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七章(下) ...

  •   中元节便是俗称的鬼节,又是佛教所称的盂兰盆节。这一天是祭奠亡人的节日,道观和佛寺都会举办普度法会,超度亡灵。法会上设有祭坛,备有各种贡品,并备着大柱的香烛,陈列一排,看起来肃穆又气派。
      无数善男信女涌出家门,点燃香烛,摆上供品,虔诚祭奠逝去的亲朋好友。
      入夜以后,法会会组织人们放“焰口”,烧法船、烧灵房,然后人们聚集在穿城而过的永安河边放河灯。
      放河灯是这一天压轴的最盛大的活动。所有河灯都做成荷花瓣形,灯笼里面点上一截短短的蜡烛,由主人站在上游送入河里。无数盏河灯顺着缓缓流动的河水向下游飘去,每盏灯里都闪着微弱的光芒,星星点点,河水一荡便引得灯光与天上的星光杂错,神秘又引人遐思。
      顾青鸿与于绩带着于云也夹杂在放河灯的人群中。于云捧了一盏河灯也来放灯,祭奠已经去世的亲生父母。
      用手呵着把灯点燃了,蹲身送入水里,旁边便有些人拿着长竿子将河灯拨到河中心去,以便他们飘得更远。
      身边伸出一个小竿子,也插入拨灯的行列中。由于竿子实在有些短,持竿子的人又硬要努力把河灯向河中心拨,忽地一个站不稳,直直向河里栽去。
      顾青鸿正巧站在那人身边,眼疾手快地一拉。那人惊叫一声撞进了他怀里。
      拉住了人才发现对方是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虽然有面纱遮着脸孔,还是可以看出本来容貌清丽,是个绝色佳人。顾青鸿连忙放手,旁边这时有个侍女惊叫道:“小姐你没事吧!”
      四周各式各样的灯火明明灭灭,光影投射在两人的面孔上,也随之明明灭灭。那少女一双黑漆漆的眸子注视在顾青鸿脸上,温雅道:“谢谢。”
      这时于云看见旁边一处卖鬼面具的,蹦蹦跳跳地扯着于绩要去买。于绩只来得及回头跟顾青鸿打了个招呼便被拉走。顾青鸿对少女点点头,也要走开,却被那少女柔声唤住道:“公子帮我拨盏河灯好吗?”
      说着话她身边的侍女便递给她一盏灯,用彩绢扎得极为精致,里面点燃了一截蜡烛,闪着跳跃的光。
      顾青鸿自是不会拒绝,环顾一下,借过旁边一人手里的竹竿。等那少女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河灯放入水中,便伸臂帮她将那盏灯推远。
      少女的声音响起:“我听说,每盏灯下面都是一个鬼魂,顶着这盏灯。若是灯灭了,亡者便找不到路。黄泉路阴冷寂寞,只有这盏灯才能给他们光明。”
      “姑娘在祭奠亲人?”
      “是……祭奠我母亲。”
      见她注目那盏灯,似是有些哀伤。顾青鸿淡淡道:“我倒听说,如果河灯在水中打旋,便是被鬼魂拖住了。如果灯沉没,便是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如果灯漂得远了,靠了对岸,被是亡魂已到达彼岸世界,早登极乐。总而言之,都是美好的祝愿。”
      那少女眼睛盯着河灯,专注地听着他的话。
      “死者已逝,生者只要好好生活,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随着他的声音,那盏河灯渐渐前行,混入一片闪烁的灯的河流中。在两人注目下越飘越远,直到再分不清哪盏灯才是他们的。少女轻吁了一口气,仰起脸来笑道:“你说得对,活着的人应该好好生活,对死者的怀念就埋藏在心底吧。”
      是个兰质蕙心的女孩子。顾青鸿想。

      时间流逝,放河灯渐渐到了尾声,大多数灯都顺着水流飘到了对岸,或是向更远的下游飘去。心灵得到慰藉的人们站起身来,互相说着安慰的话,三三两两结伴离去。
      旁边那少女见到卖鬼面具的走来,新鲜地也想买一个,招手唤那人过来,转头看了看顾青鸿,羞涩地笑了笑:“公子要不要也买一个戴?蛮有趣呢。”

      顾青鸿本来不喜欢这种哄小孩子的玩意儿,但有风度的男人是不应让小姑娘失望的,所以也买了一个拿在手里。少女兴致勃勃地拿起来戴在面上,冲顾青鸿摆出各种姿势。顾青鸿象征性地也将面具戴上,只挂了一刻便觉得气闷,抬手揭下来。
      揭开面具的瞬间,有个人正站在河对岸向这边望着,望着他从那张丑陋鬼面具下渐渐露出的俊秀容颜,鲜明的对比下,愈发带着别样的风情。
      那人将手中的扇子停了一停,决定明天开始,每天去谪仙楼两次守株待兔。

