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 72 章 ...

  •   二月二十二日,林爸林妈跟林希两夫妻以及林南三人,大包小包前往京城。

      当天晚上,夫妻两并林南都住在祁家,亲家双方都是品行不错的人,又都很满意这门婚事,一场见面宾主尽欢。

      好不愉快!

      次日报道,兵分两路。

      林希这边有祁博衍陪同,林爸林妈跟林南一道去他学校。

      史家胡同距离京大将近二十公里,林希两夫妻用了近两小时才到学校。

      此时京大的周遭,完全不是后世那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的样子。四周都是50年代建的破房子,还有大片的农田、菜地,完全一副被农村围在中间的样子。

      哪怕这样,夫妻两还能听到有人感叹,“京大好大,有好多门,来了两天了,我到现在还搞不清,哪个门是哪个门。”

      “大学这么好,难怪人人都想上大学。”

      “是的,咱们都考上了大学,都是幸运的。”

      目送聊天的几个人远去,林希说道,“这才是年轻该有的样子。”

      过去十年的大环境太过压抑,大部分年轻人的性格都被压抑了。

      自打高考恢复后,她才偶尔能看到这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你一直都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样子。”无论原主,还是现在的她,一直都这样。

      “生于这个时代,长于这个时代,她能一直积极乐观,真的很难得。”这是林希佩服原主的地方,“倘若我们真的是互换了灵魂,凭借她的性格和处事作风,一定能在那个世界过得很好。”

      “无论你,还是她,都没做过任何亏心事,相信老天爷也会给她最好的安排。”祁博衍坚信道。

      “希望如此。”这是个沉重,且无论他们讨论再多,也看不见结果的话题,林希轻易不去触碰。偶尔话赶话触碰到了,也尽量转移话题,“走,咱们找找经济系迎新的地方。”

      见她转移话题,祁博衍自然而然跟着一起转,“沿着人多的地方走,应该就能找到。”

      果然,如祁博衍所说,沿着人多的地方,没走多远,就看到有一堆堆人聚集的地方,人群后面隐隐能看到用红布条书写着的‘迎新’两个大黑字。

      很简陋的迎新方式,但遮不住学生们脸上的愉悦。

      两人一个个位置找过去,总算找到经济系的迎新位置。

      迎新位置中间摆着一张课桌,桌子后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瞧样子应该是学生的人。桌上摆放着一堆资料,还有需要填写表格的地方,桌在前面排着一队等待报道的人。

      两人在人后排队,等候报道。

      前面等待报道的人,见队伍里难得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转过头来跟他们自我介绍,“你们好,我是来自陕西的林爽,今年二十二岁,搬过石头、修过河道,当过小学校长,也当过教育局干事。高考消息恢复后,请了两个多月假,死命复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虽然经济系不是我自己选的专业,也不知道要学什么,但能上大学我就很高兴。”

      自报完家门,他问两人,“你们是一起考上大学的吗?”

      “我陪我爱人来报道的。”祁博衍回答道,“我们来自冀省下一个农场,我爱人去年6月份才高中毕业,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虽然只当了一个学期老师,但学生都很喜欢她。”

      早就知道这届学生中,肯定卧虎藏龙的,啥来头,啥工作经历都有。

      可这一上来就碰到当过小学校长,又当过教育局干事的人,自家妻子只当半学期的老师,确实似乎有些不够看。于是,祁博衍骄傲着语气道,“不过,她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被省教育局推荐给国家教育局出版,如今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开始售卖。”

      听到他立马,林爽眼睛当即亮晶晶地看向林希,“你就是林希?”

