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21、霞(xiá):(1).此字始见于《说文》中。形声字。字形采用“雨”做形旁。篆文从雨,表示与云有关。叚声。本义:日出、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照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说文·雨部》:“霞,赤云气也。” 《玉篇》:“东方赤。” 《广韵》:“赤气腾为云。” 《集韵》:“云日气相薄。” 《增韵》:“日旁彤云。通作赮。”(2).云,烟云,烟雾。晋·曹毗《临园赋》:“青霞曳于前阿,素籁流于森管。”(3).指流霞,美酒。宋·梅尧臣《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4).飞蛾名。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之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所自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5).比喻脸上的红晕。宋·张耒《上元都下》诗之一:“淡薄晴云放月华,晚妆新晕脸边霞。”(6).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南朝·宋·鲍照《登庐山望石门》:“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7).通“遐”。遥远。《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朱熹集注:“霞与遐通,谓远也。”(8).《字汇补》:“汉复姓有霞露氏。”(9).《增韵》:“通作虾。” 《吴越春秋·乌鸢歌》:“啄霞矫翮兮云闲。” 《字汇补》:“霞卽虾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7)}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霞”还借指心碎;血色眼泪;流血色眼泪;血色天衣;被剥离的皮肤。
22、霰(xiàn):(1).形声。从雨,散声。本义:雪珠,即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南朝 梁 沉约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阳泉濯春藻,阴邱聚寒霰。” 《说文》:“稷雪也。从雨散声。” 《诗·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维霰。” 《笺》:“将大雨雪,始必微温,雪自上下,遇温气而搏,谓之霰。” 《大戴礼》:“阳之专气为霰。” 《注》:“隂气在雨水,凝滞为雪。阳气薄之,不相入,散而为霰。故春秋 榖梁说曰:‘霰者,阳胁隂之符也。’” 《释名》:“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 《埤雅》:“闽俗谓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所谓稷雪,义盖如此。今名濇雪,亦名湿雪。”(2).姓氏用字。(3).《字汇补》:“佛之外道曰霰尼。见楞严经。” 《说文》:“或作??。”{(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霰”还借指天地交泰;阴阳结合;雌雄同体;阳包阴。
23、??(xiàn):《尔雅·释天》:“雨??爲霄雪。” 《疏》:“??与霰音义同。” 《埤雅》:“??从睍省,霄从消省。诗曰:见睍曰消。盖雪以微温搏之,故散而成??。郭璞所谓冰雪杂下谓之消雪,是也。” 《说文》:“本作霰。”——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7/zhs
24、雹(báo):形声。从雨,包声。本义:冰雹,即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下降。《说文》:“雨冰也。” 《大戴礼》:“阳之专气为霰,隂之专气为雹。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注》:“阳气在雨,温暖如阳。隂气薄之,不相入,搏而为雹。故春秋榖梁说曰:‘雹者,隂胁阳之象也。’” 《埤雅》:“隂包阳为雹。申丰以为古者藏冰固隂,沍寒而无雹,盖阳无所洩,雹之所以生也。雹形似今半珠,其粒皆三出。雪六出成华,雹三出成实,雹冰之馀,造化权舆。曰:雹者,雨之冰也。” 《礼·月令》:“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 《注》:“子之气乗\之也。阳为雨,隂起胁之,凝为雹。” 《左传·昭四年》:“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雹”还借指天地交泰;阴阳结合;雌雄同体;阴包阳。
25、??(báo):《篇海》:“蒲角切。同雹。雨冰也。”○按卽雹字之譌。——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4/zhs
26、??(báo):《字汇补》:“??字之譌。”——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6/zhs
27、硬头雨(yìng tóu yǔ):雹的别称。宋绍兴十七年,临安雨雹,太学屋瓦皆碎。学宫讳言雹,遂称硬雨。——摘抄自“百度百科”
28、白雨(bái yǔ):雹的别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水胜火,则为冰雹。” 《韵会补》:“洮岷闲,雨雹曰白雨。” 明·王志坚《表异录·象纬》:“关中谓雹为白雨。” 《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六月六,白雨足。” 原注:“白雨,即雹。南方称雹为白雨,盛夏益多。”——摘抄自“百度百科”
29、露(lù):(1).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篆文。隶书、楷书构形均来自于篆文。形声兼会意字。篆文从雨,路声。由“路”字和“雨”字组成。本义:露水。露水是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汽遇冷时变成水滴附着在固体上。《说文》:“露,润泽也。” 《五经通义》:“和气津凝为露也。” 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 《白虎通》:“露者,霜之始。” 《礼·月令》:“孟秋,白露降。” 《诗·召南》:“厌浥行露。” 笺:“厌浥然湿,道中始有露,谓二月中嫁娶时也。” 《大戴礼》:“阳气胜,则散为雨露。” 《释名》:“露,虑也。覆虑物也。” 《礼记·孔子闲居》:“风霆流行,庶物露生。” 《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2).露珠历历在目,不像霜与雾那样看不清,故引申为显露;显现在外;暴露。《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 孔颖达疏:“言众物感此神气风霆之形,露见而生。” 《玉篇》:“露,见也。” 《集韵》:“彰也。” 《左传·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3).(lòu)引申为泄露;败露。《后汉书·张酺传》:“司徒固疾,司空年老,公其伛偻,勿露所敕。”(4).酒的代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寿皇时,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5).恩泽。《说岳全传》第五三回:“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萤。”(6).糖浆,糖汁。《红楼梦》第六十回:“前日那玫瑰露,姐姐吃了没有?”(7).俄罗斯旧译露西亚的简称。章炳麟《箴新党论》:“洪王起于金田,虏始振动,旋踵亦灭。外有晰人之祸,北露西欧交征诸夏。”(8).通“辂”。古帝王所乘之车。《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 裴骃集解引服虔 曰:“荜露,柴车素木辂也。”(9).通“路”。道路。(10).水气。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11).姓氏用字。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姓氏》:“露氏,汉有上党都尉露平。” 《史记·三皇纪》:“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为诸侯。”(12).滋润。《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屈原《离骚》:“朝飮木兰之坠露。” 《前汉·鼂错传》:“覆露萬民。” 注:“如淳曰:覆,??也。露,膏泽也。” 春秋纬:“武露布,文露沉。” 注:“甘露降其国,布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13).庇护。《国语》:“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14).宣布;揭露。《后汉书·孔融传》:“前以露袁术之罪,今复下刘表之事。”(15).破败;败坏。《庄子·渔父》:“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 郭庆藩集释:“荒露,谓荒芜败露。”(16).羸弱;瘦弱。《左传·昭公元年》:“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杜预注:“露,羸也。壹之则血气集滞而体羸露。” 孔颖达疏:“气不散则食不消,食不消则食少,食少则肌肤瘦,肌肤瘦则骸骨露也。”(17).《战国策》:“诸侯见齐之罢露。” 注:“在野曰露。”(18).《正字通》:“军中捷书曰露布。” 《后汉·礼仪志》:“请驿马露布。” 《文心雕龙》:“露布者,露版不封,布诸视听。”(19).台名。《史记·孝文纪》:“常欲作露台。”(20).扬子《方言》:“覆结或谓之承露。”(21).《正字通》:“库露,器名。” 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诮虚器》:“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眞。” 注:“玲珑空虚,故曰库露。今谚呼书格曰库露格。”(22).《前汉·董仲舒传》:“玉杯蕃露。” 注:“皆其所著书名也。” 《字汇补》:“繁露,冕之缫旒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程大昌演繁露,皆取此义。”(23).??露,书法也。王愔《文字志》:“其阿那若浓露之??。”(24).《尔雅·释草》:“蔠葵,繁露。” 注:“承露也,大茎小叶,华紫黄色。”(25).《汲冢周书》:“渠叟以??犬。??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26).白露、寒露,??节??名。见《后汉·律历志》。(27).《诗·邶风》:“胡为乎中露。” 传:“中露,衞邑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露”还借指地气发,天不应,与“雾”(wù)同。
