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二十八章 ...

  •   “来来来,今儿咱们有大厨房用,中午老三媳妇你去炒俩菜一起吃,咱们几个先庆贺庆贺,等晚上回了村里,再一大家子庆贺一下。”

      天鹤酒楼内的大堂里,钱氏指挥着李广万和李广兴两人把桌子搭起来,大堂里空无一物,吃饭的桌椅都没一张,只能把他们摆摊用的小桌子临时拿来用用。

      “娘,这是咋回事儿啊?咱们怎么能进来这酒楼,你认识这家酒楼的掌柜?”

      李广万从进门起就懵逼的很,他娘说的每句话他都听得懂,但自从看着他娘掏出酒楼钥匙,将大门打开起,他就觉得有点玄幻了。

      钱氏笑着说道:“我哪认识什么掌柜,这酒楼是我从他娘那儿盘过来的!以后这就是咱老李家的了。”

      “什么!咱家把这么大的酒楼买下来了?! ”老三李广万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用小手指用力掏了掏,又问了一遍。

      天呐!他做梦都不敢这么想的事,竟然发生了?

      老五李广兴也被震惊的嘴巴张起,活像脱臼了一样。

      他起身在空荡荡的大堂内转了一圈,随后“噔噔噔”冲上二楼又转了一圈,冲下来的时候那嘴张的能塞下一个馒头。

      “娘诶!这么大个酒楼,咱真买下了?咱们家哪有这么多钱啊! ”

      李广兴整个人还处在兴奋当中,双手无意识地握成拳,说话的声音都异常响亮。

      他虽然算术不行,也不知道爹娘到底有多少积蓄,但他能肯定这些钱是不足以买下这么大一家酒楼的。

      李广万也一样看着钱氏,他们家就是生意再好,也不可能买的下镇上的酒楼,买个小作坊还差不多。

      李承福也是有些吃惊,阿奶竟然不声不响地干了件大事!

      “看见这酒楼里的摆设没?啥也没有,这掌柜他娘要钱要得急,加上桌椅板凳这些我都没要,让她给卖出去了,就便宜了些,五百两就买下了。

      当然,这里边一百两是问你们外婆家借的,几位舅舅都出了钱,到时候咱们挣了钱得赶紧还上。”

      钱氏说道,这买酒楼其实挺凑巧的。

      他们天天在镇上摆摊,位置离天鹤酒楼并不远,这酒楼的原掌柜钱大头据说曾经下过狱,后面证据不足,说是可以拿钱赎人。

      卖酒楼就是因为他娘捞人钱不够,才急着出手换银钱。

      那时候酒楼门上还贴有官府的封条,谁敢买?再说小镇上的产业都基本固定了,天鹤酒楼地理位置相对另外两家酒楼,可以说是比较靠外边的,不在热闹区。

      而七汉镇处于偏远地区,外来商客也很少有。

      想要一时半会把酒楼卖出去,就必须做出让步。

      钱氏发现天鹤酒楼在售卖后,谁也没说,当天中午就回家和老李头商量。

      等到过了十月,天就转凉了,到了寒冬腊月,他们转变骨汤,要是还摆摊肯定没有有个铺面来的舒服。

      有个铺面,客人也能坐着舒舒服服吃着。

      冬天可不比夏天,在外边坐一会儿人就冻得哆嗦。

      俩夫妻连夜数了家里的积蓄,留了十两的生活费,就剩下四百两。

      老李头觉得没戏,大酒楼至少得上千两才买的下来,劝钱氏放弃,但钱氏觉得凡事都得试试之后才知晓到底行不行。

      于是就找到了钱大头他娘,中间怎么谈的没人知道,反正最后双方敲定以五百两现银交易。

      两人去官府办了手续,银子一到手,钱大头大娘就不见踪影,后来挺衙役说是去牢里把钱大头捞出来,俩人就走了。

      去了哪儿也没人知道,反正这些日子在镇上再也没见着他们。

      钱氏回娘家借了一百两回来,她娘家有些远,在隔了两个村子之外的金铃村,平时不很少回去,这次回去娘家哥哥们听说借钱,二话不说给她凑了一百两。

      这才把这双层的天鹤酒楼给买了下来。

      众人听完都开心不已,他们也是在镇上有产业的人家啦!

      “来来来,菜来咯!咱们边吃边聊,几个孩子一会儿吃了还得回私塾上课,别耽误了,多吃点。”

      虞氏端着炒好的菜出来,桌椅板凳是没了,但他们自己摆摊的桌椅可以将就一下,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倒是都还在。

      中午虞氏炒的是她在集市上买的小白菜和胡瓜,还有专门留了一份的凉拌菜,里面拌的有猪耳朵。

      锅里还炖着有排骨,是他们一早去朱屠户那儿买的,还送了几根大骨,一块儿炖着了。

      “先吃着,一会儿排骨汤好了都喝点再回私塾。”

      虞氏给大家盛好饭,嘱咐着三个孩子,这下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在私塾念书,他们这些大人不认字儿,没文化,但伙食上面肯定要照顾好。

      朱大成听见还有汤喝,连连夸着虞氏,日常羡慕好兄弟。

      李承福却在心里盘算,爷奶跟舅爷爷们借了一百两,可不少,得想法子让酒楼的生意比现在更好才行。

      天气渐渐转凉,就要吃暖和的了,家里的辣椒已经种好了,等到冬季应该能收获不少,到时候整点火锅串串。

      对了!他们现在有酒楼,是不是可以整点烧烤夜啤酒啥的了!

      他们这镇上,包括周围几个村都没有宵禁一说,民风淳朴,虽然不说可以夜不闭户,但安全问题还是基本不用担心的。

      想到这儿,李承福问他阿奶:“奶,酒楼后面有院子吗?”

