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在这九重天上已修炼百日有余,在人间已是百余年,生死轮回都走过了一遭。小青生性懒散,与小绿十分不同,小绿辛苦修炼,日复一日,不曾懈怠,而小青则是经常打扰小绿。

      “一直修炼下去有什么好的?”小青抱怨着无聊的日子。

      “我们可以修炼为仙。”

      “小绿,你说,我们是生在这九重天上的草,可以修炼成仙,那这人间的草是否也可以修炼为仙啊?”

      “当然可以,只要人间的草妖不断修炼,渡劫成功后,修炼到一定程度,便可羽化而登仙。”

      “那他们会渡什么劫啊?”

      “天雷,人间的情爱欲,如果当一只妖做到六根清净,我相信他一定会修炼成仙的。”

      “那什么是情爱欲啊?”

      “等你懂了的时候自然会懂。”小绿安慰道。

      “哼。”小青不高兴了。

      突然间,小绿的身上发出金色的光,身体满满漂浮在空中,突然间,小绿在金光中变成了人形,头发是梳成铭旭和洛朋上仙那般,穿着白色纱衣,就像一个男神仙一样。

      “小绿,你!”小青惊讶到。

      “我成功了?”小绿看着自己的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太棒了,小绿,你成功了!你比风神还帅唉。”小青由衷地发出赞叹。

      小绿听到小青的夸赞顿时羞红了脸。

      小绿高兴过后,有点失落,因为小青还没有修炼成功,他知道天上的灵物修炼成功后需要到上清宫报道,可以继续修炼学习或者直接当天兵天将或者服侍上神的小仙,他当然会选择继续修炼,但他舍不得小青。

      “小青。”小绿满面愁容地望着小青。

      “怎么了?你都修炼成功了,怎么还愁眉苦脸的呢?”小青十分不解。

      “我待会儿就要去上清宫报道,日后可能不能陪在你的身边了,但我一定会时常回来看你的。”小绿向小青保证。

      “啊?”小青有点不舍得小绿。

      “所以,小青你要快快修炼成功,我会在上清宫等你的。”

      “嗯,小绿,我一定会去找你的。”小青受到小绿的鼓励顿时间变得有了动力。

      “那,我去报道了。”小绿不舍地望着小青。

      “祝你好运!”

      去上清宫不一定有机会拜入几位上神门下,如果不能通过考验,就会被安排去当天兵天将,或者服侍天帝天后或者其他上神。

      所以小绿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考验。

      当小绿朝上清宫法向前进时,被智渊上神拦住了去路,小绿一眼就认出了他,因为他平日里经常听到旁人称赞智渊上神,智渊上神感到此人很有慧根,便问了他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修炼?”

      “回智渊上神,人间都许多智者经历思想的痛苦,脱离肉身的束缚而登仙,我原本是株仙草,比他们幸运很多,不用经历人间情爱,不会感到痛苦,我不知道我除了修炼还能干什么,我只是小小的仙草,六界的安危我无力维护,所以我只能修炼。”

      “你很诚实,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徒弟?”

      “真的吗?”小绿不敢相信。

      “当然是真的。”

      “谢谢师父。”

      “好徒儿,从今日起,你就叫正诚吧。”

      “多谢师父赐名,请受徒儿一拜。”正诚连忙跪下。

      “我收徒不需任何形式,你只要跟着我便可,我会将我会的都传授给你。”

      “是,师父。”

      小绿从此以后就叫正诚,他随智渊师父一起进入上清宫,其他人都要经历危险的秘境,成功出来的才可被上神挑选为徒弟。

      铭旭曾在秘境中险些丧命,他不服,洛朋也跟着铭旭表示不服,明明都是智渊上神的徒弟,为什么这个仙草精就可被师父直接收下。

      智渊知道铭旭和洛朋都是白龙,而正诚的本体是株仙草,他这才将正诚收下的,避免了他进入秘境。

      正诚即刻就跟随师父修炼,只要他修炼成如铭旭洛朋一般的上仙,就可位列仙班,拥有自己的宫殿。

      王莲莲的父亲看着时间所剩无几,他又找不不到女儿,便想收拾钱财准备跑路,反正在哪住都是住。

      万老爷怕有什么闪失,就派人监视王家动向,结果发现他们将店铺转让,准备跑路,他就命人当晚去灭了王家。

      这些挨千刀的,连一个十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王莲莲和刘枫来到距宛平城百里远的茗鼎城,走走停停,加上在客栈过夜和食物补给,一个月过去了,因为王小姐本是大家闺秀,不曾走过这么远的路,一路上多次休息,就耽搁了许多时间。

