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 40 章 ...

  •   屋外,伯贤把买来的年货礼物,一一分给父母和仲仁,一个拨浪鼓给了仲仁的儿子,一些不贵但在村里少见的吃食送给周边的邻居。他不在家里,周边的邻居对自己家多多少少照顾一些,比如在父母临时有时,帮忙照看下豆豆。

      晚上仲仁及媳妇孩子都来伯贤家,一家人坐一起,边喝酒边聊明年去县城的事。

      仲仁早就想跟大哥一起出去了,但自己一人出去又不敢,担心被人骗了。现在大哥在外面稳住了,能带自己出去太好了。

      伯贤父母乐于见到兄友弟恭。但是二老也不是那种要大儿无脑帮扶弟弟的老人。给小儿子丑话先说在前头,“到了外面得听你哥的话,要记着你们是兄弟,在外不团结万事干不成。最重要的一点,你哥过得比你好,不要嫉妒,你阿爹几个兄弟,到现在有富点有差点,感情一样好。人跟人之间本来就有区别。”

      都是自己生的孩子,两个孩子秉性,做父母最了解,敢拼敢闯脑子灵活的大儿将来一定比保守谨慎的二儿子过的好,穷人家,拼才是第一步。可惜这个道理,她也是老后才了解。

      年轻时,老头子要去外面,她不肯,就要老头子陪着她。这样说来,二儿子性格就是随了他,大儿子性格是随了老头子,但要比老头子更坚持,也是大儿媳能支持他。

      仲仁拿起连连保证,“阿娘,你放心,我肯定听大哥的,大哥带我出去,后面过好过坏,都是我自己的事。”

      “只要你不做出格的事我我一定保你,你是我亲弟。”伯贤举杯饮下一杯酒。

      仲仁赶紧跟自己的大哥连喝了几杯。

      一旁他的媳妇李彩英抱着儿子牛牛也是激动不已。李家村地处偏偏,一年辛苦下来,根本剩不了多少钱,去镇上干活,累死累活才能剩点钱。现在大伯愿意待自己一家去县城,县城啊,她这辈子还没去过。

      但伯贤父母对于去县城倒是犹豫了,“伯贤啊,你阿爹阿娘年纪大了,出去有个不测来不及回家。”老人家就一个担心,怕死在外头。

      伯贤看了自己的父母,阿娘嗓门洪亮,还能追着豆豆跑,完全不用担心。阿爹之前摔了,但现在也养得差不多了。

      “县城大夫医术好,真有事,在县城也希望更大。而且弟弟孩子也小,你出去还能帮衬下。如果只有你们二老在家里,出了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更不放心。你们也不说大姐可以帮忙,大姐家在隔壁村,她自己家也要忙乎,也没时间看你们。“

      仲仁媳妇李彩英也劝道,“阿爹阿娘,你们跟着一起去。我去了县城,也跟大嫂一样找个活干,你帮我看下牛牛。”

      子女都开口要父母帮忙了,做父母的又怎么能推辞。

      因着要出门,这年伯贤出嫁的姐姐回家住了几天,伯贤自己也在老丈人家住了几天。
      这一去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了。

      “阿燕啊,快过年时,你要回来把被子拿出来晒,有什么酒席人情,这钱放你这边,你要帮阿爹阿娘弄好。”伯贤阿娘,抓着女儿的手不停交代。

      “放心吧,我都晓得了。”

      过了元宵节,伯贤赶着马车,带着浩浩荡荡的一家人向清远县出发。

      人多、东西也多,马车坐不下,只让阿爹、阿娘和两个孩子坐在上面。

      “马车能拉得动吗?“仲仁问。

      伯贤也不确定,“下坡路会好点吧,等到了镇上,我再租个马车。不跟人合租,我们这么多东西。“

      “哥,你到外面,真赚下不少钱啊,以前你哪舍得坐,多远的路都是自己扁担一挑就走了”仲仁肩上也挑着担。

      “是啊,我跟你嫂子去清远县时,就是一根扁担挑着走的。仲仁,你也是能吃苦的人,有手艺够勤快,日子日子总不会过的太差。李家村太小了,赚不到钱,你一年休息的时间跟干活的时间差不多了,到了清远县,你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见弟弟有点害怕的样子,伯贤重重地拍了他肩膀一下,“忙还怕,忙了才有钱。”

      仲仁一听,对啊,“大哥,我要跟你一样,将来赚大钱,买马车。”

      小阳镇每日有专门去清远县的马车,单趟2两,按人头平摊。这2两相当,一般人家每月工钱的三分之一了,伯贤自己偷偷掏了钱直接包了一辆,不跟爹娘说,免得他们心疼。

      仲仁看看大哥刚租的马车,他在小营小利上脑袋瓜转得特别快,“哥,这以后你回家,还可以捎带上人,赚点车费。”

      等到了县城,那真的是乡巴佬进城,处处是稀奇。

      “伯贤,你租这么大的院子,你钱够吗?”

