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
-
接连几日,八王都待在府中,倒不是他对太师言听计从,而是身体不适。
“老爷,好些了么?”张安端来沏好的茶水。两名侍女正为王爷按头敲腿。
“好什么好呐……”八王闭着双目,他一睁开眼就能看到些奇怪的东西从天上飘过,像马车,又像异兽,钻进云中不见踪迹。他曾喊下人一道观看,但似乎只有他一人得见。“跟你们说不清楚。”
“老爷,您一准是被刘荫弄来那东西给惊着了,要不,再请个道长给避避邪吧。”
八王漫不经心眯缝着眼看着张安:“请一屋子了,还往哪贴?”
张安环顾四周,但凡能镇邪的地儿都贴上符了。“也是……那怎么办啊老爷,您这兴许是实病,还是请御医给瞧瞧吧。”
“唉,有病没病本王自己心里没数么?”八王皱眉,耳边车马奔腾的嘈杂声越发烦心。“去看看外面怎么回事,闹这么大动静。”
张安有些懵,“外面没什么声音啊,只有鸟叫。”
八王直起身向外眺望,自己在府邸僻静之处休息,确实不可能被府外车马声搅扰,除非有人在他院子里赶车。正寻思着,轮毂转动与马匹嘶鸣之声越发清晰,窗外,一白马白车急驰而过。八王顾不得其他,飞奔上前观望,只见插着白幡的马车转了个弯直上云霄再无从寻觅。“见鬼了啊……”八王张大眼睛撑着门框自语。
张安及周围仆从眼见王爷突然大叫着跑出屋行为反常,忧心之余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又三日,八王应召上朝,他虽安坐轿中却心中忐忑,皇帝此番召见,必然与那日之案有关,他倒不怕太师从中兴风作浪,只担心自己现在这副疑神疑鬼的样子难免落得个君前失仪的罪名。届时,满朝文武都会知道他这个做叔叔的在侄子面前装疯卖傻。“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无奈叹道。
迈进朝堂大门,便见各路官员们在堂下整齐候着,再有一会儿便到早朝的时辰了。八王小心翼翼走着,说来也怪,进了这道门他便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所有怪异的视听皆销声匿迹。“到底还是帝王之气更胜一筹。”他暗自松口气,今日好歹不至于失仪。
立在列队最前的正是太师,八王侧头看了他一眼,却发现对方也正打量着自己。“看什么看。”
“王爷不也在看老夫么。”太师沉静的面上没什么表情。
八王立在他对面的位置,抱着笏板道:“本王是看你查小偷小摸查得是否顺利。”
太师闻言微笑:“蒙王爷关照,已初见端倪。”
“哦,这么些日子才初见端倪,还得加把劲呐,不过可得注意身子骨,年纪大了就不要逞强。”八王勾着嘴角故作关切道。
“王爷放心,老夫身体硬朗得很。”太师抬眼盯着他,“倒是王爷,看上去气色不佳,是该减少思虑注意休息了。”
八王自知这几日折腾得寝食难安,气色自然不会好,只是这话从太师嘴里说出来他就觉得别扭,这个人总是一副话里有话的样子。
“皇帝上朝!”
时辰到,随着一声吆喝,百官肃寂,叩拜圣上。八王不必跪拜,但也鞠躬作揖。
“众爱卿平身。”皇帝的声音平静温和。“许久不见八皇叔,近来可还安康?”
八王正色应道:“托皇上的福,臣一切安好。”
皇帝点头继续道:“前不久,太师曾将皇叔府上之事奏禀于朕,朕十分忧心,为让真相尽快水落石出,朕特调遣开封府协助调查。只是不知皇叔是否为邪气所伤,这才传召皇叔。”
“让皇帝费心,臣实在惭愧,此事是臣治下不严,请皇帝治罪。”八王俯首冷静对答,侄子的话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今个传唤自己,绝不是单纯为了这几句问候。侄子长大了,开始跟叔叔动心眼了。
“皇叔言重了,此事您既是受害者,何谈治罪。”皇帝笑道。“经多方查证,皇叔家仆所匿之物,乃方相之颅,疑为汉代墓葬之物。”
八王听得心中一紧,这鬼东西果然是土里刨出来的。“此事臣虽不知情,但毕竟是臣府上的人惹下的祸事,臣一定尽力弥补。”
“王爷可知方相现世意味着什么。”太师在一旁开腔道。
八王听这话音不对,也不答话,只瞟了对方一眼。
“方相虽被民间奉为驱疫辟邪之神,但其毕竟沟通鬼怪,自前朝以来大多出现在丧葬仪式中,故而惹人忌讳。然墓中所镇方相,为阴气所浸,尤为不详。”太师看了眼八王继续道,“据《甄异传》记载,方相土中出,其目尽赤,祸端寻见。”
“不知太师所说的祸端指什么。”八王不等他说完便接上话茬,方相的血色四目他的确见识过,但他实在觉得太师所说的祸端是信口开河、蛊惑人心,古书上的记载哪能全信。
