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回到五四作学生。 ...

  •   1917年2月,北大
      “中夏兄,快来看,新一期的《新青年》发刊了。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抢到的。”沈文清一脸兴奋的推门而入。霎时吸引了一大群学生注意,顿时围过来一大帮人。
      “行啊你,文清,快给我看看这一期《新青年》上都有什么。上一期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可真是让我看的热血沸腾啊,尤其是胡先生提出的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真真叫我受益匪浅,恨不能跑出去大喊三声。”
      一阵哄堂大笑,诸多学子不禁点头称是,眼睛却不离□□先生的《文学革命论》。半晌,无一人发言,只余翻报的沙沙声。
      邓中夏率先看完,长舒一口气,不禁拍案叫绝“妙,太妙了,陈先生此文,其措辞之强烈,其态度之坚决。其眼光之先进,实叫我等自愧不如,文学本无新旧之分,我等何不采用进化论的眼光,以破旧立新,响应先生对现代文学的呼唤。”
      “中夏说的有理,我等身为北大学生,更应为文学革命冲锋陷阵,我提议成立北大文学社,与钱,刘两位先生一道,共同为文学革命造势。”
      “我赞同。”
      “加我一个。”
      “还有我。”
      ……

      1917年钱玄同写给《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同年刘半农的《我之文学致良观》和傅斯年的《文言合一草议》陆续发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使文学革命的内容更加具体。1918年冬,□□,李大钊创为《每周评论》杂志,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办《新潮》月刊,都致力于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
      此外,先驱者们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以及宣扬封建思想道德的旧戏曲。指出其与封建复辟思潮同气相求的本质,以求发扬文学的启蒙功用。

      “文清,你看上个月的《新青年》了吗?那个“双簧信”写的真有意思。本来我还担心咱们的文学革命没人关注呢,这下好了。那些“老先生们”这次可气炸了,这不,林纾先生接连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书》《荆生》《妖梦》等多篇著作反对文学革命,你说,咱们要不要也跟那些“老先生们”争论争论?”
      邓中夏一听,说:“这个好,但我们要好好想想怎么让那些老先生们心服口服”邓中夏眼睛一亮,一拍手“诶,对了,我们不如以学生表演的形式排一出演出,就演“双簧信”怎么样?进一步扩大新旧文化冲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引起广泛社会关注,有来有往,文学革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傅斯年眉头皱了皱,说“这样针对林老先生,会不会不太好?”
      “你这就不对了,我们只有相互讨论,不断论争才能解决问题不是?不然只有我们表演,台下没有观众,这算哪门子道理?我看不仅要演出,还要多办几场辩论赛,多写几篇时事文章。论争的越激烈越好。”沈文清提议道。
      “那就这么办!”

      演出台上。
      “哒,哒——”只见一老先生穿着长长的衣衫,手持烟斗茶壶,后面甩着长长的辫子粉墨登场。对着新青年三字指指点点,一脸惊疑“黄齿小儿,不知所谓,也敢抵毁孔圣,举止放荡,好一个新妖魔,今日老夫就砸了你这招牌。”
      “且慢”一新闻记者起身,伸手制止,“先生此言无理,新青年乃新文化之阵地,乃启蒙新思想之先驱,敢问先生,辛亥国变之前,扶持大教,昌明圣道那套老曲子,已经唱了两千多年了,为什么会闹到朝政不纲,强邻虎视,国土沦丧的地步?”
      “这……”老先生顾左右而言其他,头上隐隐冒出细汗,猛地一震身,以烟斗指着记者洋洋得意道:“国之不昌,实乃西洋□□所为,但贵刊对西岸学说从不排斥,尔等同人编辑多为西教信徒,崇洋媚外,不失为尔等本性,对此你又有何话可说?”
      记者摇摇头,大步走向老先生说道:“本记者并非西教信徒,本志所信仰和倡导的,是□□先生所竖的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此之法来提升我们的国民性,其不为抵御外辱,振兴中华之道?”
      “这,这,这,你,你,你……”老先生哑口无言,愤而一甩烟斗,转身离去。

      沈文清兴奋的对邓中夏说,“中夏兄,这次表演真是大快人心啊,看来我们的文学革命之后引发的论争只会多不会少了。”
      “怕什么?这种论争越多越好,只怕他们一个个默不作声,当起缩头乌龟。那才叫人头疼。”
      “说的也是,走,咱们也出去庆祝一下,之后还有硬仗等着我们呢。”
      ……
      1922年,发生了与“学衡派”的论辩,“学衡派“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学究气地指责新文化运动的平民主义和个性主义,反对五四新文化与新的社会变革。对此,许多新文化和新文□□动的拥护者也蜂起撰文,批驳“学衡派“的保守立场。
      1925年还发生了与“甲寅派“的论争,其主要代表人物章士钊以《甲寅》为阵地,批驳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新文学阵线全力反击,撰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批驳“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
      在变革与守旧的反复较量中,文学革命的理论循导更明晰脚跟也更稳,论据更充分了。以沈文清为代表的一众北大学生也在不断的论争每更好的发展了自己,为文学革命作出卓出贡献。

  •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作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