      林希虽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还是礼貌地回应道,“你好,我是林希。”

      得到她肯定的回答,林爽激动地伸出自己的手,“我能考上京大,全赖你那份复习资料。虽然我当过小学校长,还在教育局当干事,但从读五年级开始就开始运动,我的知识并不是非常扎实。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后,我四处找复习资料,后面从一个到山西下乡的同学那里,得了你整理的复习资料。”

      “我就是照着那份复习资料复习,刷题,最后成功考上大学的。”

      “当时我虽然到处找资料,但抱的希望很渺茫,毕竟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就算有人真有资料,也不一定愿意拿出来跟别人分享。毕竟多一个人分享那资料,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当时我同学说有资料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了。”

      “他说这份资料的整理者,对于分享自己整理的资料一点都没藏私,还把你不藏私的那番话说给我听。”

      “当时听了,我就在想,哪天有机会见到本人,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她一番。”

      说完,林爽当即放下自己手上的大蛇皮袋,非常正式地跟林希鞠了一个躬,“谢谢你,林希同志!因为你的大方无私,让我顺利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

      “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能帮的我一定想办法帮忙。”

      林希完全没想到,自己跟眼前的男子还有这样的渊源,更没想到,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跟自己鞠躬。她想伸手去扶人,发现自己两只手上都拿着东西,还好祁博衍反应比她快,已经放下行李将人扶起来。

      放下行李的林希,连连对他摆手,“那资料拿去出版,我是拿了稿费的,不是白送给人的,你不必这样。”

      林希真心不觉得自己那样做,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像她先前说的,她不过是占了先机,才能趁机得第一波好处。

      她当时要是把那资料藏着掖着,现在再拿出来,起不到之前拿出来那样的效果了。

      说白了,她拿出那复习资料,也是为自己博名头。

      当真不值当这样被夸奖。

      别人却不这么觉得。

      早就关注这边动静的人,知道事情始末,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知识的力量是不能用金钱来估量的,而且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稿费很低,还是一次性的,你那些资料哪怕给你再高的稿费,也没多少钱。”

      “而且你大可以等自己考完,再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可你没有这样做,你真是太无私了。”

      “对,这事换很多人身上,都做不到你这样。”

      “……”

      就这样林希还没报道上,就被一小圈的同学所熟知。

      直到报道完往宿舍楼走的时候,林希耳朵里还是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她有些状况外地说道,“我没想到这事竟然能给我带来这么多的赞美。”

      “就像刚才一位男同志说的,知识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的衡量的。所以,用你那份复习资料,并且顺利考上大学的人,感激你,也是应该的。”

      “那些有意考大学的人,被困住太多年了。这份资料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实现希望,你得到这样的赞美不为过。”

      “只能说这个年代,大家都还很淳朴。”得了人家的好,就记在心里。

      先他们报道完,在前边等他们的林爽,看到他们两夫妻,迎了过来,“我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举动,会引来这么多人,希望没给你们带来困扰。”

      “困扰倒是没有,就是没听清咱们系的情况。”填写资料的时候,负责迎新的一男一女有介绍经济系的情况,但当时周边吵吵闹闹的,她听得断断续续的,听得不是很清楚,“能麻烦林爽同学给详细说一下吗?”

      “咱们系总共招生80人,年纪最大的31岁了,家里孩子都上小学了。年纪最好的18岁,跟你一样去年才毕业的。68名男同学,12名女同学。咱们的宿舍在37号楼,八人一间宿舍,你们女生那边大概有四名同学要跟其他系同学住。”

      “谢谢林爽同志,我记住了。”

      林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要不是我,你也不会没听清两位学长学姐的介绍。”而后解释道,“我就是没想到能整出那样一份条理清晰,知识全面的复习资料的人,竟然还这么年轻。”

      他一直以为对方大概是某个单位,已经工作很久的人了,完全没想到对方这会儿才19岁,“对了,你是自己选择经济系的?还是跟我一样被调剂过来的?”

