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出马仙23 ...

  •   初秋的八点钟,带着些许凉意。黄鹂搓了下露在外面的胳膊,觉得有些冷。

      二舅姥爷仍在说着出马的各种好处,黄鹂已经觉得耳根有些生茧,听不大进去。

      “二舅姥爷,您年轻的时候那些东西多么?”黄鹂不想听二舅姥爷的碎碎念叨,重新开了个头。

      “你娃享福,生在这个时代。我们那时候,可真是什么苦都吃过,就说我和你姥吧,你姥才是真的命苦,比我经历的多,能耐也比我强。就说个简单的小事吧。”二舅姥爷明显来了精神,把烟袋放在车斗里,枯槁的手臂搭在三轮车斗边。

      “我还记得,那是四十年代,还有不少人留着小辫子,那是个动荡年代,像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每日只能吃个水饱,那时候我正是半大小子,每天都饿的不行,饿到什么程度,那头比身子还宽,脖子都快扛不住脑袋咯!唉~那时候,村子里孩子多,家家户户都七八个,那能个个管饱,都是自己下河捉鱼,有的好命,能捉点鱼虾,自己烤着垫吧着长大,有的命不好,被水冲跑了,死了也就没了。我那时候,饿啊,也下河去捉,那水,都到脑袋,没办法呀,饿啊!咬着牙去摸,有一次,摸到个大家好,你猜是什么?”

      二舅姥爷卖着关子。

      黄鹂配合着摇头,问,是什么。

      二舅姥爷那皱吧的面皮呵呵一笑,道:“是个大老鳖,那鳖,比磨盘还大,我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劲,把那大老鳖给拖到岸边,盘算着带回家烤了吃够不够一家子分的。那时候,家里人多,我在家排行老五,我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我家七个孩子,两个大人,我爹,老大,我奶爷也跟着我爸过活,一家子也十一口人。”

      黄鹂听的笑意盈盈,以前河里大物很多,成精的大物也不少。

      二舅姥爷笑意盈盈的继续说道:“可是啊,那老鳖竟然在岸上淌起了眼泪,那眼泪水啊,和人一样,大颗大颗的,看着还怪疼人的。我当时就觉得,这老鳖,怕是成精了,那时候我奶老是和我们讲老古节,也就是老故事,我也知道,这上了岁数的东西,不能吃,也就给放了。这老鳖也是有灵的,我一把它推到水里,它就在水里转着圈,伸着头看我,我朝它摆了摆手,它才游到水里。这一放,也就结了缘。我的堂口,就有它,是跟着我的老仙家,老长辈了。”

      黄鹂笑着举着大拇指道:“二舅姥爷您可真是这个。”

      二舅姥爷笑着摇头,继续说道:“当时我家里人可是要被吓死了,那时候,我虚岁才十八,每天泡在水里,咋喊都不着家,要不是我师父找来,给我立了堂口,我怕是迟早得被淹死。”

      黄鹂唇角上扬,听的认真。

      二舅姥爷也打开了话匣子,继续说着:“那时候立堂口很容易,用泥捏了像,跪着磕三个响头就算成了。后来我就跟着师傅离开了村子,家里小孩多,我又是个被鬼迷的,爹娘恨不得早点把我打发出去,也就没留。跟了师傅来了这里,师傅已经收了你姥,也就是我大师姐,师傅还有个儿子,年龄比我小,才十二岁,是三师弟。你姥那时候也就比我大一岁,她立堂早,十七岁就立了堂,师傅不是个出马弟子,师傅是学易学的,最是擅长六爻算卦,也能烧香看事。拾掇山精鬼魅,那是小菜一碟。”

      二舅姥爷眼神看向天边,唇角带着笑意,继续说道:“师傅有三个弟子,三个弟子擅长的都不一样,你姥是大弟子,最是擅长窥探人心,知人求事,我是二弟子,最是擅长下水捉鬼,以前,我就跟着师傅,专门下水去捞溺亡人,三师弟是最小的,是师傅的儿子,最得师傅真传,算卦,预测,比之师傅,也差不了多少。不过,三师弟性子最是桀骜,不服管教。唉!天妒英才啊!三师弟十七岁的时候,去世了,你仙堂中的悲王就是三师弟,仲四海。”

      二舅姥爷笑看着黄鹂,一脸慈祥。

      黄鹂有些怔愣,咬着唇问道:“那他不就是我三舅姥爷?”

      二舅姥爷笑着点头,继续说道:“是啊,你三舅姥爷和你姥关系最好,也不知你姥用了什么法子,将他从底下弄了上来。你姥许是也因为这个,才不再看事了吧。”

      黄鹂挑着眉,没想到,自己身后的悲王仲四海,竟然是自己的三舅姥爷,那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黄鹂心中有些欢喜,好歹自己堂口的仙家有个是自己人,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老祖宗,老祖宗可不会害自己。想到堂口的仙家,黄鹂不自觉的皱起眉头,心中有些郁郁。

      二舅姥爷不知黄鹂心中郁结,笑着说道:“你的堂,有他坐镇,上可知前世,下可知后世,地府之事,也是一切好说,待你修得蓝气,自是如鱼得水,前途不可限量!”

