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3、时疫 ...

  •   正说着话,江瑶就背着半筐子的草药从外头回来了。初时来的几天她颇为无聊,吃饭睡觉打扫院子之外就无事可做了,可是她又不能仍由自己闲着,一旦闲着心里就要乱想。

      于是便试着往外走,柳嫂子家在村子的最后头,出了院子不用多久就是山脚了。江瑶想:都说山上危险,我只大白天在山脚转转应该无事吧!然后她就发现这里竟然长了大片的药材。

      或许是这村里的村民不识得草药,或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是让江瑶捡了个大漏。于是她开始每天乐此不疲的在山脚下转悠,大半天下来总能有不少收获。

      当然也都是些寻常草药,比如车前草,比如蒲公英,又比如艾草之类。其中又属艾草最多,江瑶足足屯了半个院子。

      江瑶看到陈大娘笑着打了声招呼,就进去收拾她刚采回来的宝贝了。

      柳嫂子便让陈大娘先回去,想着万一江瑶要是不会治,这么当着人问倒让人脸上挂不住。

      江瑶听了一口应下:“嫂子不用这样,习得医术本就是为了治病救人,我过去看看就是了。只是,我医术不精,却不知道能不能看的好了。”

      柳嫂子道:“你肯去就是一份心意了,那我跟他们说说,让他们把孩子送过来。”

      江瑶摆弄好最后一点艾草,拍拍手站起身说:“我跟嫂子走一趟吧,左右也就是几步路的事,何必让他们再跑一趟呢!”

      说完舀水洗了手,就表示自己随时可以走了。之前江瑶那一整套医病的药箱,也被他落在了谭景熙的院子里,现在她身无长物自然没什么可准备的了。

      陈大娘家三子一女,除了最小的幼子其余皆已成家,今天想要问诊的正是长子家的孙子。

      这孩子有些早产,从生下来的时候就比旁人弱些,长到了四五岁仿佛只有别人家两三岁孩童的样子,很瘦弱也比旁人更容易生病。

      有心求医问药,可是庄户人家兜里又能有几个钱,若孩子真是病的不轻,去趟城里也就去了,偏生又不见大的症候。村里的赤脚大夫看了也说不出什么,只说是早产的缘故,让慢慢养着。

      偏生这孩子怎么养也都养不好,吃饭不少但是吃完了经常就会喊腹痛,大便不是密结干燥就是腹泻糖稀,总不见个好。

      江瑶见这孩子脸色黄黄的,声音也细弱,身子十分瘦削,好似一根枯竹,偏肚子却明显鼓胀,显得有些怪异。又听了陈大娘的介绍,就猜着了七八分。

      江瑶又把了一会脉,看了一回舌象,心里就更有数了,缓缓道:“这孩子还经常手脚发凉,唇上发青,夜里总喜欢趴着入睡吧?”

      陈大娘听了眼前一亮,“姑娘真是神了,正是如此呢!姑娘可有法子么?”

      江瑶又道:“其实也不打紧,这孩子不过是先天有些脾虚,后头又没曾养好罢了。

      我这有个方子,吃上几剂然后慢慢调养也就是了。脾胃虚脱之症最要紧的还是日常注意饮食,不可过饱,过凉,不可多食荤腥和不好克化的食物。”

      说到这儿,江瑶随手指了下桌子上被这孩子啃了一半的梨子说:“比如这梨属性寒凉,今后就要少吃。”

      如此又絮絮说了许多禁忌,叮嘱完了想要写方子,却又发现这家里压根没有纸笔,一时有些尴尬。

      众人慌忙要去找,江瑶只让他们拿了一块布来,然后用烧黑了的木炭在布上写了个方子,“这个暂且留着吧,要是得闲给孩子吃上几剂倒是好的,若是不便慢慢养着也使得。”

      江瑶这么说,是因为看出陈大娘家日子不丰,怕自己开了方子他们若一时吃不起药,反而更要为难。左右脾胃之症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好的,日常注意饮食也多有裨益。

      陈大娘一家千恩万谢的送江瑶等人离开,然后就开始张罗着去抓药了,吃,当然的吃,这个是他们家唯一的大孙子。

      江瑶会医术的消息慢慢传开,渐渐就有更多的人求上门来。江瑶一律都交给柳嫂子处理,她让自己给看病那就看病,她若是想将人打发走那就打发走。

      于是守寡这些年,一直遭受冷待的柳嫂子一朝翻身,如今在槐柳村不论走到哪都是笑语问候。

      这天她挎着几乎被人塞满的篮筐回到家里,然后随手往赵婆婆怀里一放:“这是前街的赵二媳妇给的,说感谢瑶儿救治好了她婆婆。”

