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 33 章 ...
-
腊月二十四。小年。
宋思意终于再一次等到了他的丈夫从船舱走出来。远远地,她看着李君行、李仕行和提着行李的随从一步步走下台阶。
宋思意大声喊了一声:“李君行!”
李君行也看到了她。
宋思意飞快地跑向他。这一次,他张开了手臂站在原地迎接她,眼里带着笑意。
终于和他拥抱在一起,旁若无人。
李仕行说:“这也太腻歪了,小别胜新婚啊。这旁边还有下属站着呢。”
宋思意有点不好意思了,便和李君行分开来。“仕行,一路上辛苦了。红殷和孩子在家等着了。”然后又补充道,“今天,爸爸也在家。”
“来多久了?”李君行问她,他的目光就没从宋思意身上挪开过。
“我看准了时刻表来的。到了十分钟船就靠岸了。但是你真的说对了,这里冬天真的很冷啊。”
“来。”李君行笑了笑,伸手牵住了她,给她暖手。
宋思意靠在他的身侧,和他手牵手并肩走着。
她回头看向李君行的随从,向他们笑着点头示意:“你们好啊!”
魏理和周围的警卫连战士齐声说道:“夫人好!”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开心地笑着。太难得了,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看见副帅像今天这样笑。几个小伙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过年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几千年来的中国都是这样,从来没变过。放鞭炮、放烟花、赏灯、吃年夜饭、守岁、小朋友们拿压岁钱,一样都不少。
李廷今年过年很是高兴。今年李宋两家政商联姻,李君行娶了宋思意进门,家里喜添人丁,有宋家鼎立支持,使得他在江南的势力范围更加稳固。下半年,经过多轮谈判,匡良的匡军终于答应有条件退出苍岚以南的土地。多年来一直拉锯撕扯,这一次竟然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这一块重要领地,李廷怎能不高兴呢?
吃过年夜饭,李廷红光满面,说道:“孙总管。去把我孙子的压岁红包拿来。”
“是,老爷。”孙总管应声答道。
原来是发压岁钱的时候到了。
不一会儿,“点点”就拿到了爷爷的压岁红包。
红殷笑着叫“点点”谢谢爷爷的红包。
“谢谢爷爷。”
“不用谢。我的大乖孙子。”李廷摸着孙子的小脸蛋,大笑着说。
“孙总管。你去整理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家里有孩子的,今年过年都按人头,每个人发红包。今晚从账房支钱出来,明天初一一早就发下去。”
孙总管连忙道谢:“得嘞,谢谢老爷。”说完,就下去做事去了。
“还有你,你们俩。”李廷指着李君行、宋思意两个人,“也快给我添个孙子。明年发压岁钱也必须有他一份。知道了吗?”
宋思意听后一阵惊慌,不知所措地看向李君行。这是在催生吗?她完全忘记了结婚后还有生孩子这个任务!
谁知道坐在一旁的李君行却笑着说道:“知道了,爸。我们努力。”
宋思意顿时又羞又窘,脸刷的一下红了。她在心里捶胸顿足:李君行,你在说什么啊?
“好好好。哈哈哈……”听李君行这么一说,李廷甚是满意。
晚上,宋思意先回的房间。她坐在梳妆台前,父亲年夜饭后说的话一直在她耳边回荡:“还有你,你们俩。也快给我添个孙子。明年发压岁钱也必须有他一份。知道了吗?”
这在她的人生计划里完全未提上日程。
宋思意自从拿回手机之后,她想的是总有一天她会回去,她还要把身体还给原本的她。
如果她找到了回去的办法,她应该要提前把一切的真相告诉他,然后才回去。那时候她有可能会消失,也有可能是死去,虽然都会难以接受,但至少他知道她是好好地回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该怎么和他说呢?
这时,李君行进门来,关上了房门。
他见宋思意坐在梳妆台前发呆,慢慢走过来。他把一双手放在她的肩膀上,从镜子里看着宋思意的眼睛,目光交汇——啊,那就是他啊,两个世界的李君行都是一样的。让她就这样离开他,她也舍不得,他对她也很好,不是吗?
宋思意忽然有点心痛。
她站起身转过来,面向他站着。
她开口了:“李君行。”
李君行握住她的手,看着她:“你有话对我说吗?”
她一怔,他好像一直都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
忽然,宋思意不想说了。她什么时候能想到真正回去的办法时,再跟他说吧。她仰起头看着他:“没什么。就是好久没见到你了,想好好的看看你。”
“这一次,我会回来久一点。我们有很长时间待在一起。以前是我考虑不周,对不起。”
他在跟她道歉?他们结婚已经半年了,但也才见了几次面。住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月。
李君行把她揽进怀里,“思意,跟你结婚时,我没有想到我会爱上你。但我后来发现,你跟他们说的并不一样。现在,我觉得我娶了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宋思意心想:可是我看到你第一眼时,我激动得都快哭了。我没想到,我穿越来到这个世界,我的男朋友竟然变成了我的夫君!
宋思意“哼”声道:“我记得的结婚第一天,你还欺负我来着!”
李君行低头叹气。“我错了,原谅我吧。”
宋思意环住他的腰,笑着说:“不原谅。”
他俯下来在她耳边说:“那要怎样你才肯原谅?我现在就弥补回那天晚上的,行吗?”
“啊?”
他低头,有点紧张地问:“不行吗?”
宋思意立刻明白了,心脏又突突突地跳起来。“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她不敢看他。一双手把她的脸捧起来,她仰面看着他。终于,他的脸俯下来,带着他的微微喘息。她闭上了眼睛,现在什么都不去想了,什么都不能想了。
他在她耳边轻轻低语:“思意,我还有一个任务没有完成。”
“什么任务啊?”