30、霜(shuāng):(1).形声字。从雨,相声。本义:靠近地面的空气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所含水汽的一部分附着在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结晶体。东汉·许慎《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玉篇》:“露凝也。” 《释名》:“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大戴礼》:“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隂气胜,则凝为霜雪。” 《易·坤卦》:“履霜坚冰至。”《诗·秦风》:“白露为霜。”(2).取霜的颜色特征,引申为白色。南朝·梁·范云《送别》:“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3).比喻高洁。晋·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4).假借为“孀”。《金石萃编·大唐故雁门郡解府君墓志铭》:“霜妻李氏,偕老愿违。”(5).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正字通》:“历年曰霜。” 《李白诗》:“陛下之寿三千霜。” 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6).如霜的粉末。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7).譬喻冷酷;严峻。《南史·陆慧晓传》:“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8).国名。《字汇补》:“国名。” 《西域记》:“屈霜国。”(9).姓氏用字。——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霜”还借指地气发,天不应,反锁于地。
(二)、数字
1、一(yī):(1).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是特殊指事字,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本义: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玉篇·一部》:“一,王弼 曰:‘一者,数之始也。’”(2).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左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3).表示序数,指第一。《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4).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至楚。”(5).某一个。刘向《列仙传·骑龙鸣》:“一旦骑龙来游亭下,语云冯伯昌孙也。”(6).每;各。《三国演义》:“一人一个火把。”(7).全;满。范仲淹《岳阳楼记》:“洞庭一湖。”(8).另;又。(9).相同、一样。《孟子·离娄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10).齐一、联合。《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11).统一。《子谦全传》:“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觊觎之望。”(12).专一。《荀子·劝学》:“用心一世。”(13).纯一不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14).独。(15).都,一概。《史记·货殖列传》:“一匡天下。”(16).很,甚。《晏子春秋·谏上九》:“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17).始终。《淮南子·说林训》:“尾生之信,不如随牛之诞,而况一不信者乎!”(18).一经。《史记·魏公子列传》:“诚一开口。”(19).犹一一。(20).初次,第一次。《西游记》:“我一来时,曾与他讲过。”(21).汉字笔形之一,称“横”。(22).姓氏用字。(23).表示加强语气。《管子·霸形》:“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24).与“便”或“就”连用,表示两种动作时间上的前后紧接。《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25).《广韵》:“同也。” 《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 《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闲殊,然其归一也。”(26).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 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27).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28).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29).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30).星名。《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31).太一,山名,卽终南山。一名太乙。(32).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33).尺一,诏版也。《後汉·陈蕃传》:“尺一选举。” 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34).百一,诗篇名,魏应璩著。(35).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後改娄氏。(36).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史记·礼书》:“总一海内。” 《前汉·霍光传》:“作总壹。” 《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37).一人。古代天子的自称。(38).一人。古代称天子。《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39).一人。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40).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1)、(3)、(37)、(38)、(40)}
注1: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一”还借指地;地球;一个凡人;一个天神;唯一,仅此一个,独一无二;一、二、三中的一;一、二、三、四中的一;一、二、三、四、五中的一。
注2:《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
2、二(èr):(1). 最早见于甲骨文。指事字。此二横画历代写法无大异。战国时期产生两种新写法:一增繁从“戈”;二增繁从“戈”从“肉”。古文字从“戈”从“弋”每无别,从“戈”者后代写作“弍”,作为“二”的异体字。从“戈”从“肉”字体的“肉”旁可能是临时赘加的符号,也可能是从“贝”的讹误。从“贝”者后代写作“贰(贰)”,作为“二”的大写。本义: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易·系辞》:“因二以济民行。” 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2).两倍于一的正整数。一加一所得。(3).表示序数第二。唐·杜甫《石壕吏》:“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4).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5).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6).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7).两样,有区别。《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8).不专一,不忠诚。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视卬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10).谓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朱子正欲一之,反谓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11).与“正”相对。《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 郑玄注:“卜之日,谓君有故而为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12).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刘向《说苑·辨物》:“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13).巽二,风神名。(14).古文中的“上”字。
注1:古文字“一”、“二”、“三”、“四”皆以积画为之,大约都跟刻画记数有关,是纯符号的指事字。“一”是特殊指事字,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二”也是特殊指事字,表示天地两极。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
