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14 ...

  •   白天的战斗主要集中在雨花台,尤其是左右两侧,枪炮声更加密集,隐约还能听到从那里传来的喊杀声。到了傍晚时分,中华门外发现了敌情。城门楼上88师弟兄的捷克式轻机枪“哒哒哒”的响了起来,是约定的联络信号:日本人来了。
      “各就各位,准备战斗!”团长一声令下,四下里响起一片哗啦啦拉动枪栓的声音。
      我也掏出家伙——1932年德国毛瑟公司推出的全自动手枪,枪头装了消音器,上等兵看直了眼:“好家伙,比得上团长的自来得!”
      先上来的都是鬼子的尖兵,打探火力点的。十几个人猫在护城河对岸,借助有利地形,有一枪没一枪的放过来。
      都是从淞沪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了,知道这时候先不忙反击。我慢慢挪到团长邱维达身边,压低声音道:“报告团长,让我先去解决几个要紧的。”
      “你?”邱维达有点诧异。
      我轻轻扬了扬手里的枪,突然举枪射击,枪声沉闷,几不可闻,可一颗子弹已经穿过了一个带着墨绿色钢盔的脑袋。
      邱维达更加吃惊:“听说你还会开炮,你到底是什么人?”我年纪已经不轻,他应该早就想到我不是个单纯的新兵。
      我实话实说:“黄埔军校二期炮科毕业,不过后来当了逃兵。”
      他点了点头,以示默许,却又拉住我,塞给我一个钢盔:“当点儿心。”
      我把钢盔扣在头上,临出阵地的时候又顺手在胳膊下夹了一捆木柄手榴弹。慢慢从左边摸出了战壕,在暮色的掩护下匍匐前进,对岸竖起了两挺歪把子机枪,还有一个望远镜冒了点头,又缩回去了。
      好家伙,就是你了。
      枪声在身后突然稀稀拉拉地响了起来,我知道这是邱团长在掩护我,果然,日军的火力都被吸引到了右边。我又迅速向前爬了几米,在离护城河不到十米的一个巨大的弹坑里埋伏好。
      望远镜又出现了,他的主人很谨慎,只可惜,电光火石间一颗高速运行的子弹已经穿进了他的头颅。对岸的阵地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鬼子摸不着头脑,根本就搞不清子弹来的方向。歪把子沉不住气了,突突的冒出火舌,同时也暴露了目标。事不宜迟,两发子弹,撂倒了两个机枪手。
      鬼子终于觉得不对劲了。护城河两岸的阵地突然出奇的寂静,谁也不再先放一枪。暮色更沉,十几个鬼子尖兵不约而同的退了回去。
      难道,就这样撤了?
      我不敢相信,又等了好一会儿,中华门城楼上传来捷克式轻机枪的“哒哒”声,很短促的两声,是约定的示意鬼子撤退的信号。我小心翼翼退回阵地,立刻就被兴奋的306团官兵围在当中。可团长邱维达的表情却并不轻松。
      日军出师不利,中华门下,战斗还没打响,就先折损了指挥官。但这只是日军的先头部队罢了,他们绕过雨花台来到中华门,只为了探一探虚实。
      真正的战斗,还没有开始。

      暮色袭上中华门城墙的时候,我随306团退进了中华门内。中华门有三道瓮城,内有藏兵洞27个,可藏兵数千。有住在中华门附近的市民,趁着暮色偷偷给部队送来了吃喝。热腾腾的白米饭搭咸菜,还有两大盆红烧肉,战士们不由大块朵颐。自从上海撤下来以后,军队的后勤给养就断了,不要说伤员的救治,就连吃喝都成了问题。战士们经常是饿着肚子上战场,和日本鬼子拼刺刀,打白刃仗。
      邱团长一路巡视各营连,一路嘱咐着:“叫弟兄们都吃饱喝足,明天可是一场硬仗。”
      今天的夜安静的可怕,连雨花台那边的炮火声都渐渐停了,经验告诉我:明天的仗可凶!
      夜空晴朗,我从中华门的门洞去向外看去,漫天的星斗,一轮弯月挂在天际。寒风吹进来,我打了个冷战,不由把双臂抱紧。黑暗里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天儿真他妈的冷,谁来给大伙儿唱一个吧?”