      “我是自己选择的。”

      林爽又意外了,“感觉你更适合当老师,我以为你第一选择会是师范类专业呢。”

      “我这人喜欢新东西,经济系感觉起来比老师新颖,我就选择它了。”林希笑着解释了一句。

      “反正毕业后都是为国家服务,学什么都一样。”

      都还有去宿舍打扫卫生,两人没继续多说,就各自往各自的宿舍走。

      林希的宿舍是205,果然如林爽所说,她住的是混合宿舍。

      205宿舍除了他们系剩下来的4名女同学,还有两名中文系,两名新闻系的女生。

      宿舍的床铺是上下两层的铁架床,宿舍里除了八张铁架床外,还有两张看起来很破旧的四角桌,每张桌子边上摆放着同样斑驳的四张椅子。另外,还有几个铁架子,看起来像给人放箱子的。

      他们到的时候,上铺的床只剩靠近门口那张,下铺倒是还剩三铺。

      林希不想睡下铺,只能选靠门的上床。

      这年头的宿舍,不像后世那种带有卫生间和浴室,就单独只有一个宿舍,洗刷上厕所,都要到公共的洗浴间和厕所去上。

      地板大概有人打扫过,虽然很久,但看起来蛮干净的。

      两人一起去打了水回来擦床铺,擦完,祁博衍又帮着在床铺上装好铁丝线。

      然后林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用几块颜色比较明亮的布拼接好的床帘,挂到铁丝线上,把自己的小床铺隔成一个小空间。

      跟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她比较注重个人隐私。

      现在条件有限,她只能这样给自己创造一个私属的空间。

      至于为什么不用整块一样的布做床帘,那是因为她深谙低调的道理。

      挂床帘的行为,本就很难被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她要还用一整块好的布,不知道别人在背后怎么嘀咕她呢。

      她无意当个鹤立鸡群的人,所以这样做正合适。

      刚擦的床铺还没干,她没着急装被单,弄好床帘,又放好箱子,两人就去食堂觅食……

      这个年代上大学,不止免费,国家还给补贴。

      这补贴除了固定每个月给钱外,还给饭票菜票。

      学生一日三餐的饭食,凭票自己到食堂吃。

      刚才报道的时候,已经领了这个月的饭票。

      林希两夫妻在宿舍楼问清食堂的位置,就前往食堂。

      京大现有三个学生食堂,两个在百周年纪念讲堂所在地上,一大一小,较大的那个食堂被称作“大饭厅”,学校有大型活动需要用的时候,也被拿来当礼堂使用。小的就叫是小食堂。这两座食堂是五十年代建设的,整个五十年代京大只有这两座食堂。

      直到1964年,学校才又盖了新食堂—学一食堂。

      林希上辈子逛过京大,彼时学一食堂还在,是当时京大最古老的食堂。

      这是她往后四年学习生活的地方,有的是时间去对比现在的学一食堂,与后世的异同。所以她没选最新的学一食堂,而是选了在后世已经不存在的大小饭厅,去一探究竟。

      这时候的京大校园,道路还是土路。土路最大的问题,就是下雨天时,但凡人或者车,在上面留下印记。雨后没专门平整,路面就会坑坑洼洼。

      不凑巧的是,开学前几天下过雨,这两天天正好放晴,学校大概安排不出人来平整,所以走到哪里的地面都是坑坑洼洼的。

      虽然走起来有些硌脚,但比起下雨的泥泞,硌脚一点不算什么。

      不过,林希还是小声跟祁博衍说道,“我上辈子只在极小的时候,走过这样的土路。后面,哪怕我去偏远的农村,水泥路也基本都通到各家各户的门口,鲜少再看到这样的土路。”

      祁博衍早就听她说过,后世一二三线城市基本都有飞机场,动车路线几乎经过每个县,高速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不用几个小时,就能从南飞到北,从东飞到西,甚至很多国家都是当天飞当天就能到达的。