——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3)}
注2:甲骨文、金文、战国文、篆文等古文字中的数词“二”,有时候上下两横等长,有时候上短下长,作者认为两横等长应该是它的正确格式,而上横短下横长的“二”字,应该是“上”字的古文。
注3: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二”还借指身心各异;身首各异;内外分离;一个凡人一分为二;一个天神一分为二;阴阳结合;雌雄同体;半神半人;一、二、三中的二;一、二、三、四中的二;一、二、三、四、五中的二。
3、三(sān):(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字形都由三个横画或三个斜点会合构成。战国文其一在原形上追加“戈”或“弋”为繁形,其中加“弋”之形一直沿袭至汉代,其二承自金文。篆文,承自金文。隶书、楷书沿之,无所改易。本义:数词,二加一所得。《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广韵·谈韵》:“三,数名。”(2).表示序数第三。《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3).泛指多数;多次。《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刘宝楠正义:“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4).三倍。《周礼·考工记·庐人》:“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5).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三十时对三十的省称。(6).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三百时对三百的省称。(7).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三千时对三千的省称。(8).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9).指君、父、师。《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韦昭注:“三,君、父、师也。”(10).指天、地、人。《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平之以六。” 韦昭注:“三,天、地、人也。”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 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1).指三皇。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兴败有数,承三继五。”(12).指三王。《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咸五,下登三。” 颜师古注:“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13).指三颗星。《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14).姓氏用字。(15).复姓。屈原之後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後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2)}
注1:甲骨文中的“三”字,上、中、下三横等长,“气”字古文作“三”,中间一横短,上、下两横长,后来“气”字的古文“三”(中间短上下长)逐渐弃用,而数词“三”(上中下等长)逐渐演变成中间短上下长。
注2:《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
注3: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三”还借指三个天神;三个半神人;三个男人;三个女人;一、二、三中的三;一、二、三、四中的三;一、二、三、四、五中的三。
4、四(sì):(1).最早见于甲骨文。指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以积划成数的方式表示数字四。其造字原理与“一”、“二”、“三”相同,隶定为“亖”。这种写法亦见于西周以至于汉代的金文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写作“四”者并存。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认为“四”即“泗”的本字,是以象形的手法表示“鼻涕”的意思。尽管尚乏书证,但从文字构形来看却很有道理。(2).两倍于二的正整数。三加一所得。《聘礼》:“四享。” 郑注曰:“四当为亖,书作三四字或皆积画,字相似。由此误。” 《聘礼》 注云:“朝贡礼纯四只,郑志、荅赵商问四当为亖。” 《周礼·内宰职》 注:“天子巡守礼制币丈八尺纯四??,郑志、荅赵商问亦云四当为亖。” 《左传》:“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刘炫谓:“四当为亖,皆由古字积画之故。按《说文》之例,先籒文,次古文。此恐转写误倒。” 《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阴数次三也。” 《正韵》:“倍二为四。” 《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3).表示序数第四。《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4).百位数、千位数、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二百、二千时对二十、二百、二千的省称。(5).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辽史·乐志》:“大乐声:各调之中,度典协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6).通“驷”,古代一车四马称驷。《说苑·谈丛》:“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7).姓氏用字。《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闲知汀州府。”——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3)}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四”还借指方;凡人;人间;地球;聚合;地包天;阴包阳;困束;禁锢;封锁;一个凡人和三个天神;四个半神人;四个男人;四个女人;一、二、三、四中的四;一、二、三、四、五中的四。
5、五(wǔ):(1).最早见于甲骨文。关于“五”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二”是特殊指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甲骨文在两横之间加一横表示“三”,代表天、地、人,万物之源。后来古人在天地“二”之间再加一个“二”,用两个“二”表示“四”。“五”也是特殊指事字,“五”的甲骨文字形用一个叉号寓意天、地万物的交汇,以表示大于“四”的正整数。有的甲骨文在字形“X”(万物交汇)基础上加“二”(天地之间),表示天地间交汇的万物。在造字时期的远古时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曾是极限数。其二:五,指事字。本用五横画表示数字“五”,与一、二、三、四造字方法相同。后以交错之形(“X”)代替,或再加两横画于上下(“X”的上、下各一横)。“X”和“X”+“二”(“X”的上、下各一横)都是假借字。“X”+“二”(“X”的上、下各一横)的写法盛行沿用,而五横写法和“X”写法被废,此后一直是假借字“X”+“二”(“X”的上、下各一横)用为正字。战国时异体纷呈,既有复古作五横写法和“X”写法者。隶书中开始有将上边一横与“X”字中由左上角往右下角倾斜的那条斜线隔开的写法,并且“X”字的字形出现了弯曲。楷书将这种写法固定下来,就成为“五”。本义:交错。《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林义光《文源》:“五,本义为交午,假借为数名。二象横平,‘X’象相交,以二之平见‘X’之交也。”(2).数词,四加一所得。《书·舜典》:“五载一巡守。”(3).表示序数第五。《孟子·告子下》:“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4).谓五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5).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商君书》:“入行间之治连以五。”(6).偶,相类。《墨子》:“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7).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8).五行。《说文》:“五,五行也。” 段玉裁 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9).通“伍”,古军队编制,行列。《商君书·画策》:“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10).指五帝。汉·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兴败有数,承三继五。”(11).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12).姓氏用字。(13).复姓。如:第五,五鹿。(14).九五至尊。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故“九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增韵》:“中数也。” 《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15).格五。《后汉·梁冀传》:“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 注:“行棊相塞谓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16).十五夜曰三五。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唐·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诗:“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3)、(14)}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五”还借指一个凡人,一个半神人和三个天神;一个凡人和四个半神人;五个女人;五个男人。
