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8、第 148 章 ...

  •   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sterreich;英语: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一个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国土面积83855km??。首都维也纳(德语:Wien;英语: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也是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第三个联合国城市,又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亦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还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并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已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奥地利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东部和西部的气候不尽相同,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呈现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温差小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性气候,温差相对较大,雨量也少很多。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夏天7月气温多是在14~19摄氏度,最高气温也不过32摄氏度。冬天比较冷,温度一般都达到零摄氏度以下。
      根据考古发现,奥地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750~前450年间,此地已属早期铁器时代,伊利里亚人在这里创造出有较高水平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公元前400年左右,有多个凯尔特人的部落在此地区活动。公元前15年罗马帝国占领了凯尔特王国诺里库姆并设立为行省。罗马帝国衰落后奥地利曾先后被匈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阿瓦尔人、巴伐利亚人和法兰克人占据。一支斯拉夫人部落向阿尔卑斯地区迁移,占据了现今奥地利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建立了卡拉塔尼亚王国。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了该地区,鼓励拓殖,并引进了基督教。后来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包括奥地利地区在内的东法兰克由巴本堡王朝继承。该地区被称为“Marchia Orientalis”(“东方边疆地带”之意),976年被赠予巴本堡的利奥波德。奥地利这个名字最早见诸记录是在996年,当时写作Ostarr??chi,用以表示巴本堡王朝的边疆领地区。1156年的小特权将奥地利升格为公国;1192年巴本堡王朝又获得了施蒂利亚公国。1246年奥地利的腓特烈二世死后,巴本堡王朝绝嗣,奥地利遂落入波希米亚的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手。但1278年在边疆领之战中奥托卡二世败于德意志的鲁道夫一世,从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止,奥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哈布斯堡家族在14、15世纪积极扩张领土。1526年奥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亚和奥斯曼帝国未有占领的匈牙利,两大帝国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9月12日的维也纳战役中奥地利联合来自波兰的援军将围困维也纳两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败。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欧洲中西部扩张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随后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导致1699年卡尔洛夫奇条约的签订,奥地利获取匈牙利全境。从此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与普鲁士之间长期的争夺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斗争。同时奥地利也先后伙同普鲁士及俄罗斯两次参与瓜分波兰(第一次和第三次)。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而在此两年前,弗兰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皇帝)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1867年,为了化解奥地利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的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对帝国内强大的匈牙利贵族做出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所谓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在理论上升级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并拥有自己的国王(在奥匈帝国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匈牙利国王始终由奥匈帝国皇帝兼任),议会和海关系统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发了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在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成为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在1918年10月21日至1919年9月21日间的11个月称为“德意志奥地利”),并被禁止与德国(即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的7年都受其统治。纳粹德国于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被同盟国和苏军分别占领,直到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在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之后,占领奥地利的各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并成为今天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解体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
      奥地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同年签订申根协定,1999年开始使用欧元。201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5870美元。其人类发展指数在2016年排世界第19位,其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
      截至2022年4月1日,奥地利总人口为902万。全国人口中,奥地利民族占88.8%,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总人口的0.5%。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口语使用上德意志语的多种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亚方言、下巴伐利亚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奥地利的德语标准与德国使用的德语标准也有一些区别。居民中,61.4%信奉天主教。
      奥地利水力、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7%。
      奥地利旅游业发达,壮美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爱好者和冬季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去处;数百个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闲和水上运动的好地方。
      奥地利外交政策的基点是以和平中立为基础,以欧盟为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欧盟协调一致。重视加强同周边邻国特别是中东欧国家关系,保持和深化同大国关系,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9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可免试上大学。
      奥地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占全国人口98%以上,只有少数高收入的艺术家、企业家等不在社会医疗保险之列。奥地利每年医疗保健开支约占GDP的10%,其中医疗保险公司承担50%,个人承担30%,各级政府承担20%。全国1/3的人除参加强制性社会医疗保险外,还自愿参加私营的补充医疗保险,以便在生病时能享受单间病房、领取病假补贴等额外服务。奥地利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欧盟国家的评比中位居前列。
      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
      巴特奥塞的“水仙花节”是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民间节日,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水仙公主”,并举行花车、花船游行。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
      ——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奥地利人的名字结构,参考德国人的名字结构。

