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皈依 ...

  •   我回广州的话,只想每年呆三个月,冬春凉爽的时候。
      雨季是我的偏好,一月是梅花,二月是桃花,三月是雨季。

      我喜欢大江南北的退休老头老太们,他们能陪我打牌,陪我喝茶,有树有湖的地方,他们还奏乐,他们还唱歌。
      我为什么不能三十岁退休,领退休金。

      每个成年人,都对自己的框架很自负。
      大城市充斥了这样的成年人。
      他们一般到五十岁就消停了。
      我的特长就是从来不惯着他们。

      我的理想是发财,任选时间段在任选地区度假。
      城里适合取材,老家适合反刍。
      城里的素材,罄竹难书。

      以前在大榕树下,有一个蹩脚的古筝老师,他很好笑,我跟他讲,天桥上有一伙骗子,用一个树脂青蛙,装是从古宅挖出来的玉古董,有人负责装客人,有人负责讲故事,一个那么大的青蛙,只卖四百块。

      玉这么大,几百万起,还是古董,为什么不找拍卖行估价,或者去荔湾的西关古董街出售,四百块便宜街坊?
      古筝老师脸上变色,说,他花了四百块买了一个青蛙……
      我:……

      再然后,这伙骗子又离开天桥,去了地铁站口卖青蛙。
      那天,我看见几个男人围着骗子,站姿内拢。
      我问:你们干嘛呢?
      其中一个帅哥答:便衣办案。
      我加速离开现场,以免打架伤及无辜。

      乡下太平静了,我统计了附近八公里国道的事故发生率,一年大于三起的高危弯道,去年有人处置完了。
      昨天和今天和明天一样,没什么素材。

      翻咸鱼一样又打听了1780年出生的糟老头,大儿子家,后代出了公检法人才,以及几个高净值人士,在外面混日子。
      二儿子家的后代,出了老红军和小干部,在北京。
      三儿子家的后代,犯罪高发,不杀人就阿弥陀佛了。
      四儿子家的后代,务工务农,平平淡淡。
      五儿子,夭折。

      除了夭折的五儿子,每家都繁衍出几百人,谁认得谁?
      各家的大宅和祠堂,连络溪流巷道,占地几万平米。
      虽然一直有人祭祀打扫,但去了外面的人,很偶尔才会回来,参观一番。
      当初,我去北京读书,二儿子家的人,也没有按着宗族礼仪,接待我这个辈分高的小姑婆。
      一点也不孝顺。

      三儿子家的花园,据说是泮溪酒家的风格,被义和团烧掉了。
      后面变成了番薯地,我儿时很爱去刨番薯,现在是我休养的小酒库。

      刨番薯是一种很惊喜的活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泥里的番薯,是红色的黄色的还是紫色的,个头是大的还是小的,是一个还是一串……对于儿童来说,这已经是玩盲盒了。

      四年前,我去杭州的时候,赶上下雪,我叫了一辆出租车,说去游湖,绕个大半圈吧,司机说好,我在温暖的车上看了雷峰塔的雪景,游到清波门附近,出租车司机停车,不声不响下车,自己拍视频去了。
      我等了半晌,司机回来了,他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我又想去三潭印月那了,他送我到了花港观鱼近处。
      我坐船去了,看见岛上湖心亭,看见雪白的树梢,像蓝色长邮票。
      坐船很好,船上只有我一个乘客,一条水线画过半个西湖,又到断桥附近,又能逛银泰百货。

      百货店,其实大同小异,但是午夜找了地方,望湖吃了小火锅,大城市打烊晚真好,我涮了肥牛和蔬菜,因为一个人太过悠然自得,我根本不想回到任何人身边。
      现在也一样,我最喜欢皈依自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