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请安敬茶 ...

  •   “这是要尝什么?”
      醉意上头的四爷没有往日的克制,直接推门而入,把屋里的主仆三人吓了一跳。
      “给爷请安,爷万福。”还是雪澜最先醒过神来,赶紧给四爷见礼。
      “起来吧,你们刚刚在说尝什么?”见没人回答刚才的问题,四爷极好脾气的又问了一遍。
      雪澜回头看两个丫鬟一眼,见两人都低着头假装木头人,只好上前,“回爷的话,妾身刚才是想尝尝厨房送来的醒酒汤味道如何。”
      四爷的视线转向桌子上放的两个碗,“怎么送来的两碗?”
      “其中一碗是府里常备的方子,另外一碗是妾身让丫鬟按照自家的方子准备的。想着您今日必定是饮了酒,刚才妾身就是想先替您尝尝哪碗的滋味好些。”
      刚才雪澜洗漱好了,也用了吃食,一时间无事可做,于是贴心丫鬟青屏便提议着给四爷准备醒酒汤。
      才刚进府,对这府上的人事都还陌生着,不可能找去厨房做。最后还是从随身常用物品的箱子里翻出了个小炭炉,这才做得了。
      为此绿萤还故意打趣道,“从前我只当小姐不爱喝那些汤水,总是要热个一两回,为着方便才添置了一个碳炉子,如今可算是知道这炉子的真正用处了。”
      建议是青屏提的,熬醒酒汤是绿萤做的,结果被打趣的雪澜却也脸上潮潮的,“你现在就跟那廊下的八哥一样,快做你的事,少多嘴。”
      听着雪澜的解释,四爷眼神微暖,随手端了一碗起来喝,喝着是惯常喝过的味道,心知这就是福晋让人送来的了。
      一碗热热的醒酒汤喝下去,四爷神色清醒了一点,又端起桌上剩下的那碗。尝了一口,立时觉出不同来。
      “这酸味儿是、是话梅?”
      平时府里常做的是放了生姜的,味道确实是不如何,四爷是不喜欢的,但是偶尔才会喝上一次,也就懒得提这事儿了。
      刚喝了一碗带着生姜辣味的,再喝这一碗酸甜适中的,饶是四爷已经不大喝得下了,也还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完了。
      “是,妾身刚来,府里还不怎么熟悉,就捡了妾身这儿有的材料给您熬的。里面放了红枣、话梅、葛根、桂花,这是广东省那边的做法,在京城里是比较少见。”
      因着阿玛年遐龄当过好些年的湖广巡抚,年家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自觉的就带了些那边的风味,和京城中的大多数人家都不相同。
      雪澜这么一说,四爷就懂了,这是从年老爷外任后带回来的,“如此说来,你的口味怕是与府中众人都有不同。如今福晋和李氏院中都设了小厨房,你这里也设一个就是。只是这些日子院子不宜动土,还是等年后再说。”
      没想到几句话的功夫就得了四爷允许建小厨房,雪澜也是明白院子里有个小厨房的便利的。
      “那妾身就多谢爷了,正好阿玛也给妾身准备了厨子,正不知道该怎么安置呢。”
      雪澜的欢喜都快从言语间溢出来了,这倒是让四爷生了点好奇。
      之前答应给李侧福晋置办小厨房的时候,她可是犹犹豫豫的,一会儿说福晋怕是不乐意她做出破坏规矩的事儿,一会儿又说孩子饿得快有个厨房做点吃食方便。
      后来还是福晋大度,主动说起李侧福晋都是侧福晋位份了,再加上有孩子在,也该设立个厨房日常方便些,这才置办起来。
      当时小厨房置办起来以后,府里夸赞福晋贤良的声音好长时间才消下去,如今倒是让雪澜捡着了便宜。
      不知不觉间,苏培盛和两个丫鬟已经悄无声息的退下去了,只四爷和雪澜在说着话。
      “你倒是利落!之前听人说你爱读书,琴棋书画都是拿手的,原以为你会是个温婉文静的性子。如今一见倒是觉得你性子明显更爽直利落些,显然之前的时候谨慎放不开。以后在府里你也当放自在,福晋端庄,李氏也只是心直口快,实际上是好相处的,你们相处久了就知道了。”
      在四爷眼里,自己后院的妻妾相处和睦,除了自己的子嗣缘浅些,再没什么遗憾了。
      雪澜正震惊于四爷打听到的对她的描述,一时间忘了回答。好在四爷很快就找理由给她解释了过去,让她有惊无险的过了一次考验。
      在年家的时候她先是养病再是养身子,父母家人也不会追着她看不看书这些小事细问,顶多觉得她是这些时候没精力而已。
      但是到了王府就不一样了,万一那些人想找麻烦让她做个诗弹个琴的,那她不就完了吗?
      这都是以后要犯愁的事,至于现在,还是先把四爷应付过去为好。至于四爷说的后面那半截话,雪澜是半个字都不信。
      那么多女人争一个男人,抬脚迈步就这么几方院子,能和睦到哪儿去?顶多在四爷面前稍微遮掩遮掩。
      “之前是多看了几本闲书,只是这次都没带过来多少,以后再慢慢置办。至于琴棋书画那些,好些日子不碰,总觉得自己手生,不敢拿出来在您面前献丑了。”
      四爷内心里其实是比较欣赏这类读书识字明礼的女子的,正想和雪澜讨论点儿什么,苏培盛就过来敲门了。
      “爷,厨房送洗漱的热水过来了,您看?”
