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儿子的复信(三:妈!下雪了!) ...

  •   在等待母亲的第三封回信的这几天里,郑盼盼的心情一直都不错,维持他的好心情的,除了他打赢了张天鹏,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这件事对于长久维持他的好心情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他的语文老师夸他作文有进步了。
      这个事情发生在他收到他母亲的第三封回信的两天前。这一天是星期三,照例,每周三早上第一节是作文课。老师抱着同学们的作文本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用期待的眼睛看着老师,目光跟着老师的身体移动;等老师走到讲台上站定,把作文本放在讲台上之后,同学们的眼睛又紧紧盯着那一摞子作文本了,那深深期待的目光仿佛是要穿透作业本,看到自己的那一篇作文老师究竟给了多少分。在这些期待的目光当中,自然也有郑盼盼的那一双目光。
      虽然他也很期待,但是他的期待和之前对作文的每一次期待都一样,没有增加,之所以没有增加,是因为他觉得他这一次写的和之前很多次写的,都相差不大,没有什么长进,也没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老师还是按照惯例,把5本写得比较好的挑出来放在最上面,进行点名表扬,然后翻开本子,指出这其中写得好的地方,念给学生们听。
      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唯独张天鹏在低着头用小刀在桌子上刻字。张天鹏刻字的时候是很专注的,所以全不听老师念谁的作文,但是当老师念到第四本作文作者的名字的时候,张天鹏被惊醒了,因为他在专注刻字中隐约听见了“盼盼”这两个字,然后就清醒过来了,放下手中的小刀开始听了。他单单听见郑盼盼的名字,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前几天他挨打所积累下来的仇恨,这仇恨让他深深记住了“郑盼盼”这三个字。他抬起来头之后,用很不情愿但是又很想听的矛盾心情听完了老师对郑盼盼这篇作文的评价,也听完了老师念出来的郑盼盼作文中的写得好的地方。
      听完这些之后,他的心里更痛苦了,嫉妒和仇恨就像是两个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态度而扭打在一起的恶魔,使他备受煎熬,他一会儿低下头去看看他的脚尖,一会儿扭头看看左边窗外,一会儿扭头看看右边窗外,一会儿把手放桌子上,一会儿又把手放腿上,很明显,这内心的煎熬让他痛苦的同时也让他浑身都不自在。
      现在,张天鹏的情绪中除了嫉妒,突然又冒出来了一样——意外。他的意外起于他对郑盼盼的了解,据他所了解,郑盼盼虽然成绩比他好些,但是也好不了太多,而且他们的语文成绩、作文水平不相上下。当他突然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的意外的情绪立刻就冲上脑子了,他用鼻子轻轻哼了一声,不屑的意思溢于言表。
      恰在这个时间,老师念完了郑盼盼的作文里比较好的句子,抬起头来了,一眼就看见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张天鹏的这个动作,也隐约听见了他哼出来的声音,于是就把张天鹏叫到讲台上,当众训斥了一顿。在训斥结束后,老师说道:“每个都有优点,也有不足,对于别人,我们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于自己,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主观的嫉妒情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秀之处,也看不到、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不但会隔开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还会导致我们自己裹足不前、不能进步,所以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控制嫉妒情绪、消除嫉妒情绪。”
      郑盼盼看着老师训斥张天鹏,听着老师说的那一段话,他并没有在心里觉得畅快,因为这一会时间他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全不在这两件事情上,他还沉浸在意外当中没有走出来呢。也就是说,这一次作文受到表扬,不只是张天鹏感到意外,他本人也感到意外。
      他自己觉得意外,是因为他没有感觉到他作文水平的提升;他感觉不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升,是因为这水平的提升并不是来自于他刻意的训练,而是来自于他写信的锻炼。
      这写信对他的作文水平的提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遣词造句的能力提升了,能用通顺的句子表达事情了,另一方面是他写的字比以前工整些了。