6、六(liù):(1).最早见于甲骨文。象形字。字形像结构简陋的棚屋之形。商代甲骨文字形像搭棚于地面,后来演进时,突出了棚壁之形。秦代小篆中将上面作屋顶状的两笔向内弯曲,隶变后则变为点和横。本义:草庐,是“庐”的初文。当“六”作为单纯数字之后,后人再加“卢”(器皿中装着兽肉)另造“庐”代替,表示生活栖息的空间。(2).两倍于三的正整数。五加一所得。《玉篇》:“数也。” 《增韵》:“三两为六,老隂数也。”(3).表示序数第六。《晋书·杜预传》:“六黜清能,六进否劣。”(4).《易》卦之阴爻称为六。《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5).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宋史》 :“其黄钟清用‘六’字。”(6).国名。《左传·文五年》:“楚人灭六。”——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六”还借指一个凡人身首各异;一个天神身首各异;介于四、八之间,即介于天地之间,困于天地之间,徘徊于天地之间,行于天地之间;半天半地;非神(外星人)、非人(地球人)、非神非人;神人参半、半神半人、半人半神;神人;人神。
7、七(qī):(1).最早见于甲骨文。指事字。七在甲骨文中写作“十”。“十”(九加一)在晚周金文中的字形为一竖由上至下贯穿一团圆点。春秋以后“十”(九加一)的那个黑点变成一条短横,“十”(六加一)字则写作长横短竖之形,二者固然有所区别,但还是很易混淆,所以战国时出现一种将“十”(六加一)字的竖画进行弯曲的写法。小篆认同了这种写法并将之规范化。虽然汉代仍存在作长横短竖结构的“十”(六加一)字异体,但到楷书中就只剩下与“十”字结构有明显不同的“七”字了。本义:切断。《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 丁山《数名古谊》:“七古通作‘十’者,刌物为二,自中切断之象也……考其初形则七即切字。”(2).数词,六加一所得。《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3).表示序数第六。(4).七次。(5).文体的一种。亦称七体,为赋的另一形式。《宋书·自序传·沈璞》:“所著赋、颂、赞、祭文、诔、七、吊、四五言诗、谏、笺、表,皆遇乱零失,今所余诗笔杂文凡二十首。”(6).按阴阳学说,七是由阳转阴的分界,故人死后,每七天一祭,俗称“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称为“满七”。(7).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你若家里死后,便累七追享,不免请几个僧人。”(8).指西方。《素问·五常政大论》:“炎光赫烈则冰雪霜雹,眚于七。” 王冰注:“七,西方也。”(9).姓氏用字。(10).七体,指汉赋中一种以七段问答为主题的文学样式。详解:词家以七名篇,虽八首,问对凡七。七者,问对之别名,始枚乗\七发,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启,张协七命,继之凡十馀家。(11).《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注:“七政,日月五星也。”(12).《诗·唐风》:“岂曰无衣七兮。” 注:“侯伯七命,车服皆以七为节。”(13).三七,药名。《本草纲目》:“言叶左三右四,故名。一说本名山桼。”(14).人名。《续仙传》:“殷七七,名文祥。” 宋·苏轼《后十余日复至》诗:“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正字通》:“或通作??桼漆。柒。”——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6)、(8)}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七”还借指七匹狼,即白彝七匹狼家族;阿根;乔;七煞;七沙;七砂;七杀。
8、八(bā):(1).最早见于甲骨文。指事字。是“扒”、“捌”、“分”、“掰”等字的初文。“八”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汉隶和楷书中的构形,变化很少,而且都是两笔相背,像分别相背之形。本义:相背分开,即分别。《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2).两倍于四的正整数。七加一所得。《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说文》:“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徐曰:“数之八,两两相背,是别也。少阴数,木数也。” 《玉篇》:“数也。”(3).表示序数第八。《诗·豳风·七月》:“八月在宇。”(4).表示多数或多次。(5).姓氏用字。《万姓统谱·黠韵》:“八通,江宁人。正统中,以坐免。任礼部主事。”(6).表示八字形的事物。《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八”还借指圆;天神;神界、天界、天堂;外星;八个季节;一年有八个季节;相背而行;分别;远行。
9、九(jiǔ):(1).最早见于甲骨文。象形字。像人手臂弯节之形,当即“肘”的本字。(2).字形由“厷”(即“肱”,大臂)与“又”(抓、掏)混合组成,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力求确定内部情况。(3).三倍于三的正整数。八加一所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4).表示序数第九。(5).《周易》以阳爻为九,代表至阳。《易·乾》:“初九,潜龙勿用。”(6).泛指多数,数量大。《墨子·公输》:“九设攻城之机变。” 《公羊传·僖九年》:“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言叛者众,非实有九国也。” 宋 赵鹏飞曰:“会葵丘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国,犹汉纪谓叛者九起也。”(7).九五至尊。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故“九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8).通“久”,时间长。《庄子·至乐》:“黄軦生乎九猷。”(9).《易》卦的“离”配南方,其数配“九”,故以九指南方。《素问·五常政大论》:“眚于九。”(10).姓氏用字。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奇姓》:“明代有九聚。”(11).复姓。如:九百;九方。《何氏姓苑》:“岱县人,姓九百,名里。”(12).“九日”的简称,指重阳节。清·纳兰性德《卜算子·五日》:“青鬓长青自古谁?弹指黄花九。”(13).古国名,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4).九月。(15).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次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16).古方言,背向。《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其母鸟语,谓背为九。”(17).《列子·天瑞篇》:“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18).算法曰九九。《韩诗外传》:“齐桓公设庭爎待人士,不至。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犹礼之,况贤於九九者乎。” 注:“若今九章算法。”(19).《史记·驺衍传》:“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20).阳九,戹也。左思《吴都赋》:“世际阳九。” 注:“阳戹五,隂戹四,合为九。”——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3)、(7)、(9)、(15)、(16)}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九”还借指九岁;一个凡人前往天庭,即一个地球人前往一个一年拥有八个季节的外星;一个天神离开天庭,即一个外星人离开自己的母星(一个一年拥有八个季节的星球);远行;相背而行;离别;冬天。
10、十(shí):(1).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指事字。甲骨文中的十(九加一),原本写作“丨”,模拟竖放的算筹(竖置一筹表示数字十),也可能是针的象形初文。商周金文由于镌刻和铸造的关系,所以金文中“丨”字的竖笔,中间加肥,像个纺锤形;晚周金文则把竖中加肥的部分改成一团圆点,以区别于一般的竖笔。春秋以后,又进一步把这一团圆点变为一短横,在这基础上发展成为汉隶和楷书的“十”。传说上古结绳记事,每到第十结时,便结一大疙瘩(绳结),晚周金文中的十便是直绳之上打大疙瘩的形象,字的构形大概是由此而来,但这值得存疑。还应注意的是:“甲”字的金文写作“十”;“七”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与“十”相似;“十”字的小篆也写作“十”,这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古人便在“十”的上头加“宀”,作为“甲”,又把“十”的竖脚弯曲作为“七”。本义:两倍于五的正整数。九加一所得。《周易·系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2).表示序数第十。扬雄《甘泉赋》:惟汉十世,将郊上玄。(3).表示完备甚至达到极点。《诗经·豳风·东山》:亲结其褵,九十其仪。(4).〈文言〉特指十倍。《汉书·韩安国传》:臣闻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5).〈文言〉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潘岳《西征赋》: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6).〈文言〉指十分;十份。《商君书·去强》:国以难攻者,起一得十;国以易攻者,出十亡百。(7).〈文言〉通“什”。杂。白珽《西湖赋》:亭连栋为十锦,碑蚀苔以千言。(8).古代户籍单位,指十户。后作“什”。《管子·君臣下》:上稽之以数,下十伍以徵。尹知章注:“既得其定数,下其什伍名以徵之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1:《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
