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琉璃6 ...

  •   张巧嘴拒绝了几次,董母也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全然是把她昨晚的话当成了女儿家的娇羞。

      第二天就开始在里外周围打听起来,这周围住的都是包衣人家,家里也有些是笔吏出身或者内务府行走的也有。

      更妙的是原身小的时候有一个一起长大的竹马——张家大哥,有些情谊,为人很有文才,也是孝顺父母,爱惜弟妹,其父是董父的同僚,现在他人在府衙做一个刀笔吏。

      如果不是当年十来岁琉璃就被选入宫中,说不定早就和他订立婚约,嫁作人妇了。

      董母说着这段过往,张巧嘴表情是有些微妙的,在院子里帮忙择菜的时候,一个腼腆的年轻人路过打了声招呼,看到张巧嘴的时候,那张脸刷的一下就红了,然后慌不择路的跑开,走之前还说改日再来拜访。

      张巧嘴内心有些许微妙。

      也不是说一见钟情或者有什么别的情愫,只是想着原身琉璃的记忆,如果原主没有贪慕虚荣,傍皇子,可能出宫之后也会有不错的日子?

      这两天假如同流水一样过去了,本来说董父送她回九贝子府,没想到陈六又跑过来一趟,而且时间还是偏早的,太阳都没有落山。

      收拾东西的时候,一双弟妹都有些依依不舍。

      妹妹只比她小几岁,早就和一户人家定下婚约,要嫁的是家里独子,不过不是做官的,那户人家家里开着书铺,也算是清贵,还帮助董父给弟弟找到了一位读书的先生,只等待妹妹及笄就嫁过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妹妹脸上只有娇羞,还扭捏的给她看了自己首饰奁里,未婚夫送的精巧小物,看来也是欢喜的。

      张巧嘴也就放心了。

      她加快动作收拾东西,陈六也过来帮她搬点什么。

      张巧嘴很感谢,董母也很感谢,往陈六兜里塞了很多的干果,“都是自己家晒的,不值什么钱,就是尝个新鲜,还劳烦您过来捎琉璃一程。”

      陈六连忙推拒,“董夫人,这,这不用了,是贝子爷让陈六过来催琉璃姑娘的。”

      张巧嘴手上挎了个包裹,“怎么这么急?”

      “爷说是姑娘您设计的小东西匠人那边组装好了,让六子我来接姑娘回去!”陈六的态度比上回更加殷勤了,也让董母特别的不适应。

      听张巧嘴说,她现在在前院伺候九贝子,九贝子也没有把她收房的打算,反而是想要把她放出来,董母起先也觉得自己女儿还得用,得主家欢喜,没想到现在是这么重要。

      九贝子竟然还派人过来接她。

      望着张巧嘴坐的马车远去,董母心里的担忧更甚。

      看这样子,九贝子真的会把自己女儿放出来吗?

      虽然跟着这些阿哥贝勒不无荣华富贵,可是他们女儿什么样子,她还不知道吗?容貌那里比得上那些娇养的闺秀?既无才情也无本领,在那吃人的后院里不一定能够明哲保身、平平安安。

      董母的担心张巧嘴不知道,她回来了,整座府邸上下来自于主人九阿哥的低气压倏然消散。

      “九爷!”

      “回来了?”胤禟的脸上其实看不出心情好坏,如果不是他手边那只用劈了的炭笔,估计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不高兴,他身边的人只有姚子孝稍微明白几分一丝,所以连忙让陈六去把张巧嘴带回来。

      “回来了爷,陈六说您让匠人做的东西做好了?”张巧嘴哪里知道这只是姚子孝说给陈六的托词。

      胤禟轻轻的把茶碗盖上,轻哼一声,眼角似笑非笑的看向姚子孝,似乎在问‘这是怎么回事’。

      姚子孝憨笑,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恍然大悟,“是啊九爷,奴才马上就唤那位匠人过来!”

      张巧嘴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只觉得他们有猫腻,狐疑的看了他们两个一眼。

      姚子孝贴着墙根,哧溜一下就溜走了,胤禟脸上则是有几分心虚地咳了两下。

      张巧嘴帮他拍了拍后背,直到他平复呼吸,胤禟摆手表示不用,张巧嘴贴心的给他换了热茶来。

      在等待姚子孝还有匠人的到来之时,他们两个人独处在这里,似乎离散了两天,两个人之前的氛围也有了微妙的化学反应,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男女心思。

      胤禟借故看着设计图,找了个话题问她回家有没有遇到什么趣事。

      时间太短,回到家里不过也就是什么家长里短的,可出乎意料的,胤禟听得很认真,他并不排斥这些话题,甚至耳边听着,脑子里就联想到了一座温馨的院子,严肃的阿玛慈爱的母亲,活泼的弟妹……

