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82.动脉球:真骨鱼类的动脉圆锥退化,为一圆球状构造代替,此为动脉球,系由腹主动脉基部扩大成一圆锥状构造,不能随心脏一起搏动,因此不属于心脏的一部分。
83.动脉圆锥:软骨鱼类及一些低等硬骨鱼类,心室前方有动脉圆锥,壁厚,能随心室的收缩而搏动,为心脏的一部分。
84.头肾:真骨鱼类的成体前肾残存,位于围心腔背方,为头肾。
85.裸卵巢:卵巢裸露在外,不为腹膜形成的卵巢膜包围,卵直接落入体腔,如圆口类、软骨鱼类、肺鱼。
86.被卵巢:卵巢为腹膜形成的卵巢膜包围,卵经卵巢后方的输卵管排出体外。
87.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但营养来自自身的卵黄,母体不供营养,呼吸靠母体。软骨鱼类许多种类。
88.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成熟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进行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绝大多数真骨鱼类。
89.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胎体与母体发生循环上的关系,营养不仅靠卵黄,而且靠母体供应。少数软骨鱼类。
90.小脑瓣:小脑在硬骨鱼类向前突出小脑瓣伸入中脑腔,如鲤,与延脑的侧线中枢似有机能的联系。
91.小脑鬈:有些鱼类在小脑的两侧有耳状或球状突起,,与内耳及侧线器官有密切联系。
92.感觉芽:构造最简单的皮肤感觉器官,芽状,分散在表皮细胞之间一些感觉细胞,具触觉及感觉水流等机能。圆口类、板鳃类具有,硬骨鱼也有不规则的分布。
93.陷器(丘状感觉器):感觉细胞低于支持细胞,因而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可感觉水流、水压在板鳃类及硬骨鱼类的头部及身体分布很广,白鲟。
94.侧线器官:侧线是鱼类及水生两栖动物所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呈沟状或管状。分布在头部及身体两侧。侧线在仔鱼阶段是裸露在外的一系列感觉芽,以后感觉芽下陷沉入皮下形成前后相通封闭的长管,仅以一个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其内充满粘液,感觉器浸润在粘液中。当水流冲击身体时,即影响到管内粘液,引起感觉器顶的倾斜,从而把外来的刺激传给感觉细胞,再传递到神经中枢。主要作用:测定方位和感觉水流。
95.罗仑瓮(罗伦氏壶腹):侧线管的变形构造,为软骨鱼类所特有,极个别硬骨鱼类有,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呈管状或囊状,内有粘液,一端膨大成壶腹,另一端开口于体外。机能基本上与侧线相同,只是反映比较慢些,可感水流、水压、水温等。
96.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视神经交叉后面的正中线上,为鱼类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由起源于脑的神经垂体和起源于口腔的腺垂体两部分组成。
97.尾垂体:是尾部脊髓末端腹面膨大的一种内分泌腺体。据试验推测,它可能与渗透压调节有关,有认为与鱼体浮力有关。
98.板鳃类:鳃裂5-7个,个别开口位于体外;上颌不与脑颅愈合;雄性除具其鳍脚外,无腹前鳍脚及额上鳍脚。体被钝鳞或裸露;背鳍如有硬棘,则固定不能动;椎体分化,脊索分节成念珠状;腰带的左右两部愈合;具有泄殖腔。
99.真骨鱼类:硬骨鱼纲9个总目中除硬鳞总目外的其余8个总目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