      对于这两方面的提升,他都没有察觉,准确来说他是有所察觉,但是在他的思维里,他不知道那是提升。比如在写上一封复信的时候,他是感觉到了一点——他写信速度快了,而且写的时候不是那么作难了,不是想半天才写出来一句了。显然,他的这个模糊的感觉就是建立在他对遣词造句的相对熟练的把握之上的。
      等他清醒过来之后,他陷入了持久的开心当中,他心中的幸福感满当当的。
      这开心和幸福感还在他身上引起了一个好的变化。他开始认真听每一节课,即使听不懂也认真听,认真做笔记,认真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开始在心里挂念着他的学习和作业,他不再在放学路上追逐逗留了,而是蹦跳着回家,到家就撅着屁股趴在院子中间的小凳子上写作业。
      他这个变化当然是来自于老师的夸奖,但是在他这里,他并不是为了获取老师的下一次夸奖才开始努力学习的,他是想着学习好了他的爸妈就会夸奖他就会更爱他,这个东西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够提升成绩,他趴在小凳子上把语文作业写完之后,又提着书包跑到刘秋生家去了。刘秋生和郑盼盼是同村的,住的相隔不远,他也是班里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学生当中的一个。郑盼盼走在放学路上的时候就在脑子里计划好了,回家抓紧把语文作业写完了,就把数学作业拿到刘秋生家里去写,不会的题好问他。
      为了能够充分争取到刘秋生对他的好感,郑盼盼还主动邀请刘秋生使用他的彩笔,并且跟刘秋生承诺,以后上午他用那支彩笔,下午刘秋生用那支彩笔,天天如此。
      郑盼盼的这个示好对于拉近他和刘秋生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刘秋生给他讲题的时候也很耐心了,自己是怎么做出来的,一步一步都跟他说到。
      在刘秋生家里做完数学题,郑盼盼的开心更增加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拿出主动的态度去做数学题,他在心里觉得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感,而这收获感就让他想到了他的母亲,想到了他母亲对他的期望,期望他好好学习,现在,他应了他母亲的期望,他打心眼里开心。
      数学题做完之后,郑盼盼怀着好心情,想着他的母亲,蹦跳着回家去了。
      因为他做题的时候比较专注,没有明显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所以当他蹦跳着回到他家院子之后,看见整个院子都被西院墙的阴影挡住了,才突然发现天都快要黑了,而且这个时候他才突然感觉出来他饿了。
      他一边跑到院子里,一边就甩下书包,把书包甩在院子中间的泥土地上,朝着厨房里冲去了。他冲进去的时候他的奶奶正站在案板前面用刀切菜。案板是一块儿靠墙放的长方形木板,被两摞用石灰垒起来的砖头支起来。现在老太太在切着的菜是南瓜,是那种黄瓤厚皮的老南瓜,这种南瓜的优点是缩水少、能出菜、甜味儿、口感软糯、皮厚耐储存。他们一家冬天的菜品只有三样,白萝卜、大白菜、南瓜。这三样都是耐储存、好储存当地产的菜。
      这种南瓜不但皮厚,而且瓤很致密,所以切起来很费力,也比较慢,老太太正在用力一刀一刀切着。她看到郑盼盼冲进来之后就去灶台上掀锅盖拿馍,就赶紧去制止他:“这正在切菜,一会儿饭都好了,又吃凉馍。放下吧!等饭做好了好好吃饭才是正事。我这菜都切好了,你没有事了就点火吧,烧火,我准备炒菜。”
      听到奶奶这么说,郑盼盼先是回头看了一眼案板上正在被切的南瓜,然后才把已经拿到手里的馍放回去了。郑盼盼看到整个一块儿南瓜才切好了一半,明显还需要点时间,他之所以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还放下手中的馍,是因为他的好心情,他在心情好的时候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服从别人的意志。
      事实上,烧锅这活他经常干,这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爷爷总是早出晚归,要么找人闲谈,要么打牌下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到了饭点才回来。
      这灶台一共有3口锅,两口大锅是主锅,分别对着两个添柴口,第三口是小锅,排在两口主锅的后面,依靠前面两个添柴口共同的余火加温,所以小锅的火力不如前面的两口大锅。小锅一般在冬天才会被派上用场,用来对凉水进行加温,加温的水用来洗手、洗脸、刷锅。
      郑盼盼奶奶的习惯,做晚饭的时候,两口大锅同时开火,一口炒菜,一口煮稀饭,后面的小锅加上水,吃完饭用来刷锅、洗脚。
      另外,因为吃稀饭得有馍,所以须要馏馍,馏馍的篦子就放在稀饭锅上,加个盖子。因为郑盼盼奶奶蒸的馍个头比较大,所以馏馍需要一点时间,所以稀饭在下锅之前水要多滚开一会儿,等馍馏透了,再下上稀饭。当然,这其中也可以灵活把握,比如红薯稀饭不太好煮,可以水开就下稀饭,边馏馍边煮稀饭;要是比较好煮的面汤稀饭,那就须要把水滚开一会儿,把馍馏熟了,再浇上面汤。郑盼盼的奶奶今天晚上煮的是红薯稀饭。