      “够的。”以后他不但要租,还要买。

      伯贤租的是一进的院子,院子非常大,除了马车能放进去,还能养鸡养鸭,还有快小菜地,可以种些菜。这是伯贤考虑爹娘初到县城,怕爹娘不习惯,给他们找些熟悉的活。有四个寝卧,其中一键是书房并卧室,是伯贤给豆豆准备的。过两天他就把豆豆送到陈秀才任职的私塾里,。弟弟就去监工工人干活。

      听说儿子不止租了一个院子,还给下边的工人租了院子,还要请厨娘,伯贤阿娘心疼了,“又租院子,又请厨娘,请什么厨娘,阿娘过去做就可以”

      “阿娘,我那边不请厨娘,要去请个厨师。哪里那里都是男的,女的过去不方便。”

      “我没关系,问一个老太婆。”

      “阿娘,你还要照看牛牛呢。”

      “对啊,阿娘你在家里吧,我准备去大嫂的的店里帮忙。”李彩英在路上已经听了秀锦给她说的锦绣坊,嫉妒羡慕自然是少不了,大嫂与她年纪相仿,都能开店,她也可以。。

      秀锦之前在村里,与这个妯娌没什么相处。但现在大家离家在外拼搏,自然是觉得亲密了。

      “就这样定了,你就在家里看孩子。”伯贤直接敲定了,不让阿娘多说。

      这边伯贤阿爹,也对自己的安排不满意,“伯贤啊,回头你带阿爹去你工地看一看,你的木工手艺还是阿爹传给你的,阿爹也可以给你做监工。”

      “爹,你这是要跟我抢活啊。”众人第一个反对。

      伯贤他爹哪里是抢活,是担心小儿子没办好事,过去监督小儿子呢,但这话肯定不能直白说出,“滚边去,天天叫我呆院子里,不给我呆废了。”

      伯贤阿娘自然了解自家老头子的想法,在一旁劝道,“让你阿爹见识见识,他就知道打退堂鼓了。”转头超伯贤阿爹取笑道,“你那点木工手艺也好意思拿出来讲。”

      在父母的一唱一和之下,最终仲仁带着阿爹跟他一起去监工了。

      帮家里人安顿后,伯贤和秀锦带着豆豆,提了礼物去了陈府。

      豆豆肤色随了秀锦,白皙,但也禁不住天天晒,但与一般小孩比,还是白得很。再则传承伯贤秀锦的相貌,豆豆的黑让他更像个小大人,刚毅坚强。

      “秀锦,这是你的孩子,真俊啊。”陈贞娘建立见了孩子,就要抱住。

      豆豆有些胆怯,但在秀锦的鼓励下,还是站出来对对陈贞娘喊了声,“姨姨好。”

      然后豆豆又对着陈秀才鞠躬,,“先生好,”声音催催有力,看着就是个精神足足的孩子。

      陈秀才一向板着脸不苟言笑,但也伸手摸了摸豆豆,“孩子今年几岁了?“

      豆豆拿着手把手背到身后,偷偷举着手指数了下,回答道,“我六岁了。”时人都是讲虚岁,其实是5周岁。豆豆在村里,阿爷阿奶也没教他学识,就整天瞎玩,这用手指数东西,还是这几天秀锦突击教她的。

      “这孩子一看就是聪明的,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我这双眼,一看一个准。”

      伯贤只当陈秀才客气,言,“劳您费心了,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直接教导他,不打不成才。”

      陈秀才当下白了伯贤一眼,“哪里学来的东西,打打就能成才,还要先生做什么,因材施教。我看豆豆很聪明,说下就懂了”

      陈秀才骂完伯贤,低头温和地问豆豆,“你取名了吗?”

      “娶了,叫李修。”伯贤替他回答,“去镇上找了秀才取的名字。“

      “不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陈秀才又问,“表字还没有吧。”

      伯贤和秀锦点点头,他们哪里懂得这个。

      “不嫌弃,我给孩子取个,字瑾谦,怀瑾握瑜、谦恭虚己。”

      伯贤秀锦赶紧夸,“先生取得好,豆豆以后有个表字了,瑾谦、瑾谦。以后阿爷阿奶也都要叫你瑾谦。”

      陈秀才看这小两口目不识丁的样子,眉头一皱,“你们夫妇年纪也不大,读书认字总是好的,我听贞娘说,你的娘子现在在学习,你一个”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只皱眉摇摇头,

      伯贤慢说,“以后我跟着豆豆、跟着瑾谦学习。”

      秀锦也表示,“我也跟着瑾谦学习,好好读书。”秀秀锦还笑道,“我看夫君将来也去考个秀才。”

      陈秀才这才满意地颔首。

      豆豆不懂,就抓着秀锦的手,看看打大人再看看地面。

      什么是读书啊啊?是吃的还是玩的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