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17章 ...

  •   几个壮汉把老驴抬上板车,一旁的老者望着崔粲,眼中充满了感激,慢慢弯下了身子,“多谢公子,老朽感激不尽——”

      崔粲连忙扶起朝她行礼的老者,回道:“您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对于老者来说,陪伴他多年的老驴就像一个老朋友,即使在野外遇到了困难,他也不愿抛下老驴独自离开。

      可老者见崔粲二人衣着光鲜,气质不凡,一看就是出身于世族大家的公子,又怎么愿意屈尊带一头老驴同行呢?

      为此,最初他拒绝了二人的帮助,到时候家人见他太长时间没有回去,一定会派人来找他。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面前的这位小公子竟然会主动提出要帮他带驴回去,并且还没有一丝嫌弃,这让他非常感动。

      大部队再次启程,周瑜望着身边蹦蹦跳跳的崔粲,疑惑地开口,“你如何知晓老者拒绝的原因是因为那头驴?”

      崔粲摇了摇自己手里的狗尾巴草,神色悠闲,“老者身上的衣着布料不菲,可上面却布满了污渍,很像是拖拽老驴时沾染上的泥,并且那头驴的毛干净顺滑,一看就是有人精心照料。”

      所以,那头驴对于老者定然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周瑜的观念里,由于从小接受良好的教养,他想要帮助老者是真的,但那头老驴毕竟是个低贱的畜生,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因此,他自动忽视了地上的老驴,也没想过要带那头驴回去。

      周瑜看了看泰然自若的崔粲,心中的怪异更甚,不知道少年到底经历过什么,才长成了如今的性子。

      日光毒辣,老驴的鼻子喷着粗气。由于已经走了大半的路程,接下来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到了东城县。

      俗话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入城后,崔粲和周瑜一致决定,直接把老者送回家。

      “老伯,您家在哪呀?”崔粲凑到老者身边,用一只手遮着头顶的太阳,诚恳地问道。

      老者也没有矫情地推辞,给背着他的壮汉擦了擦汗,回道:“我要去鲁府找我女婿,就在北街的第一户,真是麻烦你们了。”

      听到老者说的位置,崔粲瞬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难道您是鲁肃的岳父?”她问道,之前县尉告诉他们的地址,竟然和老者说的一模一样。

      “正是,小公子也认识鄙人的女婿?”老者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提到自己的女婿,他的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崔粲点了点头,如实将他们的目的告诉了老者,没想到在半路还有这等缘分,着实是巧合。

      老者听后,豪爽地笑了两声,“看来这是天意啊——众位正好可以和鄙人一起回去。不过……到时候能否借粮成功……。”

      老者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聪明人都懂其中的含义。

      虽然老者是鲁肃的岳父,可这毕竟是鲁家的事,况且要借的粮量也并不是小数目,因此老者不敢擅自做主。
      不过既然对方帮了他,那他也会尽力替他们说些话的。

      崔粲和周瑜都明白这个道理,和老者客气地道了谢,在聊天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鲁府门前。

      门口的小厮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人,先是被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认出了老者,他连忙迎上前请安,余光疑惑地往其他人的身上飘。

      “你去把你家主子请来,就说有贵客前来。”老者捏了捏胡须,对着小厮吩咐道。

      过了半响,只见一行人从宅子里快步走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男子,他的身边还跟着几名女眷。

      见到自己的岳父,男人先是谦逊地躬身行礼,而后将视线慢慢移向站在对方身边的周瑜,“……这是?”

      老者摇了摇扇子,将自己在路上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鲁肃闻言眼神变得愈发敬重,他抖了抖袖子,朝着周瑜就要跪下行礼。

      周瑜见状,连忙制止扶起了鲁肃,“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二人又简单聊了几句,发现有很多想法和对方不谋而合,简直是一见如故。

      这时,鲁肃身边的一名女子柔声开口,“夫君,不如请各位大人进来喝杯茶吧。”

      “哎呀瞧我这记性,快快请进——”鲁肃一拍脑袋,似是有些懊恼,和周瑜聊得太投机,差点让他忘了待客之道。

      众人被领进了院子,鲁府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

      周瑜没有忘记自己来的目的,通过刚才简单的交谈,他知道鲁肃也是个豪爽仗义之辈。
      于是,他便直接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希望鲁肃能够借粮给他。

