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爱的形式有很多种 ...
-
贝佳予把手机一丢,不禁跟追星小姐妹感慨到,现在很多娱乐圈的言情小说写得真的很悬浮,而且一看就不是粉丝,没有真正的追过星。当然作为女友粉,她其实也会很困惑,有时候常常会想,你喜欢一个idol ,究竟是喜欢他本身,还是喜欢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依然独独厚爱你一人的幻想?
当然幻想归幻想,等到她考到帝都开始真正狗现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们之间的距离那么远,就是传说中的“你我之间本我无缘,全靠我花钱”。哪怕可能就隔着几米,站在台下人群中,看着他的舞台,但是却像隔着银河。所有人明星都面临私生的问题,宁应星也不例外。甚至最严重的时候,私生走到他面前,递了信,信里跟他说,你不要假唱了。宁应星唱跳全能,带麦气息太稳,竟然被怀疑假唱,他百口莫辩,后来哪怕效果不那么好,他也开始用手麦。这样的自证清白,不是不令人心痛的。
后来听到宁应星在一个综艺里谈起这件事,贝佳予难受的不行,那是她心爱的歌手,那是宁应星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舞台,却被珍视的“粉丝”说成那样。是,粉丝千千万,大家可以安慰自己,那不是粉丝,真正的粉丝尊重他,疼惜他,不追私。可是对他来说呢?百人千人千万人的爱,一样炙热热切崇拜的目光里,一双双小心翼翼递信的手,他又怎么区分谁才是披皮黑才是真正的粉?宁应星是一个非常非常温柔的人,他在演出之后是那么努力想去记住台下每个人的样子。因为他不想辜负任何一点期望,正是这点期望才支撑着他熬过孤苦,是他十年没有绯闻的干净,他踩着自己的血泪走到今天,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个事情最难过的地方在于,甚至贝佳予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起码不能把世界拱手相让吧,宁应星是像灯塔星斗一样的他。那自己其实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做得够好做到顶尖,也都可能真正的与他有交集,而不是像蛆虫鬼魅一样追私。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如果不能堂堂正正的走到他面前,那真的追私到偷拍说话又有意义吗?
因为真正追过星,所以贝佳予知道,偶像塌房会有多难过,当偶像私联粉丝要联系方式的时候,其实这个星就已经陨落黯淡了。好在宁应星不是这种人,他从来没有私联过粉丝,也没有在娱乐圈和女明星传出绯闻,甚至狗仔都拍不到他的任何恋爱爆料,他比任何人都要爱惜他的羽毛。
作为贝佳予一样同年同月出生的同辈人,宁应星白手起家,年纪轻轻,年收入过亿,以世俗的标准来看的话,早就获得了所谓成功。但他自己却活得像个苦行僧一样,完全不像其他人一样沉迷豪车豪宅小美女这些功名利禄,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和学习。当时有句话说他,名利二字太小,并非先生格局。真的讲得很好。他工作室里小黑板上还写着“一度电三块钱”“一瓶水打开请喝完”的提示语。作为奋斗的代名词,他确实活得太累了,哪怕真挚如斯,也不像其他很多聪明漂亮的人,因为赢得太轻松,所以肆意挥霍洒脱。而是谨慎得过分的爱惜每一点羽毛,活得像没有明天一样拼命奔跑。
因为不在资本阵营中站队又实力强,经常莫名其妙被攻击得遍体鳞伤。但宁应星绝就绝在,他即使看清一切,也坚持不用那些攻击他的肮脏手段还击。即使艰难,他依然用他的方式在塑造他想要的世界,我要用我的方法赢。温柔的推翻这个世界,然后把世界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是无数个选择路口、抉择瞬间的没有挑好走的捷径,而是自己硬凿出路才最终有决定权和话语权的命运。前几年,情况不好的时候,宁应星一天挂好几个黑热搜在榜上,就是黑不出什么实质的料,说他装有礼貌,说他卖萌卖傻,还经常被下套被整,明明其实都是空穴来风,贝佳予有时候都不敢打开微博。
聪明是天分,善良正义则是一种选择。有时候你看宁应星这个人,已经不是什么颜值舞蹈音乐才能本身。而是就想看看,道义和正道能不能赢。能干干净净的坚持一些东西,本身就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事情。而从他17岁说出想缔造娱乐帝国的大话起,宁应星就手握着梦想,一刻也不敢松懈。
贝佳予真的无比敬佩和欣赏所有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和现实的碾压摩擦里不枉初心坚守理想的人们。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最初的梦想在时间和现实的冲刷攻击里,反而愈发闪闪发亮。
