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5、一百三十五章 ...

  •   贞观十五年,李淳风官至太常博士,其所执掌派系,被天下誉为道宗。

      明文有定,凡为朝史官员皆不可开宗立派!
      故而道宗不可在史书上卷写正统,太宗皇帝却莫许之,为道教发扬光大。

      宁宸渊自小便跟在师尊李淳风身侧,道教的那些道经典籍习了不少,只是尤其对术法咒阵更感兴趣一些。

      盛唐时节,海纳百川。

      天下能人异士齐聚盛唐,各宗教派系更是五花八门,数量至多范围之广为历代之最!
      师尊受太宗器重,其修行宫观更是御笔亲书。

      万慈寺为佛家圣地,虽佛、道之间有过太多交锋,可天下礼法皆为大同,李淳风与万慈寺住持法华大师乃是多年故交。
      两人常常彻夜谈古论今,研究书籍典故,相逢恨晚。

      这万慈寺内有一剑冢,其追溯起源可至秦朝时期,甚至比万慈寺的起源还要久远。
      剑冢深埋于后山禁苑内,里面藏有天下至宝!

      传言众说纷纭,不过有一样却是一致的。
      剑冢内除去宝物之外,还封印一只至邪的凶物,它是被无数法剑定在里面的,只要出世,毁天灭地!

      在立寺之时,修建者以一二层青瓦钟楼镇压之。
      其名曰,拈花钟楼。

      每七年,万慈寺内会举行一场“百祭大典”,以作加持剑冢封印之效。
      所谓“百祭”,便是天下的各宗教派带着自家的法器前来,由寺院的住持举行封印大典。
      此又为“借器百祭”。

      万慈寺已经不知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事,从未发生过什么意外。
      那时候宁宸渊甚至觉得这样的大会,就是万慈寺用来彰显自己地位的一种手段罢了。

      可规矩就是规矩,如果你要融入天下法门的圈子,该有的礼数是不可以废弃的,就连自己的师尊也是如此。

      宁宸渊作为道宗弟子,道理都懂。
      上一次的“百祭大典”,宁宸渊也去过。只是那时候还年幼,加之性子一向乖张,只当看了个人多的热闹而已。

      宁宸渊曾私下偷偷问过师尊,剑冢内可真有邪祟?
      但师尊明确的跟他说,有!

      “剑冢里没有宝藏,也不是什么以天下法剑来镇压的凶物,凶物的本身就是一柄剑。一柄吸了许多许多人血,有了自己思维,修出了剑灵的邪剑。”

      宁宸渊不懂。
      “那怎么不消灭它,直接融了不就好了?”

      那时候师尊脸上的神情从狠厉到犹豫,最后只化为了一声低叹。
      “消灭不了。万慈寺的由来就是失败的结果。”

      这样的答案令当时的宁宸渊好几夜都未睡着。

      为什么会失败?怎么会失败?师尊并未告诉宁宸渊缘由,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只是说万慈寺的古卷书页上,寥寥记载了几笔邪剑的由来。

      战国时期,人们用那柄剑杀了太多的人。
      而它也因饮了太多的人血,成了一件极凶的邪物。

      后来,消灭它的仪式出了问题,邪剑的剑灵出现了。
      大战之后邪剑勉强陷入了沉睡,而那些攻击它的武器像是受了某种影响,在它身边护卫形成了剑冢。

      万慈寺就是再后来人们修建起来,打算以佛法之力度化邪气的。

      祭典与其说是加持封印,不过是以诸多法器之力,将邪物隔离起来不让闲杂人等靠近它,也好封锁了它的邪气以防影响活人罢了。

      虽说这样的传说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宁宸渊最开始是相信的。
      但自从见过那个看起来慈眉善目又老喜欢逗弄自己的老秃驴之后,宁宸渊就没再信过他嘴里哪怕一个字。

      没错,出家人不打诳语。
      可那老东西最喜欢捡文字的露眼儿。那人甚至可以一本正经的告诉他,“诳语”其实是个人名!