      德语名字分两部分,即姓和名,名在前,姓在后。如:Karl Marx(卡尔·马克思),“卡尔”是名,“马克思”是姓。
      德语姓名中也有复姓,一般由父母或夫妻双方的姓构成。女子婚后可随夫姓,也可保留父姓,但习惯上多数是随夫姓。
      某些人的名字中间带有“von”(冯)这个介词,意思是“……的”。古代德语民族只有名没有姓,由于同名的人很多,为区别就把“von”附在名字之后,再加上出生地名、籍贯或封地名称,即“某地的某某”,以区别于另一同名字的人。在17世纪以后“von”主要是表示贵族名字的一部分,即“某贵族家庭的某某”,但现在已失去贵族的含义。单称呼姓时必须把von“冯”与其后续部分连在一起,如Herr von Hügel(冯·许格尔先生)。但汉译时“冯”字后面加圆点,不和姓连写。
      德语姓名适用于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匈牙利、罗马尼亚的日耳曼人。
      ——摘抄整理自“豆瓣”用户“valenfred”的文章《如何从老外的姓名中判别老外的国籍》

      在古代中世纪,德国贵族为了他们与大众阶层的区别,通常在他们的姓名中加上“冯”(von)或“楚”(zu),如奥托·冯·俾斯麦、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和楚·施泰因等。而他们的姓氏往往就是他们的城堡或地产的名称。与此相对,身为农民、手工业者的普通大众,其姓氏往往就是所从事的职业的名称,如Bauern(农民),Muller(磨坊工人),Schuster,Schumacher(鞋匠),Schneider(裁缝),Schmidt(铁匠)等。起初,也有一些人给自己起一个贵族姓氏,希图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但这种举动很快遭到官方的禁止。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志,而是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含义。德国贵族通过特别的姓氏与德国的一般大众区分开来,以显示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姓氏也因此而成为德国贵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德国,一个人的姓名中含有“冯”这样一个小介词,往往意味着他与历史上的某个贵族世系有着联系。
      ——摘抄自“百度”用户“玉树临风桥哥哥”在“百度知道”上对问题《帮我列举几个德国贵族姓氏谢谢》的回答

      与其它很多国家一样,奥地利人原先没有姓氏,随着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德国人名中的姓氏也被带入奥地利。当然,姓氏最早也只有统治者和贵族才可以用。
      奥地利姓氏主要来源于职业职务的名称,如男低音歌唱家路德维希·韦伯(英语:Ludwig WEBER,德语:Ludwig WEBER,1899~1979)的姓氏“韦伯”(Weber)意为“织工”;此外还有地理名词或地名,如化学家约瑟夫·玛丽亚·埃德(英语:Josef Maria EDER,德语:Josef Maria EDER,1855~1944)的姓氏“埃德”(Eder)来源于德国西部的一条同名河流;其他还有描摹性格外貌的词汇、动物植物的名称以及工具器物的名称等都可以用作姓氏,如作曲家罗伯特·福克斯(英语:Robert FUCHS,德语:Robert FUCHS,1847~1927)的姓氏“福克斯”(Fuchs)意为“狐狸”,等等。
      ——摘抄自“湖南外语培训网”上的文章《奥地利人名》(http://www.hnwypx.com/wenhua/64946.html)

      姓氏
      ·沙尔伽夫(Chargaff)(Chargaff:相关人名:Erwin Chargaff(生于 1905)奥地利-美国生化学家。)
      ·哈布斯贝尔格(Habsburg)(Habsburg:哈布斯堡家族。)
      ·辛特森(Hinterseer)(Hinterseer:相关人名:Ernst Hinterseer 奥地利运动员。)
      ·卡尔腾布儒那(Kaltenbrunner)
      ·奥塔卡尔(Otakar){Otakar:(P??emysl Otakar II,1230?~1278)}
      ·熏伯格(Schoenberg){Schoenberg:相关人名: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摘抄自“百度百科”}
      ·舒曼-海因克(Schumann-Heink){Schumann-Heink:相关人名:欧内丝婷·舒曼-黑因克(Ernestine Schumann-Heink,1961年6月15日-1936年11月17日),美籍奥地利女低音。——摘抄整理自搜狐用户“声乐学习资料库”的文章《美籍奥地利女低音Ernestine Schumann-Heink演唱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施瓦辛格(Schwarzenegger)
      ·苏特那(Suttner)(Suttner:相关名人:Bertha Von Suttner(生于 1843,死于 1914)奥地利作者和编者。)
      ·泽木尔曼/齐默尔曼(Zimmerman)

      男名

      女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