      “好啊!听听曲子能抗冷。”下面一阵附和,“谁先来?”
      可等了半晌,也没人开腔。
      突然有人道:“那个新来的,唱一个?”
      “好哇!”就这样哄起来了。
      我再也不好推辞,只得道:“兄弟献丑了,弟兄们多担待。”深吸了一口气,起口便是一句:“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有听懂了的在下面已小声道:“是京戏,穆桂英挂帅!”
      我暗暗一笑:这穆桂英挂帅是辉生看家的戏文,想当年我在福升班也曾下苦功练过。只不过辉生唱起来是字字似柔却刚,句句锋芒微吐,大有兵戈四起之势,而我唱来却是荒腔走板了。可是,今夜我却莫名的想起他,想起这段戏文。
      凝神继续唱道:“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一段快板,一气呵成,最后一句摇板,缓缓拖了长调,“我一剑能挡百万的兵。”
      余音还在城门洞里回响,下面已轰然叫起好来。
      我扶住城墙,这中华门就是我喻某最后立足之处,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辉生,你若知晓,定不会怨我不来见你最后一面吧。

      第二天的战斗在清晨打响。首先是雨花台方向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比昨天更加猛烈。接着,中华门也发现了敌情。还是昨天那队日军,但这次打头阵的却是一个土黄色的庞然大物。
      是敌人的战车!
      几十个日本兵猫着腰在它两边小跑着,随着马达的轰鸣声,它大摇大摆的一步步逼近护城河桥,鲜红的太阳旗张开血盆大口,仿佛要将面前的敌人一口吞食。
      我立刻跳到战防炮的炮位后,单膝跪地,熟练的把一发炮弹装填进炮膛,默默注视着那个越来越近的巨大的铁盒子。
      身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娃娃兵眼都直了,哆哆嗦嗦的叫道:“我的妈啊!”周围的几个战士不约而同的向我投来期许的目光,还有两个战士正往身上绑手榴弹。如果我打不中,那就该他们上了。用手榴弹拼鬼子战车,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
      铁盒子上了护城河桥,为了照顾后面的步兵,它的速度并不快。早就已经在战防炮的射程范围了,可是,这炮的瞄准镜不中用了。
      稳住,放近了再打!
      耳边传来娃娃兵结结巴巴的念叨:“快打啊,快啊……”突然一声枪响划过天际,是娃娃兵的枪走了火。
      等等,再等等……
      只剩一箭之地了,如果让铁盒子过了桥,事情可就大大不妙。我一咬牙,一道蓝光飞了出去,象一柄利箭狠狠插进了铁甲战车的身躯。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蓝光也划过桥面,那个庞然大物骤然停了下来,车头一歪,重重的从桥面上翻了下去,载进了冰冷的护城河。与此同时,捷克式轻机枪和二四式重机枪也响了起来,扫向护城河桥面的日本兵。
      战防炮漆黑的炮口冒着青烟,我长吁了一口气:辞修,我可没给你丢脸!
      可是,还没等我们喘上一口气,又有履带行驶过地面的声音从对面了传来。
      刚刚放松的神经立刻又绷紧了,很快,两辆铁甲战车出现在了护城河对岸,一左一右,互相掩护着开了过来。这次鬼子吸取了教训,推进速度非常之快,片刻间就上了护城河桥。
      我倒抽了一口凉气。稳住心神,一点点调节炮筒的角度,可是双手却不争气的颤抖起来。我知道这是肺炎发病的症状,这段时间我经常性的全身发抖,忽冷忽热,上回给衷寒看见,他不知就里,还嘲笑我以后怎么打得了枪。
      战防炮的炮口又腾起一股青烟,可惜,火光却擦着铁甲战车的右侧划了过去。
      打偏了。
      战车上的机枪猛烈的向战防炮扫射了过来,子弹雨点一样落在沙袋上,打得我抬不起头。拼了!再度填上一枚炮弹,一个挺身,随着一声轰响,第一辆战车终于翻倒在地。与此同时,我的右肩头有鲜血汩汩的冒了出来。

      日本人连败两阵,损兵折将,暂时停止了进攻。战斗间隙,全团最后一个医护兵上来救治伤员。重伤都抬下了阵地,安置在藏兵洞里,轻伤只能简单包扎一下继续艰守阵地。我肩头中了一枪,战地医疗设备简陋,子弹是没办法取出来了,只用纱布裹紧伤口,止住血也就是了。
      过了一会儿,有飞机飞过的轰鸣声传了过来,我仰起脸,注视着空中:只见一直在雨花台上空盘旋轰炸的四五架敌机中,有两架脱离了队伍,直扑中华门而来。
      快,进藏兵洞!
