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后记 ...

  •   (1)关于女主人公
      我很喜欢写性转,性转是个很tricky的题材,改变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的长相,潜在交往对象范围;性别的不同意味着在他人看待角色的眼光、对角色的印象发生改变的同时,角色自身的性格与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必然有所变化。我不认为一个人做男的和做女的时候能够如出一辙。时尚品味,说话方式甚或更加关键的一些东西,全部将受到社会赋予各个性别的社会身份/职责/期待影响。理由什么呢?男女眼中的世界截然不同,打个简单的比方,十点左右这样一个在大城市远远不算夜深人静的时刻,女性走在路上如果感到有人在后面和自己走一条路总是难免感到不安,太阳落山后搭电梯发现有异性走进来时也是如此。男性会有同样的感受吗?当然有,但我想绝没有担忧得那么深、那么频繁。巫师的世界男女相对平等,因为女性握有超越生理差异的暴力,魔法,许多情况下足够与男性相抗衡。可如果巫师社会真的已经做到男女平等,布莱克家的财产怎么会仍然自动传给了被除名的西里斯?只是因为他是唯一仅剩的【直系男性亲属】呢,法律就是如此规定的……不得不承认,繁衍是维系社会稳定和种族延续自始至终不可缺的手段,是生育的能力使得女性无论如何都会被社会视作“宝贵”的“生育资源”。

      先前读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条漫,故事的世界观是男女小时候以人类形态生存,达到某个年纪后则开始分化成狼和兔子。狼和兔子表面上和平共处,但也无法避免地存在一些暴力事件和阶级差异。主人公十几岁时成为一只兔子并离开家里独自生活,某天受到母亲寄来的快递,里面是自己分化成狼失败于是变成侏儒兔的弟弟。母亲随快递附上一封信要弟弟跟着姐姐生活,姐姐一直告诫弟弟在家必须拉上窗帘,免得被狼发现这户人家只有兔子没有狼,弟弟则不以为然。一次争吵后弟弟离开家上街游荡,遇到有点奇怪地让人害怕的过路司机,首次意识身为兔子的自己在捕食者面前如此羸弱毫无反抗力,且过去一向被自己认为“帅气勇敢”的狼看起来多可怖。以姐姐作为叙述者的情况下漫画一直是黑白色调,弟弟的部分则五颜六色十分鲜艳。直到弟弟意识到自己“不过只是个兔子”这个人生转折点,由此所看到的世界也变成了清一色灰白黑,以这种色调改变来诠释性转的境遇实在太过贴切。

      当然了,从自愿变性者的角度分析性别转化那是另一回事,与此处讨论的性转无关。另外必须指出一点是与二黑和原著雷古勒斯的对应关系不同,我的另一篇性转HP同人鸭嘴兽那篇中女主人公除了名字,长相性格都是另一个原创的角色,写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试图还原原著哈利除了毒舌之外的形象。

      黑家二少系列丛书中并没有正面出场,谈及他的内容也不算很多,电影里甚至是完全删除了,这给了我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小说里雷古勒斯是一个黝黑精瘦的前找球手,善待自家的小精灵,起初在伏地魔暴露恐怖分子真面目前为自己成为食死徒这件事感到“那么自豪,那么自豪(不是多打,是克利切为了强调重复了两遍),那么快乐”。
      快乐和自豪,这两种情感二小姐都无法感同身受。我的设定中,她与原著男性雷古勒斯最大的不同点大概就是缺乏归属感——在这样遵循封建教条的家庭中女儿最终总是会出嫁,冠上别人的姓氏成为外人。因此父母对她的那一点儿有爱也是具有时效性的,她只能不断说服自己去“爱”父母,去奉献和提供价值,才能维系自己想象中的“正常家庭”应有的亲子关系。
      天下流传最广的谎言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普通人一旦成为家长难道就脱离普通人的范畴了吗?既然有无私的人,那么必然也有自私的人,他们中许多人【并非全部,为人父母的确是能改变动摇一部分人的人生观和性情的】即便做了父母也依然会保持自私。