声音更加低沉:“我答应过我爸的。”
“那你……加油啊!”
“但……你知道的,要你帮忙才行。”
“哈,不想帮。”
“宋思意……别这样对我。好不好?”
“你求我,我就考虑看看!”
“求你。”
“啊?答应得这么快的吗?”
“求你了。”
“李君行,你也太没……哎呀,我的鞋……”
……
过完初二后,回娘家。
这几天来,宋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李君行都全部认了个遍。哥哥嫂子、弟弟妹妹,他都玩得熟络,陪母亲、嫂子在偏厅打牌,陪父亲在书房谈时事,他都信手拈来。宋家是大户人家,家里叔叔、伯伯多,还有堂哥,表姐、表弟、表妹一大堆,但只要听人介绍一遍,李君行就能记得他们的身份和名字,常常寒暄时都不带叫错的。这个家里的亲人,他现在比宋思意都熟悉。宋思意不得不暗暗佩服他的社交能力。
这天吃午饭时,母亲对他俩说:“你们结婚后,还没去过外公家吧。平时君行工作在外地,没时间回来。现在趁着过年,今天天气也好,去看看外公外婆吧。”
“好。”两人不约而同,齐声答应。
外公的家不远,就在城郊。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是张司机开车送他们去的。
外公、外婆两位老人见到思意带着李君行来,都喜欢得不得了。
外公、外婆看上去应该有七十多了,他们年纪虽然大了,但是精神矍铄。舅舅在宋思意父亲的煤油公司任职,也在朗州城里安了家,但外公外婆依然住在城郊的乡下,守着它们的小院儿和菜地。
外婆颤巍巍地说:“思意啊,这是你的先生吗?可惜,我的眼睛不太好了。”
“是啊,外婆。”宋思意看看李君行,笑着对外婆说。
李君行把礼物放在堂屋的红漆八仙桌上,说道:“外公,外婆。这是给你们带的礼物,给您二老补补身子。”
“啊,好好好,人来就好。你先生长得真是标致人物啊。”外婆转头上下打量着李君行的穿着,“孩子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噢,你是……当兵的吗?”
李君行听完,哈哈大笑起来:“是的。外婆,您猜对了。”
外婆也眯着眼笑了:“你看看,我就说嘛!”
外公在一旁说道:“老婆子,思意的先生可不止是当兵的,是在军队里当大官的。”
外婆“噢,当大官的啊。思意能嫁给你,那是我们思意有福气啊。”
“外婆,能娶到思意也是我的福气。”
他们这一说,搞得宋思意都不好意思了。
宋思意挽着外婆的胳膊,说:“外婆,今晚我们在这里吃晚饭,今天我们不回去了,就住这儿。”
“好。外婆给你们做好吃的。”
“没关系,外婆,您不用做。我们自己做就好了。我们今天来,就是想陪陪您和外公。”
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你们做,你们做。”
宋思意很高兴:“外婆,菜园在哪里啊。我去摘菜。”
来到菜园,宋思意拔了个红萝卜,在水渠里洗洗泥直接咬一口,真甜。她太喜欢这里了。
不一会儿,菜篮子就满了。李君行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他伸手过来接宋思意手里的菜篮子:“我来拿吧。”
“行。给。”
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乡下真安静。有水渠里的淙淙流水,小鸟扑剌剌飞过田野,和狗叫的声音从村子里传来。
晚上,外公在土灶门口烧火,宋思意在灶台上做饭,外婆打下手。李君行则往火坑里添加取暖的柴火。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他们围坐在火坑前烤火,靠着墙上的油灯和火炉前的火光照明,火光映照着他们的脸。外公、外婆给他们讲起思意母亲、还有思意小时候的故事,虽然思意大都不清楚,但她很想听。外公外婆相濡以沫五十年,在这个农家小院相守一生,知足长乐,朴素如纸,却最为弥足珍贵。
宋思意忽然感到一阵酸楚。她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公外婆,只知道他们在上海,却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但是,来到这里,她竟然有一对这么慈祥、可爱的外公外婆。
宋思意想留住外公外婆的样子,就在这个特别的夜晚。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子,和一只蓝色钢笔。她想把外公外婆此刻的模样用钢笔画下来。
红色的火光在她的眼睛里跳跃,她的目光在外公外婆和纸上来回穿梭,钢笔在纸上飞快地勾勒、描绘,全然忘记了李君行也正在专注地看着她。
他很纳闷。她还会画画?她还有多少是他不知道的?不是说她高小都没读完吗?为什么她的说话、谈吐,都像一个大学生一样?
宋思意的画终于画完了,她看着画,轻轻呼了一口气,满意地笑了笑。
“外公外婆,你们看,我给你们画了一幅画。以后我不能常来看你们。我想你们的时候呢,我就拿出这幅画来看。”
外婆连连称赞:“思意,你画得真好啊。像照片一样。”
李君行看到这幅画,也惊叹不已。这么短时间,她竟然能把人物肖像画得如此传神。没有学过,根本画不了。
李君行疑惑地问:“你还会画画?”
宋思意将脑袋凑到他面前:“我会的东西还多着呢。你以前没发现吗?”
李君行被这突如其来的靠近,弄得心神不定。他喃喃道:“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发现。”
宋思意一边把画折好放进包里,一边想:傻瓜,我们时间还很多吗?要是十天后金星最亮的晚上她能成功穿越回去,他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她抬头望向他的眼睛,神情低落:“不要等以后,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