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宝钗的前世(三) ...

  •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尚存,余下的部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金庸在谈《红楼梦》时说:“曹雪芹写到八十回就不写了,很好。好像是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艺术就是这样,就像断臂维纳斯,有时候缺憾反而成就一种美,就如世事一般,月盈则亏,吃亏成福,因为没写完,反多了神秘感,令无数后来者探究曹公留下的谜底。

      当然以上记录金庸说的话我觉得也不够严谨,书中第一回有云: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自以为既然曹雪芹曾经披阅十载,已经对作品增删五次,没理由书都没写完,就好比金庸写完了连载版,才开始修书,有了后来的三联版和新修版,不大可能书写一半不写了,倒有时间开始增删五次。

      对于八十回后的续书,金庸先生说:我以前第一次看到七十九回、七十八回后面就不看了,不理他。到后来大了才看,当然是觉得差劲点。

      我也有同感,所以有考据者给出各种理由,试图证明后四十回亦曹雪芹所写,我觉得简直是多此一举。

      根本无需考据,你一看到八十一回,从行文到立意,便立即感觉一个字俗,倒不是说高鄂无才,这样打个比方吧,就感觉前八十回是宝玉写的,后四十回是贾政写的。他们都有学问,只是思想不一样,才华所长也不同而已。

      正因为后面回数的遗失,并且曹雪芹又在开篇写出成书主旨立意,以及第五回给出了十二钗的判词和词曲,提前透露了这些人的命运,以合其认为因果报应,命数有前定的理念。

      并书中许多诗词花签均有暗示,所以引得后人无数猜测考证,不过在我看来,这其中有许多考证相当之不靠谱。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吐槽一下了,反正现在很多正经小说故事也多有胡编乱侃,我写这个本来就是随笔,插些闲话也不为过。

      红学界里有些人看书,大概是学问太多了,跟我们这些普通人读书不一样,偏要整出些高深莫测,博古通今的解读来。

      就比如有些人考证,认为曹雪芹并非《红楼梦》原作者,他只是整理编纂的人,为什么呢?主要从书中第一回下面这些话来的:

      【后来,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说到石头记载的文字,又说【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说这本小说是空空道人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石头上抄录的,后来吴玉峰题《红楼梦》,东鲁孔梅溪题《风月宝鉴》,最后曹雪芹批阅增删,分了目录章回,题《金陵十二钗》。

      然后就有学者真的去考证吴玉峰,孔梅溪是谁了,又是脂砚斋,又是各种咱也叫不上名字的古籍的,流传最广的是大学者胡适根据脂砚斋评语,考证说孔梅溪是曹雪芹的弟弟棠村的,甚至有学者说孔梅溪是顺治的。

      倒有人也想的谐音梗的,说是恐没戏。

      咱也没看过脂砚斋评语,各种本也没看过,当年历史学的也不好,也不知道那么多历史学问,我就是说,你们怎么不去找青埂峰上的那块刻了字的石头去。

      人家曹雪芹都说了,是大荒山,即大谎山,无稽崖,即无稽之谈,也就是青埂峰的石头一说是大谎无稽之谈。

      空空道人,空空就是根本没有这个道人,易名情僧,贾宝玉最后出家,情僧就是他本人。

      吴玉峰,还不够清楚吗?曹雪芹喜用谐音,比如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吴玉峰,很明显就是:有石头(即玉)的青埂峰根本没有,是为无玉峰。

      东鲁孔梅溪,一看梅,就知道是没了。没有吴玉峰,能有孔梅溪?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代名字是父母起的,号是根据个人喜好自己起的。

      我觉得曹雪芹之所以叫曹雪芹,是因为芹字出自诗经里的《鲁颂.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这里面有个典故:泮水之边有泮宫,是鲁国的学宫,据说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到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这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也就是说曹雪芹自诩其才为芹,雪芹,你想在大雪中的芹能好吗?雪中之芹,意为被雪所催,贫困潦倒,由此也可见他对雪的看法。

      他号雪芹,还有个号是芹溪,即为泮水之芹。所以东鲁孔梅溪,东鲁是孔子故乡,梅溪,不就是孔没溪,东鲁没有芹溪吗?