“国祚。”太师答得斩钉截铁。
话音刚落,堂上一片哗然。
“你放肆!”八王旋即吼道,“我赵家的天下是一块断了截的破石头能左右得了的?!”“真是什么混账话都敢说,谁给你的胆子。”
“王爷息怒,关乎社稷安危之事本官从不敢胡言。本官所言,亦是有所依据。”太师依旧不紧不慢叙述着,八王的跳脚大怒在意料之中。
八王瞪着他,且看这老家伙能放出什么屁。
“此物虽只有头部,但通过头部花纹能看出其身披战甲,与古籍中身披兽皮的记载并不相符。这几日,本官召集朝中通玄法、善鉴古物之士共同研究,确定其头甲制式属汉代军队。此物出自西域,又身披战甲,而今宋夏不睦,边境时有摩擦,此物现世实有兵戈之兆,轻视恐伤国运。皇上,微臣斗胆谏言,此方相须妥善化解,不可随意弃置。”言罢,太师躬身而拜。
听闻太师之言,朝堂顿时安静下来,八王一时想不出反驳他的理由,终是皇帝打破沉寂。
“依众位爱卿之见,该如何处理。”
“启禀皇上。”开封府尹包拯率先应道。“微臣以为,诚如王爷所言,古物不足以危今人。”
太师侧头复杂地瞥了眼正在进言的包拯,对方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皇帝身上。
“然而太师所陈亦不无道理,思及社稷,边关情势并不乐观;且暴雨将至,黄河进入汛期,尚有灾民时疫需料理。为助大宋国运昌盛、民心安定,微臣建议,开坛祈福,并在祈福之时一并将方相化解。”
八王蹙眉仔细听着,包拯这般耿直的性子竟也学会和稀泥了。
几番进谏下来,皇帝见八王一直沉默不语,便看向他道:“皇叔以为如何?”
“啊。都没意见那臣也没意见。”八王叹口气,自己能有什么意见呢,有意见又有什么用。早听出来侄子和太师一唱一和耍自己玩呢。
皇帝欣慰点头,“既然如此,便依包爱卿之言,既化解灾祸,又安抚人心。”“先皇曾见龙像于光化圣寺,此地清幽静僻,含灵蕴秀,浊气不染,正适合化灾祈福。朕择日……”
“皇上,臣以为此地风水虽好,但其地处太原府,路途遥远、车马劳顿,皇上日理万机,不宜亲自前往。”太师听出皇帝的意思,即刻上前阻拦。年轻气盛想出宫看看可以理解,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微臣也以为不妥。”包拯再次谏言,这次他没再和稀泥。“皇帝出宫非同小可,沿途须充分准备,如今正值用钱之际,再增加开销恐有劳民伤财之嫌。皇帝当顾虑周全。”他说得毫不留情,一点面子都不给。
“朕……”皇帝被包拯一番话堵得无言以对。“朕觉得祈福之事不能草率。若顾忌开支,朕轻车简从便是。”
“不可!”太师高声道。“途中若有闪失叫臣等如何向先皇交待?”
“依臣之见,可在京城附近另寻他处。”
“臣以为,方相之物不适合在京城周围化解,应当择偏僻之处。”
“向天祈福怎能选择偏僻之隅?为求化解而忽视祈福是本末倒置。”
皇帝被太师和包拯的说教惹得十分不快,众臣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一时间也吵不出个结果。
“启禀皇上!臣有个办法。”八王突然抬高嗓音将周围的杂音压制下去。
“皇叔请讲。”皇帝看了他一眼,不晓得自己这位叔叔有何高见。
八王定了定神一本正经道:“臣虽不才,但也是皇室成员,可否让臣代皇上到光化圣寺祈福化灾。毕竟此事因臣而起,臣当为此负责,竭尽全力弥补过失。”
皇帝未曾想到八王竟有此觉悟,从小到大,这个皇叔留给他的印象便是性情乖僻不拘小节,父皇对其不满,却也没辙。等到自己登基亲政,这位叔叔便很少出现在他视线里了。他对叔叔的了解大多依靠道听途说。
太师亦盯着八王,此人难得为皇帝分忧,见其一脸诚恳不像有所企图。便道:“臣附议。”
如此,化灾祈福之行彻底商定,八王将携方相于三日后启程赶往光化圣寺。
“哼,本王就是这么善解人意,就是这么贤德。”回到府中,八王在厅内高声自语道。“看以后谁还敢说本王闲话。”
话音未落,身边忙着收拾行李的张安接道:“您放着好端端的王府不待,非去那么远地方祈福,图啥呢。”他倒觉得王爷不是贤德,而是闲的。
“你懂什么?”八王扭头瞪着他,“本王京里待闷了出门散散心!管的着么?”
“小的当然管不着,不过不论王爷您去哪,小的都跟着您。”张安傻乎乎笑起来。
“算你有良心。”八王戳了他一下,一早上朝到现在总算听到句实在话。
“老爷,您上朝回来病好像也好多了。”张安见他精神抖擞,不再是昨日那般病恹恹的模样。
被他这么一说,八王也察觉到这点,自从宫里出来,眼前便再不见那些怪异诡像了。“奇了怪了。”