟瑞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茏罩奇。
      喜柳高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两诗出自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题才试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贾元春册封为凤藻宫尚书后归家省亲,金壁添光,贾府上下无不欢天喜,争相逢迎趋之若鸳,独孤傲不群的林黛玉置若罔闻。将林、薛两诗对比,同为奉贾贵妃之命赋诗,薛宝钗极尽诚惶诚恐,又是颂扬皇恩浩荡“华日祥云茏罩奇”,又是赞美贵妃娘娘“睿藻仙才盈彩笔”,末了还加上一句自贬“自惭何敢再为辞”;林黛玉则完全相反,对新得皇帝恩宠的皇妃娘娘根本无意奉承,全诗只以清新自然笔调写映入眼前的美丽景色,仅末尾一句“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点出元妃省亲浩大排场而且还微含了讽意。林黛玉的孤傲自许不肯俯就,薛宝钗的熟稔世故循规蹈礼,孰洁孰俗仅一诗已昭然若揭。联系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一段细节:“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所用过的,我不要!遂掷地不取。’”王爷被称作臭男人,那贵妃娘娘在她眼中则至多不过是那些臭男人高级玩物罢了。
      再看下面两首诗:

      种菊 贾宝玉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咏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蓠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曹雪芹善于在特定的气氛中烘托刻划人物的内心情绪。贾宝玉与林黛玉都是封建贵族中叛逆者,相互间心有灵犀,都厌恶身处的龌龊势利生活环境,但性格的共性并不排斥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贾宝玉是天真热情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热烈地追求热烈地反抗,即便愿与秋菊皆隐想与尘埃相绝也是超尘拔俗般情怀坦荡;而处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环境中的自感形影单只的林黛玉,内心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压抑,多愁善感的她是心情凄苦难以自拔,在一片萧瑟秋色之中临风咏菊,触景生情,自然要平添万千愁绪了。
      从以上两组诗中还可以看出曹雪芹人物诗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在诗歌语言提练上也体现了忠实人物于个性差异的特点。“凝晖钟瑞”与“世外仙源”,薛宝钗辞句夸饰华丽,林黛玉遣句朴实清新;“种菊”与“咏菊”,贾宝玉诗句哓畅如话快人快语,林黛玉用词幽咽委婉哀情缕缕。诗如其人,文乃其声,真是不愧巨匠手笔。
      上面作者在运用人物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人物性格互为对照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法塑造人物在红诗中十分普遍,不但一再体现于小说中主要人物如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身上,即使在那些次要的人物,如守寡多年的贵族妇女李纨、混世魔王薛蟠等的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前者的一首“文采风流”词句堆砌内容空泛,正是一个心已枯槁寡妇的心理写照,后者一首不成调腔的歪诗活画出那个□□无耻呆霸王的嘴脸。
      如果我们把人物性格的互为对比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外部对比,那么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使之更深刻、更逼真的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现代文学理论中的人物性格二重性组合原理。鲁迅先生指出,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巅峰的红楼梦,其美学价值最重要就表现在它完全打破了我国古典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⑸”的性格单一化传统格局,表现了“美丑并举⑹”性格的丰富性。所谓美丑并举就是人的性格构成二重组合。关于性格二重组合,文学评论家刘再复精确地把它分成“从个人与人类社会总体关系看,有适应社会前进的肯定性一极,又有不适应社会前进的否定性一极;从人的伦理角度看,有善的一极,也有恶的一极;从人的社会实践看,有真的一极,也有丑的一极⑺”等类型。曹雪芹人物诗,同样也展示了他小说创作的美学思想。
      小说中薛宝钗是一个正统的封建贵族女子,在她身上体现着封建主义的理想人生道路,小说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温柔敦厚、知书达理、善察人意,一举一动不逾越规范的封建淑女形象。但这是就其整体人物形象而言,远不能包含她性格内涵全部。人物的性格宛如一条由综横交错河权汇聚的长河,有主流,也有无数的支流,曹雪芹细微之处在于在展示其主流性格的前提下,同时发掘人物性格的支流方面,刻划了薛宝钗立体而非平面的、完整而非片面的、活灵活现而非概念化的人物形象。看看她的“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泛黄。
      酒末敌腥还须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斧成何意?月浦空余禾黎香。

