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出师不利 ...

  •   大周朝的版图是一个略长的半圆。东面临水,北面与第戎接壤,西方与羌胡相连,南面则与苗人比邻而居。

      三国之中第戎疆土最少,环境最为苦寒,百姓多以渔猎耕种为生,国家人口不多。但是第戎人普遍高大健硕,性情冲动暴躁易怒,常有以一敌十之勇士,让人不敢轻忽。

      西北的羌胡正好相反,他们不事耕作,常年游牧,善骑射,性狡黠,来犯时金戈铁马一通掳掠,居无定所,来无影去无踪,让人十分头疼。

      至于西南的苗人,西南多瘴气,而苗人善用蛊。不过苗人神秘轻易不肯露面,倒是与本朝的关系最是和缓。

      总体来说,第戎虽然也令人头疼,但是因为其国家疆域不辽阔,人口不繁盛,并不能带来太大的侵扰,不过疥癣之疾。而人口众人,又战斗力强悍的羌胡才是心腹大患。

      可是小小的第戎怎么就一下子攻下镇北关,又屠戮了北地驻军五万人马的呢?

      很快就有了答案,第二封奏报随着副将军林夕的请罪书,一起被送到了勤政殿的桌案之上。

      皇帝看完之后当时气的就要掀了桌子,若非小太监们拦的快,只怕连自己的手都要磕破了。

      不过片刻功夫,国朝的重臣齐齐汇聚到勤政殿内,望着刚刚到达的奏报皆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怎么可能?第戎竟然跟羌胡联手了?之前大举来犯的不光只有第戎人,更多的还是羌胡的骑兵,所以镇北关才会失手!

      不过再一细想倒也不是没有迹象。羌胡每年犯边的次数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可能今年忽然消停的很,已半年不曾有过大的动静。

      羌胡虽然凶残可是却也有短板,他们不懂冶铁,不懂冶铁就没办法制造武器,没有武器自然难以兴旺兵事。

      羌胡不会,可是第戎却会,不但会第戎疆域内甚至还有大量的生铁矿。

      想到此众人不禁吓得都变了脸色,相比之前如今这才是真的战事吃紧,迫在眉睫了。若是第戎还是一点金银就能收买的,那羌胡?羌胡的胃口他们早已经见识过多次了,这次要是处理不好真的就要国破家亡了。

      若论对敌经验,与羌胡打过多次交道的宁州将士自然最丰富。可是宁州离镇北关足有千里之遥,从宁州调兵一来远水难解近渴,二来也怕中了羌胡的调虎离山之计,毕竟宁州关外才是羌胡的主要地盘。三来若从宁州调兵对方以逸待劳,我方常茹跋涉,从士气上先就输了一半。

      最后皇帝还是决定从都城发兵,紧急驰援北地。

      ***

      洛城被占已有七日,这七日里无数人家被抄家灭门,无数金银被装上车马不知所踪。

      忽然有一天夜里,街上杀声震天,金戈撞击之声不绝于耳。然后就传来消息,钱将军已经搬来救兵,洛城再次回到朝廷手里,而之前与反贼串通的周指挥使家已尽数伏诛。

      一夜之间,血流成河,无数人头滚滚落地,而最后留在纸上的不过寥寥数语而已。

      洛城又回来了,可是回来的洛城与之前已经大不相同。无数人家一朝倾覆,无数人命再难生还。

      周家竟然是临江一派?江瑶想想都觉得不可置信,周指挥使疯了吗?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学人造反,最后反没造成,倒是白白搭上了一家人的性命。

      想到不久前还见到的周小姑娘,江瑶心里就有些难过,她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呢,就这么成了刀下亡魂。

      钱家的情况也没有多好,钱将军带人攻城之时,临江人马将钱家老幼妇孺通通押解到了城墙之上,扬言钱将军若不肯受降,每隔一炷香他们就要杀钱家一人,直到全部杀完为止。

      钱家人连主带仆一共二十八口,无一不是丧命刀下。第一个被杀的是钱老夫人,确切的说她应该是自杀的。

      这个出身贫苦却享受了一辈子尊荣的老太太,在兵丁要动手杀钱家最年幼的子孙时,忽然开口冲着城楼下大喊一声:“儿啊,记得给娘报愁!”

