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贾府的宅斗 ...

  •   空谷幽兰,无人自芳。袭人的哥哥,名叫花自芳。兰本清高脱俗,可是到了追求功利人手里,便成了功名利禄的代名词。一心做兰的花袭人,作者给她的判词却是空云似桂如兰,可说是莫大的讽刺。

      曾经看到有人说,没见到黛玉跟晴雯关系有多好,反而好像对袭人更好呢。我想说,这才恰恰是晴雯的可贵之处,单纯干净。

      等你做了当家人才会明白,晴雯这种人的好处,聪明能干,又一个心眼子,那种爱拉帮结派的,要不把三亲六故都处心积虑拉进来的,招进来就等于给你挖了一个坑。

      红楼梦里,被骂过贼和鬼的,一个是贾宝玉骂过薛宝钗“国贼禄鬼”,一个是贾母对着薛姨妈和李嫂子,骂说书人嘴里的佳人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以前不明白,若只是因为薛宝钗劝读书,最多只是志向不同,何况劝宝玉读书求取功名的,在当时亦是正途,也不止宝钗一人,宝玉何至于骂成贼和鬼,骂的这么狠。

      所谓禄鬼,就跟蛀虫蚊子之类的东西差不多,你当它那么小,能吃你多少粮食,架不住它的可恶之处在于,一窝一窝的下,吃你的,还要祸害你,吸你的血,还让你起个包,非把你蛀空吃尽了毁了才算完。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不胜防。这种人于家就是家贼,于国就是国贼,所以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过去的帝王最忌讳结党营私就是这个道理。

      探春曾经在抄检大观园时,悲愤的说:【“像我们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古人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眼泪。】

      探春是贾府后代里难得的一个明白人,知道诺大一个贾府,早就被从中蛀空了,也就是她还有些史太君当年的风范,可惜她是庶出,在当时的社会,等级观念森严,终难免受身份所累。

      第三十六回,端午节金钏死了,又过了一阵子,到了盛夏时节,谈及补金钏月钱的缺一事,王夫人把袭人私自从贾母房里移出来,放在了自己名下,并且自作主张,将她的月钱升到了姨娘级别,等于做了两件无视贾母的事:一个私自把贾母的人弄走,一个私自做主了贾宝玉纳妾的事。

      这在像贾府这样的诗礼大家,绝对是逾矩之举,如果之前王夫人还只是暗中和贾母较劲,那么自从她哥哥王子腾升官,女儿元春封妃之后,她就一下子支棱起来了,开始要明着向贾母挑战了。

      但是贾母作为贾府最高的当家主母,大家闺秀出身,见识作为跟赵姨娘这样的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有涵养。

      像赵姨娘这样的人,为什么在贾府让人瞧不起,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当时就跳起来,大吵大闹,鸡飞狗跳。

      贾母是不一样的,作为当家人第一要能做到稳,要权衡利弊,才能维持一个大家的体面和稳定。所以贾母什么也没说,而是等机会再敲打王夫人。

      所以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贾母和王夫人之间明争暗斗,不想让贾家被王家外戚掌控,贾母为什么表现的很疼王熙凤呢?难道不知道她是王家人?

      因为王熙凤在贾母和王夫人之间,就是一个平衡的关系。你想,王熙凤是王夫人侄女,又非常能干,如果贾母是那种没智慧的人,看她是王夫人家亲戚,就当作针对对象,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没有固若金汤的联盟,正因为凤姐自身精明强干,所以必然会有自己的小九九,自己的小动作和私利,所以才不会对王夫人言听计从,甘心听她使唤。

      贾母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知道她惯会见风使舵,所以拉拢王熙凤,让她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又讨好贾母,又不得罪王夫人,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夏天的时候,王夫人私下定下袭人的事后,九月份贾母借鸳鸯的事情,指桑骂槐骂了王夫人一顿以后, 又过了三几个月,到了第二年年初正月十五宴会的时候,袭人因为有孝在身没陪着宝玉来参加宴会,贾母专门当着众人表达了自己对袭人的不满,不然那么大的家宴,何以就看到袭人以后
      一个丫鬟不在,当众去专门问她,然后还是王夫人忙起身回的。

      第五十四回【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

      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她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

      贾母听了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她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后来王熙凤出来打圆场,贾母又说:

      【贾母听了这话,忙说:“你这话很是,比我想得周到,快别叫她了。但只她妈几时没了,我怎么不知道?”

      凤姐笑道:“前儿袭人去亲自回老太太的,怎么倒忘了?”

      贾母想了一想,笑说:“想起来了。我的记性竟平常了。”】

      又说:【她妈没了,我想着要给她几两银子发送,也就忘了。”

      凤姐儿道:“前儿太太赏了她四十两银子,也就是了。”

      贾母听说,点头道:“这还罢了。】

      前儿袭人刚去跟贾母回的事,贾母说忘了,说给银子发送这种惯例的事也忘了,贾母记性就这么不好?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结果过完年,凤姐小产了,之后一直下血不尽,病倒了,这时候王夫人又做了一件事情,打破了这种平衡。

      那就是借机先让李纨协理府中事务,后来又加上探春。李纨是贾府孙辈长媳,掌事名正言顺自无话说,探春好歹是贾府的人,也说得过去,最后又加上薛宝钗,就说不过去了,她只是个亲戚,借住在贾府,按贾宝玉的话,外四路的人。

      所以王夫人也知道让薛宝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先让李纨、探春掌权都是做铺垫而已,让薛宝钗上位才是最终目的,为薛宝钗做未来贾府孙媳铺路,才是她的真是意图所在。不管怎样,是想自己说了算,先把生米做成熟饭,确立自己在贾府当家人的地位。