      顾青鸿经侍女这么一说想起来了,怔道:“那位姑娘难道是……公主?”
      清宁公主低低地道:“大人到现在还没有认出清宁的声音么?那日清宁与侍女偷偷出宫,可巧在放灯时遇见了大人。那日放灯之后,清宁对大人,对大人……”她嗫嚅一下,还是说不出后面的话,含糊地吞了音。
      顾青鸿其实对那日的少女没什么特别印象,更不记得她的声音。听清宁这么说,不由得诧异缘分之离奇。没想到就是那短短的一面之缘,便让这位公主对他念念不忘,甚至有意与他私定终身。
      想也不想地答道:“公主垂青本是我的荣幸。但是公主也该知道,洛国派使者来求亲,陛下有意将您许配给洛国太子。您是未来的太子妃,还将是洛国皇后。我如何敢有非分之想?”
      “当初遇见公主不过是碰巧,请勿记在心上。”
      他再度将手心里的玉坠递出去:“这枚玉坠我绝不能收,请您收回。”
      不知帷幕后的清宁是什么表情,只看到一缕极淡的月光照到玉坠上面,发出暗淡的光芒。
      “顾大人。”那侍女急急说道,“我们公主正因为不愿嫁给洛国太子,才冒险找大人来商议的。两国联姻不过是权益之计,那洛国太子也不会对公主有什么真情。大人难道忍心见公主远嫁他乡,葬送一生幸福么?”
      深宫中的女子难得见外人,更遑论觅得情投意合之人。顾青鸿只怕是她不用嫁到异国的唯一希望了。
      “公主……别无选择。这是为了两国安宁,不得已之策。”顾青鸿深吸一口气,吐出字句道,“我听说洛国太子年轻有为,虽是敌国之主,也堪为公主良配。”
      “顾大人!”从刚才起便埋首不语的清宁忽地抬起头来,激动地道,“满朝文武,竟无人敢与洛国对抗,一定要清宁去和亲才能换回西卫国的安宁?清宁的愿望和普通女子没什么区别,不过想觅得如意郎君,安守家园,过平平淡淡的生活罢了。为何清宁要嫁给敌国的太子?拿清宁的婚姻做政治交易的筹码?将来若是两国起了冲突,又把我置于何地?”
      她越说越是绝望,低低啜泣起来:“我……为何要接受这样的命运?”
      顾青鸿怔了一怔,竟觉无言可答。他面对皇帝和洛国使者可以据理力争,慷慨陈词,此刻却回答不了一个少女的质问。
      ——满朝文武,无人敢于洛国对抗,却要用一个女子换来两国暂时的友好和安宁。
      ——朝臣无能啊!
      这个念头像一根针刺进胸口,扎得人疼痛难忍。顾青鸿忽然觉得对这个年方十七的少女充满了愧疚,无力和自责感充斥了整个内心。
      他无声地叹一口气,再没说什么,默默行了一礼,转身推开殿门,缓步离开。
      临去时,将手中的那枚凤凰玉坠轻轻放在了书案上。
      清宁猛地掀开那层帷幕,却只来得及看见对方推门而出的背影。灯火的光亮从外面射进来,随着门的开合亮成一个扇形的光斑,又再度合拢湮灭。
      满殿中只剩下她哀哀的哭泣声在回荡。

      回到座位上,宴会仍在热烈地进行。顾青鸿却再也无法安心投入到气氛中去,抬眼望着坐在贵客席位上的洛国使者,胸中如堵了团棉花。吐不出,咽不下。憋得难受。
      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这一刻看来是如此耻辱,他们对洛国委曲求全,以至于把女人推出去作为和平的筹码,却还在欢欣庆祝。
      那个叫清宁的少女默默爱慕着他。而他所做的一切,却是把她推向异国他乡,推向注定会痛苦艰难的生活。
      更可笑的是这一切打着为了西卫国的理由。
      多么……值得唾弃。

      深夜时分,宴会散去。顾青鸿和于绩作别。出了宫门来,告诉轿夫们先回去,自己步行着慢慢向家中走。
      秋夜的风挟着冷冽,吹在脸上有些发痛。
      步子越来越慢,来到一处街角的时候终于停顿下来。立在那里,一时不想回去。大约是喝了点酒的缘故,脑袋里冒着各种混乱的念头。
      现在这副垂头丧气的挫败模样,回去或者也是不合适的吧。特别是家里还有一个叫楚衍的家伙。他更不愿把自己的这副样子暴露在楚衍面前。
      他这样想着,连着袍子随意地坐到一户人家的石墩上。
      天上的星月像是要压下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