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木板房 ...

  •   我有一栋座落在鱼塘边的木板房,但房子和鱼塘没有半点儿关系,我的房子能建在那里,是我和鱼塘的主人费过口舌的,最后以三千块拿下这半亩地。
      一开始,那儿杂草比人还高,在我一番折腾下,两个月后房子完工。
      为什么改造那样的地方呢?坦白说,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但我能逗笑哭的人。有了这个地方,我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被谁打扰。木板房的窗我特意留的很大,白色帷幔高高挂起,尤其在夏天吹东南风的时候帷幔扬起来的样子特别好看,带着哗啦啦的声音,让我感觉无比惬意。
      这天,我穿过别人家的回廊,越过两道田埂,眼前的杨桃林过去就是木板房的位置。平时我都会锁木板房的门,昨天来过,知道今天还会来,所以门也就简单的掩着,风倒不会把门吹开,更不会把我抽屉里的书、画、诗给刮跑、更不会有老鼠筑巢,屋里就一张木制书桌、一把藤椅、一只茶壶、一只茶杯、一把画架、一个笔筒、一盏油灯、一顶大草帽、一双半透明工作手套,手套的用图是打扫卫生,还有一只小水桶,用来铺助手套工作。更不会有人进的去,在我不到这里来时,我会特意把门窗锁死,有人要是经过,对我的木板房感兴趣,就只能站在屋外欣赏那天蓝色的墙板、尖角屋顶、哥特式门窗。
      拉开藤椅坐下,窗已经推开,放眼出去,能看见一半鱼塘、一半秃头田野。一个星期前,有人带着钓鱼工具来到这儿,但我非常确定他不是那片鱼塘的主人,怎么儒雅的方式也不像是来偷鱼的。我抱着《红楼梦》走过去,离他还有些距离时,他弄着蚯蚓饵,突然抬头看向我。他给我的感觉文邹邹的,尤其是发型,看着像民国时期的风格,与生俱来的随和感。我问:“您好,您是打算在这里钓鱼吗?”,问的有点明知故问,我觉得很蠢,但我只能先这样一步步打听。他笑起来的眼角有几道细纹,同时眼睛弯的像月牙,眼珠子又黑又亮,模样三十五来岁。他嘴角开合跳出本地话:“是啊。”
      “就您一个人来钓鱼,不觉得无聊吗?”我问。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也是如此,谁想陪我来钓鱼,他就来,不来,我自己也可以。”他带上宽边太阳帽说:“我不会感觉到无聊,我也不懂无聊是什么概念。你手上的是什么书?”
      我说红楼梦,他伸手说:“能给我看看吗?”
      我点头答应,多走几步把书送到他手心。我想我不是来和他唠嗑的,我想知道他和这片鱼塘的关系。他看的很快,一下子书就翻到了第十章,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这么厉害,还是装模作样,我说:“您喜欢这本书吗?”
      “喜欢,自从我在课堂上,讲过林黛玉葬花那段,我的学生喜欢的不得了,偶尔在课堂上给他们小念过一些,你喜欢吗?喜欢里面那个人物?”他看着我说。
      “喜欢薛宝钗。”我又问他:“听您怎么说,您是一名老师?”
      他回答是。
      “您到这钓鱼,主人家收您多少钱一小时,或是一天?”我在别的地方晓得这些知识,也就怎么问了。
      “哈哈哈。”他笑的干脆,说:“不花一分钱。”
      “为什么?”
      “自家的。”他合上书还给我,开始安静钓鱼。
      除了这一次,去年冬天,天气最为寒冷的时候,我在藤椅上瑟瑟发抖,这么冷的天我还到木板房来。是因为我有一个月没去过那了,所以得去瞧瞧,我从家门出发,正巧赶上下雨,无论如何我都得走一趟,换上雨鞋出门,一路上潮湿、泥泞不好走,还狠狠甩了一跤,屁股上全是黄泥渍。
      我缩着脖子看向窗外,一个围开司米围巾的年轻女孩抱着画板站在田野上,她时不时抬头,往鱼塘的方向看去。鱼塘水面倒映着对岸的一排粗壮柳树,柳树底下浓浓的野草闲花,偶尔几对白鸽从柳树后面起飞,掠过明晃晃的鱼塘,飞到女孩上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