      其讽刺性多么地强烈!她讽刺的对象是谁?“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蟹绝唱,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原来是针贬世人的,其激烈之态连众人也觉骇然,无怪乎宝玉要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
      思想跳跃程度之大已经不是前面那个我们所熟悉的封建淑女了!可正惟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生命脉息跳动的薛宝钗,感受到一个我们可以揣摸其心理活动轨迹、内心有着无限丰富内涵、可令读者对其命运遭遇一掬同情之泪的人物形象。这与小说所塑造的整个人物形象相一致:当宝玉无意之中将她比作杨贵妃时,她“也不由大怒,冷笑了两声说‘我倒象杨贵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她的内心并不只象表面一样只有一种性格,她的灵魂在封建思想体系的重压之下仍有两种不同思想情感在挣扎搏斗,我们无法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标准来规范她,她不是那个时代标准正面人物化身,也不是标准反面人物的化身:她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自已”。
      同样,对那位深锁高墙,愁绪多得终日“秋闰怨女拭啼痕”的林黛玉,作家笔端也直探入她内心深处,长期缺乏抚爱的小女子慎微懦弱多愁善感,同时也奔突着似火豪情: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表明,宇宙中不存在孤立的事物或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同样适应于文学创作。作家在进行作品构思的时候,应当把研究或处理的对象置于一个系统之内,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在注意局部细节的同时,更要注意系统内各局部间的关系,把它们看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一终极在不同方面的表现⑻。”纵观红诗中人物的各自性格,虽然音貌笑容各不相同,但就总体而言曹雪芹反映的是生活在十八世纪末的没落封建王朝中的青年贵族阶层,因此无论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还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殉葬品薛宝钗,在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打着贵族阶级烙印,这就是人物性格的本质化。红楼梦中的人物诗,恰如其分地做到了人物共性与人物个性的和谐统一,它补充与丰满了小说中的人物完整形象。
      中国的小说,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唐以前并不注重写人,所以也就无所谓人物性格刻划,唐以后把人物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有了《莺莺传》、《李娃传》、《柳毅传》等传奇,刻划文人才子的性格虽然也感人,但是不丰满。以后的宋元话本、明代的话本小说,虽然有所发展,但就总体而言没有生气,走入了式化与程式化的套路中去了。《红楼梦》小说一开头作者就借石头的话对此现状进行批评:“至于才子佳人之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健’,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竟不如我这半世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上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解闷……”作者创作伊始就表明了自已的审美观点,要反传统,摆脱俗套,写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千人千面,一人多面。红诗中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与可感性,从一个侧面映证了《红楼梦》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巨大成功。

