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也谈广播剧(二十) ...

  •   目前广播剧的主流是耽美和纯爱题材,创作团队里除了配音演员大部分是男性以外,其余的主力从小说作者、编剧、策划、导演到后期、绘图等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女性。要么说还是女人更懂女人呢,都说了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是听觉动物。愿意花时间和金钱给广播剧为首的声音作品的行为,女性始终走在男性前面甚至碾压。现实里的感情也好爱情也罢,男女始终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和单纯,所以女性把很多情感寄托投射在别的媒介上,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
      耽美纯爱题材始终是小众而非主流,尽管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市场和营销已经相对成熟。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女性作者因为可以摒弃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能够更纯粹的表达纯爱主题。甚至很多小说和编剧作品里面,把受役角色换一个性别,很多行为和情节依然成立。这可能是随着社会发展,性别模糊化的一个必然趋势。要不然,退回到2005年超女选秀时石破天惊的李宇春,根本就不是人们传统意识上的典型女性形象啊。有人说,耽美纯爱广播剧及其小说是女性对于这类题材的一种自我陶醉和洗脑,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谁说别的文艺作品形式又不是呢?从古至今,无论是纸媒还是数字媒体呈现的故事,除了那些极少数流芳千古的伟人和成功人士,大多数虚构出来的角色要么是才子佳人,要么是帅哥美女。外型上不占优势的角色基本都无足轻重甚至只能插科打诨,这是洞悉了人性之一的商业必然选择啊,我觉得没毛病。至于现实生活里一切都很普通的普通人如绝大多数人,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应该没有太多人好奇和关心吧。毕竟,生活也是一种体验,自己已经体验和正在体验的,应该也不想再体验了吧。
      至于幕前的配音演员绝大多数都是男性,除了故事和剧本的设定以外,异性相吸、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雷打不动的基本法则啊。早期的网配广播剧,所有参与人员都是因为热爱而走到一起,很多人坚持了很多年,真的很厉害。没有任何利益的付出,除了热爱也有部分演员是为了释放。在现实生活里无处安放的感情和寄托,让他们通过广播剧或夸张或虐恋或喜剧或跳脱甚至讽刺的方式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此一来,广播剧等有声作品成了女性的造梦场,男演员也得通过女策划的试音筛选以及服从女导演的调度指挥。这是不是与现实中,同一份工作以及相同属性下,女性收入很大程度低于男性大不同呢?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和机制下,男幕前工作人员和女幕后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彼此信任,联手合作,相互从中得到收获和慰藉。
      被女性寄予希望的平等或者强强组合,因为摒弃了性别和生理差异,而变得更容易。又因为不被主流大环境盖章认同,现实生活里诸如家世、经济、学历、工作等其他因素反而被弱化,感情属性和特征被放大后,显得更纯粹和珍贵。甚至连骨科、竹马等元素也因为略去性别差异,而被认可接纳,这或许是耽美纯爱题材能剑走偏锋却出奇制胜的法宝之一吧。在这个更理想化的世界里,女性成为主要推手和消费者,男性变成打工人和售货员,搁现实世界里的主播带货也不敢想啊。尽管这个世界里的角色中,女性比例不高,但并不影响女性听众的代入感。在美好欢乐跳脱的情节里,代入感可以让体验感更上一层楼。而遇到虐心难过甚至悲剧的情节时,因为性别差异,又可以让女性听众立刻产生自我保护的疏离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这样的双重视角和可能,让作品在消费环节有了更多的神奇功效。即使作品里男性的思维和行为是建立在女性对男性的认知之上,可能与现实里的男性选择有所不同,但这更符合女性的想象和认同感,正中女性听众下怀,何乐而不为?
      至于真实世界里的现实、残酷、冰冷和无法改变,至少可以在听剧的时候暂时放一放忘一忘。纯爱究竟是一场梦,可是做做梦有什么不好呢?古龙不是说过吗,永远醒着不仅累而且可怕。所以,做剧的人造梦,听剧的人入梦。哪怕梦醒时分有些怅然,但体验感又多了几分不是吗?人生苦短,体验和感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听来的故事,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