      王莲莲用带出来的钱财开了家客栈,和刘枫将客栈打理得很好,因为食宿不贵,外城人常常光临这家店。

      他们俩没有拜过天地,也无夫妻之实,刘枫认为成亲应将父亲请来,王莲莲同意了。

      刘枫一人去宛平城将父亲接过来,再顺便看望王莲莲的弟弟,刘枫给王宝玉带了茗鼎城的特色糕点。

      刘枫因为是一人赶路,所以三日之内就到了。

      他回到宛平城就听到百姓们讨论王家被灭门一案,刘枫向大娘问起王府之事,大娘立刻说什么都不清楚,明明上一秒还在和其她大娘讨论,但旁人问起就说不知道。

      刘枫回到王府,就看到大门上的封条,他给街边的老乞丐一点银两,询问王府之事,乞丐告诉刘枫:“听说王府的千金逃婚了,王府将一个婢女顶替小姐嫁入万家,有人看见成亲第二日王家千金的婢女穿着新娘服和王员外夫妇一起从万府出来,结果事后没几天,王府就被灭门了,我亲眼看到官府的人把王家那个才十岁孩子的尸体抬出来,那孩子在担架上,突然把手从白布里掉了出来,你说说看啊,那孩子才十岁,这么年轻就走了,死不瞑目啊。”

      老乞丐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刘枫,刘枫带着悲伤去见父亲。

      刘枫没有将此事告诉父亲,但父亲主动向刘枫提起了此事。因为刘父常常拿猎物去城内售卖,所以他也听到了一些传闻。

      “那万家简直目无王法,这县令也是糊涂,王府几十条人命就安到土匪头上草草结案,假装去山上捉土匪,然后又从死牢里拖出几个人斩首,说什么土匪已经杀了。我在这城外住了几十年了,也没见到山上有什么土匪。”

      刘父见刘枫不出声:“枫儿,人家王姑娘已经没了亲人,你可要好好待她啊。”

      “父亲,我今日是接你与莲儿团聚的,你能不能先不要告诉莲儿真相啊。”

      “好,为父答应你,我知道你是怕她伤心,但这样骗她也不能骗一辈子啊。”

      “我知道,父亲,我会想办法的。”

      王莲莲与刘枫拜了堂成了亲。

      刘枫从回来那日,到筹备婚礼,到成亲洞房之时,都内心十分煎熬,但他没有在妻子面前表现出什么不同。

      到了回娘家的日子,王莲莲想回王家看看父亲与弟弟,但被刘枫百般阻挠。

      过了些时日,王莲莲实在是忍不住对弟弟的思念,她对刘枫说:“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总是不让我回家?”

      “这......”刘枫难以说出口。

      “我今日偏要回宛平城,你若再拦我,我就不和你说话了。”

      “好,我陪你去。”

      “店怎么办?”

      “父亲在,没事的。”

      刘枫怕王莲莲接受不了打击,自然要陪着她。

      到了宛平城,王莲莲得知真相后大骂刘枫:“你骗得我好苦,你让我成为不孝女,连父亲死了,都不知道,还开开心心地与你拜堂成亲!我可怜的弟弟才十岁啊。”王莲莲哭泣着。

      “如果被人知道你还活着,我怕你有危险,我们快点离开这里吧。”刘枫拽着哭泣的王莲莲赶紧离开。

      “既然县令昏庸无能,那我就要向知府告状!”王莲莲在客栈内拍案而泣。

      “好,娘子,我帮你写状纸!但娘子你确定是万家干得吗?虽说宛平城几十里内并无土匪,但不一定是万家杀的啊。”

      “不是万家,那宛平城内还有谁会杀害我一家三十口人。”

      “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找到证据才行,不然可能会被万家反咬你污蔑他们一口。”

      “相公,你说得是。”

      刘枫在宛平城内奔走几个月,问了所有人家,终于找到了两个证人。一个是打更的,他曾在万府门口看到有黑衣人带着血淋淋的刀子进去。另一个是全身黑漆漆的乞丐,他曾在王府门口看到有黑衣人进去,再带着血淋淋的刀子出来,他很害怕,一直躲着不敢出来,王府灭门后谁也不敢告诉,生怕丢了性命。

      刘枫求了这两人好久每天给乞丐送吃的,每日带有趣之物给打更人的儿子,多日纠缠和三十口性命让二人动容,最后终于答应了帮刘枫作证。

      王莲莲一早来到官府门外,击鼓鸣冤,迎来许多百姓围观,谁知那公堂之上的泉州知府是宛平城县令的舅舅,知府一听她要状告自己的外甥,他就让她递上状纸,请证人上堂。

      “威——武——。”

      这知府看起来一身正气,王莲莲以为自己可以为王家人三十口人讨回一个公道。

      没想到那知府在众人面前污蔑王莲莲谎话连篇。

      “那万家怎会因为你一女子而杀害三十口人,而且,宛平城的县令自从上位以来,从无发生伤风败俗之事,你这是污蔑。怎么能单单依靠打更的和乞丐的话来作证,这二人穿着身份贫寒,说不定你夫妻二人将他们买通。来人,给我杖打贱妇刘氏。”将令牌往地上一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 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