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5、老庙 ...

  •   沿着那艄公热心指出的路线,焦文思很快抵达这所谓的神君庙。

      “哇——”焦文思仰起头,看着庙门上方漆金的匾。

      作为北静安堡少堡主,文化修养课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焦文思虽然不精于此道,但也能看出这匾上的题字古朴拙直,应该不是普通的老工匠随意为之。

      当时建造时,想必是很下了点功夫的。

      不过,这庙的外形却出乎意料地简朴。

      焦文思前世的外婆信奉佛教,在因为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去世之前,外婆每年都会带焦文思去本地寺庙住上半个月,日日跟着和尚们吃素斋做早课听佛经。

      稍微长大后,他也陪着爱旅游的妈妈走过全国各地,国内有名的大庙,例如白马寺、悬空寺、五台山,全都一一打卡过。

      见得多了,焦文思对传统中式寺庙的建筑结构颇有些了解。

      成为北静安堡少堡主之后,他偶尔出门历练,也见过几次这个修真世界里的大型寺庙,大多是供奉世上有名的大能,当然也有供奉那些杂乱的小教派传说里的某某真君的。

      专门看顾寺庙的人由当地官员负责推举,在庙里的一应生活起居均走公账,平日里只需负责洒扫祭拜,算是个不错的铁饭碗。富裕地界常有为这个抢破头的。

      当然,北境可找不着大寺庙。北地因为自然条件过于艰苦,传教者稀少,民众信仰形态普遍原始简陋,更类似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信仰初期、至高神长生天都还未被明确阐述时。
      而北静安堡历任堡主都不喜欢被建庙塑像,也就不了了之。

      总的来说,据焦文思观察,这个修真世界的大部分寺庙与现代社会的寺庙简直是惊人地相似。

      例如:都崇尚“以天地为庐”的架构思路啦,削弱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的隔阂,并以秩序、方正、对称的建筑理念为美学指导啦……

      山门、钟鼓楼、次殿、主殿、碑楼、亭台……结构大差不差。

      但眼前这座小小的神君庙,与那些气势恢宏、结构俨然的庞然大物对比起来,简直朴素过了头。

      是的,“朴素”。神君庙倒也不算破旧,从外面打眼瞧过去,大门、飞檐、雕梁等等五脏俱全,可就是占地面积小得令人心酸。

      它甚至不该被称作“庙”,改叫“舍”都不算过分。

      附近也没见几个行人,只对街稀稀拉拉坐落着几栋破旧的房屋,几个老豁牙的老头老太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家门槛上晒太阳,浑浊的眼睛似睁非睁,像是日光下泥塑的拙劣人像。

      两只肥肥的、黄白相间的老狸奴趴在屋顶晒太阳,陌生人来了也只伸了个懒腰,毫无猫科动物的警惕性。

      这死气沉沉的景象,完全和刚刚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红雀街形成鲜明对比。

      难怪附近的百姓们不来这儿祭拜,实在是神君庙的外观太不够唬人了。
      还有,这周围的小路交错复杂,路边的屋舍跟复制黏贴似的,不熟悉的人想必很难准确定位这么小小的一座神君庙。

      对了,也难怪那群修真者没有在这死磕,这庙光看着,就不像藏珍匿宝的贵地。

      焦文思一边这么想着,一边默默往里走。

      或许是因为前世常和外婆一起住寺庙,他甫一踏入这小庙,心里倒觉出一股淡淡的熟悉与欢喜,冲淡了赶路带来的疲惫。

      “倒还挺不错的,先在这儿歇几天脚吧。”焦文思自言自语。

      庙里很干净,没有积灰,也没有生虫,甚至没有因潮湿气候而发霉的痕迹,要知道这儿可有能阴雨连绵两个月的黄梅天!木质结构能保存得这么好也太难得了。

      对于一个无人养护的小庙来说,倒确实有几分奇异。

      焦文思原地站定,闭上眼睛,细细感受周边气息。

      流动、漂浮、旋转……

      气,是天地自然之造化,也是万物有灵之吞吐。
      气就像是刑侦办案中的指纹,独特、隐秘而准确,只要善于阅读它,就能解开世上大部分隐藏的秘密。

      所谓大修者那神妙的、全知全能的境界,就是因为他们对气的掌控已经精密到可怕的地步,能够轻易拨开迷雾,还原气的踪迹。

      嘶,不过……

      焦文思睁开眼睛,眸光里露出几分不解: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异常?一丝一毫都没有啊。