      小说中提到二少死后母亲伤心欲绝,父亲一年不到就过世了,我想他们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亲近的。哈利见到二少的房间布置后得出的结论是,雷古勒斯对于自己生来作为布莱克的家庭成员这件事毫不掩饰地非常自豪。二小姐则不同,哪怕哥哥被从家族除名,在那个小家庭中她依旧是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身为女儿的她根本不会被封建思想的父母抱以厚望,假如她是贝拉特里克斯那种性格也许还有可能让爸妈有所期待,可是二小姐是这样一个人,所以…………

      曾看有人说,洋妞喜欢写西里斯离家出走后他原本承受的家庭暴力或是精神压力/虐待双倍落到弟弟身上,而国内同人女普遍倾向弟弟本身受到偏爱,两人皆无精神创伤经历。我个人猜想趋于这两者之间,认为十一岁前老大才是爸妈的掌中宝,逢年过节聚会上要拉出去在亲戚面前卖弄一下的那种,毕竟是头生子,魔法天赋极佳,而且经官方(哈利)认证的比弟弟脸长得更好(……);哥哥加入格兰芬多学院与家族精神背离后,父母才开始着重培养二儿子。头生子很多情况下受宠方面真的优势极大,人养小孩的心态与养宠物有相通之处,第一个因为缺少经验,咳嗽一下立刻怀疑是不是肺炎,撞到头马上担心有没有可能脑震荡,后面由于深刻认识到幼崽的生存能力其实高于想象便逐渐敷衍。

      其他两个支持我猜想的理由还有两个,首先是命名。很多同人都提到两兄弟的名字是大犬座和狮子座最耀眼的星星,可是天狼星和轩辕十四(又称大犬座α星和狮子座α星)两颗星星其实有着极具对立意味的排行——一等星中的第一和倒数第一,也就是一等星中明度最亮和最黯淡的。我知道查阅族谱能看到西里斯和雷古勒斯都是世传名字,大少是西里斯三世,二少是雷古勒斯二世,可是给一对兄弟这样分配名字真的显得非常微妙……
      第二个理由是房间配置。老黑家不差钱,两兄弟的房间哪怕多年后哈利看了依旧觉得很华丽很贵很烧钱,可有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哈利发现二少的房间比他哥稍微小一点。既然这么有钱家里那么多房间,为什么还会这样呢?我从个人经验的角度来看会觉得这是父母最初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爱导致的。身为家里第二个小孩,老大分到朝南的房间我的却是朝北,加上窗外是围墙和一排树的关系平均日照度为零,又因为在浴室和洗手间的隔壁,黄梅天浴室隔壁卧室的墙会发霉鼓泡,大家进进出出期间也没什么隐私权。这些不算过分的差别如果真的和父母提出来反而显得略小题大作,然而小孩总是知道为什么自己拿到的东西和兄弟姐妹不太一样。

      故事从二小姐十六岁时开始,她的童年形象可以由西里斯的陈述以及同卢平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来,一个爱哭的有点顽皮的小女孩,因为笨手笨脚并且有紧张时嘬手指的习惯被爸妈不喜。哥哥是她最好的玩伴,是她的榜样,他的背影在地上投射出长长的影子,她怎么追赶也无法从这片阴影跑出去。然后二小姐长大了,成了一个内敛的女学生,靠埋头读书和追求好分数来逃避究竟要做怎样的大人这个问题。父母的严格要求令她变成一个很爱自省的人,不过说到底女人普遍就是比男人擅长反省自身,究竟是不是因为社会比起男的更爱训诫女的学会谦逊?

