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蒸蒸日上 ...

  •   星月大厦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一楼的货品和美食经常供不应求,朱琳琅翻看着账本,日常感慨:有钱人真多啊!

      二楼的美容部更是在一众贵妇、贵女中深受好评,连带着也拉动了一楼的销售额。做完美容的贵妇、贵女们喜欢坐一起聊聊天,吃点甜品,喝些甜饮,分享一些自己的护肤心得。

      如果她们想要购买一楼的货品,可以直接拿着图册挑选、下单,美容部的员工可以直接从一楼拿货,为她们这些贵宾提供“一站式服务”,省去排队购物的时间,还可以送货到家。

      三楼的演出更是场场爆满,乐曲的演出都是团队演奏,在每场演出结束后,有留给观众互动的时间。此时,观众可以点曲,也可以指定某位乐师独奏,当然,这是另外的价钱!

      观众也可以上台进行展示,可自带乐器,也可用剧场的乐器,每场三个名额,需要提前预约、交费。

      第一个包场看演出的是大明皇家,宫里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来了,太子朱厚照还上台来了一曲吉他独奏,太皇太后非常喜欢,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话剧《梁祝》更是深受大家喜爱,不少人选择了二刷、三刷,朱琳琅开始思索下部话剧排什么。

      第一个涌进脑子的是《牡丹亭》,又一想,汤显祖是明朝人,这会儿还没出生呢!干脆选《窦娥冤》吧!

      《包青天》是不是也可以来一场?秦香莲那个故事就不错!

      朱琳琅生意做的飞起,银子源源不断地被搬进库房,再被搬走去支持科研事业的发展。
      **********
      李兆先早上起床后咳嗽了几声,立刻引起了“李老大健康情况监察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朱琳琅闻讯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安上假发髻就跑到李府确认情况。

      崔璨已经给夫君测过体温,温度正常,朱琳琅询问得知李兆先只有喉咙不舒服,其它一切正常。

      “可能是风寒的前兆,应当不要紧。”看着大家脸上如临大敌的表情,李兆先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年他每日勤加锻炼身体,偶尔会得风寒,也都是几日就能痊愈,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众人这次这么紧张,但他还是很感动。

      朱琳琅给李兆先一瓶感冒药,叮嘱他一日服用三次,每次三片,饭后立刻服用。

      这是她吃过的最有效的感冒药,基本上吃一次症状就能明显减轻,她每次感觉自己快感冒了,就吃这个药,基本上都能把感冒病毒扼杀在摇篮里。

      李兆先无奈地接过药,并在大家的注视下用过朝食后立刻服下三粒,众人如释重负,他也松了一口气,然后赶紧去户部上值。

      晚上下值回来,李兆先便看见顺天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汪机跟朱琳琅在他院子里坐着聊天。

      看到李兆先回来,朱琳琅连忙让汪院长给李兆先诊治。

      汪院长望闻问切等流程走完,摘下听诊器说道:“大公子身体并无大碍,略有些内火……大公子只是上火了。”

      李兆先有些惭愧:“最近吃辣多了些。”

      朱琳琅:“……”

      汪院长给李兆先留下一瓶药丸后离开,朱琳琅在叮嘱李兆先 “多喝热水”后高兴地去找李东阳。

      现在已经是七月末,历史上的李兆先是八月初的乡试前病逝,现在师兄的身体还好好的,算是“渡劫”成功了吧?

      李东阳知道后心中先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三个孩子原本“早逝”的结局,喜的是现如今子女的命运都已经被改变。想到这里,李东阳喜极而泣,老泪纵横。

      朱琳琅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这位“可怜的老父亲”,还好李东阳很快就缓了过来,他擦干泪水,感激地看向救了他三个子女的朱琳琅,这个弟子定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全家的!

