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夜,繁星点亮了整个天空,看似光明一片的小镇已经摇摇欲坠。
      凌云镇所有的水井都已经干涸了。
      三个月了,整整三个月没有下雨了,庄稼渴死了,牲畜渴死了,人,也快渴死了。
      “家里的水也不多了,粮食还有不少,不如卖了去,带着钱财也往北方去。”妇人手里拿着针线纳着鞋底说到道:“这几天我跟两个媳妇纳了不少鞋子,路上好走些!”
      “这粮食卖不得,太张扬,路上会遭人惦记。”中年人磕了磕手里拿着的旱烟管说道:“但是也留不得了,前几天刘员外家遭了贼,钱财粮食都抢光了,现在跟着难民一起往北去,路途遥远,凶险的很。
      “九泰,那咋个办?”妇人有些慌张的问道,也不顾儿子媳妇还在九喊起了当家人的乳名。
      “老大,你怎么想的。”张九泰望着左手边的男子问道。
      “爹,要不咱把粮食分给外面的穷苦人家,讨个人情,路上或许能帮我们一把。”
      “大哥,那家中的金银首饰珠宝怎么办,这些带着也是个祸害累赘!路上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二哥,有我呢,怕啥,只要有三弟在,那些人谁敢来!”身材魁梧的少年挥挥自己拳头豪气的说道。
      “一大家子这么多人,你大嫂嫂还怀着孩子,路上难民那么多,一旦出事 ,凭你一人可护不住的!” 老大说道
      老三还想再挣,却被自家爹爹打断:“你大哥说的没错,出事了仅仅凭你一人是护不住的!”
      “那咋办,我听爹的。”老三泄气的说道。
      “夫人,你这几天和两个媳妇把银票缝在里衣和帽子里,至于其他古玩字画,我那花园长青松旁边的假山下有一密道,老大老二这几天随我将这些藏在里面,等以后有机会再取出吧,至于粮食咱也不能分出去,咱得利用这些让灾民护着我们北上!”张九泰眼里闪着睿智的光芒安排起了事情。
      “爹这个办法好,我这就着手安排去!”老二张林苍拍手说道。

      张家是凌云镇有名的富户,早期生活在凌云镇下一个小乡村里。张九泰往上数五代都是泥腿子,在土地里找吃食。直到张九泰这里才开始改变。
      张九泰是家中独子,父母觉得一个儿子就狠狠心送进私塾读了书,希望他以后能在镇上找个伙计做做。
      读过书的张九泰不甘心像老祖宗一样在田里辛苦过活一辈子,却又没有其他法子,只能去镇上做做散活来补贴家中,直到十五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卖货郎。
      卖货郎来到村里几次,张九泰慢慢与其熟络起来,了解到挑着担子走家串户随挣不了大的银子,一些散碎银子还是好挣的,趁着农闲时挣几个小钱给家里改改伙食总是可以的。
      于是张九泰自己在家捯饬一个卖货担子,在家人的目送下离开家开始卖货郎的生意。
      刚开始张九泰只是在凌云镇周围的村子里转悠,慢慢的周围村民都认识了这位卖货郎,也因着张九泰做人实诚,一些零头就抹了去,有时会送姑娘妇人们一些头花布头,小孩子们偶尔也会给些糖果,这个年代糖可是稀缺玩意,村户人家朴实,家里缺了啥总是等到张九泰来才给补齐。
      就这样张九泰在自己的经营下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
      后来,张九泰在镇上经常去的布庄里听到掌柜在向人介绍一批棉布,因为棉布比麻布要贵上许多,乡下的人家都是等到过年过节时才拿出来穿上一穿。
      张九泰提着耳朵听着掌柜介绍棉布,因为前几天大雨,下面人疏忽仓库漏雨未及时发现导致棉布被雨淋湿。棉布遇水会缩水,一些鲜艳的布料颜色晕染在一起了,一些浅布料则是发黄发霉了。
      掌柜子发愁,这批货要是卖不出去他自己就要卷铺盖走人了。
      掌柜辛苦介绍半天也只有少数人买了去,镇上不缺有钱人,有钱人看不上,穷人家觉得没必要穿这么好的棉布衣。
      张九泰看着这些布料,抹着棉布心里有了想法,于是就和掌柜攀谈价格,掌柜知晓张九泰为人,若是真能把这些棉布卖出去就给张九泰三成的分成。