      邱维达一声令下,战士们都迅速退进了中华门内。我还想把战防炮也拖进藏兵洞,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中华门地势狭长,敌机要捕捉目标并不容易,但是敌机的主要目的显然并非杀伤我军将士,只在于摧毁阵地。密集的炮弹投掷下来,火光、硝烟以及卷起的尘土冲天而起,连中华门城堡巨大的身躯仿佛都在爆炸声中微微摇晃着。大约十分钟持续不断爆炸过后,我们辛苦了大半日才建好的防御工事被炸成了一片白地。那架消灭了鬼子战车的战防炮也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散了架。
      妈的!我看着这一幕情景,一只手狠狠砸在了城墙上:如果这时候手边有门高射炮,哪里轮得到你们嚣张?!
      敌机已经停止了投弹,改为低空飞行,伺机扫射地面目标。它飞的很低很慢,因为鬼子的飞行员知道这个城市的防空力量已经几乎等于零。我甚至可以看到涂满机身的棕黄墨绿双色迷彩和机翼上血红的太阳。更糟糕的是,在敌机的掩护下,密密麻麻的鬼子军队已经冲过了护城河桥,朝中华门杀了过来!
      “操!”身边的少尉机枪手骂了句粗话,回头道,“弟兄们,兄弟我先走一步了,来年清明可别忘了给兄弟坟头上来碗烧肉啊!”说完,他已经抱着二四式重机枪猛的冲出了藏兵洞!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半空中绽开了一朵绚烂的烟花,一架鬼子战机的尾巴冒出了黑色的浓烟,拖出一条长长的烟柱,一头栽进护城河对面的一排民房中,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另一架敌机受到惊吓,在半空中盘旋了两圈,慌忙向地面扫了几梭子弹后逃走了。
      少尉机枪手躺在冰冷的泥土地上,尸体上满是蜂巢般的弹孔。
      土黄色的矮小身影潮水一样象中华门涌了过来,鬼子发起了冲锋。
      “兄弟们,都上刺刀,把小鬼子堵回去!”邱维达冷冷的下达命令。
      中正式步枪的枪头上了刺刀,寒光闪闪,折射出一张张烟熏火燎的坚毅面孔。我也寻了一把中正式握在手里,准备和大伙儿一块冲,却被邱维达一把拦住:“你留下。就你这身子骨儿,上去也是白给。”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我右肩的伤,又指了指藏兵洞里横七竖八躺着的重伤员,“替我看好他们,别让鬼子糟践了。”
      中华门外喊杀声震天,灰蓝色的身影成连成排的冲了出去,短兵相接,无论是中正式还是三八大盖都施展不开,枪声逐渐稀落了下来。近身的肉搏战开始了,刀枪的撞击声、厮杀声、受伤者的呻吟声和不同语言的叫骂声混杂在一起。我守在藏兵洞口,偶尔有突入的日本兵就狠狠给他一梭子弹。
      从日中到日落,中华门的阵地,306团始终没有后退一步!