      二.诗歌――结构小说的艺术手段
      传统的中国小说十分讲究结构。清代的戏剧理论家李渔认为:“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期精血初凝,胞胎末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成五官百骸之势⑼。”以现代文学理论语言概括,就是结构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服从服务于表现主题的需要。”红诗的审美价值,除上述烘托丰满了人物的形象外,还在于它艺术地概括主题和艺术地结构了整部小说框架。《红楼梦》小说结构宏大,反映面广泛,穿插事件多,头绪纷芸,曹雪芹运用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巧妙将小说的情节串联了起来,使之小说的情节发展戏剧化、曲折化、丰富化,高贵典雅,且不落斧凿痕迹。这一点,作者继承了前代章回体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优点,但明显高于前代任何一部小说。
      作者生活的年代乃中国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之时,一方面“贾不假,折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另一方面连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走上了绝路的破产农民被逼铤而走险,整个社会正处于大转换前夜。当大大小贵族尚在纸醉金迷中寻欢作乐的时候,曹雪芹凭借着敏锐政治目光一眼看出封建王朝的大难即将临头,树倒猢狲散的下场将无法避免。小说一上来作者就以一首诗概括了他创作宗旨: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专制加暴戾,尤其是满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达到登峰造极地步,一个作家不可能直接对统治者展开批判,因此这里曹雪芹只能以曲笔表达自己创作意图。
      如果说上面那首诗尚存有一点儿“补天”味道,那接下去作者具体揭示贾府结局时,其鞭笞的态度就明朗化了: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亡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香销茶尽,棋局已残,虽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病入肓盲,衰亡没落已成定局。这荣宁二府结局是整部小说的结局,也是整个封建王朝结局。一部小说一般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红楼梦》在开讲的第二回就以诗歌概括出结局,无疑增强了小说的悲剧力量。
      用诗歌来概括内容提炼主题是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曹雪芹创新之处是:以诗歌为伏线,隐喻人物命运及全书故事的发展、高潮、结局,为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艺术地制造悬念。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隐含了小说里几乎全部重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她们所要经历的人生坷坎都要在这里凸凹出来。如“探春判词”: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在贾府众多姑娘中,探春算一个自视颇高但也确有才干的不同凡响女子,熟悉治家之道,心存大志,时时欲出头挽救贾府颓势。判词第一句点出了她个性,第二句是她多蹇命运写照。探春庶出,比起嫡系的宝玉等人自是输了一头,而且她不幸身处气数将尽的贾府,现实根本不会给她什么施展才干机会。不得志的她最终只能屈从命运远嫁海外,凭借“千里东风”遥寄“一梦”。
      与性情刚烈的晴雯相比,丫环中袭人属于最温顺驯服的一个,王夫人格外开恩将她许配给宝玉为妾。实指望能够脱离奴仆的身份成为一个主子,到头来却反嫁了人下之人戏子: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如果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判词只是单个人物的命运交响曲演奏,那么小说中的三次起诗社,则艺术展现了贾府这个贵族世家一步步衰落过程,它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高潮 、结尾之间不落痕迹的高度艺术化演变与过渡。在此我们不能不吃惊于作者惊人艺术才华,将诗歌与整部小说情节的展开那样有机、那样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了一道。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海棠诗社初结,贾家刚刚经历了靡费不知其数的秦可卿大出殡,银子如淌海水一样花的元妃省亲,外加贾政又是新点了学政使,贾府是何等风光;及至《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迷》海棠诗社再结,贾府家道已江河日下,“内囊却也尽上来”,不肖子孙两酿内乱:第一次是贾琏与下人鲍二家有染被王熙凤发现泼酣大闹得天翻地覆,第二次是贾赦欲讨丫环鸳鸯做小妾被拒而遭贾母怒责又是满城风雨;等到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诗社三起,贾府已历经了“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也有了“开夜宴异兆发非悲音”,酒阑人散,月冷灯昏,败局已无法收拾,大厦倾覆为期不远。
      《红楼梦》中诗歌还为小说特定环境气氛的渲染起到重要作用。整个大观园的奇巧景色就是通过宝玉的一路题诗而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看这首: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风和日丽,春意暖暖,流水潺潺,绕堤柳映出水光澄清,隔岸花香得两岸芬芳。大自然蓬勃生机透入了大观园人工而成的奇景之中。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小楼窗外有翠竹疏影摇动,幽幽竹影投在窗下形成一片荫凉,屋内烹茶的鼎炉绿烟袅袅,因而棋罢“指犹凉”。好一派典雅幽静的环境!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大观园之中的学宫亦也清雅宜人。

      咏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

      尚还末进入极尽富丽堂皇的正殿已经是“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大观园雍容华贵景象毕现……曹雪芹的巧妙之处在于宝玉题诗到此嘎然而止,一则符合宝玉本不耐富贵的个性,二则就此结束可以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余地,真令人拍案叫绝!
      红诗在小说的结构中不言面喻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它艺术地提炼了小说的主题,艺术地演绎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艺术地渲染小说人物的活动环境。它构筑了小说的骨架,为小说情节的有声有色展开提供了支点与舞台。

      三.红诗自身的审美价值
      就整部小说而言红诗在其中所起的是绿叶的作用,它衬托出了小说这朵红花的鲜艳夺目。但也决不能因此而否认红诗的本身亦也是艺术奇葩,它同样休现了曹雪芹的美学思想,展示了作者的巨大艺术才华。我们分析红诗,除了从小说的整体把握外,对红诗本身的艺术价值不容忽视。
      先来看看红诗的哲理味: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幅贴在智通寺上的对联,也许处世态度消极无为,但其中却不泛包含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处事哲理;再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虽失之偏颇,倒也有一定道理;