      黄鹂苦笑着点头,她的堂何止有仲四海,还有四位大爷呢,每一个都不是好惹的主。也不知姥姥以前都是怎么伺候他们的,怎么看起来都一副不是善茬的感觉。

      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说。就他们现在说的话,都会一字不差的传到仲四海耳中。堂口的仙家,元神会留百之其三在弟马身体内,若是弟马有了危险,他们会立马附身,护其安全。换言之,她所做,所说的所有事,都会或多或少的传到仙家耳中。若是说了他们的名讳,便会全部被其知晓。

      半小时后,黄鹂娘从银行口出来了。

      二舅姥爷让去银沟村,黄鹂不识路,便由自家娘开车。

      镇子四周有不少村子,都离镇子很近,二舅姥爷说,这个村子是在镇子的北边,离镇子只需五分钟路程。很是方便。

      三轮车穿过柏油马路,走过一座拱桥,二舅姥爷便说:“就是这个村,上次我还来办过事,看到有一家说这里要卖宅基地。房子是旧了点,不过能住,而且这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不少人都去城里买了房,家里就不要了,这里离镇子近,周围我也看过了,很干净,住进去没问题。”

      黄鹂娘很是满意,这个村子很安静,过了桥穿过马路就到镇子,而且,村子到处都是竹林,很是惬意。

      二舅姥爷指了条小路,让黄鹂妈把车开进去,村子里的格局很好,小路离家大门还有十来米的距离,两边可以用作菜园,而且从打开门的人家看去,院子里很大,格局都很好,村子很干净,并没有难闻的气味,以及各种气体。

      车子停在一户人家门口,这户人家正在门口的小道上乘凉休息,听到车声,探头看着。待看到二舅姥爷,便欢喜的拿着蒲扇,迎了过来。

      初秋,天气凉爽,但蚊子很多。

      “呀!稀客啊,二爷,什么风把您给刮来了?哟,这两位是?”说话的是位年近花甲的老者。

      二舅姥爷笑着下了车,道:“李老弟,这是我侄女,外孙女,这次来啊,是想看一看宅基地。”

      李老头笑着打量着黄鹂,一脸慈祥道:“能呢,我堂侄儿那处宅基地不想要了,我带你们去瞅瞅?”

      二舅姥爷笑着点头,李老头便带着二舅姥爷先朝前面走。黄鹂妈索性将车子停在竹林中间的小道上,拉着黄鹂跟在两位老人身后。

      这位李老头的家拾掇的很是清爽利落,两边是笔直的竹林,中间是条一米五筐的红砖路,就算是下雨天,也是不沾泥巴的。

      跟着李老头走了不到百步,就看到一处荒废的院子,说院子荒废,也就是铁门已经生锈,斑驳的掉下蓝漆,两边的竹林生的旺盛,有些都长到了路口。竹林中竟然长着两棵水桶粗的柿子树,柿子树很是旺盛,被竹林遮挡住,若不是仔细去看,很难在青绿一片的竹林中,发现那两棵绿果累累的柿子树。

      蓝色的大铁门没锁,就是简单的挂着锁,一拿就开了。

      李老头带着三人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虽然破乱,但院子里的菜地倒是没荒,院子里还有着一棵挂满黄绿树叶的桃树,桃树许是年头久了,树身上都是桃胶。

      李老头笑着指着桃树,说道:“这棵桃,还有门口的两棵柿子树,都是我老嫂子在世时候种的,这三棵树,怕是得有五十个年头了,我那侄子都快五十了。这院子也十几年没住人了,以前,我还来住个三五天,可这年龄越发大,来回也跑不动了,侄子也在南市买了好几套房,在那边安了家,也不回来,早就让我把房子给卖了,说塌了可惜了。唉!我舍不得啊,这可是当年他爸和我们弟兄几个一砖一瓦盖的,没办法啊!就当给这房子找个好主人!”

      黄鹂娘四处看着,院子很大,非常大,院子两边有着围墙,隔壁的院子紧靠着这间院子,黄鹂娘便问:“叔,这隔壁住人没?”

      李老头笑着摇头,说道:“没人住,那个院子是我二哥的,他家孩子有出息,在城里安了家,逢年过节也会回来住住。”

      黄鹂娘点头,说道:“叔,您能不能问问,将边上那个房子也卖给我们?”

      李老头皱了皱眉,点头道:“这个我得问问,二哥家那小子倒是没说过要卖房子。要不,我回去打个电话问问?”

      黄鹂娘笑着点头,问道:“叔,这间院子,您准备卖个什么价?有地契么?”

      李老头笑着说:“不要价,给点钱就行,地契有的。先上我家坐坐吧,我打个电话给我两个侄子,看他们怎么说。“

      黄鹂娘点了点头,买房是大事,是得说说好。

      李老头将三人带出院子,带到自己家堂屋桌边坐下。李老头家院子拾掇的很是干净,李老头的老伴头发虽然花白,但精神很好,慈眉善目,招呼着众人坐下,就要去做饭。跟着老头老太住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李老头介绍,这是他的孙子,大儿子家的。大儿子一家外出打工,这孩子就放在他们老两口身边。他们还有个小儿子三十五了,还不成家,上次八月半回来过节,老两口就是找二舅姥爷过来看看的。

      黄鹂娘摆手拒绝了老太太的好意,李老头招呼着孙子打电话给他大爷。

      青砖瓦房,用胶带粘着的贴纸,上面外扭的记着一排人名,号码。

      随着嘟嘟的电话声,电话打通,李老头说了两句,便把电话递给了黄鹂娘。

      黄鹂娘上前两步,接过电话,笑着道:“喂 大哥,哎 是我想买房,买房干什么?额,就是我们村不太好,我想重新找个房子,你那房子看着还不错,我想买下来。什么?买下来常不常住?常住啊,以后我们一家就住那了,哎?!不行不行,您开个价,地契还得到村长那公正呢。什么?一千块钱?行行行,能,可以啊,以后你们要回来,能住的,别说三五天,三五个月也中的,哦,好好好 。”

      黄鹂娘将话筒递给李老头,满脸笑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出马仙2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