注2: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十”还借指天地交泰;阴阳结合;雌雄同体;神、人结合。
11、百(bǎi):(1).最早见于甲骨文。特殊的形声字。“百”字在商代甲骨文作从白,上加指事符号,白亦声。白凭借指事符号分化出百字,“百”与“白”并唇音、铎部。“白”是“百”的源头、声首、初文,甲骨文已经出现,古初以白为百,后乃为造专字。“百”字在殷商时代并不统一。西周至春秋,趋于整齐与稳定,基本上作从白(zì,白之讹),上加指事符号,个别的指事符号上又加饰笔,造成指事符号叠加。战国时主流结构承袭西周春秋的写法,基本形体结构作百,在此基础上有小的变动。非主流结构势头强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构件白(zì)内又加一笔作“自”,或指事符号上加饰笔;二是倒书作“全”字形,准此以繁简变异,作此形者甚多。《说文》整理作“从一、白(zì)”,白(zì)实白之讹。隶变后楷书作“百”。本义: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说文》:“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十百为一贯。贯,章也。” 徐曰:“章,以诗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数。会意字。” 《汉书·律历志》:“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其法在算术。”(2).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易??系辞》:“百官以治。” 《书??尧典》:“平章百姓。” 《后汉??明帝纪》:“百蛮贡职。” 《汉书·郊祀志上》:“怀柔百神。” 颜师古注:“称百者,言其多也。”(3).多种多样的;各种的。(4).所有;一切;凡。(5).增为百倍。(6).姓氏用字。百丰,列子弟子。(7).复姓。《风俗通》:“秦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8).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见《古今注》。(9).百鷯。鸟名。见《大戴礼》。(10).百足,虫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马蚿。”(11).百合,草名。《谭子化书》:“山蚯化为百合。”(12).地名。隋百泉县,唐百文县。(13).国名。《北史??百济传》:“百济国,马韩之属,在辽东之东。”——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1)}
注1:古人对于数字的认识都是从小到大的。最初的记数可能都是利用手指,所以,一、二、三、亖,就是一至四根手指;六七八九,也是从手势而来。数字超过十,就需要用石子、木棍、结绳等方式了。在文字上则是以合书的形式出现。郭沫若曾有个著名的判断,甲骨文里“十的倍数必合书”,我们现在还在用的廿、卅、卌其实就是这种合书的遗存。——摘抄自百度用户“中国民航杂志”的文章《说字|“百”年辉煌》
注2:“十的倍数必合书”:书:书写。合书:合起来书写。整句:十的几倍就用几个十合起来书写。如:二十为廿,三十为卅等等。
注3: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百”还借指唯一;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中心;关楗;枢纽;主要;重要;天才;被天神选取的人才;死亡;飞升;一个人神。
12、千(qiān):(1).最早见于甲骨文。指事字(一说象形字)。“千”本来是借与其音近的“人”形表示,后在下部加一短横或一圆点以示区别。甲骨文中“人”形正、反无别,“千”也有正、反异体。甲骨文中的“千”字在人腰上加一横以表示“一千”的基数,加两横以表示“两千”,加三横以表示“三千”。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千”字有“人”上加点异体,这种形体未必是从西周加横画的“千”字演变而来,可能有更远的源头。横与点作为区别符号作用一样,历史同样久远。《说文》以为“千”字“从十,从人”是不确的。甲骨文中的“十”字没有写作“十”形的。把“千”字分析为从一、人声比较合理。本义:数词,一百的十倍,一千。《说文》:“十百也。”(2).通“阡”,田间小路。《汉书·食货志上》:“坏井田,开千伯。”(3).传统体育游戏。相传春秋时齐桓公自北方山戎传入;一说本为汉武帝时宫中之戏,作千秋,为祝寿之辞,后倒读为秋千。唐·杜甫《清明》诗之二:“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仇兆鳌注:“宗懔《岁时记》:寒食有打球、秋千、施钩之戏。(4).姓氏用字。汉代有千秋。见《汉书·王告传》。(5).指千钱。古钱中间有孔,用绳索贯穿成串,一千钱为一贯,亦称一吊。三国·魏·曹植《名都篇》:“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赵幼文校注:“斗十千,《野客丛书》引《典论》:‘(汉)灵帝末年,百司湎酒,一斗直千文。’太和时,酒价或亦如此,故植句云然。”(6).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韩非子·难势》:“且夫治千而乱一,与治一而乱千也,是犹乘骥駬而分驰也,相去亦远矣。”(7).光色鲜明貌;幽深貌。《文选·陆机》:“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 李善注:“千眠,光色盛貌。”(8).犹千万、务必。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六:“很多朋友都到车站送行,有一位工商界的朋友再三叮咛地说:‘到了武汉,千切不要做官啊!’”——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千”还借指神才;被凡人选取的神才;死亡;坠天;降世;神人。
13、万(wàn):(1).“万”与它的繁体字“萬”开始时是两个不同的字。“萬”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在商代甲骨文中,“萬”是一只蝎子的形象:上部是螯肢;中部是身体;下部是尾巴,尾部末端还有毒刺。本义:蝎子。后来另造形声字“虿”表示“萬”的本义。“万”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构型本义不明,有人认为是“亥”的分化字。《说文》:“虫也。”(2).数词,一千的十倍,一万。《易·乾象》:“万国咸宁。” 《孟子·滕文公上》:“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3).形容很多。《诗经·小雅·信南山》:“畀我尸宾,寿考万年。”(4).〈文言〉舞名。《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5).姓氏用字。《通志·氏族略》:“万氏,孟子门人万章。”(6).三字姓。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7).〈文言〉指跳《万》舞。《左传·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8).绝对;一定(可重叠,用于陈述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9).加强否定,相当于“千万”、“务必”(可重叠,用于祈使句)。(10).〈文言〉极言各不相同。《吕氏春秋·贵当》:“为之必繇其道,物莫之能害,此功之所以相万也。”(11).蜂的别名。《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众多,动以万计。”(12).舞名。《诗·邶风》:“方将万舞。” 疏:“万者,舞之总名。” 《大戴礼·夏小正》:“万也者,干戚舞也。” 《韵会》:“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13).州名。《寰宇记》:“汉巴东郡,后唐贞观曰万州。”——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3)}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万”还借指永无止尽;没有尽头;永恒;生生世世;永劫;煎熬;万箭穿心。
(三)、早晨、中午、下午、黄昏、夜晚
1、早晨(zǎo chen):(1).指从天将亮到八点钟之间的这段时间。南朝·宋·鲍照《舞鹤赋》:“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2).指上午。明·朱有炖《义勇辞金》第四折:“行了一早晨,兀的望见的是八里桥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早晨”还借指大脑;凡人的大脑;凡人的灵魂。
2、上午(shàng wǔ):指从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之间的这段时间。——摘抄修改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上午”还借指大脑;天神的大脑;天神的灵魂。
3、中午(zhōng wǔ):又名正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中午”还借指尸首分离;大脑与躯壳分离。
4、下午(xià wǔ):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水浒传》第二四回:“三人又吃几杯酒,已是下午的时分。”——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下午”还借指神人(半神半人);人神(半人半神);天地交泰;雌雄同体;阴阳结合。
5、黄昏(huáng hūn):(1).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2).昏黄,光色较暗。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3).草名。王孙的别名。(4).时辰名。十二时中的第十一个时辰,戌时。——摘抄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黄昏”还借指心碎;困于心魔;天地不交泰;雌雄不同体;阴阳不结合。
