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回 ...
-
春雨缠绵了两日,天空终于一扫阴霾艳阳普照,东苑各处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吴池波光粼粼、点点洒金,真是风送花香蝶自来一般如诗如画的光景。
眼看要到五月节了,园子间不断有使女仆妇往来穿梭,挂桃木悬香草,驱虫驱邪祟。雕楼书斋内,雅人伏案奋笔疾书,如堕无人之境;阿纨则在用功背书,旬日将近尚有一多半内容未记熟,心里头着急;虞氏和喜画儿一个烧水烹茶一个制香丸,一时间茶香、墨香、熏香交织,袅袅环绕满室,打眼瞧过去各安一隅,岁月静好。
茶汤煮沸,虞氏取耳杯盛出,径直端给雅人。雅人从笔墨上分神来接,未料却是杏眼一瞠,虞氏不解,循着目光看去,只见阿纨捧着竹简睡着了……雅人“嘭”的一拍桌案,惊得喜画儿手里香粉撒了一地。
正午时分,阿纨站在太阳刺眼、虫子乱飞的吴池边,头上顶着一只陶盏,盏中存水偶有波纹漾出边沿,而左右肩上亦各置一只陶盏,存水一样不容乐观,几乎都被撒光,之所以陶盏尚未摔落,也得亏虞氏挑了阔口的矮盏。
不知过了多久,阿纨耐不住腿软,往后跌坐在地,陶盏终没能撑到最后,砰然碎成八瓣,不知是失望或是解脱,阿纨干脆躺平,谁让自己当初跟虞氏提议顶碗,人果然不作死不会死。
“哎!”虞氏从后头疾走而来,脱口低喊一声结果还是迟了,骇得她赶紧抽出帕子捂住阿纨的手,阿纨尚且发懵中,直到指尖传来痛感,低头看才看到白色帕子染上赤色粘稠物,她还问:“我怎么流血了?”
虞氏气笑了,她道:“你往地上躺时,也不看看旁边摔碎的碗盏,也不怕扎了脖子!”
确有点后怕,“我是累狠了,没顾上。”
听她一副小大人的语气,虞氏真心笑了出来,“可知你今日是活该?”
“嗯。”
“雅人罚你可服气?”
“服。”
虞氏一把将她扶起,一边朝雕楼里走一边说道:“你家先生三岁开蒙,读了半辈子的书,不知结交了多少读书人,从没遇过你这样的。”
阿纨说:“或许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生来一看书就犯困,虽然听着像狡辩。”
雅人已经端坐在正堂圣人画像前,阿纨所言她刚好听见,就道:“素闻‘韦编三绝’、‘挟策亡羊’,凡举有机会读书识字莫不珍之重之,便是懒惰不学无术者亦没有大清早看书就犯困的,你竟还敢说不是狡辩。”
阿纨偷偷吐了吐舌头,雅人只当没看见,招手让喜画儿拿伤药来。伤口倒不深,主要她瘦,流不了多少血,抽了布条裹两圈便也行了。
雅人冷眼瞧了瞧她手上伤处,站起来往楼上走前吩咐道:“今日你也莫想着再偷懒,就面对圣人像,把玉藻篇都背熟了方可进食。”
想要抗议的话让虞氏一个眼神阻止。雅人身为文人清流中的佼佼者,带出这样顽劣厌学的学生,若传出去简直被天下人笑话死,今次这罪她不受也得受!
“喜画儿,你在边上一眼不错的守着,把县主看顾好了,可知道?”虞氏低声告诫喜画儿,喜画儿无声应下。
等两个大人一走,阿纨一屁股坐到团垫上,她两条腿真不行了,站了老半天脚板底还痛着,接着又跪半天非得截肢不可。喜画儿马上跪下来给她揉腿,“女公子先这么看书,有人来奴告诉您。”
看着阿纨连续受罚,喜画儿有些于心不忍,较寻常多了半句话,倒把阿纨感动了,很真诚的说了句:“谢谢。”
喜画儿摇摇头,“女公子渴了,告诉奴。”
阿纨还未近距离仔细打量过喜画儿。说她是甄氏娘家妹子,如今这么一细瞧,眉眼之间颇有几分相似,皆是柳叶细眉丹凤眼,不过到底年幼,五官还没完全长开,尽管性子沉稳仍摆脱不掉一脸稚气。
“一直没问过你今年多大了?”
喜画儿一边埋头揉腿一边回答:“过完夏天十岁了。”
也不过比她大个一岁半岁的,就想不通甄氏怎么舍得把敦厚天真的小妹往“火坑”里推,或者喜画儿被诓了?阿纨忍不住问道:“你姐姐让你来做我的使女,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的来历?”
喜画儿没料到阿纨会问这个,瞳孔都大了一圈。原来都知道,阿纨叹了口气,“既已知晓其中关窍又何苦搅进来,不怕掉脑袋?”
喜画儿理所当然道:“不会掉脑袋,家主一定会保全女公子。”
噎得阿纨一阵无语,怎么会有人把一件逻辑不通的事情说成真理且坚信不疑呢?难道就没想过在“杀了她保全所有人”和“保全她而害死所有人”之间,薄奚诲得蠢成什么样子,才会选择后者?
