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信仰 ...

  •   (旁白):“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木兰):“求佛呀?”
      (旁白):“是啊!这首歌,就叫《求佛》!”
      (木兰):“别求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你没听过吗?”
      (旁白):“昨天说小道消息传崔浩的死因有三,一是华夷之辨;二是佛道之争;三是人才选拔。昨天说了华夷之辨,今天该说‘佛道之争’了。你提及泥菩萨,是不是在暗示这次佛道之争的结果?”
      (木兰):“是的,‘三武灭佛’听过吗?”
      (旁白):“好像听过!但具体内容是什么不清楚!”
      (木兰):“这‘三武灭佛’,是这么回事……”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灭佛的主谋者分别为: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因为这三人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所以历史上把这三次灭佛事件称作“三武灭佛”。
      在三武之后,后周世宗时的灭佛也是影响深远的灭佛运动,史界常常把它与三武并列,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佛教界则称为“三武一宗之厄”!
      而这个北魏太武帝,他就是我们正在说的003拓跋焘!
      (旁白):“那这003拓跋焘,是中国灭佛第一人呐!”
      (木兰):“是的!崔浩信奉道教,排斥佛教,是这场灭佛运动的提议者和推动者,小道消息说他的死,是佛祖降下的惩罚!”
      (旁白):“惩罚?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唉!”
      (木兰):“不管这些,当年大兔子给我详细讲了这次灭佛的细节,她说细节的背后有真相,可惜的是,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这些细节了!”
      (旁白):“没关系,这是大事,咱们有八十九块九包邮的《资治通鉴》,我翻翻,果然有。史载:……”
      (公元446年),拓跋焘讨伐盖吴,来到长安,进入一座佛教寺院,和尚让拓跋焘的侍从将官们喝酒。拓跋焘的侍从将官来到和尚居住的房里时,发现那里有许多兵器,出来告诉了拓跋焘。
      拓跋焘勃然大怒,说:“这不是和尚应该使用的东西,他们一定是同盖吴相通,想作乱的。”于是,命令有关部门将全寺院的和尚都杀了。查封寺院的财产时,又发现酿酒的工具及州郡牧守、富人们所寄藏在这里数以万计的东西,又发现和尚挖的地下密室用来藏匿妇女。
      崔浩因此劝说拓跋焘将世上的和尚全都斩尽杀绝,毁掉各种佛经佛像,拓跋焘接受了他的建议。寇谦之极力劝阻崔浩,崔浩不听。他们首先杀了长安的和尚,焚毁佛经和佛像,并下诏给留台,让他通令全国,按长安诛杀和尚的办法去做。
      诏书上说:“从前,后汉荒淫无道的昏君信奉迷惑人的又假又邪的神来扰乱天道常规,这是自古以来,在九州之内未曾发生过的事。夸张荒诞的大话,根本不符合人的常情常理,在国家将要灭亡时是没有人不受到迷惑的。因此,因家政治教化不能推行,礼义大遭破坏,普天之下,荡乏穷困,都变成了荒丘废墟。我承继上天的旨令,想要铲除伪善,保留真正实在的东西,恢复伏羲、神农时期的太平安定的社会,应将佛教全都荡除,消灭它的痕迹。从今以后,胆敢事奉胡人所信奉的神以及塑造这些神的泥像、铜像者满门抄崐斩。有不平常的人,然后才会有不平常的事。不是我,又有谁能消除这历经多少代的虚假的东西!有关部门要通告在外地征战或驻守的各位将领、刺史,凡有佛像和佛经等等的东西都必须打毁焚烧,和尚不管年纪大小都活埋了。”
      太子拓跋晃平素就喜欢佛法,他多次劝谏,但拓跋焘不听。他只好拖延时间,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这就使远近寺院的和尚事先得到消息,各自想办法脱身,许多和尚都逃走藏了起来,幸免于难,有的把佛经佛像收藏起来,只有在北魏境内的佛塔、寺庙全都不复存在。
      (木兰):“记载好详细!”
      (旁白):“一向抠门的史书如此大方,看来这件事,影响不小!太子拓跋晃好像也因为这次拖延颁诏,受到了皇帝的猜忌吧?”
      (木兰):“对,这父子俩之间虽然还有别的事,但我听说,这件事是最主要的原因。”
      (旁白):“这004-2号拓跋晃(追尊),比他爸走得还早,没接成班皇帝,要不是他儿子当皇帝了,他在这里排不上号。我记得,之前说过,史书上记载他的死因是‘忧虑过度’,而他之所以忧虑至此,是因为受到他老爸的猜忌,而小道消息说,这次灭佛中拖延下诏,是他受到猜忌的主因,那等于小道消息认为004-2其实是死于灭佛呀!”
      (木兰):“是的,所以他跟崔浩的死,就联系上了。”
      (旁白):“这次灭佛,史书上说原因是‘怀疑沙门与(谋反者)盖吴通谋’以及‘藏匿妇女’等不法行为,但实际恐怕不是这样吧?”
