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乡野情缘 ...


  •   应情是黑着脸从应大伯家出来的,赵力笑着打趣:“怎么,大伯娘给你为难了?人家都说,长嫂如母,你可不能放在心上啊。”

      应情脸色更黑,嘀咕道:“可你母亲说你和人家有一腿....”

      声音很小,应情可不敢大声吵嚷。

      赵力并未听见,哼着小曲,在干燥的泥地上大步行走。

      应情只得小跑着跟上。

      赵三伯家是在村头,气派的大瓦房占地近二十米,门口竖立着两个石狮,门槛上还坐着个看门大爷。那大爷看到赵力,掐媚的笑着迎赵力和应情进去。

      赵三伯家院子更大,花园池塘,青砖小道,一样不少。

      走到一半,就看到一大腹便便穿着绸衣的四十岁男人,和穿着红绸的三十岁少妇相携着走来。

      应情跟着赵力喊了声三伯,三伯娘。那三伯娘生的很美,白净圆润,很是好看,拉着她进了后院,还给了她一个绿玉镯。应情不要,可三伯娘很是客气,说是见面礼。

      三伯娘待她很客气,柔声细语,一点也不像大伯娘说的是个勾引人的骚狐狸。

      日上三竿,三伯娘拉着她进了堂屋,堂屋已经布好饭菜,应情粗略看去,最少十个碗碟,还有瓷瓶小酒壶。

      坐上圆桌,应情才看清,桌子上,鸡鸭鱼肉,红烧清蒸,光是应情认识的菜就有,清蒸鱼,红烧肉,红烧丸子,鸭子汤,爆炒鸡,还有一个和辣椒炒的像是兔肉,还有素炒丝瓜,腰果和芹菜类似的东西,还有蘑菇炖小鸡,杂炒蘑菇。

      酒香浓郁,一点不冲人。

      赵力和他三伯已经入席,还有两个和赵力差不多的男子,还有一个男童和女童,都约十岁左右。

      赵三婶子介绍:“小情,这是大弟,二弟,三妹,四弟。”

      应情挨个唤了声,几个人都恭敬的喊她嫂子。

      赵三婶子安排她坐在赵力身边,自己坐在了赵三伯身边。

      一顿饭吃的应情很不尽兴,别人拿筷,她得拿,别人放筷子,她得放,屁话一堆,一点也听不懂。好吃的菜没吃上几口,就散席了。

      应情觉得很是可惜,也不好丢赵力的面子,随赵力回了家。

      赵力喝的两颊红红,回到家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成亲的第三日,回门。

      大清早,赵力就将应情喊醒,吩咐她穿衣回门。回门是个重要日子,新婿回门,亦是为应家长脸。应情不敢怠慢,换上红衣袍,梳洗打扮了翻,跟在赵力身后。

      赵力亦是穿的崭新的青衣袍,挑着两个担子,担子弯弯,不知挑的是什么。这些都是赵力自己准备的,应情跟在他身后,还需小跑跟着。

      好在赵家村离大远村很近,步行三十分钟就到了。

      此时太阳刚冒头,应情走的很是吃力,赵力这家伙啥都好,就是不老实睡觉,没日没夜的折腾,烦人的很。

      早上也没吃饭,更是跟不上他的脚步。

      “三妹,快些。”赵力放下挑子,冲着后面的应情喊道。

      应情嘟着嘴,心中叹息。这家伙,一点都不会心疼媳妇。

      一路走走停停,好在顺利的进了大远村。

      应母早早就站在院子口张望,看到两人身影,高兴的回屋去唤应大姐去接。

      应情也看到了应母,还有小跑过来的应大姐,心中觉得有些酸涩,这才分别三日,母亲和大姐就待她如此客气,现在她竟是客人了。

      堂屋桌子上摆放着茶水点心,应大姐拉着应情进了厨房,小声问道:“在赵家可还习惯?”

      应情摇头:“不习惯,想你和娘了。”

      应母和应大姐听的两眼汪汪,应母笑骂:“不习惯还这么晚才回来,有些新媳妇回门,都是太阳没出就到家的。”

      应情傻笑,伸头去看锅里煮的啥。

      玉米糊糊稀饭,还溜着一帘子馒头,锅灶边上盖着两大碟子菜。

      应大姐笑着拍了下应情的手,道:“炒的你爱吃的辣椒猪肉,还有大葱炒鸡蛋。”

      应情点头,笑的更欢,催促道:“娘,我好饿的,咱快吃饭吧!”