      二小姐私下有许多别的想法,这并不影响她身上挂着的傀儡线始终被母亲提在手里——她太渴望得到父母曾经给予哥哥的认可和鼓励了,只要他们偶尔从指缝间漏下一点点夸奖或温情,她便会继续忍受他们没有尽头的索取;只要她还爱着他们并希望得到他们的爱,父母就总是能把她掌控在手心……婚后迫于压力她开始酗酒,这其实和小说第五部中的西里斯类似。出了阿兹卡班又回到另一个监狱格力莫广场十二号,同僚们出生入死自己却无法陪同,教子又离开身边去了学校……这导致教父的出场经常不是正在喝酒就是身上带着酒气。我喜欢写烟草和酒精带来的短期或长期效用,因为这能给写作带来鸡零狗碎的现实生活风味,这次又借岩洞里的药水挑战了一把描写磕嗨的感受。

      (2)关于男主人公
      卢平是本文的男主角吗?不是,他所处于的大概是传统男性冒险故事中那个女忄生爱人角色的位置,在主人公遭受挫折的时候提供性激情和精神安慰,也适时作为主人公重获勇气的媒介。有一个我玩的小小把戏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就是只有卢平视角会出现二小姐较详细的外貌描写,这是为了说明他们二人之间的开始是青春期荷尔蒙催动下肤浅且流于表现的感情,主要靠年轻男女的感官支持,但是最终这段关系会因为双方心境的变化而步入下一个阶段。岩洞那一章的标题【让她降落】正是卢平在故事中担任的功能性和责任:let her land, be her land,他是港湾,是归所,带来安全感和生的希望。故事结束后他们能经受柴米油盐的考验吗?或许可以,或许不能,可是无论如何两人之间这段经历都具有其价值。我没有写收集剩下的魂器和打没鼻子老妖怪,这些已经有太多太多人写过了,所以让故事在这里结束吧。每一个故事的终点也是另一个新的开端,大家想象自己想要的后续就好。

      真正的男主人公自然是大少爷,出场不多却几乎每一章都被提到,可谓阴魂不散(。)童年时二小姐为数不多的爱大多从他那儿得到,但他也是妹妹童年阴影与诸多心理问题的来源,哪怕他自己并无此意。生下来是男孩,被父母区别对待,这他没得选,所以除了最终几章的逃避,这篇文中其实西里斯并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由于心之壁的存在无法感同身受。他对卢平的不满嫉妒可以说是来自于大男子主义受伤——弟弟和妹妹不一样,无论年长的一方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会对妹妹有保护欲,这不是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讨人喜欢,而恰恰是由于女性更容易遭受侮辱与侵害。想象一下弟弟/妹妹谈恋爱后老大的反应,哥哥弟弟讨论恋爱大概就是“你们做到那个程度了?牛B”;姐姐会对弟弟说“try not be an asshole to girls, I beg you”;而妹妹通常会从哥哥姐姐那儿得到的话是“Be careful. Don’t make bad decisions or get pregnant.”

      学生时期是个校园恶霸的西里斯在大局上是二小姐的一个路标,告诉她究竟该怎么去做道德的、正确的事。原著中促成雷古勒斯抛下父母最后策反的动力是什么,是为了报复伤害小精灵的伏地魔?是对自己走上错路的悔过和弥补?是为了大爱、为了无辜的巫师们?或是不愿意兄长死于一个无法被打败的黑巫师之手?有人认为原著中雷古勒斯这个抉择与西里斯无关,证据是他发现魂器的事情后没向兄长寻求帮助,但我个人仍相信以上每个答案都是一部分原因。兄弟姐妹是血缘关系,血缘不像婚姻、恋爱和友情,一旦缔结便无法退货。雷古勒斯的独自殉道,在我看来是他已经与哥哥渐行渐远太久,站在不同的阵营之中无法百分百信任,彼此必然有所顾虑所导致的。然而不信任并不意味着不爱、不在意。本文中二小姐没有联系哥哥而是去找卢平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卢平曾经莽撞地冒死也想要带她逃离。二小姐做了和一年前卢平相同的事:拿对方对于自己的感情赌博,在彼此身上孤注一掷——我愿意相信你会为我豁出去,你不会弃我于不顾。这并不是盲赌。金币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金币有了回应就说明卢平一直将信物带在身上等着二小姐哪天来找他,也就是说明他对她还有感情,当时二小姐虽然感动,但更多是觉得【这男人,可以用!】(这是可以说的吗)