      赵婆婆一看,呦半篮子鸡蛋,这可是大手笔了。村里人手上没什么钱,得了江瑶的恩惠通常都会送些吃食过来,或是一碗米或是几个包子,或是一些应季的水果零嘴。

      东西不论贵价都是一番心意,江瑶如今在这儿寄居也正需要,便也不推辞的都收了。有一次还同赵婆婆玩笑道:“您看我说的是吧,挣不到钱倒是能挣来一口饭了。”

      相比之下今天赵二媳妇这手笔实在有些大了,赵婆婆就有些不敢收。

      柳嫂子道:“她家本就富裕,这些也不是拿不出来,她要给,咱们收着就是了。左右也不是咱们自己开口要的。更何况我听她话里话外那意思,怕是还有事相求瑶姑娘。”

      这样江瑶就更不敢收了,万一收了这不轻不重的礼,对方狮子大开口提出自己做不到的要求怎么办?又或者自己能做到但是十分为难,那时候做还是不做?

      柳嫂子想了想觉得江瑶说的倒也没错,于是将那篮子鸡蛋复又拿起说:“那我去还给她。”

      柳嫂子去了不多久又回来了,这次回来的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个愁眉苦脸的赵二媳妇。

      江瑶不解的看向柳嫂子,柳嫂子没好气冲着赵二媳妇道:“先前那么求我,如今带你来了,怎么又装起哑巴来,要求什么你就自己说罢!”

      她语气不是十分的好,赵二媳妇一家也是之前对她不怎么友善的人之一,现在没有拦着江瑶给他家看诊已经是发善心了。

      赵二媳妇一脸的愁,开口央求道:“江姑娘,自您来了咱们这儿,就心善的赠医施药,大家都夸您......”

      “停!”江瑶不耐烦听她这些虚无缥缈的奉承,更何况这村里的妇人便是夸人也夸的不甚溢美,让人听了不见得得多开心,反是尴尬的很。

      “您有什么话请直说就是,不必这样绕弯子了!”江瑶的表情没有不悦,但是也谈不上多好。

      江瑶的确心善,但这并不代表她喜欢被人愚弄或者要挟。赵二媳妇明显心思不纯,她自然也给不出好脸色。

      赵二媳妇噎了一下,心里也生出一点怒意,她原本觉得江瑶与赵婆婆不过是难民一般的人物,否则也不会沦落到寄居在柳嫂子家。

      这样一个人凭借他家在槐柳村的地位,当然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原本想着先送点东西,等她收下再好过来说话,可是没想到那丫头贼得很,竟然不肯收。

      无奈之下她也只好来跑一趟,没想到刚一开口却又让人下了面子。

      想要发作可是形势却比人强,到底忍住了,然后简单明了的说出自己的所求。

      原来赵二媳妇娘家有个兄弟,从前天开始也不怎么就莫名发起高热来。开始还以为是着了凉,可是姜汤灌了好几碗,热非但没有退下去反而越演越烈,人已经烧的有点糊涂了。

      村里的赤脚大夫除了清热的药什么也开不出来,去洛城又太远。更何况现在外头兵荒马乱的,去了也未必能进得了城去,听说朝廷的大军如今已经屯兵洛城之外了。

      江瑶听了这个消息眼里的眸光暗淡下去,要是那样的话山里只怕真的有问题,而且里头那些庄子是不是今年就不会往外来送租子了?

      原不想管,可是到底心软,赵二媳妇的娘家虽不是本村的里的倒也不算远,是在这山脚下的另一隅,赶车也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

      江瑶虽答应了却不肯跟着赵二媳妇去。笑话就这么傻乎乎跟着人走了,到了地方谁知道等着她的是病人还是什么别的。

      赵二媳妇为难:“病得太重,委实不好挪动了。”

      江瑶摊摊手表示那就没办法了。然后赵二媳妇就一阵风似的回娘家接人去了。

      下午江瑶就被赵二媳妇请去了赵家,病人躺在赵二媳妇屋里,面色通红,呼吸粗重,浑身烧的滚烫,时不时冒出几声咳嗽。

      江瑶在家听说病人有咳嗽发烧的症状之后,就准备了布巾,包裹好自己才过来看诊。

      结果就在她捋起病人的袖子准备号脉的时候,发现了他胳膊上密密麻麻的的红疹,登时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这只怕不是时疫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3章 时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