      因为前面两口大锅的火力相当,所以菜炒熟的时候,稀饭还没有煮好。这个时候郑盼盼已经饿得难受了,于是他掀开煮稀饭锅上馏馍的盖子,取了一个馍掰开,把其中一半放回去,拿着另一半,然后又转手掀开炒菜锅的盖子,把手中那一半的馍再一掰两半,伸到锅里去,在锅边沾满了菜汤,开始大口吃起来了。
      对于郑盼盼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人间美食,这从他咀嚼和下咽时候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南瓜菜的香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等到郑盼盼的爷爷回到家里,他们才真正开饭。郑盼盼又吃了一个馍,喝了两碗稀饭。饭后,郑盼盼在他奶奶的要求下坐在堂屋里泡脚。这泡脚的水就是灶台小锅里的水。郑盼盼是最不喜欢泡脚这个事情,因为他觉得泡脚浪费时间,又坐着不能动弹,实在难受,但是,今天他还是老老实实听了他奶奶的话,泡脚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天气温下降厉害,泡脚可以取暖。
      这几天天气还是延续了之前的晴天,但是有持续的大风,风一直吹,气温一直往下降。这风不但把气温吹下来了,把天上的云也都吹走了,自打起风以来的这两天,天上连一朵云都没有了,纯净的蓝色,又高又远,仰头看上去,头晕目眩。
      也是因为天冷,泡了脚之后他们就早早上床了。这一天晚上郑盼盼的奶奶又在饭后炒了花生,这花生就是郑盼盼的零食。郑盼盼的奶奶照例摁开那窄小的大肚子黑白电视机,照例看她的“肥猫”电视剧。
      “肥猫”并不是这个电视剧的原名,这是郑盼盼的奶奶给这个电视剧起的名字,因为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个身体肥胖的人,郑盼盼的奶奶比较喜欢这个角色,又记住了他这个肥胖的特点,就给这电视剧起了别名“肥猫”。
      这一晚上关了电视之后,他们两个都没有睡,他们说话说到了很晚,郑盼盼的奶奶给他讲故事,给他出谜语,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说到了深夜。
      窗外冰冷的北风一直刮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太阳被厚厚的乌云挡在了后面,没有像前几天一样照亮这院子。由于这一天早上气温下降厉害,所以郑盼盼和他奶奶都缩在被窝里多睡了一会儿。等他们起来之后,发现灶火墙根下的洗脸盆里的水已经全部被冻实了,原本一个盆底的水,冻成了半盆的冰。前两天也结冰,但是只是一层薄冰,不像今天这样冻实了。
      起床之后照例是添水,烧锅。后面小锅里的水烧热之后,郑盼盼就用瓢舀水,倒进盆里去融化盆里的冰,然后洗手、洗脸。
      因为早上起得晚,所以郑盼盼这天早上差点迟到了,是踏着上课铃声冲进教室的。
      这天的上午半天,天上厚厚的阴云一直在往下压,而且越压越低。本来空气中就没有一丝风,现在云头又压这么底,呼吸都有点沉重的意思了。
      到了将近中午,郑盼盼放学前的几分钟,天空中突然开始往下飘着又大又密的雪朵了,这就是典型的鹅毛大雪。这样的下雪法在这个地方很少见,这里常见的下雪法是先下一会儿雪豆,然后慢慢下下来碎雪花,最后才下下来雪朵。
      临放学时候,老师看着窗外的大雪,叮嘱学生们赶快回家,不能在路上逗留。
      这突然落下来的鹅毛大雪可把郑盼盼高兴坏了,他把老师叮嘱的话全忘在脑后了,一路上又是欢呼,又是蹦跳,不过他这欢呼和蹦跳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前进速度,他比平常还早到家了一会儿。
      到家的时候,他收到了他母亲的回信,信是他奶奶递给他的。邮递员把信递到郑盼盼的奶奶的手上的时候说,按照正常的情况,都是下午送村里的信,但是这一天天气阴沉,估计要下雪,所以就赶在上午送了。
      从奶奶的手里接过信之后,郑盼盼立刻就把信拆开开始看了,看完信之后,他想立刻就下笔写信,但是他奶奶叫他吃饭了,他只好放下信了。等到下午放学回来,他没有急着写作业,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写信,而且信上的第一句话是他上午看完信之后就想好了的。他写的信的正文是这样的:

      妈!你说等雪把菊花秧子埋住的时候你就回来,那你现在就应该回来了,因为今天中午就开始下大雪了,一直下到现在还没停,菊花秧子早就被雪埋住了,咱们家门口的沟都被下平了。
      妈!你今年过年早点回来。一定要记着回来了给我买新书包。我不跟同学打架,我好好学习。老师还夸我作文进步了!
      那5块钱我买了彩笔,剩下的我都买吃的东西了,都是在学校门口买的。妈!你早点回来。

      郑盼盼是1月2日中午收到他母亲的回信,1月2日晚上写了复信,1月3日中午他把复信寄出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