      一本书自是一个人写成的,若果真有大才写成《红楼梦》,还用的着曹雪芹替他们去分章回,写目录?我这种没什么文化的,写个东西也会自己分章写题目。

      但是曹雪芹十年写书,但凡文人,总得留下名姓,让人知道是自己写的吧,总不能本来张三写的,最后署名李四,除非想陷害谁,还不至于如此大公无私,所以最后他才写上真名曹雪芹。

      为什么曹雪芹要弯弯绕绕写前面这么多有的没的,要假语村呢?书一开始曹雪芹就说了: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正像后文给石头写的诗: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也就是说写的是他曾经历的一段红尘旧事,无才去做栋梁,但是觉得当日身边的女子值得写下来,所以借通灵说,这里已经说明所谓青埂峰石头一说,是他假借的,将真事隐去,写了《石头记》。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之后整整写了一大段,表明自己为什么想写闺阁故事,我就不都复制粘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后又写: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 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他为什么要用假雨村言?因为都说了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再看书里种种细节,细至吃穿用度都那么详尽真实,若非亲历能写出来吗?让一个乡野村夫写,断写不出来。

      既然是亲历,那涉及当年故亲旧友,闺阁女子,都不免被人猜度,更何况还涉及朝廷皇家,当年大清,文字狱盛行,但是他家族没落,无所事事,一肚子的学问,又想把过去生活过的经历写出来,所以他才想到用假雨村言。

      【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

      朝代地点无考,不就是今天的架空嘛,他自己亲历之事,肯定是大清朝,可是要是写明是大清朝,不就一定有人会对号入座了嘛,所以只能架空了。

      这之后曹雪芹又借石头之口,把过去的书又褒贬一番,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写红楼梦的意图所在,过去的理治之书,写的没意思爱看的人少,野史的有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才子佳人,都是千篇一律,文人墨客YY而已,他写这本书的写法新奇别致,开创先河。

      事实也的确如此。

      就像贾母掰谎时所说,很多给大众看的通俗小说都是些穷书生YY的,上来就是什么公卿贵族小姐就看上他一个穷书生了,然后就人不人鬼不鬼,要死要活的。其实那些书生,他连真正贵族家点门槛都没登过,见过人家什么样吗?

      【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如此种种。

      后面更是强调:

      【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这本书的大旨是谈情的,但是因为是官家实录,所以难免涉及到一些朝中奸佞之事,但这不是它的主旨。

      这里面已经说的清清楚楚,这也是他要借假语村言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的学者居然有考证《红楼梦》是雍正写的,胤礽、胤禔的都出来了,书里出个日月,就说是曹雪芹意指大明朝了,更有甚者,玉带林中挂,就是林黛玉是上吊死的,她其实是崇祯。?

      雍正闲的,他要对谁不满,还用如此大费周章,直接砍了完事。真比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还厉害,曹雪芹当时要遇到这些人,早上菜市口了。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他经历过家族兴衰,早看透了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从宝玉视角表达自己对仕途经济的厌恶,宝玉在秦可卿处看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充满厌恶,避之唯恐不及,因宝钗劝他仕途经济,骂她是国贼禄鬼,对他来说人生真意唯一情字而已。

      结果咱们一些红学家,牵强附会偏要把闺阁女儿也说成是帝王将相,闺阁说成曹雪芹厌恶的朝堂,经济仕途之道,真是无语之至。

      就因为看过某些云里雾里,引经据典的解读,害我一直没敢读过红楼梦,总觉得这书深不可测,晦涩难懂,没点高深的学问根本没资格读。

      其实看完才知道,曹雪芹写书时,就是想改变自古以来好书只给读书人看的状况,写一本普罗大众茶余饭后也可以解闷的好书。

      写书是给人看的,又不是给鬼看的,他为了避免惹祸,书被河蟹,隐去了一些真名真地,说了一些反话,也就是有人说的阴阳怪气一下,因为信因缘际会,因果报应而有一些暗语,也不至于通篇男的写成女的,好的偏说坏的,朝堂写成闺阁,那他还写书干啥。

      谁写书不想别人看明白,就像JJ脖子以下,作者不也是想法尽自己所能写清楚一点,让读者明白吗?每一个作者写文故意人读者都看不懂的,就算为时所迫,不得不假语村言,也会多方提点,文以载道,尽量让人明白自己的真意。

      其实曹雪芹已经尽量说明了,比如江南甄宝玉,不就是在说真正的宝玉在江南,就是江南的曹雪芹,书中在都中的假宝玉,是按真宝玉的事情杜撰的。

      当年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后来曹家因亏空被查抄,明显就是《红楼梦》里写的甄家。

      书中赵嬷嬷说: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

      赵嬷嬷还提到贾家接驾过一次

      【暧哟哟,那可是千载稀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

      所以贾宝玉,就是甄宝玉根据自己的经历,杜撰出来的故事。这就是要告诉读者,我写的就是江南曹家的故事,江南甄家才是真宝玉,即我曹雪芹。

      言归正传,关于十二钗判词,其实我觉得要猜出来并不难,因为毕竟曹雪芹留下来的有八十回,里面有的人的命运已经写出来了,通过写完的部分,也能找到猜谜的规律了,细节难以还原,但是大方向总能猜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头疼真是要命,看手机时间稍长点就头疼,看收藏在增长,有读者留言,也想每天更新,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身体真是第一本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