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背诵 ...


  •   古代汉语背诵内容
      1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翻:孔子说: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 [懂礼仪, ]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 [掌握了各种知识, ]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 2 、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翻: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须着急财富不均;不必着急人民太少,只须着急境内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3 、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 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翻: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沼,鱼鳖就吃不完;斧子、 砍刀按季节进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众的生、 死都没有缺憾了。生、 死没有缺憾,是王道的开端。

      4 、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 曰: “學學半。 ” 其此之謂乎?

      翻: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 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 ;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 的钻研 。所以说,教 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 兑命》 篇说: “ (在教 学 过程中)教 与学是一 个事 情的两个方面 ” ,就是说的这 个道理啊!

      5 、 先王之 濟五味、 和五 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 如味,一氣 ,二體 ,三類 ,四物 ,五 聲 ,六律 ,七音 ,八風 ,九歌 ,以相成也;清濁 、 小大,短長、 疾徐 、 哀樂 、 剛柔 、 遲速 、 高下 、 出入、 周疏 ,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翻: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 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 ,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 气 、 二体 、 三类 、 四物 、 五 声 、 六律 、 七音 、 八风 、 九 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 ,由清浊 、 小大、 短长 、 疾徐 、 哀 乐、 刚柔 、 迅速 、 高下 、 出入、 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 。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 。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 。

      6 、 宋 人或得玉 ,獻諸子罕 。子罕弗受 。獻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爲寶也,故敢獻之。 ” 子罕曰: “我以不貪爲寶 ,爾以玉爲寶 。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 ”

      翻: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 块玉 ,把它献给 了子罕(宋国司城 ,掌管国家的工程) 。子罕不接受 。献玉的人说: “我给雕玉的人看 了,他认为是宝贝 ,所以才敢献给你 。 ” 子罕说: “我把不贪当作珍宝 ,你把 玉当作珍宝 。如果 把 玉给 了我,那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珍宝 ,不如咱们各人都保存着自己的珍宝 。 ”

      7 、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 ,其名爲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其翼 若垂天之 雲 。是鳥也,海運 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翻:北方的大海里有一 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 ,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 ;变化成为鸟 ,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 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 ,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 ,随着 海上汹涌的波涛迁 徙 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8 、 其政悶悶 ,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禍兮福所 倚 ,福兮祸所 伏 。孰知其極 ?其無正 ?正復为奇 ,善復爲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 ,光而不燿

      翻:为政宽和,民风自然淳朴 。为政苛刻以察 ,民众也会采取对策以求抗衡 。灾祸啊 ,幸福就倚靠在它的旁边 ;幸福啊 ,灾祸就潜伏在它的脚下 。有谁 知道祸福转化的规律 ?祸福的转化往往 是出人意料 的。公正反而被认为是奇谋 ;美善反而被认为是妖妄 。人们被迷惑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 因此圣人执政:追求方正 ,但不以人为切割的方式求方正 ;追求廉洁 ,但不故意造作 ;追求直率 ,但不肆意妄为 ;追求光明,但不以此炫耀 。

      9 、 凡用兵之 法 ,全國 爲上 ,破國 次之;全軍爲上 ,破軍次之;全旅爲上 ,破旅次之;全卒爲上 ,破卒次之;全伍爲上 ,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 兵 ,善之善者也。

      翻:孙 子说:战争的原则 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 ,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 等 ;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 ,击败敌军就次一 等 ;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 ,击破敌旅就次一 等 ;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 ,击破敌卒就次一 等 ;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 ,击破敌伍就次一 等 。所以,百战百胜 ,算不上 是最 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 高明的。

      10 、 父母之 愛子,則爲之 計深遠。媼 之 送燕后也,持 其踵爲之 泣 ,念悲其遠也,亦哀 之 矣 。已行 ,非弗思 也,祭祀 必祝 之,祝 曰: ‘必勿使反。 ’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 爲王也哉 ?

      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 ,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 打算 。您送 别燕后时,在车 下 握着 她的脚后跟 ,为她掉泪 ,因为您想到她要 离家远 嫁 。这就是爱她啊 ! 燕后走了以后 ,您并不是不想念她 ,祭礼时总是要 替她祷告 说: ’ 千万别叫她回来。 ’ 这 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 打算 ,希望她的子孙 世代为王 吗 ?
      缩略图
      1

      2

      3

      4

      5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