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个展 ...

  •   李箐的母亲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多留存与儿童的合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她走过很多地方,远至东南亚,亦到偏远地区从事幼儿教育,生活虽艰难,但她目光始终坚毅而宁静着。解放后,她也曾到武汉为女儿带过孩子,此时的她,褪去了职业女性的刚毅,一脸慈祥。

      李箐与母亲的合影并不多,大概十余张,多是初为人母的母亲抱着婴儿时自己的照片。

      上海法学院,原名上海法科大学,成立于1926年,位于上海市江湾路547号,该学院办学宗旨是培养造就政法及财经人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李菁,很顺利地在上海法学院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她没有富家女的骄奢脂艳,却有着平凡世界中最可贵的温良,朴实与真诚,透过照片似乎可穿越到她的青春时期,感受其其音容笑貌间的暖意。

      正当年遇见美好的人,激荡起爱的情愫,人生有幸二三事,不过如此。这位温暖的女孩恋爱了,多张合影可见,或男友从背后拥住她,或她依偎在男友身旁。男友高大阳光,戴着一副金丝圆框眼镜,英气逼人 。有诗人书“这两位面泛潮红,天上的生子,从何而来,一瞬,合为一体,当他们穿越我们窗外,星光闪闪的高空时,一位从东而来,一位从西......”

      同男友修成正果,意味着少女和人妻在她生命里的角色置换了,李箐褪去了灿烂的笑容,添了一分成熟和稳重。在他们的结婚照中,本值得开怀大笑的喜庆日子,李箐微眯着双眼,让目光聚成一把蜜剑,穿透镜头,那眉目眼眸,是道不尽的柔情蜜意,却也坚毅着。

      婚后,李箐成为了两个胖乎乎的娃娃的母亲,照片也多为四人全家福。不知是因相夫教子疲于打理,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前半生告别,她剪去了及腰长发,烫起了时尚的卷发。曾经明媚的少女,现下有了软肋和羁绊,单薄的身影诠释着 责任二字。

      □□期间,这对解放前过来的知识分子似乎没有收到太多冲击,期间偶有出行,并在各地留下身影。

      改革开放后,黑白照转成了彩照,此时,李菁已白头,是位慈祥的老太太 。家庭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其间的重担虽没有压垮她的背脊,却也让她的眼神添了几丝沧桑,皱纹也不甘示弱地爬上眉心 。曾经的老牌大学生,最后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厂退休会计。在一张照片中,她双手握着一个杯子,下巴抵在杯子口沿,曾经明亮的双眸已然失去了昔日的光泽,一脸落寞的神情似乎在追忆似水年华,或许她的脑海里在闪现电影,从浪漫的青春到夕阳的黄昏。

      李箐同丈夫一直相伴到老,伉俪情深,频频出现在与家人友人的合影中;一双儿子也健康长大,与母亲留有的一张合影,工作照背景显示,其中一人有着不错的事业线,也算另一桩欣慰事了。

      1948年,李菁游至南京,拍了一张相片;1949年,人在广州的她将照片送给了一人名“耀枢”。相片的背面,书写有手迹“这帧照片是一年前在南京中山陵音乐厅照的,照的不好,给耀枢留着。箐卅八,于广州”。关于“耀枢”是亲人还是友人,不得而知。

      时间跨过了2000年,李菁在一本影集扉页写到:“2001年春节五一劳动节留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留不住逝去的岁月,但,珍藏相片,看到历史的自己,可以更清楚地回忆历史 。已过古稀时候,喜怒哀乐,沧桑岁月,坎坷人生,路漫漫,快到尽头。”此时的李菁,已经72岁,她直到2020年92岁才去世,但回首来路,还是发出了感伤。

      2004年,李菁在影集中又写了一段话:“往事如云烟,岁月一去不复返,童年和青年的记忆,遥远而朦胧,这些旧相片历史的影子,为我保存一份思念,留住珍贵美好的记忆。 2003年八月重新整理新相册。”

      从娉婷豆蔻,到白发垂暮,李菁的青少年时期是非常美好的,在解放前拍摄的多组照片可见其家境优渥 ,笑容灿烂。反观其在□□前后的照片,大抵是落寞的,她的内心深处一定有很多不甘,才会书写 如此伤感的文字。

      岁月漫漫,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青春年华的少女,接受高等教育,嫁给门当户对的知识分子,共同将孩子培养长大,一起走向暮年,经过二十世纪的战争岁月和社会运动,依旧安度一生 。这就是一个女子的一生,平凡的一生,也是普通人最好的观照的一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