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二十一章(上) ...

  •   “所以,青鸿,为你自身计——我是说,不管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只为你自身考虑——你为何不投降洛国呢?”

      顾青鸿用力挣脱楚衍的手,平息了一下气息,仍是冷冷地看着他:“楚衍,你说的或许有理。不过,你看错了当年的屈原,也看错了我。”
      楚衍望着他,两人之间隔着的火焰有气无力地燃着,青烟冒出来,袅袅上升,把两人间的空气分割成两半。
      “读过屈原的《离骚》吧。”顾青鸿后退一步,敛去怒容,又恢复了冷淡的语气,“世人皆称屈子此诗出于怨愤,怨君王之不贤,怨同僚之不智,怨世人皆醉唯他独醒。我却以为不然。”
      “屈原的《离骚》不只是怨,更多的是爱。他爱楚国的山川草木,爱他的君王子民。当他的君王错怪他,抛弃他,放逐他,把他的好意弃如敝履,他怨恨,愤怒,但他从来没想过要报复,从没想过要离开他的国家。不能居于朝堂,他就在山野继续唱他的诗。他希望有一天别人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希望朝中能有人因他而警醒,因为他爱这片土地。”
      “这才是《离骚》的精髓,才是他肯保有气节的真正原因。”
      “也才是他流芳千古的真正原因。”
      顾青鸿的声音在山洞里回响。他不再愤怒,声音平静而无起伏。仿佛刚才的那一番争执只是错觉,没有在他身上留有任何痕迹。
      “楚衍。”
      他说道:“你机关算尽,却忘了这世上还有‘气节’二字。无关权谋,无关利益,纵使知其不可,仍要逆天而行。”
      楚衍沉默地看着他。千百年前诗人的气质忽然笼罩了他,就像是玉石散发出的辉光,荧荧灼目。
      楚衍明白,自己再说什么都没用了。
      他看着他整理了衣服,缓步向洞口走去。十六回头用目光请示楚衍,见没有反对,便垂目退到一旁,让开洞口。
      楚衍看着顾青鸿走出洞口,投在石壁上的背影也一点一点滑开。他还从来没告诉过他,其实第一次在三元纪门口见到他的时候,他最先看到的便是背影。那时的背影和现在的不一样,那时他不像现在这样憔悴,那时他意气风发,脚步里带着愉悦和从容。
      就在那背影完全脱离了石壁的时候,楚衍突然出声叫道:“青鸿!”
      “——我不会放弃的。”
      他不会放弃。他楚衍想要做到的事,便是竭尽全力也要做到。
      人影顿住脚,却没回头。片刻之后他吐出一句话:“随你怎么做,但于我都无意义。”
      再度迈出脚步,迅速消失在夜色里。

      门口的十六低垂下眼睛。他把两人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却只装没听见。这不是他能置喙的事情。
      下了一天的大雪终于渐渐停下来了,寒风呼呼地灌进来,吹得他缩了缩脖子。
      这时候他莫名地想到了当初在西卫的日子。想到顾青鸿府上的桂树和洗研,于绩府上的那一大丛花草。
      都是过去了啊。他想。

      顾青鸿很快遇到了来寻找他的西卫将士,和军队汇合。当他带领西卫军再找到那个山洞时,楚衍和十六已经撤走了,洞内只剩下尚未熄灭的篝火,和凌乱的脚印与血迹。

      楚衍和十六两人在风雪中穿行了三天。
      这三天里,严寒,伤痛和缺粮缺水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但这些都比不上他们对晋北星率领的主力军的担忧更让人折磨。依照楚衍的猜测,洛军主力一定会向落鹰关进发,所以他们也向着落鹰关的方向走,试图与大队会合。
      仗着十六受过严格训练,在大雪深山中也能辨明方向,他们日夜艰难地赶路,终于在这日中午,看到了前方落鹰关的关隘。

      “参军,那便是落鹰关了!”十六指点着道。
      两人同时停下来,远望着落鹰关。高大的黑影矗立在灰白的天空下,像是一座巨兽。来时他们便从这里经过,后来这座关却落到西卫的掌控之中。
      楚衍叹道:“不知晋将军他们现在如何。”
      十六极目向关上看了半晌,突然道:“参军,那关上挂的好像是我洛国的旗帜!”
      “什么?”楚衍一呆,忙道,“你可看清楚了?”
      十六道:“看不很清,但那西卫军旗是黑色,我军军旗却是蓝色,我看那军旗似是蓝色。”
      楚衍心中升起希望,道:“我们赶快走近些再看!”