      朱琳琅突然想到一个人,于是问道:“师父,你跟刘大夏……刘伯伯的关系不错吧?”朱琳琅不知道刘大夏现在是什么职位,只能叫全名,又反应过来可以按照辈分称呼,赶紧补救。

      听见弟子直呼兵部尚书的全名,李东阳嘴角抽了抽,答道:“是的。”

      朱琳琅说道:“那师父你尽快提醒一下他,让他儿子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有病就治,拖不得。”

      朱琳琅当初在查李东阳的信息时得知,李兆先死后不久,刘大夏的儿子也死了,还没从丧子悲痛中缓过来的李东阳还写信安慰刘大夏:“十日朝回不出门,两翁孤坐各黄昏。”

      现在的李兆先因为朱琳琅的到来改变了结局,但刘大夏的儿子还是有危险的。

      李东阳闻言大惊,立刻理解了朱琳琅的意思,连忙问道:“刘公的哪个儿子?”

      “我不知道,史书里没有详细记载。”朱琳琅老实答道。

      “为师明日就去跟刘尚书说。”李东阳面露忧色,但愿刘公的儿子也能顺利度过此次劫数!
      **********
      八月十六那日,朱厚照特意出宫陪朱琳琅吃午饭,送给朱琳琅一套嵌蓝宝石的金头面。

      朱琳琅看着这套头面,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富贵!

      两人都没提生日的事,心照不宣。朱琳琅不想凭白给自己增加一岁,只要在这里,她就永远是二十四岁!朱厚照也没告诉任何人今天是朱琳琅的生日。

      乡试放榜。

      李兆同得了第十一名,成功考取“举人”功名,李府上下喜气洋洋。

      朱琳琅觉得李兆同很厉害,他才十六岁!

      但是李兆同对自己的名次很不满意,毕竟他父亲十八岁就考中进士,他哥乡试第三名!

      朱琳琅:啧啧,太卷了!你咋不跟你哥比考中乡试的年龄呢?!

      患病的是刘大夏二十多岁的小儿子,肺炎。由于青霉素早已被应用于日常的医疗之中,他的病不难治,医学院那边都没打算让他住院,毕竟来求医的人太多,床位实在紧张,附属医院刚建好,还没投入使用。

      但刘大夏不放心,求到李东阳头上,最终医学院那边还是给他安排了住院治疗,半个月就出院了。

      刘大夏特意带着小儿子登门向朱琳琅道谢,还给朱琳琅送来自家做的特色美食,朱琳琅高兴地收下了。

      双方都默契地没提朱琳琅为什么会知道生病的事,朝廷上下现在谁不知道明安郡主的“不凡”,私底下都敬着她。
      **********
      朱厚照和朱琳琅蹲在厨房的灶台前,盯着灶膛。

      突然,朱厚照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句话。

      朱琳琅立刻叽里呱啦地回了一句。

      朱厚照笑了:“我刚才说的是蒙古话,意思是还没好吗?” 朱厚照已经在学习“外语”,精通四门外语的朱琳琅还给他传输过学习外语的诀窍。

      “就要好了,殿下稍等,我把锅洗好就给殿下取红薯。”在一旁忙活的厨师连忙答道。

      “你刚才说的什么话?”朱厚照好奇地问朱琳琅,他完全没听懂。

      “我自创的语言,适用于对方胡言乱语的场合,诀窍是脸皮要厚,气势要足,剩下的就是自由发挥!”朱琳琅答道。

      朱厚照开怀大笑后,看着灶膛不解地问:“这次为什么不用面包窑烤?”

      朱琳琅眼睛还盯着灶膛,答道:“我看一些视频里就是这么烤的,烤熟后从灰里把红薯扒出来,这做法很新奇,我就也想试试。”

      厨师用火钳把几个红薯刨出来,拍了拍红薯表面的煤灰,放到盘子里。

      朱厚照和朱琳琅各端一个盘子走出厨房,把盘子放到院里的石桌上。

      落座后朱琳琅搓搓手兴奋地说道:“赶紧尝尝这样烤出来的红薯和面包窑烤出来的有什么不一样。”

      朱厚照朝身后喊道:“拿两个勺子过来!”