      他觉得师尊也是叫这老东西给骗了!
      但师尊的话,宁宸渊从来又是遵从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与师尊更是自小养大的恩情,宁宸渊对师尊极为敬重。
      哪怕幼时,师尊为宁宸渊指了婚配,他也未说过一个“不”字。

      离教算不得什么名门正教,却在丹术上颇有心得。
      师尊与离教掌教欺霜真人都是辅佐在帝王侧的同僚。论私下的关系,倒比公事上交际更多一些。

      离教掌教是素问的师尊,一句戏言就跟李淳风要了宁宸渊的姻缘。
      师尊问过他的意思,只是那时候的宁宸渊一心扑在修道上,对于儿女私情只道了一声“由师尊做主便是”。

      师尊掐指算了算,却无端一脸难言。
      “有终有无终无。”

      什么意思?宁宸渊不懂。
      师尊只是摇了摇头,应下了此事。

      宁宸渊一直以为对方与他一样,都是无心这些私事的心境。
      只是他错了。

      换了个视角,宁宸渊望向素问,她总是落后半步。走下长阶跨上了马背,就这么跟着他逐渐远去,那眼神中莫辨的情绪包含了太多。
      宁宸渊发现曾经的他,的确忽略了很多细节。

      这与他在霜朔记忆中看到的画面时候,回想起来的点滴又有了不同的心境。

      溪水边,篝火燎燃,自己与素问坐在一起。
      而宁宸渊依旧亦如一缕幽魂,站在篝火旁静静注视着两人。

      “师尊不过是顽劣心性,一时胡乱配对,那时我等还尚在稚童,你不必置气放在心上。”

      那时宁宸渊是不愿的,他不是不愿素问这个人,是他的心里只装了他的道法术术,容不下旁的。

      至少那时候的他,是这样认为的。
      劝着素问的话,何尝不是宁宸渊在对自己说。

      “待我们从万慈寺归来,我便禀明师尊,将你我二人的婚约解除了。”
      宁宸渊不想绑着对方,其实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宁宸渊自己也觉得松了一口气。

      可一旁的视角下,宁宸渊在素问脸上看到了诸多的情绪,有失落,有伤感,有愤怒,也有心痛。最后素问合眼不愿细想,再睁开一切又都消失了。
      “若要禀明,也该我来开口。你,不配。”

      听了这话,他愣怔了一下。
      两人相识多年,早已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他们是朋友,从来也只是朋友。

      “好啊。”宁宸渊莞尔一笑,点了点头。

      而一旁视角的宁宸渊,心中不由的一颤。
      自己到底还是辜负了对方,不仅这一世,连霜朔的一世也辜负了,甚至还欠下了她一条命。

      宁宸渊抬起头,看向漫天的星河,
      而一旁视角的宁宸渊同样也抬头望向此刻的星空。

      星罗密布,天象暗红,从他们离开宗门那日开始,每一日的星盘都诡辩莫测。
      只是当时的宁宸渊太过年幼,对天象之术并不涉猎,不懂这些不祥的预警。

      他听师尊说起过,那一年从三月开始天象就陆续出现不吉之兆。
      若算上今次,太宗与师尊去往西山祭天,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帝君出行的祈福仪式。

      说是不吉,可那一年旱涝保收,帝无抱恙,实则已是黎民万福。
      在封建朝政下,百姓只将这一切都归功于帝王勤政爱民,天下感恩上苍垂怜、盛世太平。

      可天象不利到底是大事,哪怕帝王也不能不信。
      凡天下大乱之事发生前,总是有所预兆的。

      祭天大典,本为冬至之日举行的仪式。
      太宗与太史局议事后,将之足足提前了两个月。

      此时的宁宸渊看着这满天星河,只觉得明日应该又是个晴朗的日子,能多赶些路程。

      月相,盈凸月。
      今日十三,还有两天的行程,便是十五满月。

      可一旁视角的宁宸渊看着篝火边宿营的众人,他知道恰好十五满月之日,他们会在傍晚时分到达万慈寺。

      这千年,有许多的记忆已经化为尘埃,哪怕用上了“追忆香”,不重要的也不会过脑。
      可那天发生的事,即使过去了千年后再回想起来,宁宸渊依旧清晰的每一分细节。