离婚之后,贝佳予甚至还拿到了联合国的实习。到联合国实习工作,其实是十年前贝佳予大学时期的梦想了,虽然遥远,但是重要的东西终究抵达了。很多时候,贝佳予觉得自己不是在完成工作,而是这份实习在启迪她关于工作的意义和新闻的价值。除了能够挣钱让人安身立命之外,也是能够让人有使命感和信念感,还有成就感的。
电影里有保护世界的超级英雄,现实里也有的。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有守护和平和正义的人存在的。哪怕看起来就是普通人。“带给我最大希望的是人,是有才智、有决心、拒绝放弃的人,是无论人类面对什么仍然关心他人、超越自我的人。”
WFP获得了世界□□,执行主任的比斯利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做到了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却感染了新冠的官员。他小时候,他妈妈就带着他去拯救那些被家暴的女性,其实就是很可怜的,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躲在旁边沟里,等施暴的酒鬼睡着,他们拉起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妇女就跑。这么弱小的妇孺,却像真正的战士一样。
不是只有强者才能帮助别人,每个人其实都是有力量的改变世界的。让小孩不被饿死,就是实实在在的做实事,所以比斯利一直觉得他的工作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工作。能拿诺贝尔□□也是实实在在的种善因结善果。
联合国大会的时候,工作真的非常辛苦,贝佳予守了很多个通宵来做新闻编辑,因为时差的关系,原来四五点就能睡的贝佳予,都是硬撑再熬到了八九十点。有时候也会怀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但真的仔仔细细踏踏实实去做了,就突然亮起了曾经被吹灭的新闻理想的火焰。甚至是对世界和平的守望。
后来有一次,她凌晨随手多做的一个联合国关注校园暴力的专题,从一篇文章变成一条主流媒体微博,变成一个热搜,再被无数媒体转载发酵,真正开始被关注和热议。贝佳予突然懂得了传播学里,媒体议程设置的应用和价值。媒体确实是呈喷泉层级灌溉式传播的。说不定某一个生活在黑暗里的小孩,可能真的就因为这篇新闻报道,人生因此改变。
有时候贝佳予也会跟自己的儿子开玩笑,会教他说,妈妈的工作是什么呢?妈妈是在维护世界和平。然后他就只会说,妈妈,打电脑!哈哈,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维护世界和平呢?突然感觉,其实也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在做事。
最辛苦的时候,贝佳予每天都是两三个小时的零碎睡眠,她用钢铁贝壳无敌的意志力完成了很多工作,默默熬过了很多非常辛苦的时刻,人累得快冒烟了。
像宁应星采访里说的:“无论如何,梦想是难的、远的、遥不可及、充满挫折的,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一定会拼尽全力顽强拼搏坚持下去的!不放弃!永不放弃!是我的,一定会战斗到底!绝不认输!”
贝佳予是如此的想要保护弱小,想要守护和平,想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想温柔的把世界推翻,让那些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有那命悬一线无法再拿起外科手术刀的战地医生,选择成为了传染病医生。也有看到因为饥荒灾难依然微笑的孩子的眼睛。他们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有希望。而我们,可以为他们而燃起斗志!
有时候,就像在空空的原野上向远方投球,拼命投,拼命投,哪怕大多数球都散了丢了,但只要有一两个球能回来,接住了,也就成功了。在能拼尽全力的时候,一定不要留遗憾。
我们的生活里,为什么不能有很多宏大的愿景,比如梦想,比如维护世界和平,比如建设美丽中国。这些家国情怀,也未尝不是一种高级而克制的情感。爱的形式有很多种,偶像和粉丝一定要谈恋爱吗?一定要在一起吗?这样远远的互相陪伴,不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吗?其实有时候粉丝和偶像的距离最好的距离,就是一个在台下一个在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