      但我可是化神境界啊?不是自卖自夸,这境界说是当世顶尖战力也不为过。

      怎么会没有任何发现呢。

      焦文思不信邪地再次尝试,但结果仍旧没有改变。

      但是,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算了算了,这世界上总有解释不清楚的事情。

      焦文思揉揉太阳穴,飞快放弃。或许是近几日一连串事件冲击之下的疲惫,或许是因为突然想起前世的外婆,他没心思对这莫名熟悉的小庙刨根究底。

      或许当时的工匠有什么特殊的防蛀防潮技术呢?他大概知道,有经验的工匠们会将建筑用木材在特殊液体里浸泡过后晒干,并刷上一层胶一层漆,并借助一些特殊的建筑技巧,例如铺地阶砖、安透风装置,达到很棒的防潮效果。

      简单转了一圈,焦文思大概搞明白了这座神君庙的结构。

      进门便是相对最大的正殿,往后是两座重檐歇山式的暗红色碑廊,隔着浑浊的小池相望。最后是一间小小的客舍,倒是有借住旅人的宿居痕迹。

      正殿里有座足足二人高的神君塑像,体态挺拔、垂手肃立,不同于其他仙风道骨的经典神君塑像,他身上的服饰并非宽袍大袖,而是简洁利索,看样子大概是个威严端肃的年轻男子。

      但工匠没有刻画这位神君的面庞,只留下一片突兀的空白。也许是建庙者的示意吧?

      塑像前没有贡品,也没有点香。香炉里插着几根燃到底的香,短短的早已经熄灭了。

      简直有几分凄凉。南地如此富庶,怎么当地管事的官员不雇佣几个品德尚可的老头老太,负责神像的祭拜上香呢?起码看着好看些。

      焦文思奇怪地皱皱眉,拿出阿襄塞给他的果子,不舍地用衣袖仔细擦了擦,随即认认真真摆到贡台上。

      “这位前辈,今在贵庙借住几晚,还望海涵。”焦文思说完,礼数齐全地拱手拜了拜,做了个晚辈礼。

      说实在的,神像无脸,实在过分怪异不祥。也不知道这庙供奉的到底是哪位修者,他的后代居然也不管控一下寺庙修建质量。
      就算后代佚散,当地官员怎么也不管管?听那客栈管事的语气,这座神君庙在南城还是蛮有名气的。

      焦文思想不出头绪,干脆不再为难自己,转身去了后院客房,简单收拾了下。

      上一位暂居者恐怕不太注重个人卫生。焦文思反正是对那被褥凌乱、枕巾颜色怪异的床铺敬谢不敏,干脆自己在地上铺了个窝。

      虞襄依依不舍地离开前,把自个儿的储物法器也塞给了焦文思。
      说起来,这法器还是他专门给焦文思备着的,里面塞着的全是焦文思的吃的用的穿的住的,硬生生把价值千金的储物法器用成了保姆百宝箱。

      翻着翻着,焦文思又忍不住开始想念自家贤惠的阿襄了。

      唉,好烦哇——

      不知道阿襄在魔界情况如何啊——

      魔界居民那么暴力!那么血腥!而阿襄这么漂亮又温柔,万一被欺负了怎么办。

      焦文思简直要愁云惨淡地咬衣角:理智上虽然知道普通魔族凑一打都不够阿襄两个指头捏的,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呃啊啊啊!而且现在还联系不上阿襄!

      修者通讯方式很多,可以用种类繁杂的通讯类法器,可以雇佣灵兽代传,修为足够强悍者还能直接靠神识联系上对方,千里传音。

      但这仅限于人间。魔界和人间的封印就像大型干扰器,阻隔了跨界交流。虽然现在封印松动,但想要在不惊动任何修者和魔族的情况下完成跨界通讯,还是太难了些。

      这也是为什么焦文思要虞襄去魔界避避。只要在魔界,修真者的手就伸不过去。以阿襄当下的实力,完全可以在魔族来去自如。

      但现在,他俩也联系不上了啊呜呜呜。

      焦文思把自己狠狠甩到软软的床铺里,毫无形象地打了个滚。

      呃啊!烦死了!

      他又猛地坐起来,干脆抽出北静安堡的独门传讯法器就开始给母亲大人留言,这是他离开前和焦静水约好的联系手段。

      这小玩意儿还是堡里的器修叔叔根据他小时候的提议搞出来的,能自动对信息进行加密,并设置有每年更新的12套密码系统,收信者必须必须用自身气息验证身份,系统才会自行解密。

      要用气息验证才能解密这一条限制,导致器修必须提前输入收信者的信息。因此这玩意儿注定没法大批量推广,只能成为北静安堡内的小型通话工具。
      纯属堡主大人为了逗儿子玩的鸡肋小玩具,虽然也没什么人用就是了。

      不过好处就是安全性足够高!估计也没人想到他们母子会用这种方式交流!

      焦文思吭哧吭哧留言:“母亲!家中情况现在如何?需要我赶回来么?另,如若已无事,我想去魔界找阿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5章 老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