      朱琳琅很惊讶:“吃红薯居然用勺子?你又不是湖北人!”据说湖北是我国唯一用勺子吃烤红薯的省,不用勺子不吃!

      朱厚照觉得莫名其妙:“之前咱们在你家吃红薯不也用勺子吗?”

      有吗?朱琳琅回忆了一下,恍然大悟:“那是蜜汁红薯,黏黏的,手拿不便,所以才用勺子,平时吃这种普通红薯一般人都不用勺子!”

      北京人朱厚照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湖北人,果断放弃用勺子,学着朱琳琅,先对着红薯吹吹气,一手拿着红薯,另一只手剥皮,咬一口红薯肉,仔细分辨哪种烤法口味更佳。

      最后,朱厚照得出结论:都好吃!然后对着厨房大喊一声:“晚上我要吃拔丝红薯!”

      “好的殿下!”厨房的人应声道。

      吃完烤红薯,朱厚照看了看他的电话手表,篮球队的人也该到了!于是便去洗手,换篮球服——他根据现代的篮球服重新设计的。

      朱厚照有从现代带回的球服,但大家现在是一个队的,总不能自己穿的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干脆画了图让尚衣监给大家都制作了两身,不同颜色,方便在比赛时分成两队。

      朱厚照年龄小,身高上不占优势,深受被“盖帽”的屈辱,还是坚强地打篮球,并重新给自己定位为组织后卫,相信自己总有一日可以当上小前锋去得分!

      朱秀荣和朱厚炜被送到明安郡主府读书,每日早上送来,晚上接走,学五休二,那个“二”还要在宫里继续学习四书五经等,朱琳琅觉得两人有些惨,这么小的孩子就被剥夺了享受周末的权利!

      两人在宫中也已经读了几年书,写字、阅读已经不成问题。来朱琳琅这里是为了学习“新学科”,朱琳琅给二人制定了科学的课程表,安排了老师来教他们,偶尔还带他们去街上“见见世面”。

      朱琳琅平时得去顺天大学授课,开研讨会,搞科研,确实没有精力亲自教他们。

      蒸汽火车已经试验成功,现在已经被工部接手,车厢、铁轨等的制作都由工部负责,顺天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的“蒸汽机项目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在正式开始铺设铁轨前,朱琳琅表示希望不要强征劳役去铺铁轨,以免有人会对铁轨心声愤恨,私下搞破坏。

      原本,这个时代人力廉价,很多人都是靠土地吃饭,没有额外的收入。原本只要肯管饭,就有很多人愿意无偿劳作。

      但这些年,因为清丈土地和赋税改革,大量荒地被开垦后变为良田,土地也被分到农户手中,伴随着土豆、红薯等高产粮种的大量种植,能吃饱饭的人越来越多,“提供饭食”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

      弘治陛下瞥了朱琳琅一眼:“用你说?这些年京城附近的劳役不都付工钱吗?”

      他曾从朱琳琅那里听到过“以工代赈”的概念,后来在需要征劳役时就会优先招收流民,管他们饭食,以工代赈。确实如琳琅所说,大明的百姓们过得太苦,尽量不要给他们再增加额外的负担了。

      现在,朝廷已经很少下令“强征徭役”,而在京城附近的百姓们看来,朝廷 “征力役”、“征劳役”的意思就是又有做工赚钱的机会了!

      铺设铁轨的消息已经被传出来,大家虽然不明白具体是要做什么,但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只要朝廷下发通知他们就去报名。

      蒸汽织布机已经被制作出来,朱琳琅带来的缝纫机也在经历过拆解后被成功仿制出来并投入使用。眼看冬天要到了,朱琳琅让纺织厂制作出一批棉衣、棉裤,等开工后发给修铁路的人们,让他们冒着严寒施工,朱琳琅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明安郡主府旗下产业新增的这个纺织厂,名字叫做“蒸蒸日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蒸蒸日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