      要是有院子,他们就可以住在这儿,那夜烧烤就妥妥滴啦~

      钱氏摆手道:“五百两哪里还能有院子,要有院子,五百两就是把阿奶的嘴皮说破,那都买不下来。”

      李承福想了想,也是,五百两买个大酒楼,还想要啥自行车。

      而且现在房子都是空的,恐怕得等到桌椅板凳添置好之后,才能开张。

      几人吃着饭,也在说这事。

      这酒楼自钱大头入狱后就关了,要是重新开张做生意,首先得换牌匾,换个名字,还等安排个唱戏的杂耍来热热场子,让别人都知道有新酒楼开张。

      其次就是布置,钱氏是想桌椅板凳就家里男人们自己打,后山扛几根木头回来就行,几个大老爷们儿花里胡哨的做不出来。

      简单的四四方方的桌子还是可以搞出来的,不用多好看,他们的菜好吃就行。

      这顿饭吃的格外的香,大概是逢喜事胃口好,一大锅的排骨萝卜汤被喝了个精光,桌子上堆满了骨头。

      “嗝~”

      放下啃得光溜的大骨,朱大成打了个饱嗝,果然,跟着承福就是能吃到好吃的。

      以后等酒店开张了,他天天来蹭饭,那日子都不敢想有多美~

      吃完了饭,李承福三人先回了私塾,钱氏几个把东西收拾好之后就先回了村里。

      现在承寿也在私塾读书,放学就不用让人接了,两兄弟自己回来就行。

      回到私塾还是午休时间,他们可以自由活动。

      可以在桌上趴着休息会儿,也可以在院子里的亭子里躺会儿,还可以出去走走。

      李承寿和朱大成都吃得饱饱的,这会儿被太阳一晒困得很,都倒在桌子上睡觉。

      李承福倒不觉得困,抽出一张纸在其上画起结构图来。

      今中午他看了,酒楼二楼有八个包间,里面也是光溜溜啥也不剩。

      他觉得包间就这样,改一下软装风格就行,再加一张桌子,反正空间不小,到时候将麻将安排上,中午吃了饭就能打。

      打完了直接晚上吃夜宵,这小日子过得多不错。

      一楼就多放些桌子,搞快餐风,整些快餐,十元通吃,二楼雅间就单独点菜。

      想着一楼和二楼的布置,李承福笔下不停,将自己的想法绘制出来,晚上回去给爷奶看看,要是合适可以采纳或者结合一下。

      下午的算术课对李承寿来说还好,因为七弟在家的时候没少出题考他们。

      这让第一天入学的李承寿安心了不少,毕竟算术这东西不像背书。

      背书今天没记住,明天努努力就记住了。

      算术不会,那就真不会了。

      等到讲诗赋的时候,李承寿傻眼了。

      苏秀才讲的平仄、韵律什么的他都能听懂,还觉得很简单易懂。

      可当苏秀才指着外面一棵树让他们试着作诗一首的时候,李承寿嘴张了半天,愣是一个字没蹦出来。

      倒是班里其他几人作了几首出来。

      李承福也只有磕磕巴巴念几句,还被苏秀才好说了一顿。

      朱大成就更别指望了,他对作诗也是一窍不通,眼睛都快把那棵树盯出个洞了,还是一点灵感也没有。

      “吟诗作对本是风雅之事,怎么到了你们这儿好像比登天还难?以后进入官场需要赴宴可怎生是好?”

      苏秀才看着这一个个的抓耳挠腮,着急的不行。文人雅士以文会客,别人都作了诗送给上官拍个马屁,你作不出来不就得罪上官了。

      刚开始上任兜里都没几个,上门送礼送不出来可以吟诗作画相赠,会作诗能省不少钱呢!

      于是,今天的课业多加了一个作诗的,以马上要到的秋季为主题,作一首与其相关的诗。

      这可真是难住李承福了,虽说他在现代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古诗,但那是别人的作品,他不屑做盗诗狗。

      于是,晚上回了家,吃完晚饭,大家都知道家里买了酒楼的事,说的火热,畅想未来。

      只有李承福李承寿兄弟两人各回各屋,各想各诗,都戴上了痛苦面具,丝毫没有其他人的兴奋。

      李承寿坐在书桌前,拿着笔迟迟下不去手,坐了半个时辰愣是一动不动,把旁边的李莲都看的着急了。

      “哎呀,哥,不就是写秋天嘛,你就随便写呗!什么秋着金纱裙,红叶寄银情,这不押韵了?”

      李莲张口就来了两句,把李承寿听得眼睛都红了。

      他想跟妹妹换个脑子!

      “后面呢,莲花,继续,后面两句是啥?” 李承寿边问边写,反正先生又不知道这是莲花作的,他是她哥,她作的就等于是他作的。

      李莲鄙夷地看着她哥的动作,不过还是想了想把后面两句补上了:“ 秋着金纱裙,红叶寄银情。遥望君归处,为何无信音?”

      李承寿赶紧“唰唰”写下来,明天的作业有着落啦!

      不知道承福的诗作的咋样了。

      另一边,李承福只写下了一句“叶落无声雨有声”之后就再没动笔了,今天课上作了一首关于青松的诗,已经把他的脑细胞耗尽,现在真的是干的不能在干了。

      “叶落无声雨有声,叶落无声雨有声……”

      李承福坐在桌前反复呢喃着第一句,脑袋里面只有以前背过的什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还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可是他要自己原创啊!

      以前苏秀才从来没有布置过关于作诗的课业,今天第一次,李承福熬夜了,直到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他的房间都还点着油灯。

      “叶落无声雨有声,下一句怎么写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