      和其他只结交王公大臣的阿哥不一样,胤禟喜欢在商道上钻研,因此结识的人有商人、小吏甚至可能后门的贩夫走卒他都有谈过一嘴的话,所以他也很喜欢这种带着烟火市井气息的生活。

      他有时候想,如果八哥登基,那他功成身退,每日里愿意带着妻儿归隐市井,只与铜臭打交道也未必不好。

      他是在想着未来,可是妻子的脸却不自觉的带入了张巧嘴的巧笑倩兮的模样。

      他又想到至今还被他整齐叠放起来的手帕,上面蝴蝶纷飞,花朵绽放,山水秀丽,正是一幅春日繁盛景象。

      “怎么今日尽是说你妹妹定亲之事?莫非你也恨嫁了?”胤禟好笑的说。

      张巧嘴被这无耻逻辑惊住了,噎了一下,“我就是有些遗憾,没有去看看那个书生值不值得托付……”

      “你看也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些人要相处久了,才会知道人心,你阿玛结亲之前想必也仔细打听过,消息比你更多,你阿玛在内务府看过的人不少,想来这个书生人应该不错。”

      胤禟安慰的话稍稍宽慰了张巧嘴的心。

      其实她不怎么会看人,从还当仙女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了。

      当时能够看上董永那样的无用书生,真是她眼瞎!

      想想七仙女的眼光和她差不多,她就有一种微妙的平衡。

      女人的小心眼隔一百世都很难忘怀,刚开始的释然、平常心只是暂时的舒缓剂,烘烤了几世的那点小小的嫉妒,让她想起来也有些心梗。

      姚子孝带着匠人来了,匠人带来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张巧嘴改进的榨油制糖的小机关。

      张巧嘴几乎要忘记这件事情,现在一看,就把刚才的事情抛在脑后,转而跟胤禟讨论起这个装置起来。

      ……

      因为闭门思过,遴选胤禟福晋的事情又被耽搁了一下,好在他还有个受宠的额娘,一直在吹耳旁风。

      而且胤禟这么大年纪了,一直不成亲也有损皇家颜面,皇帝就让那边递了几个册子过来给宜妃选。

      挑中一位看起来很有福气的闺秀,钦天监还在合八字,那姑娘竟然生了重病。

      宜妃感觉额头跳跳,有着不好的预感,胤禟的婚事之所以挑了这么久,还不是因为合的另一半女子不是出意外暴毙,就是生病病得起不来不得不取消的。

      所以九阿哥成年之时,各个大臣对他的婚事可以说是讳莫如深,好不容易隔了一段时间,这种事情又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宜妃心很累。

      宫里就连她一贯的死对头,都忍不住同情她了。

      她不信邪,又点了一位淑女,结果才定下,没几日,那淑女就跌进水里,体弱丧生了。

      宜妃:“……”

      难道真就不行了?宜妃不信这个邪!

      在她多番打听之下,听闻金光寺有位很出名很灵验的僧人,叫做净世大师,找他或许可以一问。

      于是便求了康熙说要出宫前往金光寺祈福,康熙自然知道实际原因,就和宜妃微服前往。

      金光寺在京郊,香火颇盛,山脚下一片桃林,现在花期正好,亦有不少信徒在穿花游亭。

      净世大师的禅房里平平无奇,今天倒是有贵客来临。

      因为事先就说明过具体情况,现在净世大师也在捻指算着八字。

      净世大师在推理命盘这一道也是很出名的,先前就连连点中了几件事情,让康熙对他的态度有些改观,也不由得对这次推算胤禟的福晋的结果重视非常。

      “嗯,九阿哥的命格太过刚烈,如果以五行比喻,那就是火太旺,需要一个木旺的女子,方可相辅相成,只是这女子要单纯木旺也不行,还需要一些特殊之处。”

      净世大师给出了几份可合八字。

      康熙让自己的大太监回去就督促这件事情,没想到回去之后寻找八旗当中上三期勋贵家的女儿,也没有符合条件的,这才将目标看准了那些下三旗的和汉臣女子、包衣女子。

      这一查,就有三个合适人选。

      一个年纪太小,现在才刚两岁,一个年纪大了些,已经嫁人七年,孩子都生了三个了。

      最后一个人选十分巧妙,竟然就是原先胤禟看好的那包衣宫女-董琉璃。

      宜妃看着这个唯一一个合适的人选,也不得不说正是天意。

      她趁着朝会的时候,叫宫人叫来胤禟的贴身太监姚子孝,问问九贝子府里现在什么情况。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琉璃6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