      他与素问带着两宗弟子十四人,出了山前宗门沿着城外的瞳水河畔一路西南而行。
      由于两人身怀宗门至宝,速度一直不低,连安营扎寨也是在水边就着篝火,吃着各自的干粮,众人十分警惕。

      已是深秋的时节,沿河湿冷,策马而过,众人都披上了加冷的衣衫、斗篷。
      马蹄绝尘急行,溅起无数芦花飞雪。

      这一路,宁宸渊与素问的话并不多。
      对方总是这样,一身青衣,心如止水,秋菊傲骨,连性子也是凉薄的。

      就算过了千年,宁宸渊都不知对方当初为何会有那样的举动,完全违背了她平日的做派。
      那是在他们即将到达万慈寺山脚下,偶遇的一件事。

      再两日的行程,宁宸渊等人终于在晌午之后,入了剑南道。
      远处山峦重叠,茂林颇深,是蜀地之貌。山野间凉风湿气,不过秋日而已,空气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丝透进骨头的凉意。

      宁宸渊一身似雪的白衣,外罩了一件裘皮斗篷,胯.下一匹黄骠马。
      剑南属地,乱石横生,草没马蹄,此等险地,众人的速度都降了下来。

      待他们能远远眺望到山峦之处,藏在那座灰瓦古寺的金身大佛顶,天边的夕阳如漫天红霞铺过,满月已挂在天空的一角。

      沿着瞳水河朝东南下游而行,顺流沿着嘉陵江又走了两日。
      一行人从嘉陵江向南的一条支流进入山峦,弯弯绕绕三日后,终于进了无妄山的地界。

      山涧流淌而出的溪水,在浅滩汇成了一道平缓的碧潭。
      万慈寺就修建在无妄山腰上,虽偏远了些却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大寺。

      宁宸渊知道自己是处在记忆里,他是千年之后的人,这些都是他记忆深处的东西。
      他摸不到,拉不住,只能冷眼的看着一行人就这么到了无妄山。

      山野间是水过草腥的泥土气息,一道沉重的钟声在山林间隐约响起。
      宁宸渊抬头远眺似乎想要看看寺庙在哪里,却什么也看不到,可待他收回视线,周围的场景又有了变化。

      一阵山风拂过,卷起漫天芦花。
      宁宸渊正站在半人高的芒草中,四下无人。

      这……这又是谁的记忆?
      宁宸渊不知道,这样的视角从未在他的记忆里出现过。

      周围很安静,水流,风声,却没有虫鸣与鸟啼。
      以山林来说,似乎安静得过头了。

      身后是一片河边浅滩,他立于一棵巨大的皂角树下。
      叶片正如秋日的树木那样不断飘着落叶。

      这样的视角……
      宁宸渊不由的抬头四下环视,难道……

      正在这时,微风撩动,芒草沿着河滩随着风不断摇曳。
      一队人马出现在了宁宸渊视野里。

      风过之处,宁宸渊陡然看到了芒草丛中,潜伏着数名黑衣裹身手握屠刀的人,此时正死死盯着远处的车队!

      这一行人不少,一队护卫跟着一辆马车。
      看路线,他们应该也是去万慈寺的。

      宁宸渊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在车队中看到了几面立起的旗号【云】。
      是的,云家。

      宁宸渊不由的想起一段记忆碎片的读层,他曾经在谁的哪里看过这一幕。
      到底是在哪里……?

      宁宸渊环视,眼前的场景真的是越发熟悉。
      还不待他多思考些时候,不远处的双方就已经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厮杀!

      宁宸渊奔了过去,马车上狼狈的逃下来四名女眷。
      两名武服模样的丫鬟正护着一位夫人,她的手中还牵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那张脸!
      宁宸渊瞬间感觉自己身处寒天腊月,每一块骨头都被这股寒气刺的发凉,全身的温度都在不断的流失。

      那是姚问卿!

      不,那是姚问卿的前世,也是碧桃的前世。
      云飞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