喜画儿把阿纨的沉默当做了害怕,可一时又无从安慰,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女公子宽心,吉人自有天相。”
好生讽刺,她这个九世短命鬼居然成了“吉人”……阿纨但笑不语,转头背书去了,喜画儿见状闹不清自己话说没说对,她嘴笨时常表达不好真正的心意,决定日后还是多做少言为上。
哺食前,雅人要验收成果,阿纨背得不算顺畅好歹都背完了。趁着喜画儿去备饭,她说了句实话:“不瞒先生,书是背完了,但什么意思一点没懂。”
雅人给逗笑了,“莫非你还指望我当你都能懂不成?”
虞氏也说:“里头的道理我会慢慢说与你明白的,雅人叫你背下来,不过让你知道深浅,往后在宫里谨言慎行,断不能如今日这般放纵。”
雅人同虞氏想到了一处,神色凝重道:“你学了诸多规矩,应该知道这一宗凶多吉少罢?”
清醒的终于来了,阿纨道:“我乃马前卒,生死由命。”
“你大可不必过于悲观。”雅人想到薄奚诲给阿纨取的名字,内里大有文章。
阿纨也听出她话里有话,正想追问可惜喜画儿端着饭食上来了,只好闭口不言。
晚间昏定阿纨担心自己手指受伤让靳夫人看见,指定又要哭天抹泪一通,她那病最忌情绪大起大落,因而每每靳夫人有点头疼脑热,薄奚诲都不惜痛下杀手,惩治那些犯事者。
她跟雅人一提,雅人略微一忖便决定今晚独自走一遭,她们姊妹十几年总找得到法子圆过去。眼瞅着雅人一人翩翩远去的背影,阿纨莫名的兴奋。
虞氏就说她:“看见先生替你为难,你这么高兴的。”
阿纨赶紧自省吾身,然后说:“大部分的高兴是先生能替我分忧,小部分的高兴是不用见到靳夫人……她对我实在太好了,我有愧。”
虞氏噎了一下,“你个小小人儿,楞多的心眼。”
翌日既非节日亦非吉日,十分寻常平凡的一日,皇帝诏书下。
诸如“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柔明毓德”等等一系列修饰,绕来绕去最后是帝后大婚之日定在明年五月节。
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
雅人道:“比料想的还长了半年,太后似乎也需要时候多做准备。”
阿纨当然大大松了一口气,总归又得一年偷生,说话都轻快了,她道:“太后要做何准备?”
雅人瞧着她喜笑颜开,天真不知愁模样,忍不住替她发愁,“你这黑皮小人儿,说你傻实则挺聪明,说你聪明实则又挺傻。”
阿纨总结了一下:大智若愚。
雅人无声嗤笑,端起茶盏,贴唇轻啜一口,“罢了罢了,你亦不甚了解目下朝中局势,不知者无畏。”
提及朝中局势,阿纨正一肚子问题要解惑,尤其上次惊鸿一耳从合安女那儿听来“江山都该是家主的”,她就一直想搞清楚事情始末,倘若皇位原是薄奚诲的,那么薄奚家跟皇家之间纠葛将直接影响她将来进宫后面临的风险系数。
欲知后事如何……阿纨便向喜画儿递了个眼色,喜画儿乖觉告退。雅人见她如此操作忍住不表,等着看她有何后续。
阿纨起了一个头道:“多次听先生和素衣提起禄贼之乱,对此徒儿知之甚少,不若给徒儿仔细说道说道,可好?”
这个头明显起错了,夏人对禄贼之乱可谓妇孺皆知,且无不深恶痛绝、痛心疾首,而她却说“知之甚少”,雅人立时就道:“禄贼之乱过去几年,你岂会不知?”
阿纨内心蓦地一慌,低垂眼眸掩饰心虚,她道:“彼时年幼丧母又在各处颠沛,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实无余力关心其他,只知有战事发生,未知其中细节。”差点忘了雅人何等伶俐之人,刚才应该从薄奚诲仅凭州牧之位,何以号令大军平叛剿贼开始问的。
虞氏贴心道:“她记事的时候,战火刚刚平息,怕是私学里的人对那场祸事闭口不谈,不知道也属寻常。”
雅人回头细想想倒也在理,她看一眼窗外光景,边起身边道:“这会子消息该传到阿姊那儿了,我得向她道贺去,你有什么直管问素衣,却也别耽误功课。”
阿纨马上应诺,雅人眼睛太毒,脑子太好使,有她在自己不好糊弄,如果单问虞氏方便许多。
雅人离开后,虞氏将阿纨领进东侧厢内,毕竟谈话内容隐秘,需提防“隔墙有耳”。
虞氏坦言:“我倒没什么隐瞒不愿说的,往后宫里更多避忌、禁言之处,阿纨知晓才知规避,或可保你一条小命。”
阿纨闻言十分感激,遂拜谢行礼,虞氏笑着给挡住了,连说不用行此大礼。皇帝诏书下来,虽有一年之久才到大婚之日,但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而且越往后涉及婚礼的繁文缛节越多,届时恐顾不过来,不如借今日之机将中间事故说通了,免留遗憾。
虞氏告诉阿纨:大夏立国之初封六大异姓王,六王之一封邑曰绥,承袭至二代绥王名曰禄。
皇家历来皆有与诸侯王联姻的传统,譬如先帝的亲姑姑馆陶公主,赐婚蜀王;另有获嘉公主赐婚长沙王。与先帝一母同胞的乐阳公主,赐婚给了这位绥王禄。
乐阳公主入绥不久便诞下一子,此子天生双瞳异色,绥王禄勃然大怒,举兵造反,一路杀进灵都,生擒先帝然后再斩首于未央宫端门前。后称:禄贼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