      事实证明十六的发现是正确的。
      当他们走得更近了些,便发现那落鹰关上悬挂着一杆蓝底大旗,上面书着一个大字:“秦”。
      楚衍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莫非是晋北星竟然率领残存的兵将攻占了落鹰关?又或是秦泱竟然提前来援,攻克了关口?
      无论是哪个原因,都近乎奇迹。
      两人既得了这个意外之喜,多日来的疲劳一扫而空,加速赶路,又走了两个时辰,来到落鹰关下。
      再度确认了关隘城墙上插得果然是洛军的旗帜,士兵们也穿的是洛军的军服,楚衍和十六上前去叫关。
      关上的士兵听说是楚衍,立刻跑回去禀报,不一时又出来,喝令开关迎入。

      楚衍和十六进入关口,看到关上械备整齐,盔明甲亮,都觉一切恍然如梦。
      他们很快从领路的士兵口中得知,这支队伍虽是洛国的援兵,却非太子殿下所领,而是皇室族子武平侯秦远为主帅。
      据说是听说西卫出兵参战,武平侯主动请缨,率军来援。而秦泱则由于接到了皇上病重,诏他回京的旨意,星夜奉诏赶回临都。
      晋北星率领的军队,也刚刚在一日前抵达关下,此时正驻扎在关内休息。
      楚衍长出一口气:“若非武平侯,我军此次定要惨败。这支队伍一来,我们便不需惧怕西卫和下稷的联军了。”
      十六在一旁笑逐颜开,也为了局势的瞬间逆转而高兴。
      给他们带路的士兵道:“听说西卫的公主也被侯爷擒住了呢。”
      楚衍哦了一声,却由西卫公主又想到了顾青鸿,心中一沉,便提不起兴致了。

      秦远听说他们两人回来,很快就传下话来,让他们先沐浴休息,之后再觐见。
      两人洗沐完,饱餐一顿,又被领到收拾好的房间休息。这么多天来终于和床铺做了个相识,天大的事都等睡醒后再说。
      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养足了精神,楚衍换了衣服,出门去见武平侯秦远。
      刚一出门,迎面却见一个人急急忙忙走来,竟是许久未曾谋面的林景贤。
      楚衍尚未开口叫他,林景贤已先看见了楚衍,眼前一亮停步行礼:“楚大人。”
      “原来你也随军来了。”楚衍微一打量。林景贤与上次见面时已不太相同,身穿整洁的官服,气质上也有了变化,好似成熟了很多,不再是那个毛头小子了。
      “是,太子殿下让我依图样监造了一批武器,全都配备给我军将士,还说……还说将来要建立我洛国的武经阁,让我做监造。”林景贤说这话的声音低沉下来,眼眸低垂,显然不因即将身居高位而高兴。
      楚衍伸手拍了拍他肩膀,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移步走开。

      秦远的年纪比秦泱略小,容貌上也有些微相似,但气质却迥然不同。若说秦泱是让人亲之敬之,那么秦远便是令人畏惧。据说当年曾有相士给秦家诸多子弟相面,说秦远面相阴鸷,后有反骨,乃是不臣之相。因而尽管他颇有才能,皇室却刻意打压,总不给他立功的机会。此次能够获得准出征,大约也是万不得已。
      当然,这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楚衍进入将军府,见到秦远,行礼拜谢道:“多谢侯爷及时来援,使得我洛军反败为胜。”
      秦远满面带笑,道:“楚参军辛苦了。你们平安无事便好。此次我带领精兵三万,定要将西卫与下稷的联军彻底摧垮,也为你们出一口怨气。”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第二十一章(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