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回 ...
-
雅人闻言特特盯了阿纨一眼,其实适才素衣选择放弃,她内心里是很不赞同甚至很不高兴的,虽然也明白她这样做只是不想带累旁人,可若失去“旁人”相助,她何年何月能替族兄讨回公道?现下黑皮小人儿横叉一杠进来,莫名让她觉得痛快,不过嘴巴不饶人故意冷冷道:“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汝知乎?”
“子也曾经曰过:守礼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虞氏傻眼,“哪个子曰过?”
“迅迅子。”
没听说过。
阿纨努力装作不心虚,目不斜视接受雅人犀利的审视……呃,她也不是非知道来龙去脉不可,不说便不说,不强求。
正在此时,雅人道:“素衣,你尽数说与她知晓,这黑皮小人儿也算搅合进来了,没得哪日犯了混随便寻个人打听去。”
黑皮小人儿?阿纨摸摸脸颊,这个形容很贴切。敢情高冷女学霸是这么腹诽自己的,果然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人设。
虞氏倒觉着阿纨虽是孩童却不是个不知轻重的,反而时常给她某种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许多事情都想到了前面,大概跟她幼时坎坷经历有关,真庆幸从未苛待过她,否则该惭愧得无颜面对了。
也罢!虞氏叹了口气,说起了那一段令她刻骨铭心的往事——虞氏娘家姓安,出嫁从夫姓,按理该称虞安氏,后来守了寡且立誓终身不再改嫁,人们直接唤其夫姓了。安灵均是她娘家族兄,入太学读书时与名儒之女陶染相识,二人情投意合喜结连理。婚后安灵均得岳父举荐入仕,携妻赴晋州任县令一职,不出一年刚刚大婚的薄奚诲亦被派往晋州任州牧。
薄奚诲本跟安灵均是太学同窗又同在他乡为官,感情自是比旁的亲厚。后来禄贼之乱爆发,安灵均成为薄奚诲最为倚重的幕僚,辅佐薄奚诲一路平叛立下汗马功劳。
“战事尚在胶着之际,我族兄忽然殁了。被禄贼围困五日五夜,断水断炊依然能领兵杀出重围,何等英武之人,却说病死的,谁信?更蹊跷的是,陶染诞下一女……”
阿纨抢白:“对不上日子。”
雅人同虞氏立时一怔,这黑皮小人儿小小年纪,哪来的花花肠子?
阿纨憨笑一下问道:“你们为何怀疑陶染之女是大司马的?”
雅人道:“早年薄奚诲旧部中曾有‘州牧盗嫂’的流言,只不过薄奚诲扶摇直上做了大司马,这些流言便再无迹可寻。”
“我族兄死得不明不白,陶染绝对脱不了干系,奈何大司马出面回护,将陶染母女安置在陪都某处,族里长辈们一直讨不到一个说法,天长日久不了了之。我却忘不了!我夫君跟族兄一道平叛,夫君战亡,幸得族兄掩埋尸骨,免他落得个死无葬生之地。”虞氏说到伤心处泣不成声,“我、我必还族兄……公道……告慰族兄、在天之灵……”
雅人示意阿纨递茶水给虞氏缓缓,尔后接着说道:“这几年我们暗中留意陪都动向,望能找出陶染之所在,查明安灵均真正死因,但毕竟势单力薄一直未能如愿。当薄奚诲寻回嫡女的消息传来,我们当即怀疑他妄图‘以庶充嫡’,名正言顺认祖归宗。”
阿纨提出异议:“你们有没有想过,大司马能把庶女私藏这么多年,兴许就没动过认她的念头,待孩子再大些嫁出去便罢,何必大费周章弄什么‘以庶充嫡’?白白露出一堆破绽,将来还要耗费精力收拾残局。”
雅人道:“认回庶女乃第一步,薄奚诲最终目的是想把陶染接回来。”
把陶染接回来,那靳夫人呢?理由是否过于牵强?阿纨刚要张嘴说话,雅人截断她:“你莫看阿姊如今身子无恙,那是她以为‘阿纨’回来了,又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渴望,要知道两个月前我探她的脉,几乎油尽灯枯,恐拖不过今年冬天。”
阿纨只晓得靳夫人因为思女心切坏了脑子,神志不清,经雅人这一说才意识到思念最是煎熬,尤其是对自己骨肉的思念,六七年下来心血怕都熬干了……
“真的阿纨,真的死了吗?”
关于真嫡女阿纨,雅人印象不深,仅短暂相处过几日。彼时禄贼作乱在灵都烧杀劫掠,她随父亲回武阳老家躲避战火,途中偶遇薄奚诲率领的平叛大军,姊妹俩于营帐之中重逢,也见到了刚满两岁的小阿纨,大概周围都是横刀立马的粗武男子,所以性格很是活泼好动。
“据说某日一名部将带小阿纨骑马出去玩,未曾想一去不复返。薄奚诲怀疑有细作走漏风声,敌人伏击了他们,尽管没找到尸首,但也猜得到两岁稚儿何以生还?阿姊自此一病不起。”
男人带妻儿一同去打仗就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阿纨说,“靳夫人记忆里的女儿才两岁,怎么会把我认错呢?”