      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现实社会的矛盾性与荒廖性蕴于笔端。

      将历史典故巧妙地与诗歌融为一体,此在红诗中俯拾皆是: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闰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短短的二十个字中连用了两典。“中山狼”典出马中锡《东四集》中的一则故事,这里作者贴切地把它比喻作软弱的迎春的末来恶丈夫孙绍祖,“黄梁”出自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原喻义“美梦”,这里引申成“死亡”。
      “比喻”这一艺术手法在民歌这中运用的非常普遍,古代文人诗常加以借鉴,红诗也不例外。看上面已举例过的一首: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问目下兴亡兆,须间旁观冷眼人。

      以香销茶尽,棋局已残作比,喻贾府目下虽还末“僵”但最后必定会出现彻底败落的结果,比喻之中又有兴起。
      借代的手法作者也是运用得十分纯熟。这是小说中落魄时的举人贾雨村的人物诗: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在奁中待时飞。

      贾雨村是小说中的穿针引线人物,一个品质低劣的阴柔小人,依托贾府的势力做了官之后,贪赃枉法,手段卑劣,这里作者以小女人的头上饰物“玉”“钗”来代他这个大男人,又配以“匮”、“奁”,再加“求善价”、“待时飞”六字,一个卑琐市侩而又狂狷自负的举子呼之欲出。
      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学识教养及性格特征出发,配之以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是红诗的一大显著特色,无论是林诗的缠绵绯恻,还是史(湘云)诗的伶俐敏捷,或是薛诗的端庄沉稳,宝(玉)诗的爽真明快,都各各切合人物的身份个性。贾元春贵为皇妃,其诗当然显示出尊贵气势:

      衡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贾雨霜虽卑琐,但傲才自负的他却也有些凌人之才,这首咏月诗气势咄咄逼人:

      时逢三五便月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民仰头看。

      隐示人物的命运遭遇既要有“隐”,即不直接从字面上显露出来,又要有“示”,让读者能根据表面字义而回味出词句的内在涵义。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了拆字法⑽。如王熙凤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合成乃“鳯(凤字)”;“一从二令三人木”――指其丈夫贾琏对王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初则听从,继而使令,最后休弃(“人木”合成“休”字)。再如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菱返故乡。

      “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地)”字,加一个“木”字,即为“桂”字,寓呆霸王薛蟠的老婆夏金桂。根据曹诗原意,香菱最后当被夏金桂虐待而死。
      更辟蹊径的是,连灯谜也具有了暗喻人物命运的意义,由灯谜而引出制灯谜人的命运。且看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籤语》:

      能使妖魔尽摧胆,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
      《元春灯谜》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经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惜春灯谜》

      “元春灯谜”的谜底是炮竹,它是元春辉煌而短暂一生的写照,前两句喻元春成为贵妃后身价百倍,声势赫赫,后两句暗示此仅为昙花一现,好景不长。“惜春灯谜”的谜底是佛灯,此谜暗寓了惜春最后与青灯相伴的尼姑归宿。

      毋庸讳言,就红诗本身而言,某些诗歌在艺术上确有略嫌粗糙之处。但我们决不能因之苟求古人,红诗是整部小说中诗歌的集成,毕竟不可等同于单首诗创作,况且又受小说环境内容等诸多制约,创作难度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有人一叶障目侈谈红诗没有什么审美的价值,纯属哗众取宠笑谈而已。文学鉴赏的目的在于借鉴,研究探讨红诗的审美价值在于繁荣当今的文学创作。本文愿以自己管窥蠡测的一得之见,抛砖引玉,引出深入细致的分析文章来。

      注释:
      1.《小红论》,《.读书》1984年第四期
      2.恩格斯:《给哈克奈斯夫人的信》
      3.《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
      4.《红楼梦辩》,俞平伯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5.《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集
      6.《小说史大略》,《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四辑
      7.《性格组合论》,刘再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8.《性格组合论》,刘再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9.《闲情偶记》,李渔,岳麓书社2000年出版
      10.“拆字法”:引自《红楼梦》小说注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