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爱心人士 ...

  •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道德绑架?!

      “哇!这话说的也太深明大义了吧?照您这么说,那些富人就该把万贯家财都捐献出来用于救济穷人,百姓定会感念他们的大恩,对吧?”朱琳琅想翻白眼。

      “郡主,切不可对倪尚书无礼。”李东阳开口劝道。他有些头大,自己的弟子正在嘲讽自己名义上的直属上司!

      “对不起倪尚书!我向您道歉,希望您宰相肚里能撑船,原谅我的失言!”对方好歹是位老人家,朱琳琅又是个好徒弟,很给师父面子。

      众人这才想起明安郡主是李东阳的弟子,顿时不知该羡慕还是该同情。

      倪岳的脸色好转了一些,刚才自己那番话确实有些欠妥。

      “为表歉意,我想出资把顺天贡院修一下,不知倪尚书意下如何?”朱琳琅问道。

      众人:!!

      话题的跳跃度也太大了吧?怎么突然就要修贡院了?

      目前,明朝贡院的号棚(考棚)都是木板和苇席等搭成的,当考生进入号棚后,就要锁门,称为“锁院贡试”。

      “锁院贡试”最怕失火,但由于三四千考生要在这种“木制号棚”中使用炭火、蜡烛等,导致火灾事件经常发生。

      比如,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秋闱的第一天就烧起了大火。最严重的一次,是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春闱的第一天夜晚,考场失火烧死了九十多个考生。明英宗朱祁镇赐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

      贡院屡屡失火,不得不改建,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把顺天贡院的木板房改为砖瓦结构为主的建筑,使防火性能增强。

      “不知郡主为何要修贡院?”倪岳疑惑地问。

      “我前些日子梦见会试时考场变成火场,少年模样的太子殿下在众臣面前伤心恸哭。”朱琳琅摆出一副哀伤的样子。

      正德三年的会试,顺天贡院确实又发生了火灾,不过,是三场考完才起的火,没造成人员伤亡,这个“梦”纯粹是朱琳琅杜撰的。

      “我担心梦中的情景会变成现实,为了不让太子殿下以后伤心,我想等红砖作坊建好之后用砖瓦把贡院重修一遍。”

      为了不让太子殿下以后伤心?你找借口时能不能走心一点?这借口烂的连弘治陛下都嫌弃!

      但弘治陛下从朱琳琅刚才的话中推测到,应该是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顺天贡院会再次发生火灾。

      诸位大臣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天顺七年顺天贡院的那场大火。

      李东阳更是那次大火的亲历者,由于火灾的发生,李东阳那年的会试延期至八月举行。

      贡院改建确实很有必要。

      “还有,我想顺便把贡院的饮水问题也解决一下。”

      乡试和会试三年一次,贡院的井水平时无人打理就成了死水,水质很差。考试前有专人把井水挑到每排号棚入口处的大水缸里,供考生饮用。

      水缸里的水喝了之后很大可能会闹肚子。虽然有些考生会用竹筒带水,但带的水也只够喝一日,后面还是要喝水缸里的水。所以。即使是体质不错的考生,在三场考试之后多半还是会闹肚子。

      而由于古代医疗条件的限制,拉肚子都有可能要人命。

      朱琳琅觉得,这考一场试简直有种”过鬼门关”的既视感!考生们也太不容易了!

      “如何解决?”倪尚书眼睛一亮。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怕你拿了我的方案后又把我给甩开了!

      朱琳琅嘿嘿一笑:“对了,反正贡院要重建,就顺便扩建了吧,这些年应试学子人数不断增加,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干脆直接把号棚扩建到六千间吧!”

      现在的顺天贡院是永乐年间建的,那时考生少,号棚数量也不多,之后因为考生逐年增多,号棚不够用,陆陆续续又新建过几批,由于修建时偷工减料等原因导致号棚的大小规格不一,简陋的贡院显得拥挤不堪。

      朱琳琅之所以提出“扩建到六千间”,是因为明末时顺天贡院的号棚就扩建到了六千余间。朱琳琅觉得粮种推广后,能吃饱饭的人多了,读书人及考生也会随之增加,六千间号棚还不一定够用呢。

      “朕觉得明安郡主关于修建顺天贡院的提议很不错,诸卿觉得呢?”弘治陛下开口说道。

      没有人反对,毕竟这是一件事关天下学子,有利于国本的大好事,还不用户部拨款。只是,大家关于是否扩建,意见上有些不统一。

      弘治陛下表示有关是否扩建的事宜稍后再议,然后看向朱琳琅:“明安,说说你的要求。”

      “哎呀,陛下不愧是陛下,真是明察秋毫,洞悉人心!”朱琳琅来了一波彩虹屁,惹得诸位大臣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彩虹屁貌似没多大作用,因为弘治陛下听了之后冷笑了一声。

      朱琳琅:“……”

      “我希望贡院重建完毕后,在考试以外的时间,我可以偶尔借用贡院,到时希望礼部相关人员能够配合我。当然,我不会频繁借用,也不会白让礼部的人参与,我会给辛苦费。”