      虽然他有限的想象力,很难想象她口中描述的世界,是何等的盛景。

      但他知道,那一定是一个非常便利的世界。

      他想现在任何人,都想象不到,几十年后现在这个落后的国家,能发展到那地步。

      而他因为遇到林希这个有特殊际遇的人,他提前知道了这国家往后的样子。

      想到世界上,独有他这么幸运,祁博衍的心情就好得不行,“到那个时候,咱们也才六十岁左右。照你说的,那时候人的人均寿命已经将近八十岁,咱们都好好保养,争取活到平均寿命以上。那样,咱们就有二十几年时间,可以享受那个年代的便捷生活。”

      “必须的。”所以她在吃的方面,从来都很舍得,“我想到时候我对那个时代的感觉,肯定跟上辈子决然不同。”

      上辈子的她,哪怕拥有让人羡慕的工作,收入高,也稳定,可被高房价压得,也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加上全网都在说:神采奕奕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以及生不如死的中年人。【1】

      她当时按年龄算,即将迈入中年人,可既没结婚,又没小孩,相比较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已经算好很多。

      但她也有她的烦恼,那就是走到哪里都要被催婚,搞得她特别不喜欢回家。

      被催烦了,她甚至萌生了跟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断亲的想法。

      可惜上辈子的她,并不是个多有主见的人,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能暗中想想而已。

      “等到那时候,咱们就是别人羡慕的,神采奕奕的老年人。”想想,林希就觉得现在的日子特有盼头,“咱们都好好努力,等将来退休了,就有丰厚的退休工资拿。”

      “你不是说只有公家的人,才有丰厚的退休工资拿,我又不在公家单位上班。不过,有你这么大的金手指在,我一定能累积足够的家产,让咱们老来无忧。”

      “反正咱们都努力就对了。”

      说谈中,两人到地方了。

      不远处是一座铁皮房建筑一样的一层楼建筑,周边有几棵树围绕着,屋顶的铁皮,隐隐看得到斑驳的锈迹,像在告诉人,它已经有一些历史。

      走到大门口,往里一看,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八仙桌,只有桌子没有椅子。

      她听人说,这一方面确实没这么多椅子;另一方面则是站着吃饭,能吃得更快;再有,一个人占的位置比一把椅子小,这样一张桌子能容下更多人吃饭。

      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正是饭点时间,有不少桌子旁边都站着吃饭的学生。

      两人到打饭台,打了两荤两素四道菜,主食买了饺子和米饭。

      两人拿的两个饭盒都装得满满的。

      两人一起找了暂时没人的桌子,站着就开吃。

      土生土长的祁博衍,再艰难的条件都经历过,只是站着吃饭,对他来说,完全没问题。但他担心,林希不习惯,“咱们要不要去外面,找个地方坐着吃?”

      林希摇头,“入乡就要随俗,在这种方面,我不要当特立独行的人。”

      “这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不自己亲生经历,怎能将它深深地烙在自己的记忆里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既然有幸来到这个时代,那就让这个时代的烙印,印满自己的全身。

      听她这样说,祁博衍没再说什么,只将手上的筷子地给她,“那就开吃吧。”

      两人这才开吃不久,有道略熟悉的声音传进两人的耳朵里,“祁同志,林同志,不介意我们跟你们同桌吃吧?”

      抬头一看,是林爽,后面跟着另外三个男同学,林希点头,祁博衍回答,“当然不介意。”

      林爽转头对后面的三个男同志说,“这就是我刚跟你们说的林希同志,祁同志是她的爱人。”

      而后又对林希说道,“他们三也都是咱们班的,分别是张文祥同志、姜斯栋同志、海晟同志。”

      林希放下手中的筷子,一一分三人打招呼。

      三人一一回应后,又一一跟祁博衍打招呼。

      年龄最大的张文祥,问他们,“你们是京城本地的吗?”