      同时也表露出她对王熙凤左右逢源的不满,王熙凤擅权,已经逐渐脱离了王夫人的掌控,薛宝钗却表现的对她言听计从,所以王夫人有意让薛宝钗将来取代王熙凤管家,准备把王熙凤当做一个弃子。

      这下就等于直接要动王熙凤的蛋糕了,王熙凤是什么人,精细鬼伶俐虫,王夫人的意思她怎么会不清楚。所以探春等人协理府中事务的时候,她一力支持探春,等到抄捡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就站到了贾母一边,变相把薛宝钗从大观园撵走了。

      王夫人让薛宝钗等人协理大观园以后,平儿回来跟王熙凤汇报,王熙凤的话:

      说到探春时,【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明确表示支持探春。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明指宝钗不该掺合贾府家务事。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之前凤姐还只是偶尔隐晦开开顽笑,这下表明态度支持宝玉和黛玉亲事了。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宝黛一娶一嫁就走一下虚账,不用动实物。

      林家也是钟鼎之家出身,林如海官至一品,又被钦点巡盐御史,都是肥差,只有林黛玉一个独女,这一大笔财产,如果林黛玉嫁给宝玉,就等于搅和在贾府一锅里,自然有利于王熙凤私吞。若果将来嫁人,就不是走一下账的问题了。王熙凤也不过暗中捣鬼,上有贾母,贾政、贾赦等人,她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贪污。

      这就是为什么贾府派贾琏去送林黛玉发送林如海的原因,贾琏是专管荣国府财政事务的,去苏州自然要处理林如海的家产事务。

      林黛玉虽然不爱管闲事,但也是聪明人,自己家有家产会不知道?贾母、贾政等人会不清楚?贾琏王熙凤也就能暗中贪些。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所以林黛玉也不是傻子,也会算账,心中是有数的,所以她在贾家前八十回,比史湘云、薛宝钗理直气壮的多,根本没有什么自卑的表现。

      关于林黛玉的家世:

      【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因为曹雪芹写的文是架空,所以其中的官职基本都是虚构的,包括四大家族,但是他不是胡编,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只是名称稍做变动。

      1、兰台寺大夫:清朝无此官,但兰台是御史台(明代改都察院)的代称,所以这个官职,相当于清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弹劾工作,正二品或从一品。

      2、扬州巡盐御史:清朝的肥缺官职,官品不高,但只有皇帝亲信才能担任,专管巡视盐务。康熙以后或从内务府直接选任,或者由其他职位上的官员兼任,均加监察御史衔,并保留原官品级。

      有些人说林如海只是七品巡盐御史,是因为明朝时期,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奉命出巡盐务时便称“巡盐御史”。而清沿明制,不过康熙帝后,清代的巡盐御史没有专人管,要么是从内务府直接选任,要么是由其他职位上的内务府出身的官员兼任,一般使用原官品级。

      这里书中说【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也就说今年盐政点的是林如海,就符合清朝每年选任,官职按原官品级算,而不是明制。所以林如海官职是正二品,从一品,和王子腾一样的级别。

      而且林如海是探花出身,金榜题名就自动有正七品官级了,怎么可能四十多升官了还是七品。

      从事权上来看,巡盐御史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并且还是份肥差,通常,担任巡盐御史的官员是皇帝信得过的,派出去作为皇帝的眼线。这就是为什么品级为正二品的两江总督,也惹不起两淮巡盐御史。

      书中还说:【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也就是说世袭列侯的钟鼎之家,朝廷重臣,没有其他直系亲属,继承人就一个林黛玉,能没钱?林如海能傻到不给女儿留嫁妆?

      林黛玉是世袭王侯之后,父亲探花出身,书香门第,又是朝廷重臣,母亲贾敏是贾府嫡出大小姐,她才是和贾宝玉真正门当户对的,薛家皇商出身,在当时的门第跟林黛玉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王家当年之所以跟薛家结亲,薛姨妈下嫁到薛家,是因为从王熙凤和王夫人就能看出,他们家人贪钱,通过薛家这个皇商挣了不少钱。

      这个王熙凤说过:【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所以她们家管海外贸易时,跟皇商有了关系,且她家县伯出身,跟贾史还差着档次。后来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得到皇帝赏识,升迁了,王夫人才开始扬眉吐气。

      所以后来下嫁的薛姨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薛家女儿,高攀进侯门。薛蟠是指望不上,只能娶了个门当户对,同为皇商的夏金桂。薛宝琴急着想嫁进梅翰林家,薛宝钗想处心积虑想嫁入贾府。

      大家之所以有林黛玉是一无所有孤女,奇怪她嫁妆是否被贾府吞没的想法,是因为后四十回续书跟前面的内容南辕北辙,这个续书的作者就是个薛粉黛黑,而且文采与前面的章回差很多倒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根本没有理解前文作者的用意。

      所以在前八十回,林黛玉的表现就是一个傲娇的侯门大小姐,不管当着谁的面,想怼谁就怼谁,连王夫人虽然不喜欢,也不得不叫她一声大姑娘。

      相比于林黛玉,对于王熙凤来说娶了薛宝钗,薛家又那么精明,薛家财产多少,和王熙凤又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对于王熙凤这种贪财的人来说,还是利字第一,其他都得往后面靠。

      王熙凤和薛宝钗虽然是亲戚,但是她俩是竞争关系,薛宝钗的心思她能看不出来?薛家那么巴结王夫人,一旦薛宝钗上位,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就会受到严重挑战,一旦失去管家地位,还怎么捞钱。所以王熙凤从一开始话里话外就支持宝黛。

  •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天跟人争论,被人说我YY,所以还是决定在分析的同时引用原文,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日更的想法是有,但是总是被各种事情耽误,实在是没办法,希望大家见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