      听到“辛苦费”这三个字,弘治陛下嘴角抽了抽,眼前这位可是个“出手大方”的主儿。

      “还有,我希望贡院建成后能立一个碑,上面写上‘太子殿下梦见贡院失火后痛心不已,拿出自己全部资产修建顺天贡院,并令东宫太监刘瑾负责督建。民间爱心人士林朗被太子爱惜天下士子之心所感动,捐银若干万两支持太子’。哦,你们可以找个擅长作赋的人来写,别写的像我这般没文采。”

      “对了,石碑的背后还得写上林朗的名字和捐银的数额。”

      朱琳琅小时候偶尔会跟着父亲去参加一些“修桥铺路盖学校”之类的公益活动,大人聊天时,她闲着无聊,就去看石碑上的字,找自己爸爸的姓名。“贡院立碑”的灵感也来源于此。

      大家已经成功地忘记朱琳琅“借用贡院”的事情,都对“立碑”的事情产生了好奇。

      “不知郡主为何要以太子殿下的名义重建贡院呢?”户部尚书叶淇问道。

      “因为我和太子殿下关系好,想让这份功劳落在他身上,让天下学子承太子殿下的恩情。”朱琳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

      这话竟让在场所有人无言以对!在这个说话追求 “含蓄美”的时代,这样直白的说法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

      把这句话说的深明大义一些,让大家听着都舒服,很难吗?

      叶尚书觉得心口发闷。

      弘治陛下有点想笑,朱琳琅的说话方式他早就习惯了!这次朱琳琅肯把这么大的功劳送给太子,弘治陛下有点感动。

      “为何要提是由刘瑾督建?”弘治陛下不解。

      刘瑾虽是明安郡主府的管家,但按照朱琳琅的要求,把他的身份归到了太子的东宫。

      “谁督建谁负责,万一以后出现什么问题可以推到督建人身上,我们太子殿下可是清白无暇的。”朱琳琅“正义凛然”地回答。

      刻在碑上被万千士子所称颂,是让刘瑾“流芳百世”的第一步,想必他知道后一定很感动。虽然朱琳琅也不理解为何古人都特别重视这些“虚名”。

      “这‘爱心人士林朗’又是何人?”听到一头雾水的倪尚书问出这个问题,大家都有点无语,这不明摆着的吗?倪尚书该不会是不知道明安郡主的名字吧?

      “这是一个假名字,石碑上有这么个名字在,大家就会知道修建贡院是接受外人捐资的,且捐资人的名字会被刻在贡院外的石碑上受天下学子瞻仰,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大家还不抢着做?以后如果朝廷要重建各地贡院,估计都不用户部拨银子了,各地就能自行筹足贡院修建的善款。”

      殿内一片沉默。

      不得不佩服,明安郡主真的是很会搞钱!

      “马尚书,我这里有先进的火炮和火铳图纸,比兵部的那些武器要好用。”眼看没人为她的机智点赞,朱琳琅打破沉默,目标对准兵部尚书马文升。

      朱琳琅在网上找到了明末茅元仪编写的《武备志》,天启年间初版的古籍,只有电子版,朱琳琅打印了出来。书里面有明末各种先进武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弗朗机大炮和炸伤努尔哈赤的“红夷大炮”。

      虽然这些兵器在朱琳琅看起来不算先进,但在这个时代,应该已经够用了,等以后她回去了再试着查查更先进的武器的制作方法。

      马文升目睹了明安郡主之前的种种表现,是断然不信明安郡主会直接把图纸给他的,于是问道:“不知郡主想让兵部如何?”

      “等兵部的火器和大炮不再炸膛了,我就把图纸给你们。否则万一新兵器在制造过程中炸膛了,不好证明是不是我图纸的问题。”朱琳琅答道。

      “郡主,火器制造是工部负责的。”工部尚书刘璋觉得不能忍了。

      “啊?是吗?那是我弄错了,不好意思。”朱琳琅看见兵部马尚书点头,才意识到自己太想当然了,以为兵器制造就要归兵部管。

      “而且,郡主所谓的‘炸膛’都是在 ‘试放’‘试射’阶段,能交付给军队使用的必然是合格的制品。”刘尚书义正辞严地说。

      在陛下面前公然质疑军器局,是可忍孰不可忍!

      “抱歉,刘尚书,我是被……误导了,误会了军器局,在此向您和军器局致歉,希望您能原谅!回头我就把图纸给您也送一份。”朱琳琅弯腰拱手,向工部尚书致歉。

      “郡主严重了!”刘尚书看到明安郡主一脸诚恳和愧意,气也消了,避过朱琳琅行的礼,又回礼道。

      “这样吧,我有一本书,里面不光包括兵器制造,还有兵法、战略、阵练等很多内容,到时我给您和马尚书各送一本。”朱琳琅大方地说。

      没等刘尚书回答,李东阳忍不住开口:“郡主,此事应由陛下定夺,不可擅自做主呀。”

      我这个单纯的弟子哟,虽然是你的东西,但兵书这种重要的东西你得先经过陛下,然后由陛下决定分给谁,以及把哪些内容分给哪些人。李东阳觉得头有些疼。

      朱琳琅一脸茫然,看向弘治陛下。

      弘治陛下抿抿唇,说道:“明安,你先把书拿给朕看看,朕让人抄录之后再赠与两位爱卿。”

      “好的,这样就省了我再让人抄一份了。”朱琳琅挺高兴。

      殿中诸臣面色复杂:这明安郡主有时看着十分精明,有时又单纯的让人一言难尽,真不知道该如何评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