      (木兰):“这个先不急着说。在这次灭佛之前,003拓跋焘还有过与之相关的举动,你再查查。”
      (旁白):“确实有!……”
      在灭佛的前两年,即公元444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那年正月,史载:“戊申(十二日),北魏国主拓跋焘下诏说:‘王公以下直到平民,私自在家供养僧侣、男女巫师的人都要送到官府。超过二月十五日而不交出者,处死僧侣和巫师,私藏者满门抄斩。’”——哎呀呀!这意思是:“若有隐瞒,诛灭全门!”好狠!
      有趣的是,史书上在这里,还记了两天后,即:“庚戌(十四日),又下诏说:‘王、公、卿、大夫的儿子都要送到太学读书,而百工、商人之子,都要学习并继承父兄的职业,不能私设学校。违犯规定的,老师处死,当事人全家抄斩。’”——这道诏书就跟在“禁止私养沙门”之后,这读书跟佛教,是风马牛不及的两件事呀!003拓跋焘将它们前后脚处理,只是巧合吧?
      (木兰):“这两件事,好像有关联,但我现在想不起来!”
      (旁白):“那就是还没到想起来的时候,继续说灭佛的事。史载:‘经过这次灭佛事件之后,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但是,史书还说:‘废佛后六年,魏太武帝(003拓跋焘)驾崩,魏文成帝(005拓跋濬)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很快就恢复发展起来。’——六年就恢复了,这‘灭佛’灭了一个寂寞,说明灭佛一事,在当时其实是很不得人心呀!”
      (木兰):“是,当时北魏高层,很多人都信佛!”
      (旁白):“那小道消息说崔浩是因为灭佛而死,难道就是事情的真相!难道崔浩的死,真的是报应?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样的话,以后别再说了,这是对佛祖不敬,你知道吗?”
      (木兰):“这算什么不敬?”
      (旁白):“别说了,‘小心驶得万年船’知道吗?”
      (木兰):“你这小心得过了头吧?”
      (旁白):“过什么头?咱们这样,还是有所欠缺!咱们不但不能得罪,还需要去巴结一下!”
      (木兰):“为什么要去巴结?”
      (旁白):“咱们有求于佛,当然要去巴结了!”
      (木兰):“你有何求?”
      (旁白):“求佛祖保佑呀!”
      (木兰):“保佑?‘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你还求他保佑?”
      (旁白):“小兔子,快闭嘴吧你!我刚怎么跟你说的?你就忘了吗?快过来,跟我一起念:‘阿弥陀佛、无量天尊、上帝保佑!’”
      (木兰):“这是求佛吗?这好像是三家吧?”
      (旁白):“求神拜佛不都是这样的吗?还分什么家呀?”
      (木兰):“‘阿弥陀佛’是佛教,‘无量天尊’是道教,‘上帝保佑’是基督教!你这是混搭风吗?”
      (旁白):“你这也分得太细了!常言说得好:‘求得神多自有神庇佑’!我们‘中国式信徒’都是这样的,既拜佛祖菩萨,也拜各路神仙,还会祈求已经过世的先人保佑。不信你出门去瞅瞅,看我说得对不对!我这还算是少的,其他人求神的时候还会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风雨雷电、山川河岳、门神灶神、阎罗王、孙悟空……当然,现在最受欢迎的,是财神爷——‘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木兰):“你这种求佛,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呀!”
      (旁白):“姐,你这就俗气了,佛教、道教、基督教,这都是宗教,这叫宗教信仰!信仰这种东西,很崇高的,你不懂就别瞎说!”
      (木兰):“你求他们拜他们,好像是为了通过他们的能力,得到你自己想要却要不到的。求神拜佛之于你,更像是一种交易,而不是信仰。”
      (旁白):“不,是信仰!怎么是交易呢?神佛不保佑我,我也不能怎么样啊!”
      (木兰):“我听说,有的地方祭祀龙王求雨,如果龙王不显灵,就会迁怒于龙王,将龙王像置于庙门外任凭太阳暴晒,是为‘晒龙王’!”
      (旁白):“啊!还可以这样的,那如果……不,没有如果,佛祖一定会保佑我的,我对佛祖是信仰!真的,你一定要相信我!”
      (木兰):“你连‘阿弥陀佛、无量天尊、上帝保佑’是哪家的都不清楚,为什么对信仰一词,这么坚持呢?”
      (旁白):“为什么?还需要问为什么吗?你听听歌里唱的‘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我虽然没有求这么久,但是该磕的头、该上的香、该转的塔,可一样都没少!之前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回报,哪有这样的交易?如果说这是交易,那岂不是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人傻钱多’嘛!不行,这不能是交易,必须是信仰!必须的!”
      (木兰):“哈哈哈……”
      (旁白):“你笑什么呀?哎呀!我怎么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我这个笨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