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出自【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出自【宋】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中国古代历来有“香草美人”的类比手法,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黄庭坚则通过《书幽芳亭记》将兰花与君子建立起关联。
《书幽芳亭记》中有“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一句,可与《爱莲说》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相比。
—
这些用词大概算是那类诗词曲中的典型意象吧(?
—
“交颈鸳鸯,并头鸾凤”出自《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交颈鸳鸯戏水,并头鸾凤穿花。喜孜孜连理枝生,美甘甘同心带结。将朱唇紧贴,把粉面斜偎。罗袜高挑,肩膊上露一弯新月;金钗倒溜,枕头边堆一朵乌云。誓海盟山,搏弄得千般旖旎,羞云怯雨,揉搓的万种妖娆。恰恰莺声,不离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呀呀气喘。星眼朦胧,细细汗流香玉颗;酥xiong荡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直饶匹配眷姻偕,真实偷期滋味美。”
—
“眼泛秋波,金钗敲枕”是从元代《【仙吕】寄生草·闲评》来的:
“人百岁,七十稀。想着他罗裙地宫腰细,花钿渍粉秋波媚,金钗敲枕乌云坠。暮年翻忆少年游,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