      终于攻守双方都筋疲力尽了,日军丢下几百具尸体逃回了护城河对岸。血色的余晖下,大地上的一切物体都染上了一层鲜红色。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我站在了中华门的城头。经过昨天那场激烈的白刃战,306团只剩了百把人,这时全部退到了城墙上。下面的城门,已经连夜用沙袋木料全部填死。南京宪兵团第二团赶来中华门支援,兵力才稍显充实。
      但是,情况最危急的并不是中华门,而是雨花台。从拂晓开始,日军的飞机大炮就对雨花台不停的狂轰滥炸,雨花台顶部地势很平,日军飞机极容易捕捉目标。往复盘旋的轰炸,再加上步兵的连番冲击,可以想见88师官兵的压力有多大。到了正午,雨花台那边的炮火声渐渐停止了,最终一切归于一片死寂。我的心也沉了下去:这说明雨花台已经失陷了。守门先守台,雨花台失陷,日军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全力攻陷中华门!
      12月12日的下午,中华门最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88师师长孙元良出现在了中华门城楼,他手下262旅和264旅两个旅6000官兵刚刚在雨花台全体壮烈殉国。现在,日军占据了地形上的优势,雨花台上架起了日军的大炮,炮口直指中华门。古老坚固的城墙被炸得乱石横飞,城头上三层楼高的城门楼子,被炮火掀去了一多半。我们躲在女墙的后面,可以清楚地看见城外日军晃动着的钢盔。一队队的日军敢死队,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扑到了城墙根儿,架起绳梯。看来日军已经红了眼,甚至采用起这种仿古的攀爬绳梯的方式发起对中华门的冲击。
      一箱箱手榴弹抬了过来,又一个个投掷下去,无数日本兵被拦腰炸成两截,从半空中坠落。
      这样的战斗持续了两个多钟头,日军看到无法奏效,终于变换了打法。这次,他们将炮火集中到一点,攻击城墙上的某个固定区域。日军攻城不息,很快在中华门城墙西侧轰开了一个缺口。
      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
      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城墙缺口越来越大,沙袋、石块已经堵不住了,打着赤膊,头缠白带的日本敢死队队员也出现了……306团仅剩的100来号人全部往缺口填了进去,紧跟着的是南京宪兵团的战士们……
      混战中,土黄色的军装越来越多,渐渐淹没了灰蓝色的军装……
      民国二十六年冬天,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华门的城头上,只剩下邱维达团长、他的副官和我三个人。
      昨天的白刃战中,邱维达已多处负伤,这时仍然坚持在第一线指挥战斗。
      弹尽、援绝、人亡、城已破。
      邱维达面如死灰,干裂的嘴唇一张一合:“人在阵地在……”说着,拔出手枪,向自己的太阳穴指去。
      “团长!”副官死死抱住邱维达,声泪俱下。
      相持不下间,我扬起手,枪托对着邱维达后脑重重敲了下去,他立刻瘫倒在地。
      “鬼子就要上来了,赶快带邱团长走吧!”我一边观察着城下的动静,一边道。
      副官背起邱维达,说道:“你也跟我们一起走吧,上头有撤退的计划下来了。”
      撤退!唐生智信誓旦旦要死守南京,这才几天就顶不住了。十万大军,下关江面上没一条船,往哪里退?
      “只怕危城之下,没有计划!”我冷冷说道,然后掏出两颗手榴弹,一手拿着一个,掂量着,“我不走了。你看,够本了吧!”
      副官道了一声“保重”,便背着邱维达从城墙缺口的另一头下去了。邱维达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抗战还需要他。(注:邱维达南京脱险后,在抗战中屡立战功,后来升任第74军军长。)
      日军突入了中华门,城门内有惨叫声传了上来,此起彼伏。是藏兵洞里的伤兵。没有枪声,全是用刺刀……
      东面的紫金山上燃起了大火,火光映得半边天通红。我想起一句南京民谚:紫金山焚则金陵灭。
      这个冬天的傍晚,整个城市终于陷入寂静。中华门内外,到处是被炮弹炸毁的房屋和瓦砾,还有堆积如山的尸体和残破的青天白日旗。
      几个率先冲上城头的日军敢死队队员,看见我一下就愣住了:显然他们没有想到中华门上还有活着的中国守军。
      我靠在城墙上,浑身是血,一手握着一个手榴弹,这时候丝条慢理的用牙齿咬开引线,火花滋滋地响着……
      “八格!”领头的鬼子伍长干嚎着一声令下,几个鬼子齐刷刷举起了三八大盖……

      南京的悲歌,已经在壮烈中奏响。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14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