      然后身子往前一冲,一脖子就撞到了看守的钢刀之上,据说看守的兵丁当时就被溅了一头一脸的血。

      钱将军一看自己的老娘死了,当时就杀红了眼,亲自带着人马攻城。临江人马之前是勾结内部驻军打开城门才能占的洛城,实际上人马并不多,何况他们这次的任务也并不是久占洛城。

      如此一个血勇无比一个无心恋战,这场战役打的十分没有悬念,临江人马很快就顺着北门败兵而去。

      洛城这边解除危机,镇北关却很不乐观,几天之内第戎与羌胡互为犄角,连续又破了北地三座城池。

      据说这些贼人凶残无比,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叫苦连天,忿忿咒骂朝廷无能,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这么多天一个援兵都不派过来。

      正在这时一直在北地驻守的临江王忽然发兵,以雷霆之势火速收回两座城池,第三座虽然还在拉锯,可是眼见第戎与羌胡已是强弩之末,收回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随着这场战事,自从先帝去后就一直默默无闻的临江王忽然名声大噪。甚至连民间都开始传出来,当今得位不正,当立者乃临江王之类的流言。

      那么朝廷明明已经派兵,为何北地的百姓迟迟没有等到呢?原来变故就出在从洛城败走的那队人马上。

      他们从洛城撤出之后直奔北地而去。从洛城向北有一座连脉山,听名字就知道这山的占地十分庞大,横亘在北地与都城之间,可以说出了连脉山就算正式进入了北地。

      临江王的人先入的连脉山,之后不久朝廷的兵马也就到了,然后就中了临江人马的埋伏。

      朝廷这次派出来的军队号称十万,其实是四万精兵,四万普兵,一万老兵,五千残兵剩下的还有两千压粮运草,埋锅造饭的伙头兵。

      但是就这样也强于临江人马数倍,临江只有区区五千之数。五千对十万想也不用想,便是个傻子指挥,便是用人去砸,也绝对是朝廷获胜。

      可事情往往不是坏在傻子身上,而是坏在自以为是的聪明人手里。此刻领兵的是威武将军陈烈,副将是他的儿子陈潼,便是先锋也是陈家的部众。

      凡上位者都疑心重,当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一队人马派出领兵的全是陈氏部众,自然不能放心。

      不过本朝重文轻武,得用的武将如今都在边关镇守,一时之间又无人可用用来分权牵制。于是他便派了个监军,然后事情就坏在这个监军身上。

      李其昌是董妃的姨表兄,之前说过董妃受宠又替当今生下独子,身份地位自然非同一般。而董家在董妃受宠之前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家里人口有限而家中子弟又多不成才。

      董妃为了怕人诟病说她外戚专权霍乱朝纲,一直压着她的哥哥,给了虚职安享富贵却不让其入朝为官。当然也是因为承恩伯实在不堪任用,一点小事也能砸锅。

      在他砸了两次锅之后,董妃果断的将其赶回了洛城老家。

      可是董妃又觉得在朝中不能没有自己人,否则一来是消息不灵通,二来万一有个什么也能有人替自己说话不是。更何况将来皇子长大,这也是他的一点势力。

      就这么着董妃在皇帝面前进言,提拔了她的姨表兄李其昌。李其昌这人小聪明是有一些的,可是他过于短视又好高骛远,贪财重利并不是个可堪大用之人。

      而临江王的人不知怎么探听到了这一点,先是派出一队人马装作惨败的样子,两方相遇之后稍作交手就丢弃大量珍宝火速逃窜。

      李其昌果然上当,带着人冲进临江人马事先设好的陷阱之中。而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临江主力忽然带人袭劫了运粮的车队。

      五千人想要袭击十万人的军队很难,可是想要劫夺两千人押运的粮草就容易多了。于是他们成功了,然后直接就带着粮车消失在了茫茫的大山之中。

      粮草就这样丢了,李其昌虽然难辞其咎,可行程到底也被耽搁了,不可能让人饿着肚子去打仗,那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

      临江王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然后迅速在民间树立起威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出师不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