雅人就盯着她看,随后问:“知道一开始我们何以认定你就是薄奚诲的庶女无疑么?”
阿纨一下被问住了,难道不是因为她脑洞开得太大的缘故?
雅人道:“薄奚诲祖上并非夏人,薄奚这个姓氏出自乌桓,阿纨长相大多随了薄奚诲:高鼻深目。”
阿纨在脸上一通乱摸,明明只有大鼻头和瘦得凹进去的眼眶,而且“大司马白着呢”比姜焕那种“死人白”好看的健康色。
雅人默默补一句:“阿姊年幼时黑,十岁前我们私底下都戏称她小黑炭。”
靳夫人哪怕久病折磨之下眼角染了风霜,仍是瑕不掩瑜的肤白貌美,小时候居然是块黑炭?阿纨一脸难以置信,虞氏见状忍不住插嘴道:“女大十八变,细君曾被誉为灵都第一美人。”
“……”综上所述“高鼻深目”加“黑皮”就形成了靳夫人臆想出来的女儿的模样!?
“是否惊异天底下竟有这般巧合之事?”雅人也是千千万万个没想到,当得知假阿纨生母是羌人的时候,蓦然了悟何谓造化弄人也。
阿纨彻底服气了,合该做这替身。
“都说阿姊人傻了,亦未全傻,或者在她看来小阿纨从来没有离开过,陪伴着她一起长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后我要加倍孝顺靳夫人。”大概冥冥之中是真阿纨在天之灵安排自己跟靳夫人相遇,替她承欢膝下,替她尽孝。
雅人端起茶盏刚要喝,听她这童言童语的倒也熨帖,便道:“难得你有这份心。”
阿纨不是喊口号,她真心的说:“没有靳夫人,哪得我现如今每日都能吃得饱,穿得暖。”
雅人却唏嘘,吃饱穿暖亦要付出相应代价:将来进了宫,后宫大内女人天下,争阀倾轧堪比战场厮杀,寸土不让,她作为替身,薄奚诲未必愿为靠山,苦日子且在后头。
此番师徒俩一起掀了底牌,彼此也算交了心。晚间,雅人破天荒陪阿纨一起去“一月一方”昏定,靳夫人喜出望外,而且还是双重喜悦——女儿深得先生爱重此为一喜;姊妹俩又得见面此为二喜。
许久未曾热闹过的“一月一方”因此注入了一股生机,堂前屋后谨小慎微伺候着的使女皆轻快起来,合安女也不时插嘴说上一句半句俏皮话,昏定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开始和结束。
靳夫人大概余生都得活在自己营造出的假象中,无人忍心去打破,尽量多多陪伴便是师徒俩突然培养出来的默契。回程阿纨问雅人,因她出现靳夫人病情暂时稳定了,那么等她进了宫会怎样?
雅人答不上来,阿纨又问靳夫人嘴里老是絮叨的“元恒”是谁?雅人还是答不上来,她默了半晌只说过后找时间再细细同她说。
言下之意其中有诸多故事。
雅人受聘西席,原打算借机接近阿纨,顺藤摸瓜找到陶染下落,从而追查出安灵均死因,揭露薄奚诲丑恶嘴脸,让一宗悬案大白天下,也让虞氏报了族兄替夫收尸之恩。
理想很丰满,奈何现实反手啪啪打脸。陶染母女的下落依旧不明,至于她俩到底跟薄奚诲有没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阿纨跟雅人和虞氏这样分辨:“子曾经曰过;我家门前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雅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冥思苦想三日三夜,楞琢磨不来这个压根没听说过的“子”究竟所曰何意?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了,计划已经“胎死腹中”,与其纠缠不休不如趁早“另谋出路”,然而阿纨进宫在即,尚不能挥挥衣袖说走就走。阿纨倒是无所谓,反正进宫等于“送死”,学多少规矩、会多少礼节莫不是盼着死的时候漂亮规范一点?于是建议雅人寻个名头搬离大司马府。
雅人真不知该不该夸她无知者无畏,就说:“你何以认为薄奚诲如此好糊弄?又当大司马府是什么地方,想住进来便住进来,想搬出去便搬出去?”
地位超然若雅人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向“恶势力”低头,不可能完全做到随心所欲。阿纨忙认错,雅人又道:“莫以为学会了些浅显的表面功夫,直当自己可以纵横宫闱,无所不能了。休得懈怠,将玉藻篇取来,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不认识的字叫素衣教你。”
“现在?”
雅人嗤笑:“莫非你还要卜个卦,测个吉时?”
“……”
虞氏从旁瞧着师徒俩,逗得眉开眼笑,轻轻推了推阿纨,让她坐到自己书案后头去,阿纨自然一脸苦大仇深。
普天之下无人不以能够读书而引以为傲,甚至作为终身追求,雅人想不到黑皮小人儿竟如此不求上进,忍不住讽刺她:“你那个‘子’难道没有曰过激人勤奋读书的话?”
“嗯,子曾经曰过: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书橱……”字眼虽陌生,雅人眨眨眼便弄明白了意指何物,她命令虞氏:“你仔细盯着,切莫叫县主变作了木头几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