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必修上第一单元 ...

  •   1、中华文明起源的分布(地图、名称)及特点。

      仰韶文化(黄河)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水稻、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黄河)黑陶(蛋壳陶)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玉器、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玉器、祭坛、神庙
      分布特点:遗存有1万多处,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2、早期国家政治表现及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3、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军事方面,诸侯争战,战争频繁;文化上百家争鸣。

      4、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评价

      目的:富国强兵
      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5、百家争鸣代表人物及影响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阴阳家:邹衍
      兵家:孙武
      影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