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周则意淡漠看了责问他的官员一眼,上挑双眸中的寒光锋锐如刀。

      “本王从未去过广湘王别庄,如何精准的安排刺客潜入庄内,封锁道路?”
      “难道广湘王府的守卫形同虚设,可让人随意进出?”

      “至于本王为何安然无恙?当然因为本王有这个实力。”

      冷冽如霜的凌戾气势令公卿们心口猛然一颤,整间江山殿都似乎凝结出一层霜花。

      上一次朝会上,周则意神色冷漠,面对政敌的唇枪舌剑,如古井一般平静无波。

      那时的他似如一汪深潭,无论多大的石子投进去,都悄无声息地被水吞没,激不起半分波澜。

      而短短几日,此时此刻再见他,他如同黑云笼罩下的阴风晦雨,绵密又暴戾地侵蚀着世间一切,森寒刺骨,无处可避。

      周则意说完话,将目光投向林策。

      他能安然无恙,并非靠着他自己,全靠林大将军。
      是林大将军麾下的侍卫,救了他的命。

      那一剑破开了囚禁他的牢笼,让绚烂多彩的春风吹入心间,让他眼前一切重新染上鲜活明媚的色彩。
      他应当感谢林策。

      麒麟鬼面后的精致眼梢闪过一丝锋光,和他隔空对视。

      周则意能拿出这番震慑群臣的气势,总算稍微有了点帝王的样子。

      即便只是个绣花枕头,他也不必去拆穿真相。

      吵嚷不休的江山殿瞬时阒然无声。

      大殿四周立着一人高的紫金螭纹香炉,青烟浓稠如水,从雕花的孔径中缓缓流出,淡薄云雾缭绕升腾,衬得长身鹤立在云烟中的周则意,仙姿飘荡,眉目冶艳,似妖又似仙。

      “是,是本王手下那群侍卫不堪大用。本王不辨菽麦,府中养了一群成日混饷的酒囊饭袋。”

      广湘王咬牙切齿的愤恨打破沉寂,怒音在宽敞的九间大殿里低沉回荡。

      这么大一批准备充分,计划周全的刺客潜入别庄,王府侍卫却浑然不觉,可见广湘王的府中早已被有心之人渗透,养的侍卫全是废物。

      南昭和北燕对立百年,边境烽烟常燃,五千里之外的京城却是花红柳绿,歌舞升平。

      别说周翰出生后的这二十几年,即便朝中老臣,也从未遇过暗杀行刺之事。

      先帝,安平长公主,宣武帝,这三人掌权时,无论朝中政局如何,京城是安稳的。

      盛京里的朱门权贵安逸日子过得太久,早已忘了,还有藏在台面下,暗杀行刺的卑劣手段。

      皇位之争,必然引来腥风血雨,周翰并非不知。

      但在他的料想中,朝堂上的唇枪舌剑,朝堂下的口角锋芒,就已是全部。

      没想到竟有人如此胆大妄为,明火执仗地白日行刺。

      “本王疏于防备,致使刺客有了可乘之机。只是,”周翰目光含泪,又含着哀怨怒火看向谢信,“这场行刺绝非本王所为,还望谢相和各位大人查明真相,还本王清白,替本王报这一箭之仇!”

      他言辞凿凿,态度恳切,不似作伪。

      谢信负手而立,笑眼中眸光平淡,未置一词。
      大司徒和大司马神情严肃,略微颔首。

      这次刺杀性质极其恶劣,后果严重,不能听信谁的一面之词,必须查出真正的幕后主使。

      一旦姑息,不将真凶绳之以法,严惩以儆效尤,这股不正之风必然吹得星火燎原。

      朝臣若都有学有样,看不惯政敌就暗中派人行刺,江山殿内的所有公卿,皆成天提心吊胆,永无宁日。

      “我南昭法纪严明,京城百年安泰,从未发生过刺杀事件。即便有人吩咐下官安排一场行刺,下官也不知从何下手,该去哪儿找那么多穷凶极恶的刺客死士。”

      说话的,仍是恭王一党。

      “听闻这次的刺客装备精良,用的刀兵皆为军中兵器,箭镞也是军中的三棱箭,而非寻常的锥形箭。”

      他意有所指看向林策:“林大将军入伍多年,想必对这些武器并不陌生,也知晓,能从何处调来大量军械,大批武士。”

      言外之意虽未说,殿内公卿都听得明白。

      能派出这么大一批刺客,并且使用官军武器的那个幕后主使,不是他,还能有谁。

      “林大将军远在朔方的时候,京中从未出现过刺客。怎么大将军一回京,就生了这么大一桩灭尽天理,惨无人道的行刺?!”