6、夜晚(yè wǎn):指下午6点到次日的早晨5点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天空通常为黑色(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在夜晚,气温通常会逐渐降低,在半夜达到最低。《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唐孔颖达疏:“谓诸妾夜晚始往及早来也。”——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夜晚”还借指躯壳;尸体;空;坟墓;断头台;锁;禁锢;厄运等。
7、00:00:在24小时制中位于23:59:59和00:00:01之间,是前一天的结束时间,也是后一天的开始时间。——摘抄补充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00:00”还借指天地交泰,雌雄合体,阴阳结合的一瞬间。
(四)、水(泉、溪、河、江、海、池、潭、湖、深渊、井、涧、瀑布)
1、水(shuǐ):(1).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水”字在甲骨文中分三部分,左部分为两个小黑点,稍微呈小短条形,上、下各一点,中部分是两条左右并列的“S”形线,弯曲幅度不大,右部分与左部分一样。后来,左部分变成三点,中部分变成一条反“S”形线,右部分不变。再后来,左部分变成两条短竖,中部分的上半段为箭头形,尖部朝右,下半段为箭头形,尖部朝左,两个箭头连接在一起,接近“Z”字。西周金字承续了甲骨文,分为三部分,左部分为两个小黑点,上、下各一点,中部分上段是一捺,中段是一竖,下段是一捺,三段合在一起,接近“Z”字,右部分与左部分一样。春秋文字承续西周金字,分三部分,左部分为两条短竖,上、下各一条,中部分为一条反“S”形线条,右部分为两条短竖,上、下各一条。战国文字承续春秋文字,稍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大。汉代文字分两部分,上部分分三段,左、中、右段都是箭头形,尖部都朝右,合在一起接近“川”字,下部分分三段,左边是一撇,中间是一竖,右边是一捺。后来,上部分左段和下部分左段距离变近,上部分中段与下部分中段连成一条长竖,下端稍微往左弯曲,上部分右段和下部分右段距离变近。再后来,上部分左段和下部分左段连接在一起,形成箭头形,中间一竖变直。又后来,上部分右段和下部分右段也连接在一起,形成箭头形。之后的“水”字,都承续汉代文字。本义:河流。《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2).从井里取水(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萧统《陶渊明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3).用水(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测平。《周礼·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县。”(4).游泳。《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使用水(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攻击。《墨子·备城门》:“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6).浸泡;润泽。《周礼·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7).〈方〉不成功,败了。(8).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9).汁、液的通称。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10).泛指一切水域(江、河、湖、海的通称),对陆地而言。《尚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11).水灾(洪灾)。自然灾害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12).雨。《格物粗谈·天时》:“立夏、夏至日晕,主水。”(13).生活在各类水体(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中的生物。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14).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15).星名。《左传·庄公二十九年》:“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16).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17).中医学称肾。史崧《灵枢经·热病》:“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18).古代棋盘两头当中的横道。《古博经》:“博法,二人相对坐,向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殷敬顺《列子释文》引)”(19).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冯惟敏《僧尼共犯·第四折》:“俺看那不还俗的僧尼们,几时能够出水呵。”(20).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连梦青《邻女语·第二十六回》:“发水”就是发财。(21).水族。中国少数民族名。(22).尿的隐语。《水浒传·八十四回》:“石秀说道:‘我教他去宝藏顶上躲着,每日饭食,我自对付来与他吃。如要水火,直待夜间爬下来净手。’”(23).古代某些国家的一种断狱的对证方法,即所谓“神判”。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欲究情实,事须案者,凡有四条:水、火、称、毒。”(24).不正当的活动领域。(25).物的等级。袁宏道《湖上杂叙》:“法相长耳像极可观,笋极可食,酒极可饮,头水绵极可买。”(26).旧指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汇费及额外的收入之称。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六回》:“开钱店倒还有点油水。”(27).姓氏用字。(28).〈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29).表示洗的次数的单位。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六回》:“头一水穿将出去,已是绑在身上等等一般。”(30).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31).《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 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32).《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33).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34).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35).《前汉·律历志》:“五声,羽为水。”(36).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37).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并见《前汉·地理志》。(38).黑水,国名,即鎟韐。(39).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 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0)}
注1: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水者,天地之血也。” 《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英语谚语:“Water is the blood of crops.”(水是庄稼血)
注2:因为作者的笔名是“周伊水”,所以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周”、“伊”、“水”三个字都借指作者本人。
(五)、气{三(“三”的中间一横短)、氣、炁}
1、三(“三”的中间一横短)(qì):“气”的古字。
注:“三”(“三”的中间一横短)在本书中借指天气,即天之气,青色。
2、气(qì):(1).“气”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气”与它的繁体字“氣”本是两个不同的字。“气”是象形字。甲骨文用三横来表示云气,上下两横较长,中间一横较短,与“三”字甲骨文三横等长有别。西周金文沿袭甲骨文形体,春秋时大概是为了更加突出与“三”字的区别,而将“气”字上部一横弯曲。战国文字时又将下部一横弯曲,同时还出现了两种异体,使“气”字变为从大、气声和从火、既声的形声字。秦代文字基本沿袭战国文字作“气”的写法。汉代及以后文字形体变化不大。“氣”是形声字。《说文》小篆正体为从米,气声;《说文》小篆的第一个或体是从米,既声;第二个或体是从食,气声。本义是赠送(粮食),这种意义读“xì”。《说文》:“气,馈客刍米也。”在古籍中往往借用“氣”字表达云气之义。此种意义的“氣”读“qì”。因为以“氣”表示云气之意的用法越来越多,于是它的本义,即赠送(粮食)之意便由“餼”来表示。“餼”是在“氣”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氣”的右侧加形符“食”而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时,表示云气意义的“氣”被废弃,重新恢复了“气”。“餼”字被简化为“饩”,运用的是偏旁简化的方法。(2).蜃气。《史记·天官书》:“海旁蜄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3).空气。《墨子·备穴》:“然炭杜之,满鑪而盖之,毋令气出。”(4).指气体。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自有而无者,化为气也,如水之耗而干也。自无而有者,变而为质也,如气之蒸为水也。”