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前因后果 ...


  •   看着雄健高大的马匹离着自己越来越远,刘力恋恋不舍的回头道:“那马我还没看完呢?”

      “快走吧,那边还有好多呢!去那边。”陈振麟只拉着刘力向前走,好似心急要去看新的热闹。

      留在原地的田武向身边的大汉不满的撇撇嘴:“老周,你看你,怎么跟那群文人一样,看谁都像坏人。”

      老周面无表情:“这叫谨慎,你懂个屁!”

      “我呸!谁不知道这地儿前几年鸟都不下蛋,你就装相吧!”田武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次行动一点难度也没有,居然派这么多兄弟前来。

      “别废话!赶紧去盯着小主子!别出什么事。”老周转身大步离去,田武及远处几人也紧步跟随。

      再说回陈振麟带着刘力等人东逛西逛,确定没有危险后,看大家都有些疲累,趁机出言去永昌茶楼歇歇脚。

      几人到了茶楼你一嘴,他一嘴,说的热火朝天,陈振麟借口说去方便,朝着掌柜打了个眼色,向后院厢房走去。

      “赵伯,今天我在崇明街市集上看见几个人不太寻常,应当是跟着云洲的商队来的,您派人去盯一盯!”陈振麟皱着眉头对面前茶楼掌柜说道。

      赵伯是茶楼掌柜,也是陈延卿当年暗中布下的店铺以传递消息,查探虚实为主的亲信。

      赵伯压低声量,略有为难:“公子,那几人样貌有何特征,不寻常处在哪?云洲来的商队人多,老爷担心有不太平的事,之前就吩咐过要多盯着,老奴将大多数人都派出去了,现在手上没几个了。”

      “那几个人其中一个叫田武,是个直肠子。他身边那个大汉却有些谨慎,但他们俩手上都有常年用兵器磨出来的厚茧,站姿像是从军营里出来的,身上有股子煞气,应该是常上战场。除了他们俩个还有几个人应当与他们是一伙的,虽然都在远处,可位置攻退有余,战术协调也像老手。这件事非同小可,赵伯你快派人去吧。”陈振麟焦急道。

      “阿?从军营出来的?这...老奴现在就去。”赵伯听到那些人与云洲军营有关,也不由得感到此事严重。

      “一定要小心,那几个人应当不好对付,别被发现。我现在就去禀告我爹。”说着拔步就走出房门,临近茶楼大厅时招手叫来一个伙计,指着刘力那一桌人道:“一会你就去那桌告诉他们,我忽然想起来有点事就先走了。”掏出几个铜板递到那伙计手中。那伙计双手接住忙道:“是是,您放心,小的一定办好。您慢走!”

      从后院的侧门出来后,陈振麟便急匆匆的往玉林书院方向跑去。

      午后的书院没有了少年学子的身影,只剩下几个先生对饮高谈。等在小竹林找到品茶的陈延卿三人时,陈振麟已经汗如雨下,气喘吁吁....

      长望村中

      黄昏时分,斜阳普照,一层薄薄的的金光笼罩在长望村,耕田中男男女女欢声笑语,挥洒汗珠。瀑河旁孩童活蹦乱跳,玩乐打闹,一阵阵笑声回荡在村庄...

      阿菓坐在书桌前,听见外面的载懽载笑,眼神不自觉的往外撇去。

      “咳..”听见杨氏一声轻咳,又立刻端坐埋头。

      杨氏坐在八宝福禄的椅子上,左手执扇遮挡半张俏脸,将阿菓的小动作看的清清楚楚,瞧着她心浮气躁的样子,只觉得有股子闷火在心间上下蹿腾:“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这句出自哪里,又是什么意思。”

      阿菓抬头转了转眼睛:“是《庄子·列御寇》,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也就没什么追求。吃饱了四处逛,就像没有船绳来固定的小船。”

      放下手中的芙蓉团扇,杨氏脸色稍缓,严肃的望着阿菓:“以往的书倒是没白读,那你如今是不是正应了那句无能者无所求?你娘我也不是让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是要你有个姑娘家文静端庄的样子,如果能在多个心眼,那就再好不过了。”

      “娘,能者多劳,聪明人都是很累的。难道你要累死我阿。何况我现在不玩以后还有机会吗?”阿菓眨了眨眼,也巴巴的回望杨氏。

      “你这个孩子真是胡理歪理一大堆,我是你亲娘还会害你吗?将来有一天咱们回去 ...,你这个样子会让人笑话的!”杨氏简直要被阿菓气昏了头。

      阿菓不以为然,只觉得繁华无尽的京都,才子佳人的江南,像是个故事一般。只听得见摸不着。

      “咚咚”郝嬷嬷这时敲门进来,看了看这母女二人,便混了话头儿,笑咪咪道:“阿菓今日真是乖巧,一整日都在屋里看书,你年纪小费脑子,等你哥哥回来让他去后山给你打几只你最爱吃的野鸡,嬷嬷给你炖汤喝。”

      阿菓坐在高椅上两只小脚晃来晃去,高兴的拍着巴掌。

      杨氏不由压下想撇嘴的冲动对着郝嬷嬷嗔道:“嬷嬷你就是太宠着她了!”