      应母点头,将菜递给应大姐和应情端到桌上,又将盖帘掀起,将微黄的馒头捡拾在竹筐中,给应大姐端到堂屋,又打了一大盆稀饭,拿好碗和筷子,让应情端过去。

      早饭吃的很饱,光是拳头大的馒头,应情就吃了四个,赵力更是吃了八个,一共十五个馒头,他俩干了一大半。

      两人吃饱,应母就带着赵力去了应二哥房中,只一会儿,应二哥房中就响起了爽朗的笑声,以及赵力的话语声。

      应母笑的很是开心,自从三丫成亲后,这老二也变了很多,饭量也大了,也爱说话了。

      应情和应大姐在堂屋翻看着竹篓。

      “三妹,这赵力是把全部家当搬来了?”应大姐看着桌子上的鱼干两条,用麻绳系好的半扇肉,还有宰杀好的两只公鸡,以及半扇猪排骨,痴痴的问应情。

      应情正开始掏另一个竹篓,点心四包,油酥两包,油罐,盐罐,还有半袋白米两袋,估摸着有四十斤。

      这回门礼,就算在镇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应情笑的一脸尴尬,她也不知道这赵力是啥时候装的这些。昨日他早上出门,中午就挑了担子回家,晚上吃的白米饭炖排骨,香的她吃了两大碗白米饭。

      应母进门后,看着一桌子东西,心中咯噔一跳,好家伙,这些回门礼,她得拿什么回给他们.....

      “娘,这赵力家可真富裕,一出手就是这么些东西。”应大姐搀着应母坐到桌边。

      应母点头,没有说话。

      应情摆弄着点心,打开一包油酥,拿出两块递给应母和应大姐,自己也拿了一块,细细品尝。

      油酥昨日她也吃的,是赵力晚上放在屋里桌子上的。香甜油腻,吃的多了就觉得腻的慌,不过很顶饱。

      “哎哟,真好吃,我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果子呢。”应大姐咬了一口油酥,感慨道。

      应母也点头,赞叹这油果子真好吃。

      “三丫,走,跟娘去卧室,大丫,你给这里收拾一下,东西留一半就行。”应母拍拍手上的油渣,拉着应情进了卧室。

      卧室还和应情走时一样,应母拉着应情坐在床沿,问道:“三丫,这赵力对你如何?”

      应情有些扭捏,对于自家娘的问话,有心想隐瞒,又觉得得告诉一声:“娘,赵力他大伯娘说赵力和赵三伯娘有一腿,还说赵三伯的家产都是赵力的。让我看好赵力。”

      应母听的脸一黑,骂道:“真是个黑心肝的,咋这么多腌臜事!听的脏了耳!三丫,听娘的,咱也不是图他赵家财富,咱们就是想借个种,以后你只管多生几个孩子,娘替你照顾,若是过的不顺心,直接回来,娘养着你!”

      应母咽了口口水,继续道:“你这大伯娘不是个好的,不过,无风不起浪,你那三伯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那日来我就看出来了,白面狐眼,一看就是个心眼多的。你只管每日在家,别听他们忽悠,等赵力走了,你就将门一锁,回娘家来。”

      应情点头,她也看出来了,虽然那大伯娘嘴碎,但赵力和那三伯娘,怕是也不清楚,那三伯娘看赵力的眼神,明显不对。

      “三丫,这嫁了人,就得长点心眼。凡事多想多做,少说话,话多,就落人口舌,更不能和外面男人多说一句话,唾沫星子,是可以淹死人的!”应母拉着应情的手叮嘱。

      应情点头,想了想,说道:“娘,我想在家住两天。”

      应母惊讶,问:“怎么了?”

      应情脸蛋通红,有些难以启齿,却还是说道:“娘,我还没来过月事,就和他那个了,这对我身体不好。”

      应母怔愣,瞬间泪流满面,那胖胖的巴掌捶打在自己身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应情吓了一跳,抓住应母的手,忙问:“娘你这是干啥呢,哭啥了?我不在家住就是了,你哭啥呢!”

      应母歪倒在床上,抱着应情,应情也被应母抱的躺在床上背对着应母。应母呜咽了阵,终于开口说道:“娘真不是个人啊!娘不配做你娘,连自家闺女月事没来都不清楚,就害的娃成了亲!娘糊涂啊!三丫,娘对不住你!娘真的太糊涂了!”

      娘俩虽然在哭,但声音都很小。

      应情这才明白,娘这是心中难受。她虽然已经十六,按理说也该来月事了,但她长年吃素,营养不良,月事一直没来,还是个小丫头片子。按理说,不该成亲,也不能成亲的。

      应母哭了一阵,拍着应情,小声说:“三丫,都是娘的错,娘不该那么急的将你嫁出去。这赵力他年龄比你大,肯定着急要孩子,你这小胳膊小腿的,那能吃得住他折腾,怕也是正常的。娘和他说,留你在家住几日。”

      应情点头,她可真不敢再去赵力家了,那家伙就是头黑驴。

      中午,家里烧的炖鲤鱼,红烧肉,小炒鸡,排骨炖栗子,一大锅白米饭。

      应情和赵力吃的满嘴流油,直到再吃不下任何东西,才放下筷子。

      应大姐和应母笑的开心,打趣他俩真是冤家,都是个能吃的主。吃完中饭,应母就打发应情带赵力去媒人赵婶子家,和应大姐婆家去转转,还给了他们两包点心两包油酥。

      应大姐则负责带路,应母则在家准备晚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