      当周瑜说完自己前来的目的,空气一下子变得寂静起来,从居巢来的百来号人皆安静下来,等待着鲁肃的反应。

      空气仿佛凝固,连崔粲都不禁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鲁肃。

      谁料片刻后,鲁肃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周兄,你看见那个粮仓了么?现在都是你的了。”他用手指着远处的一个大粮仓,爽快地说道。

      顺着鲁肃手指的方向,崔粲见到了两个巨大的粮仓,其中一个至少也得有三千斛粮。

      听到鲁肃的话,包括周瑜在内,所有人面露惊讶,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如此大方。

      周瑜很快便反应过来,挑了挑眉,朝着鲁肃拱手道:“多谢鲁兄慷慨解囊。”

      一石石的粮食被人从粮仓里运出,众人虽然辛苦,却始终干劲儿十足。

      崔粲站在树荫下,瞠目结舌地望着排队取粮的壮汉,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这也太顺利了吧。

      “在想什么?”周瑜忽然出现在了她的身边,双手背在身后,和她一同望向不远处的粮仓。

      崔粲感受到男人颇有侵略性的气息,慢慢将视线移向对方,“大人不觉得一切都太顺利了么?”

      周瑜闻言,幽深的眼底墨色浓郁,他紧紧地望着粮仓旁的鲁肃,“鲁肃今后必大有所为。”

      崔粲抿了抿嘴,眼神复杂。

      鲁肃今后确实会为东吴效力,借粮之事让周瑜和鲁肃有了交情,而未来鲁肃归入东吴又是周瑜引荐的。

      崔粲看了看正在吃饲料的老驴,又看了看和岳父相谈甚欢的鲁肃,眼中明明灭灭,脑海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或许是鲁肃主动选择了周瑜呢?

      乱世之下,跟随一个明主有时甚至比身居高位还要重要,选择好阵营才能有地方发挥自己的才智。

      她回想起刚才周瑜和鲁肃二人的交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周瑜却能在第一次见面就看出鲁肃胸怀大志,这种敏锐着实让人不得不佩服。

      总之,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崔粲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暗叹政治权谋的复杂和诡谲。

      在有组织的安排下,百人队伍很快就装好了粮食,整装待发。

      告别了鲁府,回去的路途格外平顺,甚至连时间都比去时还短了一些。

      到了官府门前,崔粲远远就看到有一个年老的妇女在地上撒泼,一旁的小吏则是满脸通红,眼神无奈又焦急。

      见到众人回来,小吏立马像见到救星一样,跑了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周瑜瞥了一眼地上的女人,皱眉问道。

      年轻的小吏行完礼后,有些紧张地开口,“禀大人,这个婆婆……她不走……给女儿伸冤……”

      听着小吏语无伦次的话,周瑜的眉头更皱,“伸什么冤?”

      小吏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粗犷的声音,是一个年长的看门小吏。
      “禀大人,这个老太婆都来了好几次了,她女儿病死在了夫家,但她一直过来闹事儿,非说自己女儿是被害死的。”

      往常他看见这个老太婆都是直接赶走,可今天他随众人去借粮,留下的是一个脸皮儿薄的年轻小吏,不用猜就知道又被那个老太婆给缠上了。

      “放你娘的屁!我闺女就是被人害死的!”地上的老太婆突然坐了起来,指着那名年长小吏破口大骂。
      “这世上还有没有王法了?闺女,你死的冤啊——”老太婆情绪激动,仰天哀嚎,眼泪和鼻涕混合在一起往下流。

      很多人瞧着老太婆的无赖行为,都露出了嫌恶的表情。

      而周瑜却只是吩咐小吏,让他把老太婆带到官府里等着,紧接着,便开始安排这些处理粮食的后续事宜。

      第一次被允许进入官府,老太婆除了不敢相信外,还有一丝胆怯,瞬间像一只鹌鹑一样,安静地不再说话,紧紧地跟着小吏的步伐。

      “崔粲,你去看看。”正当崔粲撸起袖子,准备帮忙安置粮食时,周瑜突然开口,让她去屋里和那个老太婆了解情况。

      她瞪大了眼睛望着周瑜,用手指了指自己,眼神疑惑。

      “没错,就是你。”周瑜平静地说道,仿佛他根本不屑于处理这种鸡皮蒜毛的小事。

      被派去处理此事的崔粲只得认命,来到了老太婆所在的屋子。

      结果她刚一推开门,就看到里面的女人直直朝她跪了下来,膝盖撞击地板的声音听得她心脏一颤。

      “大人,求您一定要为小女做主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17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