(5).气象。《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6).节气;气候。《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7).气味。《墨子·节葬下》:“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8).呼吸;气息。《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 郑玄注:“气,谓嘘吸出入也者。” 《玉篇》:“??也,息也。” 《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 注:“气谓嘘吸出入者也。”(9).声气;语气。《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寡人夜者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声甚哀,气甚悲,是奚为者也?寡人哀之。”(10).景象;气氛。《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11).指社会风气和习俗。《吕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12).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晋·陆机《辨亡论》上:“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13).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主观唯心主义者用以指主观精神。《孟子·公孙丑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4).命,命运。宋·苏舜钦《高山别邻几》诗:“高山扶层巅,下与地盘结,气贯不变移,泽枯乃朽裂。”(15).指(人)的元气,生命力。《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积久为寒中洞泄,气脱肉消,饮食不前而死。”(16).指精神状态,情绪。《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17).特指勇气;豪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8).气色;表情。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色夷气清,可畏而亲。”(19).指气恼、不愉快的情绪。(20).气派;气概。《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21).义气。《新唐书·杨炎传》:“炎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然豪爽尚气。”(22).气焰;权势。《明史·丁瑄传》:“沙县佃人邓茂七素无赖,既为甲长,益以气役属乡民。”(23).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24).指文风。《宋书·谢灵运传论》:“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原大变太元之气。”(25).作风;习气。(26).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周礼·天官·兽医》:“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 郑玄注:“气,谓脉气。”(27).指脉气和营卫方面的病象。《敦煌曲子词·定风波》:“风湿伤寒脉紧沈,遍身虚汗似汤淋。此是三伤谁识别?情切,有风有气有食结。”(28).指气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罗浮生)或散发箕踞,久之用气上攻,其发条直如植。”(29).指效力,作用。《吕氏春秋·审时》:“是故得时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叡,四卫变彊。” 高诱注:“气,力也。”(30).用来抽气或压缩气体的泵。(31).积聚着天然气的地层。(32).嗅,闻。《礼记·少仪》:“洗盥执食饮者勿气。” 孔颖达疏:“谓不鼻嗅尊长饮食也。”(33).气恼;生气。唐·韩愈《刘统军碑》:“德宗之始,为曲环起;奋笔为檄,强寇气死。”(34).使人生气。(35).谓欺压。(36).形容人精神振作、气势威武。(37).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38).脾气暴躁,气势很盛。(39).因疲劳、空气稀薄等原因而呼吸短促。(40).天气曰元气。《後汉·明帝纪》:“升灵台,望元气。” 注:“元气,天气也。”(41).阴阳曰二气。《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萬物。”(42).五气。《史记·五帝纪》:“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气。” 注:“王肃曰:‘五气,五方之气。’”(43).五气。《书·洪范》:“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 注:“雨,木气。暘,金气。燠,火气。寒,水气。风,土气。为五气。” 《素问》:“寒、热、风、燥、湿,五气之聚也。寒生水,热生火,风生木,燥生金,湿生土。”(44).六气。《左传·昭元年》:“六气,隂、阳、风、雨、晦、明也。”(45).六气。《庄子·逍遥游》:“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 注:“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与天??地黄为六气。” 王逸《楚辞》注:“《陵阳子明经》春食朝霞,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隂,日没已後赤黄气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幷天??地黄之气为六气。”(46).年有二十四气。《内经》:“五日谓之??,三??谓之气。” 《书正义》:“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随天转运,所以叙气节也。气节者,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有馀,分为十二月。有二十四气,一为节气,谓月初也,一为中气,谓月半也。以彼迭见之星叙此月之节气。”(47).历家有??气法。司马彪《续汉书》:“??气之法:为室三重,涂亹周密,布缇幔室中。以木为按,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历而??之。气所动者,其灰斯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48).有望云气法。《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 注:“视日旁云气之色,靑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史记·天官书》:“云气有兽居上者,胜。” 《史记·天官书》:“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精华实息者吉,虚耗者凶。” 邵谔《望气经》:“郁郁葱葱,隐隐隆隆,佳气也。绵绵绞绞,条条片片,兵气也。泽泽燄燄,女子气也。如藤蔓挂树者,宝气也。紫氛如楼者,玉气也。”(49).道家有食气法。《参同契》:“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50).以鼻触物亦曰气。《礼·少仪》:“执食飮者勿气。” 疏:“执尊长飮食,不鼻臭之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5)}
注:“气”(qì)在本书中借指地气,即地之气,黄色。
3、息(xī):(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在商周时期是指事字。“息”字在甲骨文中,字形上部像鼻子(写作“自”),下部用几笔短画表示呼出气的样子。商代金文则把呼出的气流画成一条直线。西周金文构型与商代金文相同,但是鼻子已经开始变形。大约到了春秋,人们便将鼻子(“自”)下部改为“心”,表示心气从鼻窍而出。篆文与春秋金文相似。隶书和楷书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进行了规范化。本义:呼吸。《说文》:“喘也。” 《增韵》:“一呼一吸为一息。”(2).呼吸时进出的气。《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音信。《梁书·处士传·何胤》:“今遣候承音息,矫首还翰,慰其引领。”(4).利钱。《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5).〈文言〉指亲生子女,特指儿子。《东观汉记》:“此盖我子息也。” 《战国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剪灯余话·洞天花烛记》:“今弱息及笄,议姻震泽,将纳其次子为婿。”(6).古礼之一。指乡饮酒。《大戴礼记·千乘》:“于时有事,蒸于皇祖皇考,息国老六人,以成冬事。”(7).姓氏用字。《姓苑》:“今襄阳有此姓。”(8).复姓。《前汉书》:“有河内息夫躬。相即切。十一。”(9).〈文言〉叹气。《战国策》:“闵王太息。” 注:“长出气也。” 《前汉·高帝纪》:“喟然太息。” 师古注:“太息之大也。”(10).停止。(11).歇,休息。《诗经·召南·殷其雷》:“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周礼·春官·籥章》:“以息老物。” 注:“休息之也。”(12).繁殖;滋生;生长。《周礼·地官》:“以保息六养万民。” 《前汉·宣帝纪》:“刑者不可息。” 师古注:“息谓生长。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长也。”(13).〈文言〉形容时间短暂、迅速。《文子·道原》:“调其数而合其时,时之变则间不容息。”(14).〈文言〉安宁;静止。《礼·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注:“息犹安也。言苟且取安也。” 王氏曰:“且止之辞。”(15).〈文言〉灭绝;消失。《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16).〈文言〉慰劳。《仪礼·乡饮酒礼》:“乃息司正。” 注:“息,劳也。” 《释文》:“劳,力报反。”(17).〈文言〉通“瘜”。赘肉。《素问·病能论》:“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18).春秋时诸侯国名。一作鄎。故城在今河南省息县北。《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19).累气曰累息。《后汉·任延传》:“吏民累息。”(20).处也。《诗·小雅》:“无恒安息。” 传:“息,犹处也。”(21).《尸子》:“弃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语。” 注:“姑,妇也。息,小儿也。”(22).《释名》:“息,塞也,塞满也。”(23).安息,戎国,去长安万六百里。《风俗通》:“戎类有六,五曰鼻息。”(24).土自长息无限,曰息壤。《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2)}