      “别庄一案,不能叫行刺!这是对手无寸铁之人的屠杀!”

      林大将军旧伤复发,卧病在床,并未参加宴会。
      旁人也不知他扮作淮王护卫,潜入山庄。

      在群臣眼里,他本该与此事全然无关。

      而此时恭王一党祸水东引,一句话,将群臣半信半疑的惊诧目光全部引到他身上。

      林策原本抱臂看戏,倏忽一愣,忍不住有些想笑。

      逐月给他出过这个主意。

      他若安排一场刺杀,何须如此大张旗鼓?只需吩咐追星,带几个武艺高强的亲卫就能搞定。
      而且一人都逃不了。

      哪会如现在这样,恭王留着一口气,广湘王受了一点伤,一个都没死成。

      一直笑而不语的谢信此刻终于说话,笑问一句:“不知林大将军有何说法?”

      三公九卿都是官场侵染多年的人精,谁还听不出谢信的意思?

      谢相哪是想找刺客?分明打算落井下石,趁机找林大将军的麻烦。

      林策熠熠生辉的锋锐目光对上那双笑里藏刀的俊逸眉眼。

      他缓缓扬起嘴角:“不知众位大人可曾听说过,末将的项上人头,在北燕价值黄金万两。”

      林策作为镇北军主帅,同北燕打了八年的仗,杀了不少北燕将领。
      一生从无败绩的北燕神将慕容霄,都死于他手。

      北燕军士战场上同他交手,离了战场也没闲着。
      这些年派去暗杀他的刺客,能从盛京排到朔方。

      即便这一两年两国停战,刺杀他死士,只多不少。重赏之下,想要用他项上人头换取黄金万两的,不仅北燕人,南昭人也不缺。

      逐月曾笑话过,他一晚上要接待的刺客,比朔方城里最红的花魁一晚要接待的恩客还多。

      若非追星武艺高强,将刺客悄无声息解决,那些刀剑相撞的叮叮当当,一晚能吵醒他七回。

      林策并未朝群臣说出他遭遇过的险境,只清浅一笑:“作为过来人,我好心提醒各位一句,最近少出门,多安排几个堪用的护卫。”

      “不过也有一个益处,第一次刺杀,众位大人心惊胆颤,日夜难安。再过一段日子,大家听得见得多了,便会习以为常,见惯不惊。”

      帝位争夺,血雨腥风。
      下一任天子稳坐龙椅之前,类似事件,必定层出不穷。

      公卿们乍然色变。
      那张恐怖的麒麟鬼面在如柱的朝阳金光下,反射出一抹绚璨,吓得人手脚冰凉。

      清越朗音又悠然一笑:“军中所用军械,乃司空府统一铸造,形制确和民间不同。”
      “南昭四境,东南西北各方军中,分配的军械都有其独特标识。即便同样形制的弩/箭,懂行的看一眼,就能轻易分辨出这只箭,属于镇北军还是镇南军。”

      他朝谢信挑衅似的扬扬嘴:“文臣们没打过仗,不知还有这样的区别。谢相博闻广识,不会也没听说过?”

      那位妄图拉林大将军下水的文臣羞得满脸涨红,强行找借口挽回颜面:“镇北军难道不能想办法弄到镇南军中的军械?”

      “军械丢失,乃玩忽职守的重罪。镇南军出了这么大的差池,又不及时上报朝廷,失职之罪,按军法当即刻处以极刑。镇南军主帅,也该回京接受调查,静待处分。”

      “咳,咳。”
      几声故作姿态的假意咳嗽瞬间响起。大司马和大司空同时打断二人争论。

      林策出身卑微,身居高位,百年豪族的钟家对此极其不满。
      镇南镇北两军不合,由来已久。

      此时朝臣们商谈如何追捕刺客,林策却突然添了一把大火,将镇南军扯了进来。

      这两位神仙要打起来,不知多少人士无辜遭殃。

      “兵刃和箭镞上的标识,我们都还未曾见过。”大司空主管军备,一句话证明林大将军所言非虚,又及时制止战火燃到镇南军头上。

      “东西都还未见,怎么就扯到钟老将军那里。”

      他看向谢信,朝他提议:“此时应让人把刺客用的兵器呈上,让公卿们都看看,是哪方军队使用的军械。如此一来,也可知究竟何人所为。”

      谢信还未开口,广湘王急不可待:“把东西呈上来!”

      早知如此简单,他何须白受一场污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