      卢修斯这个男的在这个故事中也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性。许多朋友都看出来了他和纳西莎是诺特夫妇的对照组,设立对照组是我很喜欢用的一个写作设计。你写一对夫妻,那就另外可以准备另一对夫妻,用邻居/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把他们联系起来。此外还要再辅另一条相对隐秘的联系,比如其中一方的妻子/丈夫迷恋着另一对中的妻子/丈夫,或是这对夫妻向往着那对夫妻的生活。在这个故事中,我联系他们的方法是让卢修斯成为奇怪的哥哥代餐(笑)二黑对卢修斯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同时也是象征着女主对家人(父母)一种对人性的期望,结果最终和在父母那儿一样,这种期望遭到背叛破灭。
      总之主角组和对照组之间需要营造出需要凝视和被凝视的关系。随着故事故事上上下下,每一次“上”和“下”都围绕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在开篇就作为主角组的矛盾(conflict)抛出,接下来所有的描写似乎乍一看是在说,主角组的不幸和他们之间的龃龉全部来源于这个矛盾——本文中开篇提出的矛盾就是封建思想嘛——然而这其实是有意引导的一种错觉。女主角的悲剧真的完全应该归咎于封建观念吗?并不是,最大阻挠她获得幸福的是她缺少自爱自重,她认为自己不配过得好。这时候对照组的作用就体现了,当诺特们的婚姻关系覆灭时,马尔福夫妇却提供一个小小的肯定的声音,他们从封建礼教下的婚姻幸存,甚至是很好地幸存下来了。

      (3)关于信仰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第三卷的标题和内容都有许多天主教元素,整个故事主要出现两种信仰的故事,古希腊神话(多神信仰)和圣经故事(唯一神信仰)。用真女神转生系列游戏的术语定义多神信仰和唯一神信仰,那就是混沌(Chaos)对立秩序(Law),两者各有利弊。混沌必定意味着存在弱肉强食,但万物生灵是自由的;遵从秩序聆听神谕剥夺了自由,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就像我在回复评论时说过的,有人相信只有离开他们居住的地方去别的地方才会幸福,事实总是如此吗?自由意味孤独,是令人恐慌的,因为你必须自己去承担选择带来的风险。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我们该去追求自由,因此有了这个故事。为何整篇文强调自救?请允许我引用《知觉之门》开篇的一段话来回答——“受难者们虽然手挽手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当他们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却总是孤独一人。任何有精神的肉亻本注定要独自忍受痛苦、独自畅享快乐,这是人之本性。除非经过符号化的过程而间接的被他人感知,否则知觉、情感、洞察、幻象,凡此之类都属私密,不能被传达到外界。他人经验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共享,但他人的经验本身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体会的。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任何人类组织无非是一个个岛宇宙的社会。”

      (4)关于我的三篇HP同人
      我写东西好像从来写不长,三篇都是二十章上下的中篇。之前和朋友说从第一部现代巫师,第二部鸭嘴兽再到第三部摩托车维修艺术,尽管女主角开局时配置越来越难(i.e.有一个神经病老爸→没有爸妈→有两个神经病爸妈),得到的结果却越来越好:古典覆灭式悲剧,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种的→小悲伤现实主义开放结局→纯纯HE
      写完鸭嘴兽我确定自己摸到了突破,摩托车维修艺术虽然没提供这种能坦言自己进步了的信心,完结时我还是非常开心的,毕竟是全新的尝试。之前没能写完过任何过一篇积极向上的故事,爆破大楼总比凭空打造建筑要容易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后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