注:“息”在本书中借指天地交融之气,即天三(“三”的中间一横短)与地气混合之气,天三(“三”的中间一横短)与地气混合的状态,绿色。
4、氣(qì):同“气”(qì)。
注:“氣”在本书中借指天地交泰之气,即天三(“三”的中间一横短)与地气相接之气,天三(“三”的中间一横短)与地气相接的状态。
5、炁(qì):《广韵》:“去旣切。” 《集韵》:“丘旣切。同气。详气部气字注。” 《关尹子·六匕篇》:“以一炁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序诀》:“五藏生五炁。”——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1:古书云:“天地本无物也,物物生生,始开于炁,水乃有母,山水沙木,皆在人先,人生于水者。”——摘抄自https://www.wang1314.com/doc/topic-21075882-1.html
注2:“炁”在本书中借指天地不交泰之气,即天三(“三”的中间一横短)与地气不相接的状态。
6、靔(tiān):(1).古同“天”。《篇海》:“与天同。出道书。”——摘抄自“百度百科”
7、??(yìn):《广韵》:“于刃切。” 《集韵》:“伊刃切,??音印。” 《玉篇》:“气也。”《广韵》:“气行。” 《集韵》:“气流行谓之??。”——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6/zhs
8、靔??(tiān yìn):一股天气。
9、宣(xuān):(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形声字。“宣”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外部为“宀”,意指这个字的本义与建筑、居室等有关;中间为“亘(xuān)”,其字形像回旋的水流,于此作表示读音的声旁,却也能让人联想到殿宇的幽深、声音回旋之状。周代金文构型与甲骨文相同,但是中间出现了两个漩涡形,其上面或下面加上了一个装饰性的笔画。到战国秦代文字中则在上面和下面各加一个装饰性的笔画,或把原像旋涡形的笔画变成“日”形,以便于书写。小篆保留了漩涡形。汉代隶书又将漩涡形写作“日”,结构也由篆书的半包围结构变为上下结构,为楷书所沿袭。本义:帝王临朝听政的大厅,又称宣室。《贾谊传》:“孝文受釐坐宣室。” 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也。天子宣室。盖礼家相传古语,引伸为布也,明也,徧也,通也,缓也,散也。” 《说文》:“天子宣室也。从宀??声。” 徐铉曰:“从回,风回转,所以宣阴阳也。”(2).〈文言〉指枢密院所行的文书。《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太元年》:“但各遣使臣持宣监送赴镇。”(3).〈文言〉直径六寸之璧。《尔雅·释器》:“璧大六寸,谓之宣。” 郭璞注:“《汉书》瑄玉是也。瑄宣同。”(4).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5).指宣纸。(6).云南宣威的简称。(7).姓氏用字。《正字通》:“东汉人宣秉。”(8).〈文言〉广大;宽大。焦赣《易林·井之恒》:“方喙宣口,圣智仁厚。”(9).〈文言〉周遍,普遍。《尔雅·释言》:“徧也。” 《诗经·大雅·公刘》:“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注:“顺,安。宣,徧也。”(10).〈文言〉用同“喧”。声音大而嘈杂。关汉卿《西蜀梦》第一摺:“宣的个孝堂里关美髯,纸播□汉张飞。”(11).头发皓落也。《易·说卦》:“巽为宣发。” 注:“发早白也。今文譌作寡发。” 《释文》:“寡本作宣。” 魏了翁《临江仙·范遂宁生日和所惠词韵报之》词:“秋风吹发半成宣。”(12).传达;公开说出,散布出去。《尚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 《礼·月令》:“季秋,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 注:“物皆收敛,无有宣露出散也。”(13).疏通;疏导。《左传·贾注》:“通也。” 《诗·周颂》:“宣哲维人。” 注:“宣,通。哲,智也。”(14).〈文言〉显示;显露;公开。《荀子·解蔽》:“宣而成,隐而败,闇君无之有也。”(15).发散;疏散。《左传·昭公元年》:“于是乎节宣其气。”(16).〈文言〉明白;了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17).〈文言〉协和;协调。《尚书·盘庚》:“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18).召唤(多用于帝王召唤臣子)。《增韵》:“召也。” 《包佶诗》:“隔屛初听玉音宣。”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外祖曾空青以江南转运使来摄府事应办,忽宣至行宫。”(19).〈文言〉尽。《管子·四称》:“固其武力,宣用其力。”(20).〈文言〉长度单位。古代一尺三又三分之一寸,称宣。《周礼·考工记·车人》:“半矩谓之宣。”(21).《尔雅·释言》:“缓也。”(22).《诏书别录》:“唐故事,中书舍人掌诏诰,皆写两本,一为底,一为宣,在中书可检覆,谓之正宣。”(23).《谥法》:“善闻周达曰宣。一曰圣善周闻曰宣。”(24).《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3)、(15)}
10、山宣(shān xuān):《说文·山部》:“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 《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11、欩歊(chāo xiāo):《集韵》:“癡宵切,音超。欩歊,氣上蒸。”——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76/5/zhs
12、高宣(gāo xuān):一股地气。
13、山歊(shān xiāo):高宣的别称。
14、??(zhòng):《字汇补》:“职送切,音衆\。心气也。”——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84/4/zhs
15、??血(zhòng xiě):一股天地交融之气。
16、乾坤(qián kūn):(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系辞下》:“ 黄帝 尧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2).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3).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4).称日月。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指局势,大局。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玉圃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8).玄机。——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3)}
注:“乾坤”在本书中此处是一股天地交泰之气。
17、六合(liù hé):(1).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合之内,皇帝之土。”(2).相关的两个月份。《淮南子·时则训》:“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3).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土,寅与亥合木,卯与戌合火,辰与酉合金,巳与申合水,午与未合土,称十二地支六合。(4).十二生肖属相,在判断人与人之间和谐程度上的六合为:即鼠与牛为合,虎与猪为合,兔与狗为合,龙与鸡为合,蛇与猴为合,马与羊为合,为十二生肖六合。与六合相匹对应的是六冲:鼠与马相冲,牛与羊相冲,虎与猴相冲,兔与鸡相冲,龙与狗相冲,蛇与猪相冲。(5).武术应用有内三合和外三合之分。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又有眼、心、意、气、功、力六个方面的配合。还有以手、眼、身相合为外三合,精、气、神相合为内三合。(6).地名,指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读 lù hé)。(7).一阴一阳表里两经称一合,六合,即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8).六合是中国的一种哲学概念,六合思想的核心为天下规律。知六合者知天下。六合思想是阴阳思想的灵活运用,天下之六合:阴阳合,天地合,男女合,时空合等。——摘抄自“百度百科”{(1)}
注:“六合”在本书中此处是天地交泰之气“乾坤”的别称。
18、霩(kuò):(1).《唐韵》:“苦郭切。” 《集韵》《韵会》:“阔镬切,??音廓。” 《说文》:“雨止云罢貌。从雨郭声。” 《广韵》:“云消貌。”(2).《韵会》:“雪消谓之霩。”(3).《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 《韵会》:“廫\廓,开朗貌。通作寥廓。”——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11/zhs
19、霩(huò):《集韵》《正韵》??忽郭切,音霍。义同。——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11/zhs
20、霩风(kuò fēng):一些因天地不交泰而形成的气。
21、霩风(huò fēng):霩风的另一种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