      又转向阿菓说道:“别高兴得太早,后天就是初一了,你得去水月庵。”

      提到水月庵阿菓不禁苦了小脸,想到又要在那儿呆上一整天就苦闷的不行。庵里的住持师太和其他人都慈眉善目,对自己也是照料有加,除了灵智师太...

      阿菓的不情愿通通摆在脸上,杨氏刚想开口说话就先被郝嬷嬷抢了先:“阿菓,要知道你的命都是女师傅救的,做人要知恩图报,而不是忘恩负义。”

      “嬷嬷,我知道了。只是庵里的灵智师太冷冰冰的,面容也...我有些害怕。”阿菓红着脸小声说道。

      水月庵建在村后的半山腰,村里的孩子们都曾去过那儿玩耍,庵里的灵智师太严肃庄重,不苟言笑,其面容更是毁去大半,跟其他女师傅们比起来显得格外不近人情。

      所以孩子们都惧怕这位师太,渐渐的也就不再去后山玩闹了。阿菓第一次见到灵智师太后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但随着年纪慢慢变大,懂了不少东西,阿菓明白了灵智师太身上有股特殊的风范,这股特殊的风范不令阿菓惧怕,而是让她敬畏。

      杨氏白了阿菓一眼:“你居然还知道害怕?是不是看见人家就想钻地缝里去?你要是能入了那位师太的眼,我就烧了高香了!灵智师太虽面容被毁,可周身气度不似一般人......不知是哪个世家大族出身,可这年头的世家们一年不如一年,落魄出家也是常有的。”

      说完意识到刚刚的动作甚是不雅,背后议人更是可耻,不由又暗自恼怒:“好了,快静下心来,诚心诚意的把这几张佛经抄完,后天还要带到水月庵去呢!”

      “对,阿菓,一定要诚心呐!”郝嬷嬷也连声附和。理好心绪,阿菓才提笔专注的写起来。

      水月庵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寺庙,但得杨氏与郝嬷嬷对寺庙多有推崇恭敬是因为在多年以前的一桩往事。

      杨氏还是武安侯世子夫人,生下嫡长子陈振麟之后几年就再无身孕,便去京郊的光华寺上香,盼能求得一女,凑得一双‘好’字。

      可在回程途中的山道上遇见了几位尼姑庵的小师傅在求救,原来有两位妇人抱着孩子赶路经过尼姑庵,没成想有仇家来寻,便入庵避祸。

      但带头黑衣人毫无顾忌,想要冲进去大开杀戒。这几位小师傅趁机偷跑出来求救,正好遇上了杨氏。

      侯府的侍卫人多势众又训练有素,且有武安侯的权势震慑,那几个黑衣人落荒而逃。

      两名妇人及庵中主持师太都对杨氏感激涕零,其中一位妇人抱着怀中的婴儿边哭边谢,另一位年纪稍大的妇人更是跪地磕头。杨氏要拉她起来,她却执意不从,还是主持师太开口那两名妇人才慢慢收敛情绪。

      杨氏临走时还拿出些银两赠予那两名妇人,两人又是千恩万谢。

      主持师太亲自送杨氏等人出门,在上马车前师太双手奉上一道平安符给杨氏。回到侯府后杨氏将此事告知陈延卿,拿出所赠的平安符发现里面有张字条:有因必有果,好人有好报。

      这件事对杨氏来说不足挂齿,日子一长也就慢慢淡忘了。

      杨氏再次怀有身孕的第五个月份时,因“暮春之祸”老武安侯夫妇自尽,家产被封。

      杨氏娘家也受了些牵连,陈延卿也按已逝至亲吩咐,自行流放岭南。一连串的变故,加上日夜赶路,杨氏身体每况愈下。

      到达岭南时早产又遇难产,大夫都束手无策时,一位女尼出手救了杨氏及腹中女婴的性命。

      杨氏清醒后才认出救了他们母女二人的女尼,竟是几年前京郊尼姑庵的主持师太。师太出身杏林世家遭难大悟遁入空门几十载,后来年事已高便辞去主持一职,自己云游修行,没想到刚到岭南就遇见了难产即危的杨氏。

      命运轮回,世情皆缘,陈延卿夫妇二人请师太为女儿取名。老师太觉得这女孩与佛有缘,若无她母亲曾经助人的善心,便无今日她有惊无险的降生。

      便以当年赠予杨氏平安符中纸条上那句‘有因必有果’中的因果为名,随后留下几张药方后,又独自远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前因后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