      幸亏雪澜不知道四爷想跟她讨论诗词歌赋啥的,要不然立马就露馅儿了。不过听到敲门声,她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再聊下去天就聊死了无话可聊啊!
      聊了会儿天,感觉酒也醒的差不多了,四爷干脆起身准备洗漱。的确不早了,早就过了他平时入睡的时辰。
      “苏培盛,进来服侍爷洗漱。年氏,你也让丫鬟服侍你洗漱吧。”
      听着这个‘年氏’的称呼,雪澜愣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赶忙回应,“是,爷。”
      四爷洗漱的动作不慢,等雪澜洗漱完换了寝衣没一会儿,四爷就进了内室。
      “不早了,安置吧。”
      四爷大臂一挥,将站在床边满心忐忑的雪澜带倒在床上。
      一夜无话,转眼就是第二天清晨。
      虽然昨夜睡得晚,但是到了平时起身的时辰,四爷仍然准时准点的醒了。
      刚清醒,四爷就发现自己的胳膊被人紧紧的缠着,敢做这样事情的人仅此一个,就是昨日刚进府的年氏。
      四爷怜惜她年纪小,又见她的睡颜乖巧,于是打算不叫醒她,让她多睡会儿,轻轻的将她手臂拨开就准备起身。
      新到一个地方雪澜本就有些择床,再加上一夜劳累后身上不舒服,因此睡得也不是很踏实。
      四爷刚把雪澜的手臂拨开,就听见雪澜眼睛还半睁不睁的,就开始娇声喊丫鬟了,“青屏,青屏……”
      喊了两声没人应答,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在哪里,雪澜一下子就清醒了。
      一抬头果然看见四爷饶有兴趣的看着她,雪澜心里就像有一万头羊驼奔驰而过的那么尴尬。
      “爷,早、早安?”
      一大早就看到了乐子,四爷心情不错,“既醒了就起来吧。”
      待会儿还要去正院给福晋敬茶,雪澜也不敢马虎大意。要是第一次露面就出了错,怕是以后能被人捏着嘲笑一辈子。
      不能张扬到与福晋争威风,也不能低调到让人觉得好欺负,选衣裳的时候雪澜还纠结了一会儿。
      最后选了一件海棠红的旗装,袖口处和裙摆处用银丝掺和着绣了大片细碎的白山茶花。最后配上几样红珊瑚首饰,既喜庆又不繁复。
      这套衣裳应该挺符合四爷的审美,见雪澜打扮好他还赞了一句袖口的山茶花不错。
      更衣洗漱完毕,四爷又陪着一起用了早膳。很明显,四爷打算给她和年家一个面子,待会儿陪着一起去正院。
      如果是格格侍妾之流,显然是没这份体面的。就像是之前进府的那些格格,哪个四爷不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让人孤伶一个人去给福晋敬茶的。
      四爷也是出了名的注重规矩,这府里进了这么些人,还没见他为哪个格格破过例呢,更别提侍妾了。
      进了正院,显然后院众人俱是已经到齐,就等着雪澜来请安了。
      听到丫鬟通报四爷也来了的时候,雪澜耳边似是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几声布料摩挲声。不过等进了屋,就只看到一张张千娇百媚的给四爷请安的脸了。
      四爷落座,福晋便主动提起,“年妹妹来了,那咱们就开始仪式,姐妹们都盼着见年妹妹呢。”
      嘴角噙起一抹微笑,举止大方的从旁边的托盘里拿起茶盏,蹲身举杯一气呵成,“妾年氏拜见福晋,请福晋用茶。”
      有四爷在旁边看着,没人敢在这时候闹幺蛾子,福晋很快的接过茶啜饮了一口,笑容亲和的说道:“以后就都是一家子姐妹了,希望可以早日听到年妹妹你为爷绵延子嗣的好消息。”
      福晋给的见面礼是一套水色温润的和田玉首饰,看起来倒是很重视雪澜的样子。
      福晋的语气是很真诚,真诚到雪澜都快以为是真的了。不过想着就她知道的那些情况,她也不敢把福晋的话当真。
      “我来带年妹妹认一下府里的人,整日枯坐着也无趣,以后大家也要走动起来才亲热。”说着福晋的目光就朝左侧第一位的女人看去。
      “这是李侧福晋,当时爷还在阿哥所的时候就在服侍爷了,年纪比你长些,膝下又养育了大格格和弘昀弘时两位阿哥,论情论理年妹妹你都该称呼一声姐姐才是。”
      听着福晋这明褒暗贬的介绍,李侧福晋恨不得对着福晋的脸啐上一口,年纪大怎么了,比你得宠,比你儿子多,呵。
      李侧福晋的面色不算好看,但也起身与雪澜见礼,还给了一只白玉簪子做见面礼,雪澜也回赠了一只玛瑙镯子,这些原都是进府前就准备好了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请安敬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