      张九泰跟掌柜商量出合适的价格后便踏上了卖货之路。
      张九泰带着布匹来到村子,向大家介绍起这些布,大家都是村户人家,这些布虽然是被雨水淋了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好的,那些颜色晕染在一起的,大家可以做贴身衣物,那些发了霉的可以洗洗绣上花花草草,一匹布就那么一点瑕疵,裁下来后还是可以做上一件成衣的,加上张九泰给的价格便宜,大家都狠狠心咬咬牙买上那么几匹。
      张九泰在短短半月卖出了所有的布匹,掌柜说话算话给张九泰分了三百两银子,就这样张九泰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张九泰拿着这笔钱娶了自己的竹马,在镇上开了一家杂货铺,平时自己妻子父母帮衬着看着,自己则还是走街串巷的卖货,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可是在张九泰生下老三张良辰那年一切都不一样了,新帝登基,增加赋税,大兴土木,贪官横行,民不聊生。
      张九泰自此也不敢在出去了,带着家人躲在镇上辛苦度日。
      在张良辰十岁那年,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起义,官府四处抓壮丁充军。
      张九泰听说四处抓人充军,于是拿出自己家这些年来积攒的银子买通了官府使自家躲过一劫。
      家中银子没了,张九泰看着一大家子人,于是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去战场发死人财。

      起初妻子父母并不同意,在张九泰的安抚下慢慢的接受了,于是张九泰带着老大张一财,老二张林苍出了门,留下老三在家万一父子三人出事,至少张家还有后继之人。
      张九泰带着两个儿子风餐露宿,四处奔波,别人打仗时他们就躲起来,等别人打完仗之后偷偷潜入战场的一角,走到战死的士兵旁边摸索银钱,也不敢贪心拿到就走,虽然不多,但极少成多,也会假扮士兵进城搜索地主财阀家财帛。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张九泰觉得钱已经够多了,做这种事情也是缺德,后世子孙总是要还的,于是就带着两个儿子金盆洗手,回到凌云镇。
      凌云镇因为战乱早就不似以往安宁,街边到处都是乞丐,四处都是卖儿卖女的景象。
      张九泰心生不忍,拿着这一年冒险弄来的钱开了粥棚,每天施粥两次。施粥过程中出过不少乱子,张九泰又花钱找了官府里的人帮忙看着粥铺,只要有人心存不轨立马拿下。
      有了张九泰做榜样,其他地主财阀纷纷效仿,虽不像张九泰日日施粥,但也是初一十五开棚施粥。
      张九泰看着民不聊生的景象,想着自家的银钱肯定撑不了多久,于是就带着自家儿子再度进入战场发死人财。
      长在河北走哪有不湿鞋,这天张九泰带着两个儿子在战场搜寻,被人发现捆了起来。
      领军头子一番审讯下来得知他是凌云镇施粥的张九泰惊喜不已,自己逃难之时曾经经过凌云镇,自己当时都快要饿死了,是张家粥铺施粥让他活了下来,对于昔日恩人,领军头子心生不忍于是就将二人带到将军面前,将军听闻张九泰事迹,心生佩服,将三人放了,告诉他们天下要安定了,要改朝换代了,百姓要有好日子过,你们三人回到家乡就可以听到消息了。
      张九泰带着两个儿子朝将军磕头,恭贺大胜,立即回家准备鞭炮锣鼓将这好消息告诉乡亲父老。
      待到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张九泰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名声在外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了凌云镇首屈一指的富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