      “不是,我们是冀省来的。”

      “那你家属还能陪你来报道,真好。”张文祥艳羡地说道,“我也想带家属一起来的,可我家属嫌一家子全来,花销太大,不舍得来。”

      完了他还补充道,“我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十岁,读四年级了,小女儿,七岁,刚读一年级。他们长这么大,我还没离开过他们身边,这突然离开,怪不习惯的。”

      听他这样说,林希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三十左右的年纪,国字脸,皮肤黝黑,说这些的时候,脸上带着满满的笑意。

      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爱孩子的好父亲。

      林希没少听说,这时代的人,考上大学后,抛妻弃子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不是真实存在,姑且不知道。

      眼下却是个实实在在爱孩子的父亲,她不由新生好感,“那就好好努力,这样就算在校期间争取不到把妻子和孩子接过来的机会,四年后毕业也会有机会。”

      张文祥也是这样的打算,“我也是这样跟我对象说的。”

      “你们呢?你对象这是能跟着来京城吗?”

      祁博衍摇头,“我只能陪她几天,过几天,我就要远赴国外,得有好几年不能陪在她身边。”说到这里,他郑重地看向张文祥,“恕我唐突,冒昧对张同志提一个不情之请。”

      “是不是想请我帮着照顾你对象?”

      “林希同志是个相当独立的女性,正常的事情她都能自己解决,平常不用麻烦张同志。但是,生活总难免遇到一些事情,届时麻烦张同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搭把手。”

      祁博衍跟着来报道,除了宣誓主权外,也是想着寻摸个可靠的人,能在林希遇到棘手事情时,帮着搭把手。

      本来林爽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可林爽单身,跟林希年岁又比较接近,他怕对方帮忙多了,给双方招来不必要的闲言碎语,对彼此都不好。

      而这个张文祥,年岁比较大,看着就沉稳,加上他毫不犹豫地说了自己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的事,能看出这是个爱妻子和孩子的男人。

      这种男人还是比较可靠的,“我大舅子也在京城读书,他在人民大学。他们兄妹感情很好,他会看顾我爱人,我就是担心万一她在学校发生什么意外,我大舅子远水解不了近渴,才厚着脸皮提这么个不情之请。”

      张文祥连说没问题,而后对林希竖起大拇指,“林希同志的父母厉害,养出两个大学生。”

      “对,我爸妈很厉害。”四个孩子,全都供到初中毕业,要不是林东和林北不乐意继续读,估计四个都会给读到高中毕业。

      虽然祁博衍没说,但其他几人也说,林希遇到麻烦,他们不会袖手旁观。

      祁博衍一一谢过他们后,主动提道,“你们若需要某些国外得专业书籍,可以让林希同志写信告诉我,我帮着寻摸,能寻摸到就替你们邮回来。”

      几人虽然对经济学还没深入了解,但也知道这种学科目前国内肯定缺专业书籍,所以对祁博衍主动递的橄榄枝,都郑重地表示感谢。

      一顿饭下来,林希知道那姜斯栋是山西省政策研究员,工作的时候,都是在乡下跑的。他在经济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算是难得的知道这个专业学了以后能干啥的人。

      知道海晟是到北大荒下乡的知青,25岁,下乡期间,跟另一个女知青结为夫妻,家里也有一儿一女,妻子肚子里正怀着第三胎。高考恢复后,妻子跟他一起复习,可惜妻子这胎怀孕反应大,影响了她复习,这次没能顺利考上。

      现在妻子一个人挺着大肚子,还要照顾两个年岁不大的孩子,海晟很是担心她,所以脸上一直挂着愁容。

      跟他们分道扬镳后,林希感慨,“人生百态,不过如此。”

      就刚刚他们一桌也才六个人,且六个人的年龄还不大,却有了六种不同的际遇,六种不同的境况,“比起他们有孩子,还要两地分隔,咱们还算好的了。”

      起码没有孩子的牵绊。

      祁博衍深以为意,“谁的生活都不容易。”

      “我会努力把可视电话技术学回来,尽快实现可视电话普及,这样就算大家分隔两地,也能每天看到彼此,缓解两地分隔带来的长久看不到彼此的困难。”这是他努力就能做到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第 7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一本开《长嫂的觉醒[八零]》求收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